教师作为课后服务者的价值、困境与突破
2022-02-15张雪
张雪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为解决“三点半”难题,作为学校、家庭、社会及其他机构多元协同的复杂活动工程——课后服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双减”政策颁布后,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成为一项必要工作。在当前政策指令下,课后服务的主力场所从“校外”转变为“校内”,其中的主要力量自然落到了学校一线教师的肩上。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因此梳理教师作为课后服务者的价值,发挥教师的优势和作用,分析当前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困境,探究教师如何在困境中突破,对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价值分析
北京外国语大学涂端午副教授指出:“如果没有理解教育政策的价值在教育中所扮演的中心角色,将不会认识到教育政策问题,如果不能调和不同的价值,就不能建构基于和谐的教育政策。”换言之,价值问题是政策科学的本质问题,教育政策价值分析在教育政策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探究教师作为课后服务者的价值,首先要明确课后服务政策背后的教育价值,即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课后服务,在实现教育“减负增效”、保障教育公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教育“提质增效”
课后服务随着教育减负应运而生。减负只是表层,深层目的是给学生充足、有趣、多彩的教育生活,以优质的教育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就是实现教育的“提质增效”。然而,许多校外课后服务机构为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基于利益驱动开展课后服务,既没有专业性强的教师,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功利化的教育活动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加重了其厌学心理。因此,学校有必要通过课后服务,整合教育资源,挖掘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加强课外育人功能,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城乡教育的不均衡是阻碍当前教育公平的重大难题。教育公平理论指出,教育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家庭中父母的文化水平、经济实力影响着家庭教育投资的趋向,高收入家庭不断投入的教育支出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课后服务具有公益性,教师队伍在课后服务中,提供丰富、有意义、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项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内容。由此,教育差距缩小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境况有了明显改善。
(三)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以育人为目的,致力于实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人的个性,要求全面发展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学生在放学后没有选择课后服务,有的学生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子产品,其身心潜移默化地受到损害;还有部分家长在焦虑心态下,让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科类补课。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精神的成长,需要充满爱的、有营养的外界环境的保护,适宜的环境必须能促进儿童天赋的发展”。教师基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后服务,包含德育、美育、劳动教育、体育等,既切合学生兴趣和需要,又能够寓教于乐,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践行素质教育,达到立德育人目标。
二、教师实现课后服务者价值时面临的困境
当前,课后服务存在政策价值和事实相矛盾的现象:重视学校对于课后服务政策的合目的性价值尺度,但违背了政策活动合规律性的价值尺度,造成课后服务政策难以真正落实。只有直面摆在课后服务教师面前的困境,课后服务工作才能得到优化。
(一)教师的责任认同困境
实现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稳定性和专业性。然而,承担课后服务的工作人员除了教师外,还包括社会中的志愿者和其他校外机构人员。当前中小学课后服务的相关政策对课后服务人员的工作性质、责任归属等问题尚未明确界定。教师对于课后服务工作的责任认同,与常规教学活动的责任认同区分不清。有时候,教师在课后服务上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进一步加剧了自身的责任认同困境。
(二)教师的工作负担困境
教师的时间分配是教师工作负担的本质,具体表现在量和质两大方面。在量的特征上,教师工作负担表现为工作时间被客观延长。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依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学校还会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所以,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因参与课后服务而延长了。在质的特征上,教师工作负担表现为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工作重心失衡。教师一方面有日常教学工作,如上课、批改作业、备课等,另一方面还存在教研培训、家校沟通等隐性工作事务。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课程开发、设计、实施能力,而大部分学校缺少相关资源,需要教师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教师日常负担进一步加重,长此以往,出现职业倦怠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三)教师的权益保障困境
学校课后服务的经费保障欠缺,且有限的经费得不到及时发放,存在滞后性。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中,课后服务经费大多来源于专项补助经费和学生收费,财政支出有限,财政匮乏的地区甚至更少。有些地区为了保障课后服务的参与率,采取不向家长收费的做法,对于经费额度没有说明。从中可以看出,由于经费有限且不稳定,难以保障教师的权益。
三、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困境突破
课后服务政策涉及多个价值主体,发挥教师对于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高水平动力,一方面依靠系统、稳定、高效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在内容和学生之间,需要教师成为协调的中介。实现课后服务价值必须在整体机制作用下形成政策合力。
(一)构建多种机制,顺利保障课后服务
1.构建课后服务师资供给和培养机制,培养服务队伍
为了突破教师课后服务价值实现的困境,清楚课后服务的责任主体框架,构建课后服务师资供给和培养机制势在必行。通过多渠道培养服务队伍,形成最大化的价值合力,有效减轻在校教师负担,实现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保障。
首先,要大力培养提供课后服务工作的专门教师,同时聘请一批考核合格、有特色才能的兼职教师,对于课后服务的人才引进、师资供给和培养机制给出指导意见,广泛吸收社会主体参与课后服务,吸收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作为服务力量。
其次,要对参与课后服务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和定期考察。例如,有没有课后服务任职的相关经验,学历是什么,个人素质如何等。同时,前期的资格考察过关之后,上岗前还需要进行培训,熟悉课后服务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要求等。
综上所述,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和智慧城市理念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化、智能化城市建设,可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但根据实际数据分析可知,无论是大数据技术还是智慧城市理念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与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智慧城市的优势,注重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新兴技术的综合、全方位运用,注重高素质人才与研究人员的引入,为我国城乡规划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建设进程做出贡献。
最后,课程、内容和活动是课后服务持续进行的核心,在师资供给和培养的同时,需要引进优质的课后服务内容和资源,丰富在校教师的课后服务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比如开展“强基固本”“自主阅读”“兴趣拓展”“科普活动”等服务。
2.构建课后服务成本保障机制,规范细化经费使用流程
课后服务政策价值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保障性机制的支持,其中经费保障是关键。“双减”政策指出,省级政府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值得关注的是,构建政府保障的经费投入机制时,需要细化各个环节,保障经费投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保障经费的顺利落实。一方面,建立课后服务财政经费管理办法,设立经费的标准和额度,对经费补贴的课后服务进行公开招标,规范经费的收入和发放,以购买课后服务内容支持学校普惠性课后服务的开展,专款专用,确保课后服务经费及时发放,保障教师的权益,提高教师对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低收入困难家庭,可通过减免等由政府经费投入保障课后服务。
3.构建课后服务工作质量评价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成效最终落实在课后服务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也反作用着价值的实现和服务品质的完善。
首先,构建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评价体系,明确课后服务的评价指标。从课后服务涉及的主体看,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资源投入、服务效率、信息公开等内容进行评价,围绕政府、学校、学生家庭、社会承接机构四个主体的视角设计,获得课后服务评价全过程、多维度信息。
其次,采取双重评价的方式开展课后服务评价,既要有自我评价,又要重视第三方评价。以学校、社会承担机构为代表的课后服务提供者,在评价中属于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主要了解实施主体在课后服务过程中的成效如何,诉求和消费是否得到满足。第三方评价是课后服务主体以外受委托进行的评价方式,作为一种外部制衡机制,它弥补了自我评价的缺陷,更严格、更专业地查找课后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评价内容重点包括财力、人力和硬件设施的资源投入情况,以及服务数量与质量、服务实施的规范程度等。
(二)培养课后服教师队伍,促其扮演好开发者、践行者、塑造者的角色
1.以多元化服务内容衔接常规课程,做课后服务内容的开发者
课后服务内容不应局限于作业辅导,而要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富有启发性的、休闲的系列活动,如各类娱乐活动、兴趣活动、拓展训练等,活动地点可依据具体活动内容不同而改变。
我们要在基础性托管服务和教育性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学校教师可以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在常规课程以外,自行设计课后服务课程,以促进学生的课外发展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科学规划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如课后服务时间内,除作业答疑辅导之外,可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的内容,以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可以开展劳动实践,实施以德育为主题的素质拓展类的项目。通过探索以学生全人发展为导向的活动课程,提供可选择的活动主题和内容,实现课后服务政策的价值。
2.以多样化服务形式实现素质教育,做课后服务形式的践行者
课后服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形式,要解决素质教育在课后时间怎样安全、科学、有教育意义的实施。教师在课后服务的一线,转变教育理念,拓宽课后服务形式,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实现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在拓宽课后服务形式前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课后服务并不是课堂学习的延续,而是一种健全学生人格,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致力于学生幸福生活的活动。同时,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形成家校合力。
其次,教师结合学生和地区特点,制订多样化的教育计划,实施各种人文教育和科普教育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全人能力的发展。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中小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不同的地方特色拓展课后服务的活动场所,让学生进入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实践基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课后服务的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如低年级以游戏活动形式为主,高年级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开展各类社团活动。此外,还可以提供免费的线上教育服务。
3.以专业化服务标准彰显教师形象,做课后服务标准的塑造者
教师在服务中的形象,是在实施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一步步得到体现的。当前校外课后服务的一大弊端是聘请的教师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没有教师从业资格的人员混入其中,不利于课后服务的良性发展,难以发挥课后服务的优势。学校教师作为课后服务的主体力量,本身具备教育专业化人员的优势。学校教师通过主动适应课后服务政策,熟悉高质量课后服务的标准,不断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同时,通过服务标准的专业化,教师的自身形象更加立体,教师的权威进一步重塑,更能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当然,实现教师在课后服务中高质量的专业标准,还需要长期的培训和实践应用。教师通过培训和实践应用,培养自我参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彰显专业的形象,用专业标准应对课后服务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境,而不仅仅只是“熟练的技术人员”,用智慧和专业确认自我的存在,成长为专家型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