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行功能的影响
2022-02-15胡川,杨晓,顾莹,刘敏,王欣
胡 川,杨 晓,顾 莹,刘 敏,王 欣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1]。步行功能的丧失或减退是大多数脑卒中病人会出现的运动功能障碍,经康复训练后,85%的病人可恢复一定的步行能力,但其步态多为高耗能的异常模式,无法满足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对其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2-3]。全身振动训练(whole body vibration,WBV)是一种被动诱发主动训练,通过反复垂直上下振动,刺激相应肌肉收缩,提高肌力,改善本体感觉,增强核心稳定性,达到训练效果的方法[4-6]。本研究拟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行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脑卒中后偏瘫病人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53~75(61.42±9.7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与治疗组(2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②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③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0分;④单侧偏瘫;⑤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立位平衡≥2级;⑥Ashworth分级<2级;⑦Brunnstrom分期Ⅲ~Ⅴ期。排除标准:①存在交流障碍及不配合治疗;②处于疾病急性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③患有心、脑、肾、呼吸系统等疾病,不能耐受训练者;④其他因素不适合训练的病人。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经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运动治疗,包括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行训练、神经易化技术等,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运动治疗标准参照2012年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康复治疗操作技术规范》,由经过培训的康复治疗师进行训练。
治疗组在常规运动治疗基础上进行振动训练,采用德国SVG公司wellengang全身振动仪进行训练,频率5~8 Hz,振幅2 mm,每次15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病人站在振动平台上,开启全身振动仪,进行递进式动作训练。①站立训练:双手握住横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于振动平台上,膝关节屈曲0°~15°进行全身振动训练;②重心转移训练:在保持站立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身体重心前后左右移动,距离越远越好;③半蹲控制训练:双脚与肩同宽,下蹲屈膝45°,并维持10 s后站起;④跪位平衡训练:病人采取跪姿,双手握住横杆,治疗师一手放在其肩部,一手放在其臀部,让其做坐起训练;⑤弓步训练:病人侧方站立,健手握住横杆,患腿在前保持弓步,健腿在后,重心尽量向患腿移动,治疗师立于病人偏瘫侧予以保护;⑥放松训练:振动平台上放合适高度的木盒,病人坐于其上,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保持肘关节伸直,治疗师可帮助其进行振动放松训练。对照组以相同方式、相同时间站立于振动平台上,但不开启振动仪。
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病人的血压、心率等变化,防止大量出汗,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肌肉痉挛或抽搐。关注病人精神状况,观察是否有头痛、恶心等症状。嘱病人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当病人出现疲劳时,及时调整运动强度。
1.3 观察指标
1.3.1 步行稳定性 采用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记录病人由坐位独立站起,行走3 m,然后转身返回,再转身坐下的时间。从脊柱离开座椅靠背开始计时,到返回同一位置坐下结束。测3次,间隔1~2 min,取平均值。
1.3.2 10 m步行测试(10MWT) 设置1条长14 m的直线无障碍步行距离,记录受试者以自然步速步行其中10 m所用的时间,重复记录3次,取平均值。
1.3.3 步行时空参数 包括步长、步速、步频、步宽,每次采集前病人需进行5 min左右的适应性步行训练,待病人步态平稳后进行信息采集,重复10次(总共不少于20个步行周期),结果取平均值,采用GaitBest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测试。
2 结 果
2.1 两组TUGT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TUGT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TUGT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治疗组TUGT时间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UGT时间比较(±s) 单位:s
2.2 两组10MWT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10MWT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10MWT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治疗组10MWT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10MWT时间比较(±s) 单位:s
2.3 两组步行时空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步长、步速、步频、步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步长、步速、步频、步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步长、步速、步频、步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表7。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步长比较(±s) 单位:cm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步速比较(±s) 单位:cm/s
表6 两组治疗前后步频比较(±s) 单位:步/min
表7 两组治疗前后步宽比较(±s) 单位:cm
3 讨 论
步态稳定性是行走个体的运动系统在各种干扰情况下保持行走稳定状态、避免跌倒的能力[7]。脑卒中病人因肌肉力量、收缩速度减弱,还伴有本体感觉障碍、肌张力异常等问题,导致患侧支撑相延长,步行速度下降,身体重心活动范围增加,步态稳定性下降[8-9]。85%脑卒中病人的首要康复目标是恢复步行能力[10],因此,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步态稳定性非常必要。
全身振动训练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以较小的负荷达到有效运动效果,不会造成过重的心肺负担,对病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的影响较小[11]。本研究中,参与训练的病人均未出现身体不适等不良反应,也证实了其安全性。全身振动训练通过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平板,产生的振动在运动链上传导,经由下肢和躯干作用于全身,辅以个性化的动作设计方案,诱发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来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达到提高步态稳定性的目的。全身振动训练能够借此以触发人体感受器,经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及触压觉的输入,引起身体神经肌肉兴奋性产生和身体相应的适应性改变,促进姿势的控制和平衡的发展[12-13]。有研究表明,全身振动训练在增强肌肉力量的同时,对人体的平衡、肌力、骨密度、柔韧性、运动功能及血液的激素水平等也有影响[14]。同时,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的躯体稳定性、姿势控制和肌张力的恢复都有促进作用[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两组TUGT与10MWT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步行时空参数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Park等[16]研究发现局部振动可提高步幅与步速、缩短双支撑相、改善步态结果一致。张国兴等[17]研究也证实,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全身振动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病人神经肌肉运动功能,改善步行能力。全身振动训练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可以通过机械振动刺激肌梭、腱梭等本体感受器,诱发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来增强其神经肌肉的功能有关[11]。目前,普遍认为振动刺激能够对肌梭中Ⅰa传入纤维产生刺激作用,激活肌梭兴奋性,引起梭外肌纤维反射性收缩,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募集更多运动单位参与收缩,使神经冲动的数量和同步性增强,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18-19]。此外,全身振动训练还能增强神经肌肉协调性,改善屈肌和伸肌肌群功能,避免因屈-伸肌力量发展不均衡造成的肌肉拉伤[20]。同时,振动训练增加了运动平面的不稳定性,加大了动态平衡训练的难度,有利于募集全身核心肌群参与活动,改善病人的下肢肌群本体感觉控制力和躯干稳定性,从而实现提高步态稳定性的目的。杨占宇等[8]研究证实通过全身振动训练可刺激躯干核心稳定肌群,增强步行时躯干的动态稳定控制能力,进而提高步行稳定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振动能将刺激通过骨骼传递至大脑,激活中央前回运动区,建立新突触,引起中枢重塑,重新支配患侧下肢,增加双侧肌群间的协调性,使步行各时相能有效进行,提升步行能力[21-22]。
综上所述,全身振动训练辅以个性化的递进式动作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的肌肉力量、姿势控制力及平衡能力,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态稳定性。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