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 守住农村“钱袋子”
2022-02-15许太强赣州市农业农村局
文/许太强(赣州市农业农村局)
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安排专家,对全市基层集体“三资”管理人员开展现场培训。
赣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骨干深入各县(市、区),现场研判分析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有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定期整改。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实施和推进,大量扶贫项目和财政投入在农村形成的资产转为村集体持有,农村集体资产普遍增加。如何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既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成为基层干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面临的新课题。针对村集体低质低效资产多、监管不到位、村级资产处置不规范、财务公开不真实、资产侵权流失等问题,赣州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为民服务宗旨,推行农村“三资”管理新模式,为乡村治理增添了新的动能。
突出为民服务 贯穿一条线
一是化解突出问题。坚持把“打通群众密切关注的症结难点”作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主线,开展村级集体“三资”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全面梳理农村“三资”领域群众密切关注存在的19类问题,制定工作台账,落实通报整改,打通堵点盲点。二是纳入便民服务事项。以乡镇为单位,将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山林、水库、在建工程等相关交易事项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为农民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转包、转让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市县两级制定规范统一的土地流转合同,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三是推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致富。全市财政和扶贫项目投入在农村形成的资产交由村集体持有和管护,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考核目标体系,建立“一月一结、一季一核”分级核算审核机制,不断盘活农村低质低效和闲置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2020年率先在全省实现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万元。
聚焦制度创新 绘好一张图
一是构建协同共治“网络”。市、县、乡、村四级分别成立农村“三资”管理机构,层层明确工作职责,乡(镇、街道)成立农村集体“三资”领导小组和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加强日常监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有效防止多头监管、各自为战带来的管理乏力。二是制定从严管理“预警”。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大额资金支出不规范、核算不及时等问题,在“三资”监管平台中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出现预警及时反馈,先由村级开展整改,乡镇委托代理中心跟踪督办,乡镇纪检跟踪问效,从严加强管控。三是拧紧日常监管“螺丝”。采取多部门联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定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巡查和分片指导,随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乡镇政府每年通过组织自查、党员群众评议、征求村干部意见、财务审计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完善日常监督机制。
抓住关键环节 下好一盘棋
推行资金、资产、资源分类管理,重点在管理方式和实效上下功夫。一是实行资金委托代管。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代理服务机构根据服务协议履行代理服务职责。制定《赣州市村级组织“账务分开”的账务处理工作指引》,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单独开设账户,实行村集体和村民委员会账务分离,所有收支纳入村账统一管理,工程项目资金由乡镇代理中心集中支付,经营性收入通过村集体账户管理,实现收支无现金,往来结算全程留痕可追溯,有效避免了公款私存、公私不分、坐收坐支等现象。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统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款收据》,全面杜绝白条入账。二是实行资产统一监管。出台《赣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若干措施》,充分发挥新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作用,重点对集体经营性资产实行全面覆盖、统一规划、分类监管,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事务分开管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每年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工作台账,根据资产变动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实行资源联合协管。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承包、出售、租赁、转让等由村制定方案,报乡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审核、县级农业农村局备案,经村集体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合协管。
赣州市建成的市、县、乡、村四级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
打造智慧监管 搭建一平台
建成市、县、乡、村四级联通的农村集体“三资”核算、监管、公开三个信息化系统,在全省率先建成设区市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一是实现电算化核账。从2015年开始,赣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上线,平台包含账务处理、审批管理、资金处置等模块,通过近三年的磨合,村级财务全部推行电算化做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市推行一月一做账,每月10日前乡镇代理中心完成上月财务结算,形成收支明细表,逐级上报市、县组织、农业农村部门。二是由传统监管向信息化监管转变。在保证常规性监管的同时,强化信息化监管手段,市、县两级设置管理员窗口,平台中设置预警模块,对各乡、村“三资”管理情况开展随时监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整改。市农业农村局定期安排专家和技术人员赴县、乡开展指导工作,每年提供专题培训不少于10场次,保障监管的实效性、持续性。三是提高财务公开效率。严明村居财务公开纪律,在公开内容上,不仅要求公开每月账目表,还要求公开重大支出的审批过程,全面接受群众监督。搭建信息化公开平台,整合村居的财务收支明细信息,逐月逐笔公布村级收支明细、资金支出决策记录,村(居)民可随时通过电脑查看,公开效率大大提升。
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及功能模块介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