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的“问题”在说话

2022-02-15本刊编辑部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2期
关键词:情绪情感问题

本刊编辑部

| 策划人小语 |

孩子长大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很多家长却因此变得更焦虑,因为孩子并不会完全如父母所愿乖乖地长大,而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小到挑食、不合群,大到不愿学习、沉迷网络游戏、早恋,更严重的还有打架、偷窃甚至触犯法律。

父母希望找到有效方法,让孩子的问题马上消失。然而,如果没有理解孩子的行为,只是把行为当成问题去解决的话,你会发现,很快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甚至比原来的问题更严重。

本期策划带你从心理学入手,学着不把行为当成问题,而是看作孩子的一种沟通方式,弄明白孩子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表达,想通过这种沟通方式表达什么。要知道,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快速消灭问题更重要。

问题行为背后有份积极的动力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当精神科医生的时候发现,一名住院十几年的老妇人有一个重复了多年的动作,她总是把手用力往下压。当时,老妇人被诊断为紧张症候群,这在精神分裂症里很常见。

荣格询问后得知,老妇人在年轻的时候喜欢上一位鞋匠,可是没多久,鞋匠就去世了。之后,她就开始发病,并出现这个症状。对此,荣格尝试性地做了一个解释:“您肯定是很爱这个男人,不然怎么会一直用缝靴的动作来牢记他呢!”老妇人盯着荣格,停止了这个动作,很快她就出院并且恢复了正常。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我们要理解行为背后的动力,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份积极的动力。如果没有被理解的话,这个行为往往就会变成我们眼中的“问题行为”。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孩子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都很有限,如果他们无法通过语言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就很有可能通过行为来表达。可问题在于,孩子的行为往往未必能够准确地反映他们的困扰和需求,于是,成年人就会认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孩子的行为也就成了父母眼中的问题行为。

举个例子。妹妹出生后,父母把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了她身上。4岁多的哥哥感到难过又生气。于是,他打了妹妹,还抢了妹妹的玩具。他认为,这就是自己重新获得父母关注的唯一办法,正确又正当。但是,在父母看来,这就是不懂事的问题行为,他们会和他讲道理,或者批评他,甚至会惩罚他。

现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来复盘整个过程。

最初,哥哥认为妹妹把爸爸妈妈抢走了,但自己还没有成熟到可以使用语言平静地向父母表达出来,所以用了自己所理解的方式来“抢回”爸爸妈妈。他的行为确实引来了父母的关注—批评和惩罚,尽管这份关注并不好受。于是,哥哥一方面觉得这种行为是得到父母关注的方式,另一方面又觉得很委屈。伴随着这些复杂的感受和情绪,这个孩子就更难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也许,他会越发地“确定”,现在这种糟糕的情况都是妹妹带来的。因此,他会把更多的不满投射到妹妹身上,也就产生了恶性循环。

当然,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父母的批评惩罚,转而讨好父母,放弃表达自己的感受,慢慢形成讨好型人格。

假如父母能够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理解孩子这个问题行为背后有一份得到关注的渴望,能够以一种关注和理解的心情去回应孩子的心理需求,那么,孩子就不需要通过“问题行为”来表达。而且,孩子会因为得到了理解,转而理解父母为什么会在这个阶段对妹妹有更多的照顾,他也会因此参与到照顾妹妹的行列中来,成为父母的好帮手。当积极的动力被理解、被看见,人就会转而用正向的、积极的行为表达自己。

我们要如何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呢?不同的问题行为会有不同的心理动力,最常见的有这三种:表达心理的需求;缓解情绪的困扰;替代关系的匮乏。

问题行为背后有3 种心理动力

1 用问题表达心理的需求

用问题行为来表达心理的需求,最经典、最早期的表现就是孩子的“哭”。刚来到这个世界,孩子不会说话,只能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但我们似乎有个集体无意识,害怕孩子哭,仿佛孩子一哭,就表示自己没有当好父母。

有一位媽妈很委屈地说,她在家里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孩子一哭,婆婆就会说她带不好孩子,说她奶水少又没营养,等等。这不仅增加了妈妈养育孩子的压力,还导致孩子的需求得不到理解和满足。

其实,孩子可能就是饿了或者拉了大便,只需要喂奶换尿布就可以解决。不是妈妈带不好孩子的问题,也不是孩子的问题,哭,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在这个阶段,孩子只能用“哭”来表达他的需求,用“哭”跟成年人互动,而不仅仅是成年人理解的伤心难过才会哭。

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他们是在用行为表达,哭就是最早的行为。所以,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同时要帮助孩子把他的需求表达出来。

在一次亲子夏令营活动中,大家要拍集体照,结果有个孩子死活不愿意拍。妈妈就觉得这孩子不懂事、不合群,狠狠地数落了他一通。真相果真如此吗?老师很耐心地问了孩子,发现孩子这几天在夏令营过得很开心,可夏令营马上要结束了,他舍不得和小伙伴们分开。

拍集体照是个分别的仪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分离焦虑,而有的孩子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分离。不愿意拍照,看似是不合群、不懂事的问题行为,其实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不想和伙伴们分开的心理诉求。

不想和伙伴分开其实就是孩子的积极动力,这说明他不但很愿意合群,而且还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只是面临分离,他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因为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最后,老师从孩子的积极心理动力出发,对他说,即使他不离开,别的孩子也会跟着父母离开,他们还是会分离。但是,如果现在和伙伴们一起拍个照,在想念伙伴们的时候,还能见到他们。而且,伙伴们也不希望照片上缺了他。孩子听完后,很快就同意去拍照了。

我们不要呵斥孩子,也不要认为孩子的行为就是不懂事、不听话,而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评判,站在孩子的角度,通过孩子的行为去理解他的需要,并帮助他表达出来。如果我们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能够给予孩子恰当的回应,孩子自然就不需要通过行为来表达了,因为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但是,很多父母往往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而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觉得孩子在找事。要么指责孩子的行为,要么威逼利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目的就是让孩子的“问题行为”消失。也许行为会暂时消失,但是,问题却遗留了下来。

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并回应的话,孩子就会知道,只要我发出某个强度的声音就够了。如果每次孩子都要闹腾一番才能得到父母的回应,他就习得了不再用语言表达需求,转而用行为来寻求被看见。难带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造成的。因为他没有学会用语言的方式,或者语言的方式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是不起作用的,他已经习惯了和人相处一定要歇斯底里,一定要通过行为才能表达自己,才能够引起对方的注意。

正如我们常在新闻中看到的,有些男生追求女生的方式特别极端,常常把自己弄得要死要活的,又是跳楼,又是割腕。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注意到他,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爱他、满足他的需求,因为他从小就是这么“闹”大的。这就是从小形成的问题行为造成的恶性循环。

2 用问题缓解情绪的困扰

如果孩子的情绪不被允许表达,也不被看见,那么,孩子就会通过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通常父母都比较在意孩子的学习,所以,厌学行为就成了孩子表达和缓解情绪的一种常用方式。

有个成绩还不错的孩子有严重的拖延症,父母担心影响高考,就带他去做心理咨询。咨询师了解到,孩子的爸爸每天都要求他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从小就要他学会自己收拾房间,书桌上的文具用过之后,一定要及时归位,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让父母很省心。

父母省心的代价是孩子变得有些完美主义。东西乱了,他就会马上收好;文具掉在地板上不能超过两秒,他一定要马上捡起来。完美的背后是叠加的焦虑,越完美越焦虑。因为绷得太紧,他的潜意识就发展出了拖延行为:只要我拖着一直不做这件事,就不会有失败的可能,我就一直是完美的。于是,拖延的问题行为就变成了他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

有位妈妈因为孩子不愿去幼儿园而倍感困扰。每次送孩子上幼儿园,孩子都会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哭得撕心裂肺。没办法,妈妈只能让老师帮忙用力抱住孩子,她才能脱身。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妈妈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却发现孩子之所以这样,竟然是因为她的婚姻出了问题。

这位妈妈经常和丈夫吵架,多次想过要离婚,却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因为她的弟弟在丈夫的公司工作。压力之下,她一直抱着孩子哭,孩子成了她唯一的情感寄托。这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情绪困扰。他不愿去幼儿园的行为,其实是在回应妈妈需要他作为情感寄托的结果,因为他感受到了妈妈孤立无援的难过,担心没有了情感寄托,妈妈会情绪崩溃。

情绪困扰不仅会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还会导致躯体症状。有个5岁的女孩因为双腿忽然瘫痪被送到医院,父母都吓坏了。医生给女孩做了全身检查,并没有发现女孩的腿存在任何神经受损,也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

后来,通过和心理医生谈话才知道,父母想让女儿学滑冰,但她一直都不喜欢这项运动。有一次,一家人一起看滑冰比赛,父母表示期望她将来也能成为冠军。没多久,父母就告诉她,已经给她报名了滑冰兴趣班。在开班前几天,这个女孩突然就瘫痪了。

女孩的症状其实就是应对压力的躯体表现,因为她不喜欢这项运动,也不想去上课。但是,父母完全不尊重她的想法,而她又没有办法违抗父母的意愿,内心的焦虑和压力之大犹如保险丝电荷过载,也就是说她的内心瘫痪了,最终通过双腿表达了出来。

所以,父母要觉察自己,你是否把过多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你为孩子做的事情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还是孩子的需要?你是否会逼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你是否会指责他、打骂她?

如果父母对孩子有过多过高的要求,对孩子过于严厉和控制,或是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就容易导致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如果孩子不能、不敢表达他的情绪,就会通过各种“问题”和“症状”来缓解他的心理压力。

3 用问题替代情感的匮乏

如果孩子的情感一直被忽视,就会通过某些问题行为来替代情感的匮乏。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早恋或是交坏朋友。

有对父母发现读高中的女儿早恋了,非常担心这件事影响到学习。他们平时特别忙,对孩子关注最多的就是学习,任何阻碍学习的事情都会被阻止。因此,父母偷偷找到男孩的父母,并一同商量好由双方父母同时对各自的孩子施压,让他们结束恋爱。

女孩不愿意和男孩分手,当听到男孩提出分手后(她不知道男孩是迫于父母的压力),非常痛苦,经常一个人发呆,也没法认真听课。她原本以前不玩游戏,如今也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更是一落千丈。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成功地把女儿从一个问题带到了另一个问题。

青春期也是性萌发的时期,因为体内激素的作用,青春期的孩子自然会对异性感兴趣,而孩子从小在家庭中缺少父母关爱,或是父母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没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情感缺失。到了青春期,容易表现得更主动和异性建立恋爱关系。他们其實是想通过建立亲密关系获得情感补偿,即想在家庭之外寻找可以依恋的关系,以弥补情感的匮乏。

这段早恋关系出现分离,就等于孩子的情感需求断供了,往往会再次激发起那种在父母身边却不被爱的情感体验。此时,如果得不到一个值得信任的关系的支持,孩子就很容易崩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值得被爱的人。不幸的是,很多父母在此时关心的仍然只是孩子的学习。这时候跟孩子谈学习,只会不断地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爱的只是学习成绩,自己根本不值得被爱。孩子会更加确定自己是不被爱的,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除了早恋,有的孩子会选择沉迷在网络中寻求情感的寄托;有的孩子甚至会通过发生性关系来获得关系的认同。尤其是对于后者,外界常常指责他们不检点,却没有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力。出现这样的行为,真的只能怪孩子吗?他们为什么会轻易地把自己的身体交出去?那是因为他们想被人关注、被人呵护,那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低。特别是在重男轻女观念影响下长大的女孩,知道对方关注她的身体,所以身体和性就成了她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并以此来寻找关系中的温暖。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到孩子高质量的、可以给予滋养的关系。

理解孩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父母需要先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表达的机会。

有不少父母总认为孩子小,懂得的知识、拥有的经验没有成年人多,于是在和孩子相处时无法做到平等和尊重。当孩子出现各类行为的时候,总是摆出教训式的姿态和孩子对话,这时候就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情绪感受。有的父母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还会打断孩子,认为孩子说的东西太幼稚。当父母对孩子表达的内容不耐烦,打断孩子,甚至是拒绝和否定孩子的表达,孩子就会逐渐对父母关上心门。

父母未必要同意孩子的观点,但要尊重孩子表达的权利,这样才能在家庭中营造平等、流动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越平等流畅,孩子就越信任父母;孩子越信任父母,就越愿意对父母打开心扉。只有这样,父母宝贵的知识经验才有可能真正传递给孩子,才有可能影响孩子行为的改变。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平等流动的亲子关系就更加重要。如果前面的基础没打好,青春期的孩子就会越发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尊重,也会因此变得更加逆反。

其次,父母要学会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比如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对父母说:“你们不理解我。”为什么会出现不理解孩子的情况?问题就出在父母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自己过去是怎么长大的,孩子也應该是这样的。我们总是试图用自己的经历覆盖孩子的感受,孩子自然会觉得总不被父母理解,亲子关系也因此变成了战场。

比如孩子对妈妈说兴趣班的老师非常严厉,她不喜欢。孩子看似在表达一个观点,但这个想法背后可能潜藏了情绪,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就说不喜欢。这时候,父母要在尊重孩子表达权利的基础上和她沟通。可以向孩子了解:“老师太严厉,是不是让你有些害怕?什么时候会让你觉得难受?哪个部分是你最不喜欢的。”这样的沟通其实就是在协助孩子把他的情绪感受表达出来,孩子也会觉得父母是能够接纳自己的,是愿意也可以理解自己感受的。

最后是父母的态度。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不评判,也不利诱。比如当孩子出现“偷”东西的行为,我们要清楚地告诉他,这个行为是不允许的,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说他是小偷、坏孩子。这就是不评判。当孩子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时,我们要包容孩子,可以鼓励他,但不要对孩子说主动打招呼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或者打完招呼回头给你买好吃的,等等。这就是不利诱。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真正尊重他的,也是真正愿意理解他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稳定而信任的亲子关系。在这个基础上,父母才能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行为的改变也才会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本刊观点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不要急着做出判断或采取行动,而要看到行为背后的积极动力,并用正向、积极的方法帮助孩子表达出真正的需求和感受。当然,我们能做的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尊重孩子的人格,提供表达的机会,共情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而非问题行为表达自我。

猜你喜欢

情绪情感问题
情感
台上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情绪认同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