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后循环出血性眩晕的效果
2022-02-14裴书萍通讯作者徐姝婷
裴书萍 张 慧(通讯作者) 徐姝婷
(扬州洪泉医院,江苏 江都 225200)
后循环出血性眩晕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中老年人群是高发人群。该病发生机制为小脑、脑干或枕叶皮质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管腔狭窄、具有较慢的血流速度的情况下短暂性缺血,促进眩晕症状的产生,药物治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1]。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本院后循环出血性眩晕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了后循环出血性眩晕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本院后循环出血性眩晕患者106 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两组,各53 例。循证护理组女22 例,男31 例;年龄33~88 岁,平均(62.53±8.62)岁。常规护理组女23 例,男30 例;年龄34~89 岁,平均(63.21±8.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疏导患者情绪,对患者进行常规宣教,良好的住院环境,督促患者在眩晕发作期间尽可能卧床休息,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等。
1.2.2 循证护理组 依据后循环出血性眩晕发生原因、影响因素等然后结合其和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1)基础护理。对安静、保持优美的病房环境,保证病房具有适宜的温湿度、光线强度。治疗期间督促患者卧床,减少家属探视。督促患者进食可口、清淡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进食辛辣、油腻食物,戒烟酒。治疗间隙督促患者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治疗护理。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疾病发作规律、生命体征变化,协助医师处理发现的异常,督促患者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在将体位改变的过程中保持缓慢动作,避免急速扭转颈部。保持适宜的输液速度,避免过快输液加重患者病情。观察患者用药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督促患者第一时间告知医护人员发生的不适,使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实时调整;(3)知识掌握。依据患者文化层次及对疾病的认知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宣传,将疾病发病原因、临床特征等告知患者,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对医疗活动主动配合;(4)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眩晕患者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护理人员应该保持和蔼的态度,用亲切的语言对患者表示关心、体贴,对护患交流进行强化,给予患者人格以充分尊重,对患者的各种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帮助患者将悲观情绪消除,增强治疗信心;(5)出院指导。出院时督促患者出院后保持缓慢的动作,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坐船、高空作业等。如果眩晕发作,则立即卧床闭眼休息,待症状较轻后再以较慢的速度起床等。
1.3 观察指标 随访1 个月。(1)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2)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分别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2]、自我管理量表[3],总分分别0~100分、4~96 分,分别表示无-严重、弱-强;(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循证护理组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理状态比较
表1 两组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理状态比较
2.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治疗管理、饮食管理、社会心理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治疗管理、饮食管理、社会心理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循证护理组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循证护理组患者的遵医嘱服药、适当运动、饮食控制、定期复查比率90.57%(48/53)、83.02%(44/53)、86.79%(46/53)、92.45%(49/53)均高于常规护理组75.47%(40/53)、66.04%(35/53)、69.81%(37/53)、73.58%(39/53)(P<0.05)。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循证护理组中,跌倒1 例(1.89%),坠床0 例(0.00%),其他0 例(0.00%),不良事件发生率1.89%(1/53);常规护理组中,跌倒3 例(5.66%),坠床2 例(3.77%),其他3 例(5.66%),不良事件发生率15.09%(8/53)。循证护理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χ2=4.371,P<0.05)。
3 讨论
后循环出血性眩晕的主要发病原因为颈椎病、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炎症、椎基底动脉解剖异常、糖尿病等也会引发后循环出血性眩晕[4]。通常情况下,西医认为[5],抗凝、将血液黏度降低、对脑血管进行扩张等能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6],眩晕的发病机制为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瘀血阻滞等,因此治疗根本为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要使患者得到良好效果,要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知识掌握、心理护理及日常护理。循证护理指护士将目前获取的最好研究证据准确、利用起来,依据个人临床经验与护理专业技能,给予患者具体病情、价值等以充分考虑,有机结合三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将最佳护理方案提供给患者。有研究表明[7],对后循环出血性眩晕患者来说,循证护理一方面能提升临床疗效,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组患者的治疗管理、饮食管理、社会心理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因为循证护理积极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循证护理组遵医嘱服药、适当运动、饮食控制、定期复查比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89%(1/53)低于常规护理组15.09%(8/53)(χ2=4.371,P<0.05),因为循证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对护患关系进行改善,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增强,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有利条件,临床疗效提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后循环出血性眩晕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佳,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