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2022-02-14李炳烁

关键词:法治思想大学生

任 梅,李炳烁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思想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2.。在我国,针对青年学生的法治教育具有培育法治建设主体、塑造公民法治品质等重要功能。从具体实践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中仍存在教育定位不明、教学形式单一(2)杨健燕.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35-36.以及教育内容相对陈旧、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分离(3)董翼. 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3):62-66.等问题。要化解这些问题,亟须充分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本质论、主体论、实践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交相呈现、彼此支持。”(4)江国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哲学阐释[J].中州学刊,2022(4):1-14.习近平法治思想深邃的思想内涵、鲜明的理论风格、务实的实践导向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指明方向,为更新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体系、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提供指引。而要实现这一点,则需要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现实困境以及实践路径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在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更新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大学生法治教育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将其融入高校法治教育,是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回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的战略需求。

(一)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有助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局正在形成。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对这些变局进行有效回应,成为今天我们国家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当代中国,党领导人民深化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增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开启新时代条件下伟大改革的征程,就是对这一世界变局的积极回应。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治国全过程,是这一当代中国最深刻制度变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5)王立峰.法治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0.。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他们作为当代社会的精英群体,其法治教育的进行有必要立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展开。一方面,我们必须切实意识到,在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则。因为现今在中西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法学教育领域还存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偏重西方理论,缺乏鉴别批判”(6)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5-136.等情形。而“在特定历史阶段,法治意识形态构建是中国共产党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任务”(7)张冬,郭娜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和构建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08-118.。大学生法治教育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合,可以在青年学生中起到凝心聚气、坚定法治根基的教育作用,从而在根本上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另一方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也是党在意识形态方面不断加强自身主导权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在长久的社会实践中,已经确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模式。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所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充分展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法治中国的可能途径,展现了中国法治建设模式的优势和特色,这将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的法治自信,进而坚定支持中国的法治道路。

(二)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法治公民的必要举措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法治公民。在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践行者,对于他们而言,如何培养良好的法治素养无疑极为重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实践探索中生成,深刻总结了人类法治的经验,具有深邃的政理、法理、学理(8)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编写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9.,这些内容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法治公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比如,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指出了“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8.的历史规律,提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09.的科学论断,将奉法强国作为自身法治思想理论体系的根本,这些观念对于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形成法治观念具有重要作用。而习近平法治思想本身体系宏大,其“十一个坚持”等核心要义所具有的守正创新的理论思维、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求真务实的实践思维、运筹全局的改革思维、精准练达的辩证思维等,不仅展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所具有的厚重底蕴和严密逻辑,而且也可以丰富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从多方面多层次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法治认知、法治信仰等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塑造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法治公民,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挥积极作用。

(三)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推进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创新的重要内容

“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1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6.高校法治教育在法治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担负着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的重要任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法治教育课程体系、法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法治教育评价体系等系统教育结构。但从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看,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其定位上,功利主义和实体主义的矛盾和冲突还有一定表现,有待进一步从工具性向实体性转变;在其目标指向上,还存在着公民意识培养不足、大学生法律意识弱化等现象;在其具体实践上,还存在教学的途径和形式单一化等不足(12)姚建龙.大学生法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148-149.。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的创新势在必行。而要推进这种创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就不可或缺,这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等相关论述,能够为高校法治教育体系的创新指明政治方向;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的确认,将提供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创新的基本站位;对于法治人才、法学教育改革的深刻论述,也能够为高校法治教育体系的创新提供基本遵循。

二、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困境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入对大学生法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筑牢高校法治人才培养第一阵地,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的通知》(以下简称教育部《通知》),围绕如何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教学工作作了细致的部署;《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法学国家标准》)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我国各政法院系已经相继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已经调整到培养方案之中,这为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实现有效的融入,仍面临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统领地位还没有充分筑牢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集中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教育部《通知》中明确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但是,从当前高校法治教育的现有布局看,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整个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统领地位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按照2021年《法学国家标准》建立的“1+10+X”课程体系(13)按照《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21年版)》,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采取“1+10+X”分类设置模式,“1”指“习近平思想概论”课程;“10”指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10门专业必修课;“X”指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选择设置的课程门数,原则上不低于5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学专业中的“第一课”地位已经得到确立,但在其他专业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统领地位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张文显曾指出,高标准建设好、讲授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这门课程“必定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也必然是一项崇高的政治任务”(14)张文显.如何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J].中国大学教学,2021(9):4-11.,要完成这一崇高的政治任务,有必要进一步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层面而不仅仅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层面出发,牢牢夯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高校法治教育中的统领地位,培养更多具有牢固法治信仰的新时代法治公民。

(二)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的融合还存在欠缺

正如前文所述,高校法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育评价等构成了高校法治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从体系融合的角度看,目前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入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在法治课程教育体系方面,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已见成效,但在其他专业中的开展还不够全面;在面向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的程度还存在不足;在各高校普遍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现程度也还不够。而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何与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有效结合,也值得进一步加以深化。

二是在法治教育实践体系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学实践教育的现有操作方式还比较陈旧,方法还比较单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源于实践。实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源头活水,实践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征,实践逻辑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逻辑(15)张文显.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1(3):4-25.。习近平总书记在依法治县、治市、治省以及全面依法治国上的卓越实践,深刻而全面地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品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要切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从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教育实践来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从实践角度来深入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目前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是缺失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法治教育融合状态的评价体系。法治教育评价是一个从目标到结果的周期性循环过程。目前,针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还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教育传播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体系目标、评价指标、结果测度等课题还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大学生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学习过程和接受程度等也缺乏可以观测的指标和途径。

(三)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法治教育融合的效应还没有完全体现

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性作用,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核心。这种核心作用的发挥,也将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增添全新的时代内容,为立足于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培养遵纪守法、具有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的大学生,有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提供坚实基础。这意味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需要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充分展现其教育成效。从外在方面而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是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将法律的规则和制度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其在行动中呈现法治化的行为。从内在方面而言,则是要努力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促使学生自我趋进并皈依于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此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共同体现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展开过程中,体现在高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但是,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外在层面还是内在层面,前述应然的效应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大学生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

(四)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法治教育融合的教育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

同其他思政课程一样,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融合也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那些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总和即为教育环境。这种环境既具有导向功能,也具有育人功能,前者意指环境可以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后者意指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品质(16)毛英.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61.。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需要构造有利于两者融合的教育环境。然而,从目前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融合情况来看,这种教育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如仅就校内环境来观察,一方面,在硬件环境方面,目前一些大学在法治教育相关教学设备、场所中,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现还不够;另一方面,在教育软环境方面,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没有形成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共同学习、交流的学术氛围。教师对于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法治教育的主动性、示范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彰显,不利于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价值认同。

三、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 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统领地位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回应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持续性工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法治发展的新成就,处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统领地位。大学生法治教育属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范畴,也属于学校法治教育的领域。尽管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2016年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就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教育目标等进行了规定,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但当时并未涉及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统领地位和指导作用等方面。2021年6月7日,司法部《关于“七五”普法决议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正在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坚持党对普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工作”成为“七五”普法工作的重要经验之一,强调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工作”以及“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和各方面”的新阶段工作措施。这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普法教育中统领地位的明确表达。在此之后,《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也明确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其中提出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工作原则,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在普法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统领地位必须得到充分体现。为落实这一点,首先要从法治人才培养这一高度来提升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那样,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强调法治人才培养在全面依法治国这一系统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规划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17)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9.。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下,每一位大学生未必会成长为专业的法治人才,但他们应当成长为具有法律思维和法治意识的现代青年。在这一意义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创新法治人才的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的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理清弄懂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法治理想,促使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整体不断提升,应成为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改革的方向指引。其次,应考虑及时修订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规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统领地位,促使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迈上新台阶。再次,应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确定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点内容,细致梳理、总结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此为基础统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

(二) 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中充分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要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应以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的改革作为切入口。在法治教育体系改革过程中促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机融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考虑到目前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学专业中的“第一课”地位已经确立,未来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可从公共课与基础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等层面进一步加强。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通识性课程中,增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就可以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和传播范围;或者将法律基础课程与思想道德课程分开,单设法律基础通识课程,同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其中的核心内容。在思政课程中,也应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提升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而在思政课程之外,还可以通过课程思政的方法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来各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创新领域,是在各学科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内容。通过课程思政的途径,可以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传播给更多青年大学生,在专业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实现法治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有着其他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在实践中可多加运用。当然,在采用课程思政方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切忌机械僵硬,否则反而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产生负面的效应。

二是要推进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的更新。高校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阵地和主渠道(18)周春晓.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及实践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24):324-326.。张文显在谈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时也曾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包含着法治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全面依法治国等方面的基本观点(19)张文显.如何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J].中国大学教学,2021(9):4-11.。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的更新由此大有可为。实现法治教育课程内容更新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从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教师来讲,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程或者课程思政之中,首先需要自身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再根据教材体系进行梳理和构建,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等内容讲准、讲透、讲实、讲活(20)同②.,如此方能实现法治知识传授和法治价值引导的统合,从正面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是要不断完善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途径。正如前文所述,实践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征。对于法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要养成学生良好法学素养,首先要打牢法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强化法学实践教学”(2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9.。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同样要注重实践的作用。为此,除了在理论教学中“把党领导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宏大实践讲清楚,把习近平总书记非凡的法治实践讲生动”(22)同②.之外,必须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体系中,打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藩篱,破除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可以通过组织参观法律实务部门、引入实践教学资源等方式,加强大学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的交往,尤其是要发挥公检法等政法机关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政法实际案例,展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强大指导力量,为大学生提供观摩体验的渠道与契机。

四是要创新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教育预定目标、规范教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以及教育体系之后,有必要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特性出发,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程序、结果应用等层面,建构与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相关的教育评价体系。大学生法治教育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层次性与多样性、质的属性与量的属性等特性(23)朱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62.,建立与其适应的评价体系,对于准确分析法治教育体系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合程度与效果,从而不断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有所助益。考虑到我国在法治教育评价体系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三) 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实效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融合过程中,理念的宣传和知识的传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入,实现大学生在法治观念的内化和法治行为的外显等方面真正有所改变,取得实效。为实现这一点,应从环境塑造、价值认同等方面着手,实现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把握,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取得教育的实效。

一是要注意塑造大学法治教育中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大环境。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深受学校、教师、同学等的影响,大学生法治教育也是群体性的社会活动。因此,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需要在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需要将国家法治宣传教育的宏观目标、政策有效传达、实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而作为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际工作者,教师自身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践行情况如何,则将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范本。故而“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成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24)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9.,追求言为人师、行为世范,发挥引导教育作用,多采用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方式,避免法治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此外,大学生同学之间的相互效仿,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小组、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竞赛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大学生接受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进而努力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良好氛围,使得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的学习成为一个的主动过程。这对于在高校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术氛围也是有极大助益的。把以上几方面综合起来,在高校中形成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良好环境,可以为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实效提供助力。

二是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观念内化和行为外显的基础。“价值认同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和‘为了谁’,即不仅感受到自己是其所是,并按其所是去行动与生活,从而在共同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形成整个国家和全民族认同的共同理想,这是一种巨大的引领力。”(25)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 230.而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入也需要在价值认同基础上展开。为此,应在大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传播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历程出发来阐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要性、必然性,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等观念广泛传播,深入分析法治建设与我国经济长期繁荣、社会和谐安定、民主健康发展等之间的内在关联,阐释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法治优势,从而使学生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切身体会中感受法治力量,进而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创造条件。

三是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教育规律。从这一规律出发,从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求出发,在教育过程中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注意贴近大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从生活化、情感化的角度增强其感性认知;同时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的典型示范,通过具体细致的法律教育宣传工作,使大学生体会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实效,增强学生的法治获得感,进而不断迈向理性认知,在思想和行为上遵从法治理念、践行法治要求,不仅敬仰法治,而且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守护法治,实现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的协调统一。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教育使命,培养现代法治公民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给出了新的方向。针对当前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还存在的统领地位没有充分筑牢、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体系融合存在欠缺等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深化二者融合,是在全面依法治国已经获得人民高度认可、立德树人的大学教育使命日益凸显的今天,亟须认真加以对待的命题,需要持续不断地加以实践和努力。

猜你喜欢

法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大学生之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