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节目叙事化研究
2022-02-14颜胤盛赵子恒
颜胤盛 赵子恒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电影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回溯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节目近20年的演变历程,其节目形态不断发展创新,从大众熟知的竞技竞演类到专注垂直领域的《声入人心》《幻乐之城》以及音乐慢综艺《时光音乐会》,节目中“叙事”这一元素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发生着变化,时至今日,音乐类综艺节目不再单指音乐艺术,而是音乐艺术与电视、电影、社会等各种元素的有机结合。尤其体现在如何以故事化手法讲述音乐及音乐人背后的故事,音乐类综艺节目在当下也应更多考虑节目叙事内容合理配置,最终呈现给观众视听盛宴。本文聚焦于湖南卫视具有代表性的数档音乐类综艺节目,放置视角在音乐类综艺节目叙事演进的具体过程之中,探讨不同节目在叙事环节采用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其对节目本身所产生的影响,总结经验及教训,以资创作者借鉴。
一、多元化的叙事结构
结构在叙事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作品中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排列方式,在电视节目中“就是将各种素材进行排列组合的方法,是叙事表现力的具体化程序”,不同叙事手法可以呈现出多样的节目形态与节目效果。综艺节目,尤其是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结构则直接关系到该节目能否流畅、顺利地将音乐与故事完美融合在节目之中,所以对于音乐类综艺节目来说叙事结构的不断创新发展是其叙事化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节目叙事结构的演变进程,可大致总结为台前幕后双重叙事的不断增强。
台前幕后双重叙事。“由情节发展和‘隐性进程’构成了‘双重叙事进程’”。音乐类综艺节目中双重叙事是指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演唱歌曲本身所表达的抒情叙事性与歌曲演唱之外节目组设置的叙事环节,即嘉宾或参赛选手的演唱主线和“幕后”主线或生活主线之间的融合。
早期的音乐类综艺节目通常使用单线渐进式的叙事结构,以参赛选手的演唱为主要叙事线条。《超级男声》《超级女声》节目初期已开始尝试在节目中插入感情故事、播放VCR展示选手训练、生活、采访片段,将“幕后”环节与舞台表演现场有机结合;在后期剪辑中有意将具有戏剧冲突的选手放在一起播出,但节目总体结构依旧按照歌手演唱的时间顺序进行简单排列。《超级女声》对于演唱环节叙事的突破在于已开始注重舞美设计与歌曲自身表达的抒情性相结合,通过现场灯光、道具等舞台设置注重在观众脑海中营造出独特的叙事情境,增强演唱歌曲叙事化语境,双重叙事结构初现端倪。
2013年由湖南卫视主推的音乐竞技节目《我是歌手》不仅继承了之前湖南卫视数档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叙事手法,同时将台前幕后双重叙事与节目整体形态完美融合。选手演唱主线中《我是歌手》使用了豪华的音响灯光等设备打造舞台,同时选择现场乐队伴奏,坚持“轻舞美、重灯光”的原则,剔除干扰音乐纯度的多余元素。以《我是歌手》第一季第十三期中歌手陈明演唱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为例,该曲演唱过程三次变奏表达不同意境,同时灯光在歌曲变奏时使用不同颜色营造舞台氛围,多种光色与歌曲的搭配不仅恰当地表达了音乐和歌手的心境,同时使“听众可以静静地听歌手诠释歌曲内涵,实现灯光与音乐内涵的融合”。选手的“幕后”主线中节目制作团队也创新运用独特的叙事模式,例如节目首播并不透露歌手身份,激发观众好奇心的同时增加了代入感;打分环节不同于以往竞技类音乐综艺节目的专业化,而是设置非专业人士,通过不同年龄圈层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歌手的演唱进行打分,这样的赛制也为节目的叙事增添了不同于以往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独特色彩。
二、多样性的叙事风格
叙事风格一般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理解为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使文艺作品呈现出不同特色的艺术方法。当将其置于电视综艺节目中意即叙事结构特征、叙事空间特征及叙事元素结合所表现出的节目形态。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叙事风格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朝着多元化的探索不断做出尝试,本文以“竞技”“竞演”“抒情”等作为关键词搜索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节目相关文献,以《超级男声》开播以来20余年发展历程为时间线,大致将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叙事节目按其竞技、抒情类型梳理为“竞技叙事风格”“抒情叙事风格”。
(一)竞技叙事风格
“竞技叙事”指在节目内部设置淘汰、对抗矛盾冲突,使选手或导师之间形成竞技关系。在音乐类综艺节目中,“竞技叙事类”是起源最早、也最为普遍的一种,虽然湖南卫视后期推出的“竞技叙事类”音乐综艺节目会辅以选手、嘉宾幕后形象、故事,但节目总体叙事节奏仍以选手、嘉宾之间的竞技、淘汰为主线。
最早的《超级男声》《超级女声》与《快乐男声》在赛制赛程上均为“分唱区选拔”“年度总决赛”,叙事主线也围绕歌手之间的PK展开,“强化冲突,使选手产生对立关系,‘逼迫’选手直面对抗”,以增加节目竞技性、加快叙事节奏;《中国最强音》在节目中强调导师与选手之间的双重冲突;《我是歌手》每季以七位资深歌手现场演唱PK作为主要节目内容,采取末位淘汰制,每两期淘汰末位歌手并补入新歌手,节目后期加入复活赛、踢馆赛来进一步强化节目冲突,并以此为主线推动节目叙事不断发展;此外《披荆斩棘的哥哥》这档节目创新PK模式,让参赛嘉宾之间互相组队、通过竞争获取积分,加深了不同队伍之间的对抗感。
2018年湖南卫视推出的《声入人心》开始尝试拓展竞技叙事模式,其节目内容本身深耕垂直类歌曲形态、主打美声类唱法。节目中创新性地弱化竞争关系,赛制规定全程不淘汰嘉宾,在保留竞技性的同时将目光更多聚焦于音乐本身,既为专业爱好者献上了较流行音乐更为高雅的美声节目,又兼顾普通观众的审美水平。
(二)抒情叙事风格
抒情叙事风格自2018年《幻乐之城》后逐渐走入观众视野,面对如今互联网信息碎片化与“快时代”的多元冲击下,湖南卫视希望为观众打造“慢空间”,使观众重新唤起对音乐本身的思考。节目一镜到底的模式虽为创作团队带来了挑战与紧张感,但其叙事元素完全依靠演唱人的台前表演传达给受众,整档节目剔除竞技、PK、淘汰等元素,专注于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现场体验。《幻乐之城》的节目形态体现出了与之前音综完全不同的叙事风格,打破了电视节目与电影之间的壁垒。同时得益于每位嘉宾与制作团队对于短片质量的不懈追求,每个故事短片所表达的抒情性也不尽相同,但总体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音综的独特质感。
2021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全新音乐综艺《时光音乐会》,这档户外音乐综艺节目在叙事风格上大胆突破创新,以时代记忆串联经典歌曲、回归音乐艺术本身抒情性。在如今“竞技叙事类”音综选秀打榜环节因其价值观导向错误而被国家政策限制、PK竞技环节泛滥造成观众审美疲劳的大背景下,《时光音乐会》这类强调治愈的慢综艺逐渐成为未来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全新发展趋势。节目有意放慢叙事节奏,运用时间元素与经典歌曲的碰撞产生新的叙事风格。通过嘉宾讲述经过岁月沉淀的故事再与歌曲所表达的抒情性含义构成了整个节目的“抒情叙事”,进一步发掘了音乐与当下时代感情与价值的共鸣。
三、多视角的叙事主体
叙事主体是叙事交流过程中故事讲述的发出者,或称为叙述“事件”的人或者视角,没有叙事主体就不存在完整的叙事行为。电影叙事学“十分关注叙事角度问题,关注‘谁在叙述’‘谁在看’”,而音乐类综艺节目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节目形式,不同节目中“叙述者”不同的视角、身份、互动模式都深深影响着节目呈现的总体叙事风格。本文从“素人到明星”“单一到多元”出发梳理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节目叙事主体的演变,再观其发展过程中叙事主体的继承、创新、功效作用及社会影响。
(一)从素人到明星
湖南卫视早期音乐类综艺节目《超级男声》《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挑战麦克风》其“叙事者”均为素人形象,平民出身的参赛选手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走到舞台上,这类以素人作为叙事主体的音综通常没有固定的台本、矛盾冲突,摄像机记录“真实”的情感反应,深化了叙事主体的真实性。但素人成长为明星这一现象在大众间得到追捧也导致社会浮现出“整体性的娱乐心理以及电视节目的浮躁化倾向”,2006年国家规定未成年人禁止参加娱乐类真人秀节目,这一规定使素人为叙事主体的音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规制,直到整改后才有了较之前更为规范的制作模式与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从2013年《我是歌手》这档节目开始,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节目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围绕明星作为叙事主体进行竞技。较素人来说明星作为叙事主体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舞台感与专业性,不同年龄、人设的明星也为节目带来大量流量热度支持,从而提高节目话题度与关注度。在这些元素基础上,《我是歌手》对明星每期节目选歌、排练、赛前赛后的表现等“幕后”环节全方位展示,满足了观众对于明星的“窥私欲”,以素人为叙事主体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在这些方面则有不及。在此之后,湖南卫视音综叙事不再单以素人为主体,转而将目光移至明星,从2017年改版后推出《歌手》至2021年10月份推出《时光音乐会》,这之中湖南卫视所有音乐类综艺节目所采用的叙事主体均为明星,构成了如今其节目整体形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折射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观众对于素人成长为明星逐渐缺乏足够耐心的社会现象,更多将注意力放置在欣赏明星处于荧幕中的“台前幕后”生活。
(二)从单一到多元
在电视节目中叙事主体一般包括主持人、当事人与评委。例如传统音乐类综艺节目《超级女声》中,便使用参赛选手、评委和主持人来作为叙事主体,以此来构建悬念、设置冲突,向观众展示三个叙事主体之间的戏剧场面,但三重叙事主体大量地重复运用使得节目在后期造成了观众审美疲劳,收视率难以为继。
2013年,湖南卫视认识到单一重复的叙事主体结构和内容表达方式已经不再受观众青睐。《我是歌手》这档节目便融合主持人、参赛嘉宾、听审团、经纪人等多重叙事主体,不仅增加了全新的叙事视角,并在原有概念上别出心裁地将主持人设置为歌手客串、把评委环节更改为普通观众组成的听审团,使叙事主体开始向着多元化发展,创新了节目内容形式、丰富了节目内涵,同时多视角的叙事主体“也有助于提高叙事风格的灵感空间”。
《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第一档女团选秀节目,在多元主体的构建中创新三大主要叙事主体,加入大众评审、通过VCR助力的明星嘉宾以及素人嘉宾等。节目在明星嘉宾主体上将镜头对准来自不同行业的“30+”姐姐们,这一选择不摒弃之前多数综艺的年轻嘉宾模式,赋予跨年龄女性更多话语权,同时节目组选取的嘉宾身份从演员、歌手到主持人、模特,呈现多元职业女性的心路历程,展示“姐姐”们的真实状态。在主持人的选择上选择成名已久的黄晓明作为成团见证人,除传统主持人的讲解、旁白、串场主持等责任外,还要推进节目的叙事进程、把握叙事节奏。在评委的设置上,节目组选择娱乐圈中成功的女性代表,大众评委的设置也均为女性,“让女性选择女性更能排除性别所带来的对立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节目主体叙事的流畅性与主题的完整表达。
结语
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自《超级男声》开播以来创作了许多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节目。究其不断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基于对同类型节目创作经验的继承与创新,而叙事结构与叙事风格、叙事主体作为综艺节目的骨架与血肉,更是需要创作者继承、创新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挖掘、分析特定节目叙事特征,结合多元化的叙事结构、多样性的叙事风格、多视角的叙事主体,从中总结节目叙事化的发展进程,探索音乐类综艺节目未来创作新思路。在创新发展中节目创作者应致力于叙事结构的不断探索、丰富节目叙事风格、创新叙事主体,进一步挖掘音乐与当下时代的价值观和观众情感之间的共鸣点,立足文化底蕴,扎根民族土壤,并在传播中更好地与融媒体时代相结合,才能不断创作出令观众震撼的景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