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出版工作中编辑创新的价值与路径

2022-02-14

新闻传播 2022年22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图书融合

史 雪

(延边大学出版社 吉林 延吉 133000)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给纸质图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图书出版编辑工作需要结合现代社会大众阅读的实际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创新编辑工作,增强自身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一、图书出版工作中编辑创新的价值

图书对人们有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知识内容,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实现良好的发展。目前,图书出版工作正面临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和挑战,编辑需要不断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增强人们对图书的满意度,促进社会大众投入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素养,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仅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开始逐渐追求精神文化,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同时,由于长期保持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人开始利用碎片时间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和学习。另外,由于传统纸质图书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不便于人们随身携带进行阅读,促使人们更加喜爱手机等电子设备开展阅读活动,这对图书出版编辑工作产生一定的冲击和挑战,需要图书编辑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便利的阅读服务[1]。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出版编辑部门可以采用大数据对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这对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和改革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编辑出版工作还可以有效利用电子版图书,以多媒体手段不断丰富图书呈现形式,促使读者保持新鲜感,让读者得到更加高品质的阅读感受,从而提高出版单位的竞争力,实现出版工作的良好、健康发展。

二、图书出版工作中编辑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先进的工作思想

现阶段,图书出版编辑人员缺乏先进的工作思想,部分新人认为编辑工作仅仅依靠电脑打字即可,不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2]。但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高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新时代背景下,图书出版编辑普遍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但同时也需要促进工作人员积极转变传统工作思想,改变发展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探索多元化的图书编辑创新路径,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图书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

传统的图书出版受纸质出版的制约,出版的作品形式单一,大多采用文字、插画等要素,不能为读者带来触觉和听觉等多方面的阅读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读者阅读体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凭借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多样的传输途径,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和广泛的传播范围,能够实现各方面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向各个角落迅速传送,为人们提供新鲜资讯,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3]。可以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阅读载体上越来越倾向于电子设备,纸质书在形式的呈现上,似乎完全处于劣势。同时,近几年来全国每年出版的新书越来越多,至少都有二十余万种,然而,能有大的影响力,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书却越来越少。一些图书出版单位为了和新媒体争夺市场受众,放弃了多年以来坚持出版高质量图书的发展路线,出版一些没有内涵、一味迎合市场潮流的图书,大大降低了图书的品质,内容也存在重复的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部分图书在内容上不能紧跟时代,不能反映时代发展变化和科技思想进步,甚至有的图书不幸沦为“文化糟粕”。究其原因,一些作者为了谋求短期利益,忽视内容上的创新,也不再追求高质量稿件的创作;与此同时,作为图书内容质量的把关人,一些出版编辑为完成工作量,对创作者和稿件质量不管不顾,权且按照出版要求的最低标准审、编、校。长此以往,图书内容得不到保障,精品图书愈发减少,文化创作市场活力减退。如不及时纠正图书内容创作风气、建立有效机制鼓励开发优秀作者,势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科教进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缺乏新型的出版模式

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具有比较严谨的工作流程,包含繁杂的生产工序,存在较长的生产周期,同时具有较少的交互形式,应用成本较高。在与新媒体长期竞争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目前,图书出版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侧重采用传统出版模式,缺乏管理措施和商业渠道的创新,造成编辑人员不能对社会的大众主流阅读方式和需求进行迅速、精准地了解和掌握,难以有效掌握市场动态变化,策划编辑的图书难以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现阶段虽然部分出版社逐渐引进数字化出版技术,但是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大多数出版社仍然采用以往的传统方式,相应的设施设备难以支撑和保障数字出版的持续运行。我们知道,传统出版模式的运营架构普遍以内容生产为主,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内容生产过程进行改造,是传统出版向新型出版转换的主要手段,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过,目前这种转换形式还只是初级阶段的“融合发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与网络传播渠道相适应的出版模式,纯粹的“数字化融合出版”本质上是对编辑、网络营销、技术平台以及出版策划的系统管理与全面融合。

(四)缺乏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时代对图书出版编辑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图书编辑不仅需要编辑图书内容,也应对图书的版式设计、排版等各种技能进行熟练掌握,同时还要详细了解信息传播方式和特点,真正掌握读者对图书阅读的实际需求。但是,一些编辑人员仍然采用传统工作模式,只注重案头编辑,忽略选题策划和市场营销环节,编辑理念陈旧,编辑内容和模式缺乏创新,导致编辑内容缺乏新意,无法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影响了数据采集和分析质量,导致图书编辑缺乏针对性,不符合市场需求。

从出版单位角度来看,部分出版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仍然固守传统思维,只重视考察专业素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评定。个别出版单位将人才招聘的范围锁定在几类人文学科,这实际上是缺乏前瞻性和长远性的考量。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版单位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引进思维,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尤其要注重打造融合性、复合型人才队伍,这样才能促进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和能力的发挥,有利于出版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图书出版工作中编辑创新的路径

(一)更新工作理念

图书出版编辑要积极转变工作思想观念,对新媒体信息传送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实现对自身工作理念的更新,提升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图书出版单位需要快速高效地将自身的编辑工作和新媒体技术进行融合,充分发挥新媒体先进技术的重要应用优势和价值,不断创新和完善出版编辑工作,实现出版工作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图书编辑自身在工作中要通过多种不同渠道,增强对新时代图书编辑技能的掌握,清晰认识媒体工作特点,对当前社会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了解,保证编辑工作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图书出版编辑应不断创新理念,积极学习和借鉴新媒体信息传送方法和手段,实现工作的创新;在日常实际工作中应逐渐将信息化工作理念全面融入和渗透到出版工作中来,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图书作品中包含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内涵进行全面展示和阐述。

(二)创新选题策划方式,提升作品内容质量

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关键就是选题策划,它对图书出版的质量和综合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编辑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编辑人员需要对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行深度挖掘,保证选题策划的方向和作品的内容更加符合市场和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出版社可以凭借互联网平台的访问记录,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对热门作品类别、阅读市场、不同文风受欢迎程度等各方面的信息数据进行精细统计,整合阅读需求的普遍性和主流性,做好选题策划工作。

一般而言,真正好的选题,往往可遇不可求。特别是在大力推进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的今天,图书出版编辑不妨换一种思路和方式,将已出版的图书纳入到选题策划的范围,对有价值的出版资源进行重新的开发和内容整合。通过图书整合出版,从中极有可能寻找一些新的思路。优秀的出版资源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是经过读者检验的内容。这些图书作品有可能在内容设置、表现形式甚至包装上单一陈旧,但并不妨碍我们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比如对古典文学名著进行重组整合,可以让古典名著再现辉煌。“四大名著”已经在读者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进入20世纪,人们发现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四大名著”中的作品虽然有不同的封面设计,但在内容上却毫无创新,这就造成了不少版本的“四大名著”滞销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热情,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播。直到2016年,一部青春版《红楼梦》横空出世,从包装到宣传再到内容,都是紧密贴合作品本身和市场定位,让人耳目一新,年轻群体通过阅读青春版的《红楼梦》领略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可以说,对优秀出版资源的再利用就是一种选题策划的创新,它有助于满足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也为提高图书作品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要想提高出版物质量必须从编辑工作抓起。因此,编辑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编辑规范的重要性,增强遵守编辑工作规范的自觉性。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深刻认识编辑出版与文化的关系,尤其要深刻认识编辑出版与中华文化复兴的关系;要在增强全行业规范意识上下功夫,在加强对编辑规范的梳理、研究、发展和宣传上下功夫。只有不断强化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才能为生产出优秀出版物保驾护航。

(三)创新出版模式,拓展图书营销渠道

图书出版单位要积极创新和完善出版模式,优化管理方式,同时创新商业渠道,帮助编辑工作人员对读者的主流阅读实际需求进行精准的把握,同时对市场动态变化进行全面了解,提升图书作品的综合效益。出版社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工作效率,积极引进和完善数字化出版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市场读者实际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同时采用新媒体传播技术进行高效传播,利用多媒体拓宽图书营销渠道,实现出版社的健康长远发展。

笔者认为,融合出版模式是出版业未来探索与发展的全新模式。所谓融合出版,指的是在出版业中应用“融合技术”使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能够以跨平台的方式进行合作,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融合型服务与产品。在文化需求、经济结构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跨产业界限与跨媒体种类的融合必然到来,在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一定要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商业利益进行再平衡,进而实现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在融合出版的大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拓展图书营销渠道,创新多元化销售模式,将媒体技术和销售工作进行高效融合,出版单位可以凭借新媒体信息传播优势,增强图书的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为图书正式销售打下良好基础。

(四)注重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现阶段,图书出版编辑工作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图书编辑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转变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思路,积极应用各种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提升图书的品质,大力拓宽图书出版的渠道,从而有效推动图书出版编辑工作不断发展与进步。

同时,要鼓励编辑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专业素养。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指导编辑人员操作大数据设备和平台,锻炼编辑人员的应用技能,提升编辑人员的编辑效率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图书出版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更加满足现代化出版编辑工作的实际要求。例如,编辑人员在做好案头工作之余,对相关信息系统和先进办公软件熟练操作,可有效提升实际工作效果,还能高效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增强和读者的互动交流,整合各项资源,挖掘读者阅读需求。

除了编辑人员自身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外,出版单位也要有针对性地对编辑进行培训,这类培训不应拘泥于某种课堂形式,也不应有过多的内容限制,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比如可以组织编辑人员到图书展销现场、图书印刷现场实地学习考察。当然,最为重要的课程是与时俱进,特别是对新时代出版理念、新媒体传播理念与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出版社和编辑工作人员都应加以重视。为了促成培训的有效性,可采用奖惩制度激励和鞭策参训人员不断弥补差距、不断取得进步。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打造一支合格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相应的新媒体先进技术拓展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模式,也满足了不同读者多层次、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这给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在全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突破固有思维定式,转变旧有理念,勇于创新,主动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图书编辑加工工作,不断夯实自身专业基础,提升信息分辨能力、策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媒介传播能力,完成由传统文字编辑向全面多元交互融合的编辑转型。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也需要图书编辑创新思维模式,掌握新技术与新技能,尽快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促进高质量图书的出版。■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图书融合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图书推荐
《融合》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中国最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