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伪新闻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规制路径研究
2022-02-14王路阳
王路阳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西安 710062)
网络伪新闻即虚假新闻,广义上包括由正规媒体发布的新闻和由非正规机构发布的消息两部分。相较而言,在大众越来越喜欢“吃瓜”的当今社会,非正规媒体发布的虚假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权威媒体。因此,本文“伪”的主要规制对象就集中于此类无正规采访权的新闻发布者上。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学生网民占比最多,为21.0%。可以看出,学生作为“冲浪”最主要的群体,很容易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被网络上的伪新闻影响甚至跟风加入其中,影响社会舆论走向。少数大学生仍处于一个三观未完全成型的阶段,若是长期经受伪新闻的浸泡,则容易发展成怀疑主义,对社会产生信任危机。因此,无论是从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整个社会舆论稳定的角度,探讨如何减少网络伪新闻的负面影响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宏观”:网络伪新闻治理对策及前进方向
据统计,由于虚假新闻以获取流量为目的,其内容或标题往往极具爆点,据国内外专业机构评估发现,假新闻在转发层级、传播人数、扩散范围等多个标准上碾压真实新闻,且传播速度至少快6倍。在4年前就已经如此。因此,为了让真新闻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博弈中胜出,我们必须切实有效治理假新闻。
(一)虚假新闻治理现状
针对伪新闻的社会影响程度不同,我们对于虚假新闻也是由轻到重分层进行治理。
1.标签机制
目前我国b站、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等这类传播平台中,已经实行了给部分新闻直接贴上相关标注的机制。即在某些无法辨别真假,而又拥有较大影响力的账号发布的内容上方,用黄色背景填充条标出警示文字“该内容仅供娱乐,请勿轻信”,或在处于核查阶段的发布内容旁标注“此内容涉嫌侵权”等字样,提醒广大网络用户不要偏听偏信,用“以文字打败文字”、最直观的告诫方法从主观上减少传播的范围。
2.从监督员到社区委员会的设立
2017年9月,作为用户群体巨大的新闻发布和传播平台——微博,为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管理,设立了专门的平台信息监督员,用来及时处理经用户举报的不实消息。这些监督员都是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拥有专业的辨识力。他们及时锁住有害链接,禁止跳转。同时,这一措施也并未忽视公民的言论自由,审核内容会经过多轮仔细的核实处理,防止对于被举报信息出现一刀切的现象。
2021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微博社区委员会制度上线,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这一新出现的制度是通过后台的算法,公开招募一批信用历史为满分、并通过了资格测试的成年实名用户,由他们共同组成微博社区委员会,对于其他用户的投诉是否成立进行仲裁投票,微博方将依照投票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置。这一试行制度的设立,弥补了先前监督员机制由于准入的专业门槛高而容易人手不足的情况,且对于是否是不良消息的判断更为贴近人民大众的普遍认知。委员会章程明确规定,委员会成员为轮流制,30天为一轮,若无不良记录且认真履行了职责(有评定标准),则可以自动续任。对于投票情况,章程也做了明确规定。具体规则为:认为“违规”的投票比例不超过50%时,判定不成立,投诉驳回;超过50%,但不超过60%时,被判定不适宜传播,则该条微博不会出现在推荐位置;超过60%不超过80%时,判定投诉成立,该条微博仅好友可见;若超过80%,则微博仅自己可见。
这一新制度以小见大,体现了我国媒体平台为治理虚假新闻所作出的创新和努力,大大提升了虚假新闻的治理效率。
除此以外,人工智能通过算法和数据捕捉等手段在事实核查方面愈发快速,可以精准识别虚假新闻。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推出“AI谣言粉碎机”,它自动识别网络谣言,在某些领域准确率已经高达81%。
3.法律治理
随着新媒体平台自身的不断完善,各个平台在更新专属于自己信息管理“法律”的道路上,亦从未停下过脚步。仍以新闻传播大户——微博为例,2021年5月27日,微博发布了新版本的《微博社区公约》。《微博社区公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及主管部门的管理政策制定而成,其中第二章、第三章明确规定了用户不得传播不实信息的义务。第五章对于时政类的虚假消息,第二十七条指明“用户不得发布时政有害信息,主要表现为:(七)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第三十条对于发布者的义务提出要求:(一)媒体账号应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加强对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审核。而在第十章“不实信息和微博辟谣平台”这一章中,最为集中地规定了对于虚假消息的治理,明确指出了虚假新闻的几种类型,第五十条关于公众人物:“对于包括明星在内的知名人物提出异议和批评是用户言论自由的范畴,但是任何没有基本事实依据的捕风捉影、莫须有的构陷,以及完全以哗众取宠博取曝光为目的发布的言论,都会被认定为不实信息和网络谣言。用户不得发布不实信息。”第五十三条关于媒体账号“用户认为媒体账号发布假消息假新闻的,可向新闻主管部门和网信部门进行投诉”。而对于核实的投诉结果,公约规定,将对其内容和账号进行撤下、封号等处理。
因此,以微博一个平台可以大致掌握大部分自媒体的“法律”规则,对于他们的“法律”治理而言,主要的权限在于受理被投诉的虚假新闻,并以账号管理为权限进行治理。而在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平台则会与我国基本法进行协同联动,惩治虚假新闻。
联动的情形下,民法首先给予了平台较高的要求。在出现因虚假消息而已经涉及侵权的状况时,平台应采取必要措施,如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若对于举报置之不理,则平台应与发布者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在打击恶劣犯罪的刑法层面,则从诽谤罪的角度进一步对于虚假消息的发布者加强了惩罚力度。如司法解释中:“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等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由此可以看出,除民法的财产赔偿以外,刑法对于散布伪新闻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作出了更为严厉的人身性处罚。行政法领域内,对于谎报险情等故意散布谣言的发布者,也有相应处以罚款或行政拘留的规定。
对于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目前,我国呈现平台前端治理为基础、法律后端兜底为保障的两元治理体系现状。但由于网络新闻在某种程度上仍处于言论自由的领域,法律工具的使用范围应减少其不必要的扩大。故笔者认为,治理虚假新闻的前进方向应放在前端的平台和技术治理之上。
(二)虚假新闻治理的前进方向:技术治理
对于网络媒体治理,大体是因为考虑到公民的言论自由,我国目前实施“先发展,后规范”的政策,这似乎更为注重事后的兜底保障。但事后监管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虚假信息已经产生,而澄清公示则无人在意的情况屡见不鲜,或许法律发挥了惩罚作用惩治了个人发布者,但真相仍旧鲜为人知。由此,若是能够大幅进行前端预防性的技术改进,则能够从根本上防止虚假新闻的源头产生。
1.真实新闻需要“绿色通道”
2019年,facebook推出“新闻标签”的功能,让可靠来源的新闻在平台上获得高度突出的位置,在热点事件的传播中,对3万多媒体账号和17万个官方账号的内容优先放大、推送。如果说,这类技术针对的是对可靠新闻的“加权”方法,那么相应地,对于虚假新闻也可以使用“降权”的措施,即对低可信度来源的网站或账号通过技术侦查,减少其推送范围。至于判定标准,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网站的假新闻占了调查样本比重的六成,即发布假新闻的站点或账号是较为集中的,控制这些账号的推送机会,则能大大降低假新闻出现的比例。
2.人工智能算法降权
机器人自动化识别网络假新闻的技术也逐渐在发展之中。生产和消灭假新闻的过程或许会演变为一场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对抗。目前,有许多假新闻都是根据语句结构由机器人自行拼凑出来的,甚至实现了“自动化批量生产”。在生产中,人工智能整合了数据库与自然语言整理这两大板块,寻找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再套上新闻语言风格,最后甚至加上一些更显真实和情感的语言进行润色,制作出有爆点和让人信以为真的假新闻。这种结果是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批量化。但同样,它也可以被技术来批量进行检测。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者用语言分析研究语法结构、词汇选择、标点符号和复杂性来解析虚假新闻,其准确率已经达到76%,比人工高效甚至准确率更高。可见,未来的新闻领域,或许是一场人工智能之间的战斗。
3.区块链定位
区块链技术也逐渐被研发应用到检测假新闻的领域。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而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区块链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举措。
区块链模式通过创造公开透明的、能被公众审查的新闻内容及其配套的排名算法,将每一个传播环节都进行数据登记、入库、加密等,在区块链新闻平台上通过记账+共识+时间+方向的固定方程式,基本保证了新闻的可验证、可溯源性,进而就找到最初的节点进行追责。这种模式如能真正实现,则能从根源上实现假新闻发布的完全透明。
从以上三个角度——推出真实新闻、人工智能识别虚假新闻和区块链技术可以看出,若是治理虚假新闻的技术机制更加成熟完备,那治理效果则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笔者认为,完善技术治理是伪新闻治理的核心发展方向。
二、“微观”:关于减少对“大学生”主体影响的对策细化
从现状、技术治理方面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那么从保护使用互联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而言,笔者认为应该更为细化对策,进一步减少其不良影响。
(一)了解新媒体运行机制,开展相关专题讲座
在目前的教育机制中,大学生对于新媒体运行的相关知识较为缺乏,大多数大学生均只能达到使用互联网的水平,而对于其传播的内在机理并无了解,这导致他们很难分辨新闻的真实和虚假,从而可能会间接成为假新闻的传播者。因此,开展必要的社会新闻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大学生仅在校内媒体从事简单的采编或整理工作,缺少进一步深入实践。因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新媒体专题讲座,举办线下新媒体实践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二)加强新闻时事课堂引导、培养辩证思维
高校之中应当鼓励教师和学生经常讨论时事热点,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完善信息面,减少单向思维的产生。教师的引导也有利于学生开拓新闻视角,接近全面、辩证的思维,从而减少对新闻认识的片面性。
(三)拍摄相关电视节目,增强新闻素养
2011年,人民日报开办了《求证》栏目,以求真务实为目的,帮助民众辨真伪,明真相。笔者认为也可以录制相应媒体运作栏目,挑选出某些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热点,以侦探的形式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真相,在趣味中又不乏思考。
结语
对于伪新闻的治理我国仍在探索之中,但毋庸置疑,平台、技术、法律三方的联动治理将越来越优化我们社会的网络新闻环境。随着标签机制、人工智能检测假新闻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新闻环境会焕发出新的面貌。与此同时,高校若是采取相应的新闻机制普及措施,也一定能够促进新闻“小环境”的净化,从青年着手,最终实现广阔新闻领域的全面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