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六国论》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2022-02-14陶铎尹

考试与招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六国论六国苏洵

□陶铎尹

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苏辙都是苏洵的儿子,父子三人史称“三苏”,“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相传苏洵二十七岁时才发愤读书,但屡次考试皆未得中。于是焚烧自己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苦读,近五十岁时,终于博通六经及诸子百家著作,下笔撰写文章顷时数千言。嘉祐年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闻名于世,有《嘉祐集》行世。面对当时辽的攻掠,他旗帜鲜明地主战。《六国论》是他最擅长的策论代表作之一,语言明畅,纵横捭阖,笔力雄健,全文弥漫着一种浓郁的忧国忧民情怀。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历来是许多文史家研究的话题。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实行“守内虚外”的策略,结果致使边关积弱,屡受辽国侵扰。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也要去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衰弱,苏洵痛心疾首,通过《六国论》借古喻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国家改弦易辙,由主和走向主战。苏洵的主张放到现在来看是正确的,终北宋一朝,最后因“靖康之变”(1127年)覆灭,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饱受屈辱,最后客死异国他乡。

苏洵的《六国论》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针砭时弊,全文都弥漫着一种深深的忧国忧民情怀。储欣在《评注苏老泉集》卷一认为:“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从历史情况看,六国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贿秦”,主要在于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没有很好地坚持“合纵”政策,反倒被秦国“连横”策略所破。另外,秦国则由于商鞅变法成功,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再加上战国后期长期战乱,民不聊生,民心思变,极度渴望统一,国家统一已成为当时的大势所趋。苏洵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并不在此,他的目的是借六国贿秦灭亡,而喻北宋贿辽、西夏也会导致国力衰弱,因此国家应该改变国策,奋起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六国论》为议论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为古代议论文的经典之作。文章开篇即点出全文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论证过程列举史实为论据,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从正反两面得出结论,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论据翔实,结构严整,逻辑严密,脉胳清晰。文中用了例证、对比、假设、引证等诸多论证方法。尤其以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以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赂者”与“不赂者”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等,大大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深刻性与鲜明性,成功凸出了主题。

全文在语言运用方面也很有特点: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论证中运用“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生动形象,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使文章的表达效果大大增强。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感,文中用“悲夫”“呜呼”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愤懑,都溢于言表,带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的《六国论》,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大河之涛连绵不绝。他立意高远,高屋建瓴,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尤其文中蕴含的忧国忧民情怀,更是跨越千年,使人抚掌赞叹。无怪乎《六国论》成为近千年来盛传不衰的雄文!

猜你喜欢

六国论六国苏洵
《六国论》核心素养导学
苏洵发愤读书
苏洵焚稿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锅盔助秦灭六国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苏老泉大器晚成
开门见山,明明白白亮观点——从《六国论》学写议论文的开头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好肥“六国”造惠农喜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