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对初中生实践活动的影响
2022-02-14李晓欢
陶 杰 李晓欢 高 杨
(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 河南郑州 450000)
一、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国内外时代发展趋势与要求
自20 世纪70 年代后,随着终身教育、学习社会化思想的推广,社区教育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国外的社区教育主要有“民众教育”“社会教育”和“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
在美国和日本,处在社区范围内的学校、博物馆、社区福利团体等均是直接实施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社区教育内容广泛,如家政、烹调、园艺、饲养、摄影、保健等实用性课程,计算机、化学、会计、法律等学术性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除了师生在课堂上面对面授课外,还有实践讲解以及正规教育、短时间讲习班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以顺应知识水平、家庭背景、学习目的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以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社区教育实施渠道多样化,能够不断地吸引社区成员的参与。同时,政府立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社区教育的责任、权利等或政府给予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
我国社区教育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在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在国内不同地域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而来。40 年来,社区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诸多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显。如社区教育政策的缺位、滞后,以及内容的粗放和散乱,都使得我国社区教育没有形成体系式发展;另外社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区域差异大。在东南沿海省份及个别经济发达的城市,社区教育的开发主体及开发数量都有很大的成效,但就全国而言,总体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地区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水平还很低。最后,社区教育受众覆盖率低。我国社会教育的受众对象主要有三类:未受过完整教育的成年人、开发兴趣爱好的退休老人及开展校外社区实践的青少年,其中,退休老人占比最大。
(二)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新课改尤其是“双减”政策之下,要求中学教育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生活化,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减轻课业负担、转变作业形式。
传统的教育形式已不能适应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教育应充分转变认识,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放眼校园之外广阔的教育资源,利用校内小课堂、社区大讲堂、网络云课堂,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多维度教育环境,强化学生的学习体会,增强其好奇心,培养其动手实践及学以致用的本领,完成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应用的和谐统一。同时,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其思维的高度和广度,形成优秀社会品格。
(三)我校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现状显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迫切性
我校通过“家长大课堂”一直保持着每周一期的进度与社区资源共享;学校志愿者服务也会每学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到校外进行绿色环保志愿活动,如环境维护与宣传、学雷锋等;每年重阳节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看望老人们,重视学生公民素养和服务社会意识的培养。受限于时间、安全、与社区资源联系以及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等因素,直接与社区接触的活动真正有效开展的次数并不多,同时很多其他社区科学资源仍少涉及,如社区科技活动、工厂农场等基地参观等。
新课改及“双减”背景下,对中学生的素养发展提出了更清晰更明确的要求。学校教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需要充分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以“请进来”与“走出去”运作模式,通过资源引进、课程整合、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得学校教育和社区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拓宽学校不同教育渠道,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公民素养,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意识和创新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面向未来的接班人。
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建设的开发忽视社区资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人才的铸就依托于高质量的课程,因此,课程的建设影响教育发展的质量,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充分开发与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以及提高课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国内研究者们针对课程资源从不同角度进行大量的研究,形成了相对科学的理论体系。学者吴刚平划分了课程资源的种类,并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般途径与方法。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学者高新芝对课程资源的划分以空间的标准来进行,一是校内课程资源,一是校外课程资源。总的来说,对于课程资源涵盖内容的理解处于因时代动态的发展之中,随着科技、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而日趋丰富。
但是在课程建设的开发与利用中,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其中的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比较成熟,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而在我国,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开展社区教育有利于学校和学生,但是考虑到时间、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学生学业压力等因素,目前学校课程内容过于局限于书本知识,忽视社区课程资源,仍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中心,将教师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这种知识—传递式形式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
(二)课程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对社区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和社会两个角度。从教育的角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厉以贤将其定义为:“为了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总体来说,社区教育是中学生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社区教育是服务社区、促进社区发展的一项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社区课程资源是指社区内各种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之和。关于现有的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以社区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充分筛选社区资源,开发社区教育课程,通过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等,从而补充学校课程体系,并借助有效的评价完善学生教育活动。
尽管学者和教育者已经认识到活动、社会生活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由于对社区环境了解不深入,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对社会生活资源的挖掘不到位,以及社区课程资源拥有者的认识局限性,现有的课程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一方面,教师照本宣科,缺乏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将学生困于教室之内,窄化了学生的学习经验,耗损了其好奇心,不利于其动手实践、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应用脱节。另一方面,课程活动总是浮于表面,时间的安排和内容的设置没有体现思维的价值,使学生逐渐对课外活动失去兴趣,不能形成新的课程资源学习习惯,同时也是对社区丰富环境资源的一种浪费。
(三)课程实施的目的过于功利
社区课程资源则主要是指来源于学校外部的课程资源,比如校外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体验活动的学习场所、形形色色职业的人力资源。因此,社区课程的开展实施需要学校、教师、政府、社区等多方协调,这种模式会带来管理和合作上的不便。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就会存在做表面化功夫的现象。
学校和教师层面,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校和教师的风险和挑战相对较小。教师只须在教室里按照传统的教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则只须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即可。而社区教育课程不仅要求学校和教师不断进行新的备课任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工作时间投入,还需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自然和社会环境,学习各种知识,从人身安全等方面无形中增加了新的风险。
社会层面,社区各机构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组织之间进行沟通协调,牵扯到时间、资金、管理等方方面面。而责任主体也呈多元化趋势,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共青团以及企事业单位等。
三、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立足学校周边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时代快速发展,学校早已不再独立于社区之外,而是与社区越来越广泛地发生各种密切联系。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学校注重和社区的积极互动,最大限度利用社区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也逐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教育活动。学校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教师、学生均属于社区自然人,是社区教育和建设的参与者,其行为离不开社区。另一方面,社区要向学校提供可利用的资源,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教育不再单方面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区也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与社区更加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激发潜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二)立足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
初中生的心理处于过渡阶段,拥有自己的思维,追求成熟,期望得到周围人的信任与尊重,但是又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同时又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强。因此,利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促进初中生德育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相融合。
2001 年新课改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项内容纳入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框架中,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以及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将社区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文化文明教育、科学常识教育、和谐社区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本课程或与社区联合举办教育活动等,比如“社区环保小卫士”“爱在重阳”“走近科学”“红色传承”等系列课程活动,通过主动参与式的学习方式,增强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初中学生动手实践、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促使其德育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相融合。
初中生面临升学压力,而中学生教育的重心在于夯实基础知识和发展基本能力,通过多种校内外活动课程的开发,提升初中生服务社会的责任和职业意识,培养其能力担当与实践创新能力,是作用重点。
邀请社会成功人士、医生、消防人员、警察人员等以及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的参与,让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职业体验等以学生体验式的社区考察活动形式,主动发现并学习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眼界,提升其思维的高度和广度,促进其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其责任担当与创新能力。
(三)立足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探索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社区教育课程建立以后,应该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建立起科学严谨和有温度的课程评价体系,统一规范各种活动,让各项评价之间立体呈现,变以往对学生活动有“评”无“价”(即只有评价而无价值)为有“评”有“价”(即既有评价也有价值)。
对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的评估,要针对开发出的社区教育课程进行,实现对社区教育课程目标的有效论证;评价体系同时要能指导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实施形式,引导构建适合初中学生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包括身份互换、场景体验、主题报告等多种形式,提醒开发者以中学生的需求为依据,深入推进形式的创新。评价指标兼顾多元评价主体的客观需求,解决那些无法在某一固定时间、空间内完成课程评价的主体的实际需求,使社区课程评价成为易于操作的反馈方式,以此获得真实有效的科学结论。
学生参加不同课程,可获得相应积分奖励,多参与多积分,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和进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最后积分量化为点值,以奖品奖励的方式呈现。
结语
社区教育资源为丰富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手素材,充分的活动实践、科学的评价体系,不断推动着教育者在实践中优化社区教育课程及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们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应体现的拓展性、开放性、实践性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社区教育课程探索中,中学生会更深入、持久、自觉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提升自己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