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新时代饭圈乱象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2022-02-14涂多扬
涂多扬
(1.安徽财经大学 科研处,安徽 蚌埠 233030;2.福建师范大学 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州 350007)
引言
饭圈文化,作为粉丝文化的一种延伸,主要表现为粉丝群体在追星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与时代媒体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为粉丝群体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场域,促使独立的个体逐渐形成能够吸引共同特质的一类群体,他们以某个明星为中心话题,并由此产生各类集体活动,例如应援、打榜等行为[1]。与传统媒体相区别的是,在新媒体时代粉丝群体可以通过便捷的社交软件狂热地为某个明星制造数据,提升热度和知名度,在每个明星偶像背后都有相对应的后援会,例如微博超话、粉丝群等。在后援会内部粉丝相关负责人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约束粉丝追星行为,并有着完善的进退机制,在饭圈内部粉丝群体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任务,为目标偶像完成系列数据输出,例如点赞评论等[2]。关于“饭圈”文化的影响,国内学术界最早于2018年开始聚焦研究[3]。对于其影响研究更多的是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发,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它所带来的参与感、民主感给了青少年以表达心理诉求和欲望的平台,并摆脱了孤独感,让青少年为此迷恋[4]。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文明素质的过程中,对于该领域的整治行动迫在眉睫。
一、理论视角:文化治理的内涵阐析及拓展
(一)理论阐析:文化治理的理论内涵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将文化治理推至学术研究前沿,并结合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文化治理研究提供新动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5]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在文化治理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因此现阶段的文化治理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美好生活”也包含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6]。从时代背景角度可以理解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治理的研究要基于国家治理的宏观背景,其制度逻辑、治理主体、运行机制等方面要与其相适切,因此文化治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处理和协调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建设发展,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文化产业发展、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等;其治理主体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群众等;其主要职能是管理文化事务、解决文化问题,提供文化服务以及促进国家文化发展、保障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等;主要解决文化产品供给失调、文化产业市场乱象、文化利益冲突等现实问题[7]。简言之,文化治理就是文化建设理论与治理理论的动态结合。
(二)理论应用:对“饭圈”乱象实施文化治理的重要意义
1.多元共治及时遏制“饭圈”乱象
现代治理的特点强调在公共事务和空间的多元共治[8]。由“文化管理”进阶至“文化治理”以及由“文化建设”迈向“文化治理”,强调的都是由对文化这一具体领域延伸至多元客体的概述,既包括文化领域本身,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场域的治理,其要求在主体上也实现多元共治,而文化治理其特征便是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治理内容具有特殊性[9]。
2.文化治理对文化市场机制缺陷进行有效补位
文化因其具有教化、娱乐等作用,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为防止主流文化被异化的文化侵蚀,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经济来发展文化,容易产生过度娱乐化和价值观偏颇等问题,而政府以行政措施和法律规制的手段治理市场乱象的能力是有限的,难以有效规范和整治市场秩序,需要以多元力量参与同时结合文化本身的“教化”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市场恶性竞争、虚假信息泛滥、产品内容低俗等现象及时去除,因此以“文化+治理”的“角色”对市场机制缺陷进行补位[10]。
3.文化治理是整治“饭圈”乱象的根本之策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流量成为商业市场的主流,传统产业基于数字技术、互联网等媒介成功获取较大利益,文化产业亦是如此。由于文化的作用特殊,政府对于文化领域的整治依靠传统的删除、封禁、惩罚等手段已经难以遏制乱象生长,过多的技术人才由于缺乏应有的道德伦理加入文化市场乱象的怪圈,致使文化市场呈现无序发展。在推进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领域应注重从源头治理,针对社会问题及时出台行业规范及惩戒措施,加强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全方位构建文化产业治理的长效机制,致力于从根本上肃清乱象。
二、何以可能:“饭圈”文化畸变的生成机理
(一)“饭圈”乱象的现实呈现
1.饭圈风气的“妖魔化”
在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中,偶像艺人或者部分明星过度矫情,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作为效仿的“榜样”,男生审美极易进入误区,尤其是对性别观念和男生形象的误解。在传统的明星走红的背后往往是因其作品出色,而“娘炮”明星却正好相反,其走红的原因集中于粉丝力量的推动,这也是过度娱乐化下的造星工厂“批量生产”偶像艺人的原因——粉丝经济的发展。日韩文化的侵入、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青少年接触外部空间的过度压缩,致使与网络空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而当下在部分网络文娱平台所表现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未被重视的诟病正在成为荼毒青少年毒瘤[11]。
2.偶像艺人的失德事件
“吴亦凡事件”,因涉嫌强奸罪已被批捕。作为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艺人,触犯法律底线的行为已经造成严重的恶劣的社会影响。其粉丝群体中尚有大量未成年,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基本常识,曾公开声明要帮助吴亦凡逃狱、潜逃海外,甚至替他坐牢,存在不理智的言论。此外,媒体方面依旧存在话题炒作、拉踩引战、刷帖洗白等行为。
“郑爽事件”,因存在“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税漏税、代孕弃养等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遭受社会抵制。作为公众人物,未在媒体等舆论面前澄清事实,反而狡辩违规事实,并利用粉丝的狂热、不理智等行为引起话题讨论,甚至部分粉丝滥用主管部门的公众投诉举报机制,产生重大的社会不良影响。
“张哲瀚事件”,因参观日本靖国神社等不当行为引起大众热议,其忽视民族大义、触碰历史痕迹的行为,严重损坏民族情感。然而其粉丝群体以维护偶像为由在公众平台为其洗白,其中还存在大量的未成年粉丝群体发生不理智行为,以及线上与其他艺人粉丝进行骂战,线下多次投诉、举报,已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12]。
除去上述案例,还包括“范冰冰逃税事件”“钱枫事件”“王力宏事件”等等,娱乐圈频频爆出违背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件已然说明文娱领域乱象迭生,亟须治理,整治不良风气。
(二)“饭圈”文化畸变的深层机理
1.利益嵌套下的产业畸变
资本逐利是文娱产业固有的属性,然而在现实情况中,资本盲目追逐市场利益而导致行业的功利主义和“唯流量论”盛行。文娱产业作为娱乐公司背后资本的“代言人”,其与偶像艺人在为达成共同利益的过程中都集中于流量数据的提升,以此来获取更高的商业价值。文娱公司是强有力的资本操控方,通常会利用一定手段鼓动粉丝群体,以此达到最大利益,例如粉丝打榜行为。这种对于利益的盲目追逐导致资本只关注产业的经济价值,而忽略在道德伦理方面的价值尺度。在利益的诱导下,资本逐渐异化,并随之产生相应的组织结构,在唯流量化的行业背景下,饭圈基于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主动迎合“资本异化”需求,饭圈群体在为实现相应利益需求过程中所付诸行为本身的道德性逐渐被忽略,群体组织便开始发生畸变,产业在多方利益的诱导下也逐渐发生畸变[13]。
2.偶像艺人的道德缺位
粉丝群体所形成的饭圈文化,其本质是一种消费文化:以偶像艺人为中心,资本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将其包装成为市场所追逐的既定“符号”,并以制造舆论事件获取流量提高曝光率,粉丝为了维护心目中的偶像艺人,会通过购买周边产品和打榜等行为来提升偶像艺人的价值。在影视行业存在“流量幻觉”,“天价片酬”的偶像艺人因依靠众多的粉丝群体,为影视作品获得较高的票房,而偶像艺人也会因高额的报酬,会做出违背基本道德伦理行为。由于资本市场追逐利益的本质,偶像艺人的形象构建往往会依据粉丝所喜爱来确定,或者由娱乐市场所形成的“热风”而改造,逐渐偏离艺人本身的特质,实现艺人产品化,“人”的属性逐渐“物”化,而作为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规范也因资本的驱逐逐渐丧失。
3.粉丝群体的盲目化与极端化
作为一种粉丝群体,饭圈粉丝以青少年为主,该类群体由于缺乏应有的社会阅历和理性思考能力,在面对互联网上营销号的过度吹捧和“黑粉”的恶意渲染时,极易导致粉丝群体产生过激情绪,由粉丝群体产生的影响极易辐射粉丝个体,从而产生不良导向,因此产生不理智行为。由于饭圈群体的“抱团”属性放大了个体表达对明星的私欲化的情感追求,对于喜欢别的明星群体产生竞争、对立等行为,争夺明星榜单、宣传海报、封面杂志等,具有强排他性。商业资本正是借助粉丝群体对于明星的狂热喜爱诱导为盲目崇拜、非理性维护等行为来制造新的流量热点,对粉丝群体而言则形成了畸形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丧失理性判断能力和荒废时间,个体的独立性逐渐丧失,最终“娱乐至死”[14]。
三、何以可为:以文化治理为导向整治“饭圈”乱象的可为路径
(一)文娱产业的纠偏策略
1.积极创新文化治理体制
饭圈乱象的频发,表明政府在对市场监管方面产生偏差。产业资本发生畸变,聚焦于流量数据的角逐,良性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的发展,而盲目的资本投入,只会紊乱市场秩序,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多元共治的力度,创新文化治理体制,完善文化政策制度体系。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强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行业的文化执法力度,借助政策法规的约束力,加强对娱乐业的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在文化治理体系下增强主流意识的话语权,在媒介平台宣扬主旋律,并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精神层面引导行业自律,净化产业不良风气。
2.严格规范文娱市场秩序
大数据时代,数据流量的去向牵动着经济利益,因此在文娱产业内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数据治理的优势作用,在与文化治理体系进行有效融合时,政府部门要善用治理手段,实现对问题的精准消除。一方面,创新网络监控和技术治理,对于文娱产业的运行监管并实施文化治理,需要建立在信息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对于偶像艺人与粉丝互动等平台实施监控分析,对于恶意引导流量等行为及时遏制;另一方面,政府、行业、粉丝群体是参与文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整顿行业秩序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建设。
(二)偶像艺人的道德归位
1.娱乐企业及媒介树立自律意识
饭圈文化不止是粉丝和偶像的双向互动,更是一个互联网平台、明星经纪公司、粉丝、偶像艺人等多维交织的联结网络。作为明星经纪公司或者其他娱乐企业要对旗下艺人进行有序管理,引导和培育偶像艺人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升艺人的业务水平,进行全面培训,夯实从业基础。偶像艺人作为社会公众人物,相关企业及媒介要引导其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媒介等其他平台要引导正确的舆论风向。另外,主流媒体要发挥权威引导作用,为娱乐媒介树立标杆。
2.偶像艺人回归良性职业道德
高流量意味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修身是为人之本,偶像艺人在从事娱乐业务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观,追求德艺双馨。偶像艺人在从事演艺等相关领域的业务过程中,要尊重艺术、尊重社会公众,将个人从业追求由物质层面提升至更高层次,而非过度关注粉丝数量等虚拟载体方面。偶像艺人能够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加强对自身演艺才能等方面的提升,以业务实力获得粉丝的喜爱。在与粉丝互动过程中能够及时制止粉丝的非理性行为,主动承担公众人物所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三)粉丝群体的引导与治理
1.提升素质教育引导作用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针对青少年在追星过程中产生的狂热行为,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强媒介素质教育课程的研发,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形成在媒介素质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少年在追星过程中父母需要积极沟通与引导,倾听他们的困惑与面临的问题,并与学校、社会组织积极协作,及时制止青少年的狂热心理和非理智行为。学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引导作用,拓宽宣传主流价值观的课程,在课堂学习中引入饭圈热点事件进行科学剖析,理清事件脉络,以此为契机,纠偏学生错误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组织机构、行业协会等要主动监督和制止不良平台、娱乐企业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破除虚假数据泛滥的根源,并通过培养优秀艺人引导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粉丝群体合理追星,合理表现自我、发展自我。
2.加强粉丝的自我约束能力
粉丝群体是饭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饭圈乱象的频发,对于粉丝群体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因此粉丝群体本身同样需要加强自身的抵抗力。一是明确人生目标,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用道德准绳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监管,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对于网络非理性消费和追星行为,不随波逐流。二是粉丝群体自身要提高鉴别能力,以自我修养守住思想防线,自觉抵制饭圈文化的负面影响;通过积极参加与主旋律相关的系列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对偶像人设的认识重新定位,树立正确的偶像观。
结语
饭圈乱象并非洪水猛兽,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面对文化产业出现畸变的领域,要通过相关的治理手段进行有效遏制。在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建设方向,鼓励相关行业、社会群体加强自身建设。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也逐渐提升,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正视相关行业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度剖析,究其原因,进而创新文化治理机制,探索和建设适合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科学路径,引导饭圈文化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的培育作用,促进文化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优秀文化创造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