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美术融合”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研究
2022-02-14丛颖
丛 颖
(张家口学院 美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引言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十九大之后,伴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运动休闲需求和健康需求而产生的新型小镇建设模式,是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与精准脱贫相互衔接,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要途径。2018至2019年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国家印发了相关文件,这些文件从制度的层面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小镇,在建筑格局、生态景观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独具特色。例如,小镇在建筑格局上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在传统民居布局上“各具韵味”,在传统文化传承上“意蕴久长”……。以“体育、旅游、美术融合”为圆心,深入思考和不断创新探索,综合众多产业发展业态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是推动休闲特色小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体育、旅游、美术融合”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全民健身、全民健康观念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同时,这也为进一步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如何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与绿水青山的乡村美丽环境相共生,在高标准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同时促进乡村生态环境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这个问题是在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时,县乡等党委政府首先、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体育、旅游、美术融合”为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同时也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基础上,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案例基础和发展样板。
从现实上看,张家口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绝大多数坐落于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使其经济价值进一步充分发挥和凸显出来,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奠定长久的物质基础保障,从而能够促进农村地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二、“体育、旅游、美术融合”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地方大力推进和市场资源引入的综合作用下,小镇在投资模式、产业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特色小镇纷纷涌现。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投资结构主要包括政府和社会投资;投资数额大,建设规模明显,社会融资比例高;投融资以多元模式为主,多渠道积聚资金;产业结构覆盖范围广阔,多数小镇已建立领导机制与协调机制,且部分小镇建立起创新机制,促进了小镇发展的协同创新。尽管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可持续性发展乏力
小镇建设的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体育产业作为平台和动力支持。在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惋惜的局面:过多地模仿、不加思考地借鉴,单纯重视小镇的基础建设设施、空间布局、资本投入与回收,却忽视对当地传统文化元素、产业元素的挖掘与继承,对小镇综合性发展思考得不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后劲。
(二)产业融合形式单一
当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发展中缺乏跨界融合,产业链思维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相关产业链不明晰。竞技体育与运动休闲产业之间,体育与旅游、文化、健康、教育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未形成回环,导致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产业投资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小镇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受到影响。注重“大而全”、忽略“特而强”的错误思想还在一定程度存在。
(三)集聚功能开发不足
集聚功能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甚至是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1]。它融合了体育运动、体育休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生态旅游、文化传承、体育文化等众多业态,是一个综合性的、开放性的空间区域。当前,在建设中,以区位优势为基础、以功能集聚为特征、以群众参与为保障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综合性开发意识还不够,集聚功能开发不足,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汇聚得不够,融合也不够,相关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备,“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凸显。
三、关于“体育、旅游、美术融合”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本着“微改造、精提升”原则,运用“嵌入式”“针灸式”等方式,以乡村经济与地域文化的整体发展以及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从乡村主体的文化需求与乡村情感重塑出发,注重在地域文化上,围绕“体育、旅游、美术融合”,从居民与建筑的良性互动、打造不可复制的文化标志、哲学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沉浸式和植入式的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探讨“特色小镇+”的活化路径,在继承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基础上凸显中华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实现从公共空间到艺术品牌、文化品牌的转变,最终实现运动休闲小镇与“体育、旅游、美术”的完美融合。
(一)在地域选择上,坚持以特色体育资源为目标进行选址开发
当地特色的体育资源、体育旅游资源、体育产业资源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于张家口市来说,冬奥资源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冬奥资源充分融合了体育项目、地理位置、道路交通、周边产业等因素。比如,崇礼太子城的文化底蕴是得天独厚、其他地区不可复制、不可比拟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资源。2022年冬奥会后,针对冬奥会核心区崇礼太子城,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建筑、商圈、旅游三大组团(与地质地貌深度融合的冬奥体育赛场建筑组团、服务于居民生活配套的商圈组团、以冬奥接待酒店为主体的餐饮旅游产业组团),以推动太子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三大组团,以冬奥为基调进行选址开发,可以充分发挥崇礼冬奥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和地域优势,打造独特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此外,还可以利用场馆区域,在场馆其他区域建设标准的篮球场、网球场等,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体育健身、运动休闲需求。跳台顶峰俱乐部可全年承办各类电子竞技类及棋牌类比赛,如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全国桥牌锦标赛、NCBP国家杯棋牌职业大师赛等。崇礼区太子城东部山谷,可以通过举办全国冬季两项冠军赛、世界杯滑雪赛、高台跳台滑雪等高水平专业赛事,吸引人气,提升客流量。此外,还可以打造高水平训练基地,在举办冬奥会之前,该地区一直与各国家和地区专业冰雪运动队合作,邀请其到此驻训,为其提供专业的训练场地,为访客提供旅游、训练、康养、餐饮、商业、会议会展、住宿等全方位高品质服务,带动区域长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二)在产业选择上,强调跨界融合,发展特色产业链
体育的跨界融合要将体育与旅游、体育与美术、体育与艺术有机衔接。[2]要积极打造运动休闲、休闲体育和体育文化赛事,将体育融合到人们生活中。要摆脱原有、固有、单一的封闭式、单调式小镇设计理念,要有大设计、大思考,充分体现跨界融合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宏观指导作用,成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整体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3]例如,延庆区在冬奥前后,瞄准民宿产业,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措施,全面构建“农居 SOHO+运动休闲”的发展路径,在全区创新开创了“冬奥人家民宿+”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民宿旅游品牌。实践表明,通过这种方式,“冬奥人家民宿+”的品牌效应不断被放大,在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同时带动了民宿相关周边产业、延伸产业的快速发展,既应对了赛时可能出现的旅游接待压力,更为延庆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通过统筹“冬奥、长城、西山”三张世界级金名片,使延庆区四季全域旅游获得高质量融合发展。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也因众多产业形态的融合,而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链更加完善,产业的保障作用更加充分。
(三)在理念选择上,强调小镇要以人为本塑造生存空间
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始终围绕“以人为本”,在满足社会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在具体的建设中,要进一步凸显“以人为核心、突出人本理念”的思想,在运动休闲小镇的理念表达、建筑风格设计、周边景观布设等方面始终突出人文化和生态化。在运动休闲小镇中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文旅活动、教育培训等活动中也要遵循“以人为本”,打造能够弘扬体育人文核心价值的生存空间“新场景”,将人文体育发展和体育人文建设同步推进。除此以外,在人群参与方式上,可以将小镇居住者、体育爱好者、观光旅游者、休闲度假者等不同的群体结合起来,通过建立线下平台、交友联谊、线上互动等一系列的小镇特色活动将他们结合起来,建构有温度的交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体验体育产业、运动休闲产业与小镇融合带来的魅力与幸福感。
结语
体育、旅游、美术等学科的融合,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别是张家口、延庆地区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创新点。在具体的建设中,要始终以冬奥为基调进行选址开发,坚持跨界融合、发展特色产业链,以人为本塑造生存空间,从乡村经济、地域文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