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呼唤建筑评论
2022-02-14金磊
■ 金磊
近日,笔者收到《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委会聘请担任“建筑评论”栏目主持人的函,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尽全力在政策与学理层面上做好。联想到为建筑评论作出并在继续作出成就的诸位前辈,我认为本栏目是要依次邀请建筑大家“登场”的,本人也曾写过“城市批评即建设”(《中国建设报》2017年4月24日)感悟一文。回望在时间刻度中绽放的2021年,第十批全国勘察设计大师评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换届等行业大事分外耀眼;2021年12月29日,住建部召开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视频座谈会,对2022年有太多行业发展值得期待的要点。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强调,要稳字当头,贯彻新时期建筑方针,着力在“增信心、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强作风”上下功夫。无疑,这都为强化设计引领作用,营造良好建筑评论生态氛围提供了沃土。
要瞩目中国建筑评论的开创者与理论著述
近年来,中央与住建部已有一系列文件强调开展建筑评论与繁荣建筑创作。2015年中央工作会议及2016年2月6日《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都强调加强建筑评论。2017年2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提出“倡导并促进建筑评论设计理念的融合与升华”。从国外建筑与城市界的发展来看,建筑评论是与建筑理论密不可分的学科组成部分,是引导建筑文化价值观、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拓展建筑与城市学科社会影响度、普及公众建筑文化知识与审美水平的重要工具。要承认,虽然近年来建筑评论从自身活跃到发生发展都有了起色,但广泛且专业化的建筑评论,确与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建筑设计的繁荣局面极不相称。1992年,郑时龄院士即在全国率先开设“建筑评论”课程,他撰写的《建筑批评学》(第二版),自2014年5月问世。郑院士将当代中国建筑批评归纳为两个阶段:一是以《建筑学报》1953年创刊到1959年“住宅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二是以清华大学汪坦教授支持下的《建筑理论译丛》的推出以及1999年6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契机。由此,我想到在中国令业界瞩目的一批建筑评论前辈,包括谭垣(1903—1996)、冯纪忠(1915—2009)、汪坦(1916—2001)、吴良镛(1922—)、罗小未(1925—2020)、陈志华(1929—)、杨永生(1931—2012)、张钦楠(1931—)、曾昭奋(1935—2020)、邹德侬(1938—)、顾孟潮(1939—)、布正伟(1939—)、郑时龄(1941—)、马国馨(1942—),等等。
在我们翻阅中国建筑评论著作的案头书中也不乏: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1987年);1995年先后出版的杨永生与潘祖尧的建筑论坛“三书”;顾孟潮的《当代建筑文化与美学》(1989);冯纪忠的《空间组合设计原理》(1960年代);罗小未在1989年创立了中国当代建筑批评理论体系;陈志华于1992年陆续推出《北窗杂记》系列;邹德侬的《中国现代建筑史》(2001)、《中国现代建筑论集》(2003)、《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论题》(2006年)等。要承认在中国众多建筑类学刊中,是2003年《建筑创作》杂志首创“建筑师茶座”,后于2012年10月由马国馨院士,金磊、洪再生(1962—2018)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建筑评论》系列丛刊。
张钦楠在推动中国建筑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上的作用功不可没,在他倡导全球化、民族性、地域性的一系列著作中,他主译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四版)》(2012年5月第一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视了全球近200年近现代建筑发展所面临的悖论。作为实践性强的建筑评论集,当属马国馨院士的“论纲”系列,即《日本建筑论稿》(1999)、《体育建筑论稿》(2007)、《建筑求索论稿》(2009)、《环境城市论稿》(2016)、《集外编余论稿》(2019);曾昭奋《国·家·大剧院》(2015)一书,它虽是本简朴的小书,但确是评论价值高的著作。我在该书前言中写到:它仿佛是一部全方位展示20世纪中国建筑史的宏大史诗,因为其中有建苑大师与泰斗级人物、有全景式的时代发展的典型事件;有新中国建筑作品的比对,更有鲜活的中国建筑文化之精神;有改革、有发展、有思辨、有批评。该评论集在关注新中国建筑学人命运的同时,更展示细节,再现建筑学人活生生的“故事”片断。
面对当下建筑与艺术的融合与跨界之势,正确的引导十分必要,但需站在为人民、为城市发展的视角,反对任何仅为互动的“参与性”所呈现的“表面性”,要真正做到深度跨界与融合,有传承般的创新。
建筑评论必须要有政策观及问题意识
在最近召开的“NFT—建筑遗产”论坛上,针对上海有2000多万平方米的历史保护建筑,专家们强调,既要让虚拟世界从“动起来”到“活起来”,也要探讨“元宇宙”中再建一个大上海的可能性。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建筑理论与评论家郑时龄表示,好的建筑保护并不是一味修缮成纪念馆,而是重塑建筑与人的文化交互,努力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由此想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19世纪就站在高层面思考社会生产与艺术创造的交融。面对当下建筑与艺术的融合与跨界之势,正确的引导十分必要,但需站在为人民、为城市发展的视角,反对任何仅为互动的“参与性”所呈现的“表面性”,要真正做到深度跨界与融合,有传承般的创新。当下,各城市多以塑造地标建筑为主导以呈现城市设计“亮点”,它既是对时代科技文化水平的综合检阅,也反映着历史背景、城乡人文素质。由马克思主义一系列艺术生产论为人民阶层服务的观念,我们的建设与创作应在坚持多元浪漫的形态表现时,注重人文基调的价值理念,赋予城市地标建筑精神再现的纪念内涵。
建筑评论如何增强问题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从用文化为城市定位,探索文化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看,2021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它不仅强调“科技+传承”是开创遗产保护新方式,更指明“保护+开发”要重视城市更新中最量大面广的尚无文保等级的20世纪建筑遗产“瑰宝”,无疑它给建筑师、工程师、城市管理者以及建筑评论家提供了一系列实践与评论的命题。
建筑评论的优劣,归根结底是设计作品观点的较量,是撰述者思想能力与对专业把握的较量;评论家无高低之分,重在看评论的思想境界以及问题发现意识,有否预见及研判能力至关重要。不论怎样分析,建筑批评的功效都可概括为“繁荣创作、服务公众、提升品质、引领风向”,与优秀文艺作品意在滋润人们心灵、匡正社会风气不完全相同的是,建筑作品需要在新八字建筑方针下创作“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公共与民用空间。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即强调经济发展水平不但影响社会道德水准,还关系城市社会审美风尚,所以当下城市与建筑问题迭出,它与社会、经济、人文关系密切,已溢出建筑师“学术”或“艺术”的范围,必须进入评论家的分析研究视野之中。程泰宁院士主持的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之所以有价值,迄今五年内一直在国内建筑界有声望及影响力,重在“报告”归纳了问题集,强调了问题意识,研判了综合解决对策在分析的五大问题框架中尤其强调“权利决策代替法治与科学”的“八个乱象”。事实上,早在2003年资深建筑大师陈世民就呼吁政府要给建筑师“话语权”。而现实是,在国内10余本有影响的城市与建筑专业杂志上,只有对著名建筑师新作品的颂扬解读文章,鲜见一针见血、立场端正的穿透力之作,在大众媒体上有建筑专论的也多为缺少专业及科学精神的新闻报道,虽文采飞扬,但难以真正向业界内外解读出建筑文化的真知灼见。
2021年12月中旬,由建筑畅言网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结果出炉,该结果先后受到《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关注。2021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已发文明令“严禁建设丑陋建筑”。回溯已评12届的项目,不少评审建筑专家认为,从一开始专家们就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方针审视,主要针对那些建筑使用功能极不合理、与周边环境与自然极不和谐、盲目“崇洋”“仿古”、刻意象征且隐喻、体态怪异恶俗的作品,该项评选的客观公正与公众性,对普及国民建筑文化素养有积极作用,尤其抨击并遏制靠“烧钱”“炫富”买“存在感”的好奇制胜的项目。
建筑评论要跳出仅仅针对建筑作品的评说,更不该是建筑师本人的自说自话,它是思潮述评、事件述评乃至载体深度的自评(或他评),要给建筑界发展态势以希望之力,要为创造优秀的创作者营造好的创作环境。
建筑评论需要有自信的评论家队伍
虽针对中国建筑评论家队伍建设的大命题是有多种可能的,是要以新的审视、新的写作方式拥抱时代的需求。从培养中国建筑评论家团队入手,笔者有如下几点认知:
其一,评论家要努力兼有文气、地气、心气与正气。文气指文化之气,是写作者必备的,同时地气、心气、正气乃评论作品不可缺失的。有文气就要接地气,所谓建筑评论的地气,是指要调研项目与建筑师创作的源头活水,这样的建筑评论才不空泛苍白;心气是什么?它指评论文章要用心且真正走心,言为心声。常说述史状物、纪事怀人,都要从心底发出慨叹;正气原指辞赋文体的最高境界,它是跨越时空、流传百代的。这里讲评论文章的正气,是指反对小技巧、小情趣、小爱好。因为这个时代的建筑评论,要的是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分析与审视,某些太个人偏好的小趣味成不了大气候。从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人和事出发,近百年来,国运跌宕,思潮纷涌,不能不说整个业界对中国建筑发展有不同的见地,不在学术高度上争论是不行的,只有小清新难有正气清雅的中国建筑创作风向。
其二,评论家要感触城市与建筑传播的力量。2017年5月笔者的《建筑传播论—我的学思片段》中专有一章“传播批评论”,在章首语中我说“培育建筑评论与批评见长的专业媒体人,是中国建筑传播的使命之一。其批评方式各异,仅编者按语就相当于简短评论,就用最精彩结论性的观点,言简意赅,联想启发性极强地抨击或评判作品与事件。建筑评论要跳出仅仅针对建筑作品的评说,更不该是建筑师本人的自说自话,它是思潮述评、事件述评乃至载体深度的自评(或他评),要给建筑界发展态势以希望之力,要为创造优秀的创作者营造好的创作环境。”笔者认为作为评论家,一是既不要太分清为城市、为建筑的评论,也不要太过于从死板的学科上去范式创新、符号解读、方法选择等;二是要勇于在城市与建筑间找到互为支撑的转化点。要努力回答,为什么在不少场合及命题下,我们的文化观念已难适应当代建筑评论;为什么面对城市化与设计创作的进程,文化理念总出疏漏;为什么我们没有一个可坚守住的态度去审视一页又一页的城市演变历史。
其三,评论家需靠长期的研究树起回应时代呼声之根。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大凡建筑评论者希望在建筑作品中感受到自然的光与空气,感受到太多的服务使用者的舒适,同时也从中发现设计与建造者的“硬伤”。为此,要求建筑评论家的慧智是坚守而不失语,要求靠长期研究所积淀下的向新而行的文化涵养与文化创意能力。建筑评论“正反”两面的文化发现十分必要,这里有评论佳作的文化向度,也要有如何靠文化软实力为评论对象塑形的问题。
批评世界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据此,建筑评论家不仅要成为有专业素养的批评“科学家”,也要是会品尝天下建筑“美味”的批评“美食家”,更要成为持续作出建筑美学和艺术、历史判断的批评“审判家”。这才是建筑评论的目标与坚守,切不可以自身知识的优越来“捧杀”建筑作品与建筑师,这是对设计行业发展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