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远农村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研究

2022-02-14阿孜古丽艾比布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农村

阿孜古丽·艾比布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知识产权保护内容有商标权、植物新品种、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商号权、制止不正当竞争、著作权(版权)、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货源标记等。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的使用、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偏远农村地区主要是指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发展缓慢的地区。在偏远农村地区不断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可以更加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1 偏远农村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不仅对“三农”工作有了新的内涵,对知识产权工作也有了新方向。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内外涉及到知识产权争议和纠纷的案件日渐增多。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知识产权保护显的格外重要。加大偏远农村地区的开放力度,积极打造自贸区;推动偏远农村地区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牢牢把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和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因此偏远农村地区知识产权工作要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利用好各项惠民政策,主动作为,努力改变偏远农村地区社会面貌,已成为当今工作的重点之一。由于偏远农村地区对有意向办理小额贷款的人或企业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创业思潮蔚然成风,与此同时有关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情况大大增加。

2 偏远农村地区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

2.1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更多的个体创业者开始在偏远农村地区建立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这些中小企业在申请注册专利和商标等方面存在困难,有些企业盗用或修改知名品牌专利的几个字或图标来申请商标,在市场上大量生产和销售,消费者如果不仔细查看就难以辨认商品的真假。因为对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而言,公司申请注册一个有新颖性、能吸引消费者的商标变得十分困难。有些企业很认真的申请专利获得商标,积累了商誉,但竞争对手会对专利或商标进行剽窃。企业诉至法院,竞争对手却得不到该受的惩罚。

2.2 对地理标志商标或专利的重视度不够

在偏远农村地区存在很多闻名于世界的商品,以贵州为例:湄潭翠芽、都匀毛尖茶,遵义红茶、威宁苹果、安龙石斛、赫章核桃等地理标志的商品很有名。在偏远农村地区,企业加工技术、存储技术水平远远比不上发达城市,很大方面影响商品的收益。如果具有当地特色的驰名商标产品或引进各项先进技术,那么企业的收益一定会翻倍,也会很大幅度上带动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偏远农村地区兴起的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知名品牌商标,并通过多种途径向各地销售,那么这方面的收益会超过旅游业的收入。

3 偏远农村地区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主要困难

偏远农村地区与大城市地区相比,商标和专利数量少,质量低。多数中小企业未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存在有制造没产权、有产权没保护的现象。在偏远农村地区出现类似现象,笔者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偏远农村地区中小企业或个人法律意识薄弱,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完善不够健全,没有针对性的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法规,遇到知识产权侵权的情况时,没有能够立即启动的应急预案和保护措施。曾经有很多商品在国内外市场很受欢迎,但是因为忽略了知识产权保护,导致在市场内相继出现包装设计几乎相同的假冒伪劣产品,而且以便宜的价格侵占产市场份额,同时也以低劣的品质砸了原产品的牌子。由此可见,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产品是多么的重要。

3.2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宣传不够深入

有关部门在各大媒体和平台对于大力宣传指导和宣传保护知识产权不够深入,对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或个人进行严惩的措施宣传不够广泛,企业家认识不到侵犯知识产权的严重性。有关部门应安排专人到当地中小型企业进行指导和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在社会上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广泛宣传。

3.3 对知识产权方面人才培养工作不够重视

21世纪是信息和人才竞争时代。偏远农村地区想要缩短与各大城市之间距离,就要靠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和带头企业。上海市快速的发展,除了沿海城市的优势以外,更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机遇。偏远农村地区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应扶持一批有专利和商标的带头企业为引进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和巩固人才培养工作,把引进和培养人才工作作为促进偏远地区发展非常关键的任务之一。但是,目前通过带头企业和人才队伍的力量带动偏远农村地区的发展做的还不够深入。

3.4 知识产权政务信息服务系统尚未完善

图1 2021年6月各地州专利授权状况表

偏远农村地区申请专利和商标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与大城市相比申请授权的专利数量和有效发明的专利数量均相差较大。因此,在偏远农村地区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服务系统刻不容缓,同时需要优化申请流程和操作方法,使自主创新者通过一部手机都就可以申请专利和商标,这种优良的环境对偏远农村地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5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和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政府部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帮助当地企业,但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从未改变,因此不像大城市的企业发展那么迅速。偏远农村地区企业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是不注重自主创新,停留在原有的技术和产品上生产,导致企业很快被其他科技强型企业所淘汰或被收购。另一方面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企业没有专门保护无形资产的部门或机构,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或者知识产权保护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其实知识产权保护能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保证企业的各种合法权益,因此在偏远农村地区提高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重要。

3.6 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项目未全面实现

偏远农村地区都有着相应的地理标志产品,但是未能实现产业化,每个企业通过仅有的商标和专利进行生产销售,未通过向政府部门申请资助等方式进行更快发展。我国某些地区通过一对一资助的模式,利用区域品牌和集体商标的形式,来促进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项目的发展得到消费者高度认可,并有效提升了区域的品牌效应。但是偏远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仍然没有足够重视对地理标志产品带来的效益和品牌效应,未能及时抓住商机,失去了商业快速发展的机会。

4 偏远农村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对策

4.1 加强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有关赔偿和奖励制度

偏远农村地区准确指导中小企业在开拓市场前,严格把控监督产品生产全过程中的专利和商标是否有侵权行为。知识产权成果被侵犯时,让侵权者付出相应的代价,让法律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联合各部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建立知识产权维权站,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奖励和处罚制度,加强损害赔偿力度的同时,保证被侵权人合法权益通过赔偿的方式得到保障,进行一定的跟踪,做好企业后期发展的同时,对知识产权方面贡献突出的先进模范企业进行奖励,了解遇到侵权时如何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协同配合,及时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制。通过各种典型案例培养及树立“不敢侵权,不愿侵权,自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图2 截至2021年6月各地州市有效发明专利状况表

4.2 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手机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知识产权部门应联合相关单位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侵犯知识产权带来的后果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普及与宣传工作。比如制作短视频,宣传片等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定期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宣讲、执法办案工作规范和各项培训;宣传本地区农村特色品牌、特色农产品、培育农产品的新方法,以宣传的方式提高产品知名度,让各大企业家和个体更深刻的明白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4.3 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

在偏远农村地区扶持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突出的企业,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的潜力,拥有自己专利和商标的先锋模范企业,从而有利于在偏远农村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推广。在偏远农村地区根据本地的各种产品取得相应的商标,对引导加工技术、储运技术等各项技术取得相应专利。一方面向大城市知名度高的企业取得专利许可证;另一方面邀请其高管或业务骨干到偏远农村地区企业安排培训。同时加大偏远农村地区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激发创新能力,提升和激励当地大中专院校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意识,为偏远农村地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4.4 完善智能化管理政务信息系统“一站式”服务

偏远农村地区近几年的变化很大,发展迅速,但是知识产权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不太显著。人们认为通过传统的方式取得专利较慢。各部门应积极协调配合完善并优化传统专利和商标的审查制度,充分利用新技术建设智能化专利商标审查和管理系统“一站式”服务,优化专利和商标的审查流程,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办理申请专利商标服务,提高专利商标的审查质量和效率,制定并落实年度计划,实行统一领导,各部门积极协同,明确职责,依法规范,互相监督,利用好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快知识产权方面的进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申请商标或专利的手续,从而更好的实现更多人的创业梦。

4.5 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偏远农村地区企业应积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门设置研发部门,更新企业的技术,挖掘存在的优势,激励创新,定期生产新一代商品,以便催生更多的专利技术和品牌的产生,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商品,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如遇到侵权行为可以及时采取维权来弥补企业的损失。我国《民法典》的侵权责任编中明确规定,损失额以市场价格或按照合理的方式计算,填补赔偿损失额。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6 保护和促进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项目工程

全国各地都有增加地理标志商标数量计划和行动方案。2020年贵州15个地理标志产品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产品清单。这是个高水平和全面的地理标志协定的同时,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大规模互认。清单上的15种产品更加便捷的进入对方的市场,在获得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提升国际市场知名度和附加值。因此,提高地理性商标的数量和质量,偏远农村地区才能更快地富裕起来。如果没有知识产权,那就没有创新发展,积极协调企业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偏远农村地区运用好各地特色商标,根据申请和评审地理性商标引进并争取政府部门资助,因此要尽快制定一些知识产权资助管理办法,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销售、推广与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打造一流的品牌,从而促使偏远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走出一条具有创新和地域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5 结语

偏远农村地区发展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为主线,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中小企业利用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市场信誉良好、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使得偏远农村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实现效益、质量、速度和结构相统一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专利知识产权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专利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发明与专利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
专利
赞农村“五老”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