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春节

2022-02-14高有鹏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俗中华民族民族

高有鹏

一个“年”字写法的变迁,正是中国人文化源远流长的体现,既有祭祀,也有美酒,是对于粮食丰收的期待和中国人敬天畏地尊人传统的总结。

农历新年是所有中国人的“大日子”。在传统文化中,“年”就是意味着幸福的日子,甲骨文中的“年”字就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过去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禾谷一岁一熟,所以“年”字最初是意味着“丰收”,而传统的中国人也正是根据对谷物生长周期的观察,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更据此明确了“春种秋收”的时间概念。

从年的来历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循环利用、轮耕休作、禁食奇禽异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传统,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古代中国就已是如此亲近而健康。这就是中国传统形成的“尊重自然、敬天畏天、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早期的过年实质上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祭神祀祖,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作一年后对自己身心的整合,同时在“年”的传承中延续了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起到对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社会秩序进行整合的效果。新年期间的贴春联等各种习俗更是中国人传统审美的体现,也是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敬天、畏地、尊人传统的表现。所以,年这个民俗符号,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保卫春节

中国的传统新年习俗中,写福字、贴春联固然是祈求来年福运的传统习俗,而和亲人团聚共度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传统之一。

中国古时历来就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喜字多是在家中办婚嫁喜事时所贴,寓意婚姻幸福美满。简简单单一幅喜庆的字,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成为喜气欢庆的符号和吉祥祈福的象征,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民俗生活、节庆时序、宗教祈福、艺术价值等。

年,这种文化传统又是通过什么延续至今的呢?文学作品和口口相传的童谣都是重要的媒介。古代的文人雅士对于年,和普通百姓一样充满期待和向往。他们为佳节吟诗作赋,表达美好祝愿,因此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诸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形象地描述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挂桃符等古代民俗。

最重要的是,春节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固定的仪式。如果将春节比作一曲“交响乐”,那么从腊八节开始旋律骤起,随后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腊月三十除夕守岁等重音符接续响起,直至除夕夜后的子时达到高潮,随后年初一、初二、初三……曲调渐弱。这是一年中跨度最长的一场狂欢。所以,年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遗产。

一个时期,西方节日文化广为流行。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保卫春节”这样一个命题,每年人们不都把春节当成最重要的节日过吗?中华民族有世界上唯一没有完全消失的古文明!

保卫,是因为有了危机。尽管春节年年都过,但春节所包含的那种文化韵味正被人们慢慢地淡忘。其实,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存在着被淡化、被遗忘的危机。首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迅速改变,从传统的农耕文明转向现代工业文明,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各种文化形态都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心态。其次,也是一个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作为中国百姓日常生活内容之一的民俗,正被西方文化所冲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来不及细细咀嚼品味春节文化内涵,而是更喜欢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圣诞节、情人节等那种游戏性的狂欢。还有,我们的城镇化正在加快,环境规划的专家们只注重对物的关注,在城市规划设计上更多的是追求技术和实用主义,这也使城市的民俗存在越来越淡化。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色和民族记忆,如果不断被淡化、被淡忘,久而久之就是文化的严重流失。在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包括民俗在内,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信念,是一个民族在精神层面上的具体标志。所以,当它被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仅仅感叹,而且要看到它已经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安全面临了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所以,我曾经在我的学生中做了“保卫春节”这样一个演讲,呼吁更多的人重视民俗,特别是春节,珍惜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也就是说,在面向世界的发展中,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我们首先要理解、懂得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我们不能数典忘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年越过越没有味儿,久而久之,这种味儿越来越淡,淡到被人忘记时,它还会真正存在吗?这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有人问,什么叫民族文化安全?春节的保护涉及到我们的文化安全吗?

文化安全说到底就是保障文化资源、文化权利的不受损伤。过去,我们反封建迷信,把包括春节在内的许多民俗都作为封建迷信反掉了,以至于新的文化传统没有形成,而旧有的文化传统都被当作腐朽的东西抛弃了,形成了令人无所适从的局面,这是造成春节等民俗越来越淡化的原因之一。我们如果没有了包括春节在内的民俗文化,就意味着在文化发展中被淘汰。我这样讲既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在倡导民俗救国,而是希望人们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现代化的建设中,不要被别人化掉。西方文明有它的魅力,我们当然可以接受,但是,我们更应该坚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尊严!春节的意义是无比丰富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了解它,甚至不尊重它。应该说,这是一个基本立场问题。什么立场?价值立场,审美立场,文化立场。我们应该呵护它,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文化的根。我们的祖先强调,礼失求诸野,野是什么?是四面八方的民間社会,这才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中国春节的价值和意义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节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它确实需要创新。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任何创新都不是无端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清理和发展。我们创新,在哪里创新?是改变自己,皈依他人的文化吗?所以,对传统文化来说,仅从字面上理解“创新”两个字远远不够。

当然,我们的春节也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而且,在历史上,年、岁、春,这三个概念曾经互不相联。比如年,是丰收的意思;岁,是牺牲、祭祀的意思;春,是百草得阳气而生的意思。它们如何联结成了一个整体?这里既有历法在社会实践中被不断完善的因素,又有社会选择、文化选择和生命选择的因素,特别是信仰的因素,包括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所有这一切造就了春节这样一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信奉的节日。我们甚至可以说,春节是我们的驿站,更是我们的“百科全书”。所以创新是有条件的,是在记忆、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记忆,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这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在《文化与遗产》“导言”中所说,记忆对于一个民族的创造和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遗产,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灵感和智慧的源泉。现在,全世界都在进行着意义非凡的口头和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运动,抢救和保护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恢复一个民族对自己的记忆,树立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善于创造的民族,四大发明是创造,春节也是创造——这是我们异常神圣的文化遗产。我们创新,是为了使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消解它。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创新”这两个字,是否认为人们对“创新”存在误解?

对于创新,我们更多的是指技术创新,忽略了文化创新。其实这两者同样需要,缺一不可。如何创新?离不开继承。如何继承?需要认同和记忆。民族认同在文化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人与人之间为何缺少广泛的联系和沟通?情感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在发展中寻求健康、和谐的情感,通过春节,大家相互拜年,表达美好的祝愿,既温暖了别人,也丰富了自己。而我们对春节的创新,应该在年的形式上和内容上融入更多美好的事物,而当你不知道年的价值和意义时,又如何去创新?

其实春节与今天的社会完全不矛盾,祭灶、点蜡烛、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祭祀祖先、相互问候、致以祝福、敬老爱幼,这与建设和谐社会是相通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文化资源,让它成为温暖世界的暖流。“保卫春节”是为了民俗生态的修复、建设和发展。

有一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怎么看这件事,为什么提出“保卫春节”,是否和此事有关?

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尴尬。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端午在更为古老的历史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中插艾草,饮雄黄酒,吃粽子、糖糕,缠上红丝线,至今在中国民间还有许多遗迹,很多地方端午节都要赛龙舟,过得有声有色。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韩国人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比我们做得好,他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了重要举措,这一次他们申遗成功了,我们应该高兴——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尽管端午祭和端午节并不是一个概念。端午祭也好,端午节也好,都是东方文化的经典,不能说被他人保护就成了我们的耻辱,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得更好。当然,文化资源在文化发源地理应更受珍重。这也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节日文化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像我们的春节,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南来北往的人群熙熙攘攘,都在赶着回家过年,但是不能不承认,很多人过春节是一种应付,是一种随波逐流。所以说,保卫春节,是呼吁人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过年,恢复传统礼仪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春节是一种形式,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过好春节,绝不仅仅是吃一顿团圆饭,它是一个完整的民俗生态的修复、建设和发展。

有人问:提出“保卫春节”,是否也是要恢复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呢?

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在近代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我们的美梦被洋人的坚船利炮打破的时候,我们的耻辱与日俱增,感到事事不如人。在这种背景下,古训中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等,在“洋”文化面前就显得异常苍白无力了。今天,社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这种不自信的心态仍然没有消失。我们看到,不仅仅是春节,几乎所有的民俗传统都被我们忘掉了,被当作封建文化垃圾扔掉了。同样,这也是全世界共同存在的一個问题。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责任尤其重大,因为我们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资源尤其丰富,如果我们不重视对包括春节在内的民间文化给予足够的保护,那么,整个人类的文化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损失。同理,我们做得好,人类的文化就会受益很大。在这方面,韩国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保护的端午祭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理所当然应该受到我们尊重。

我非常欣慰地看到,文化部刚刚公布了我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春节是在“民俗”类保护名录中。我提出“保卫春节”,有人说用不着保护,我所强调的是以保卫春节为契机,对民俗整体保护,包括那些被我们误读的内容。

珍重中国的春节

中国的春节,并不是简单地保卫和回归,而是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保护它。

我曾经多次强调,以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为主体的民间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底色。有一些人以此为鄙,其实是一种无知。懂得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才会真正地去爱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这个国家,才懂得什么叫作伟大。这是民族自信心的基石,不是厚古薄今,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知己知彼,是全面而准确地看待世界。一个民族靠什么去凝聚?靠武力行吗?不行,还是要靠文化。文化不是万能的,但它确实可以通过交流、传播,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关于这个命题的许多论据。我们继承文化传统,是为了发展文化;我们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提倡文化的多元共存,但是任何时候也不能忘却我们自己的身份。

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在文化发展中,不同阶层的文化,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共同构成民族文化的主体。精英文化有自己的独特价值,而大众文化同样有自己的价值。特别是民俗文化,它还有许多价值和意义没有为我们所理解。我们应该珍视人类文明,也应该平视世界,珍惜自我。特别是目前,疫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的安全。而中华民族在传统中保留的驱除瘟疫等生活方式,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具有非常特殊的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蒋建伟

猜你喜欢

民俗中华民族民族
冬季民俗节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俗中的“牛”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民俗节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