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时间里的光,照亮现在与未来

2022-02-14郑美玲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优质课中原一等奖

郑美玲,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2018年度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领军人才、中原教学名师。2019年“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最美教师。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两次、市优质课特等奖一次、市优质课一等奖四次、省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四次。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本科生教师教育“双导师制”导师。

我从教的24年,可以分为5年、10年、9年这三个阶段。我很幸运,先后在开封市第十四中学和郑州外国语学校工作,这两所名校不仅是让学生成长更是让教师成长的沃土。

先说第一个5年。1997~2002年,这是我的扎根期。2002年开封市成为新课改的试点,而我在之前的5年,已经磨炼出来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那是自然状态下的自我觉醒,我最朴素的想法就是成为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因为喜欢我而喜欢语文——我即语文。为了锤炼内功,每次听完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回来我便马上“细嚼慢咽”;看到杂志上的好课例,赶紧在自己身上“落地生根”;外出参会听到前沿理念,迅速消化吸收。在我看来,有心提炼加用心践行,就等于迅速成长。2002年开始的新课改,给了本就喜欢钻研、喜欢不断突破的我新的成长机会。

2002~2012年,这10年是我进入快速发展期的10年。其间,我从开封到了郑州,也从一名新教师逐步成长为郑州市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名师,那是聚焦目标状态下的自我成长。2002年,当同事们面对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还探索在语文新教材导言部分的时候,我就在一次主动申请的全市观摩课中通过《生命 生命》一课迈出了第一步,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享受钻研教材教法带给我的幸福感。

2003年,我以开封市第一名的身份代表开封市参加了河南省优质课大赛。在备赛阶段,我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懂得了:课堂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喜欢,而是要和文本对话,从文中读出作者,读出自己。也正是有了这个省优质课一等奖的经历,我被郑州外国语学校发现并加入这个新团队之中。在郑外,我知道了为何要研读文本,践行了思悟课堂。郑外给了我更高的平台,而我也抓住了每次成长的机会。

名师成长大多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各种赛课,另一條就是著书立说。我是赛课赛出来的,参加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所能参加的所有比赛,有些比赛甚至参加了多次。27岁成为郑州市名师,当时初中语文学科只有5人,我排名第一。33岁成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名师,所有学段所有学科100人中我排名第三。我在名师海外研修学习中,在新加坡学习了“做中学”,在澳大利亚学会了问题导向,在美国哈佛大学钻研了研究生课程——为理解的教学,系统学习了初级和高级课程,并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在全国作了分享。

我对学习可谓如饥似渴,凡是入眼的东西一定要在心中过一过,想办法变成自己的东西。从事教学10余年,容易让人产生经验感,为了避免形成惯性思维,我便不断开拓自己的边界,总结出这样的公式:问题意识-惯性思维=精准成长。只要肯做有心人,处处留心,活学善用,善于反思,聚焦目标真的可以成功。

2013~2021年,这9年是我的成熟期。2013年,我被评为首届十大中原名师,从此遇到了特别优秀的一群人,是他们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跟勤奋的人在一起,我不会懒惰;跟智慧的人在一起,我不会愚钝。渐渐地,我完成了任务驱动下的自我进阶,2015年成为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候选人,201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跻身于中原领军人才、中原教学名师。这9年里,我“贴”着学生去教书,并且时时在思考这样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问题:学校的一切是为谁而存在的?我一直践行着朴素教学,希望以此能够实实在在回归教育本原。在愈来愈多的培训工作任务面前,我从来不曾懈怠过,坚持用“工匠”精神来打磨每一节课。

为了避免出现瓶颈期,更为了让研究能再深入,我开始对写作教学序列化和高阶思维培养进行研究与实践,并得出这样的公式:专项研究÷困顿瓶颈=纵深生长。面对未来的教育,我们要回到教育的本原,实现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课堂上让答案在“空中飞一会儿”,努力让一个人摆脱对另外一个人的依附,立足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2018年,我接触到审辨式思维,开始了探索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在学用语言中训练学生的审辨式思维。课堂上,我将审辨式思维更多地用在阅读教学中,旨在帮助学生“求真”,更好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回顾这24年的时光,若用一句话概括成长感悟,我想到的是“时间不是用来冲淡一切的,而是让你去寻找所要的一切”。

从教24年来,我一直很庆幸做班主任工作,可以说班级管理更能实现我的教育追求,我是一个喜欢做班主任、一个做班主任上瘾的人。有一位记者在采访我后,把我比作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因为我一直相信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唤醒生命。

《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说,“永不放弃,总有希望在前面等待”,于是,他听到“天籁一般的童声”。因为我唤醒了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们明白了拼搏的意义,并且拥有了社会责任担当,那是根植在内心的一种自我要成长的力量。成为一个有价值、有追求的人就是每一位学生的毕生追求。我也要像马修一样,拥有我的放牛班。

河南最美教师评委会给我的颁奖词是:借细碎的时光雕琢生命,以非凡的智慧创造奇迹。扎根讲台上,埋身学子中,中原师出有名。倾注半生情,只为一个爱,成就神话“老班”。

我始终相信:只管努力,你要的,时间会给你最好的答案。时间意味着未知,未知意味着期待!不断地成长,时间里的光,就会越来越亮!光就是梦想,光就是我们始终相信的远方。让时间里的光照亮现在和未来,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朋友们共同成长。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优质课中原一等奖
2020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新时代的啊哩哩
绿色农业逐梦中原
校园足球中原行活动掠影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例谈x/1+x0)题型的构建
优质课评选当精减
插翅还是折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