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社会背景下世情小说发展原因探析
2022-02-13白明楠
白明楠
摘要:晚明社会的重大变化,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长篇小说在题材上有了新的突破,作家的笔触逐渐从英雄人物转向市井小民,出现了以描写日常生活、人情世态为主的世情小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创作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世情小说的兴起发展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本文从晚明特定社会背景出发,探讨世情小说兴起和发展原因,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
关键词:晚明社会;世情小说;兴起发展原因
所谓世情小说,就是以描写世俗人情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作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之为“人情小说”,谓“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事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1]其实,在宋元话本之前,唐人传奇之中,就有世情小说的影子,如《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等。然这些传奇作品虽涉及离合悲欢之事,但主要适应文人雅士的心理,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世情小说。晚明时期,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政治腐败、奢靡之风盛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商人队伍不断壮大,传统的阶级观念开始松动,思想方面亦发生重大变化,心学影响不断扩大。这些新变,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新的文学形式,真正意义上的世情小说应运而生。
一、政治腐败,奢靡之风盛行
人们回顾历史往往偏爱盛世,汉唐雄风,令人心驰神往。诚然,这是我们祖先的光辉业绩,然而有盛必有衰,有衰必有变。兴盛是一种发展,衰败亦是一种发展。晚明时期,封建统治逐渐走向衰败,社会上奢侈之风盛行,士人心态发生转变,促进了世情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自政局言,嘉靖末年处于朝政混乱时期,张居正虽主持朝政,但是他并没有干预其时文学思潮的转变。万历十年以后,朝廷内部斗争加剧,当政者无暇顾及文学思潮的转变。这时期,弘扬自我的思潮在士人影响中甚广。万历后期,朝政废弛,朝廷控制力削弱,政令不行。其时各种思想活跃起来,士人心态发生重大转变。他们张扬自我,以自己的享乐和适性为生活理想,继承了万历初出现的纵欲风气而更不加掩饰。从社会风气而言,明代前期提倡节俭,朱元璋曾经下令禁止奢靡之风。而进入晚明时期,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遍及各个阶层,上行下效,攀比之风大炽。政权腐败,官商勾结,社会崇尚奢靡,士人心态转变,这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直接刺激并加速了世情小说的发展。这些社会现象,在世情小说的奠基之作《金瓶梅》中均有反映。《金瓶梅》以西门庆为中心,从其家庭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展现了特定的时代风貌。西门庆本是一个暴发户,由于金钱的力量,他与众多朝廷官员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亦是由于金钱的力量,使得其可以跻身朝廷官員行列。通过西门庆的种种官场经历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已经朝着家族化和商品化的方向发展了。蔡太师以及他的门生、干儿子们把持着朝政,官场之中到处是权、钱交易。支撑过封建文明的选官制度和礼治文明已经全面走向崩溃。上层社会如此,底层社会亦然。帮闲应伯爵在西门庆在世的时候极力奉承,完全不顾自己的人格尊严,从西门庆处捞取了不少实质性的好处,然而当西门庆离世后其马上调转方向,投到他人门下,真是可悲可笑。围绕在西门庆身边的众多媒婆,她们也完全是受利益的驱动,甚至为了逐利,丧失了人性。她们本身是妇女,却专门干着欺骗妇女、坑害妇女的勾当。西门庆的众多妻妾以及与他相关的女性,他们之间也完全是一种利益关系,毫无真正的爱情可言。西门庆是一个商人,其娶妻一为财,二为色。妻妾讨好、奉承他也是出于对金钱、欲望的追求。整个社会处处充斥着这种不良风气。
以上这些例子,正反映了在晚明腐败的统治之下,人们肯定这种追求物质财富和尽情享乐的行为。明代中后期不少文人毫不讳言自己放浪不羁、纵情声色的生活,并把其当作炫耀的资本。袁宏道有“五快活”的人生哲学;晚明的张岱更自谓“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2]294民间亦是如此,“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3]139因此,追根溯源,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得以出现和发展,是缘于晚明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
二、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松动
明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步入末期。一方面,维系统治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摇摇欲坠;另一方面,传统的自然经济发生了新的转变,重农抑商的情形有所缓和。在这样的背景下,工商业不断发展,带来了城镇的繁荣。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货物流转速度快,商品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以商人、工人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兴起,成长为新的社会政治力量。
对于这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学界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形成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如《金瓶梅》中的西门庆这一人物形象,就是晚明时期资本主义逐渐萌芽条件下具有前资产阶级性质的人物。他娶妻的原则之一便是“财”,娶孟玉楼和李瓶儿都给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金钱、资本的力量。然而在《〈金瓶梅〉与晚明文化》一书中,作者指出西门庆身上带有晚明经济文化的封建性,与其说他重商,不如说他重官。他特别看重封建官僚体制所带来的特权,因此他不惜花费重金,得以与官府的人产生联系。在蔡太师生辰之时,他送去的礼物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蔡太师都眼前一亮,于是随即给他封了一个副提刑。此后他在经济方面获得了更多的特权,这些特权显然都是封建官僚体制带给他的。因此作者认为西门庆这一人物形象,他的一切经济活动并非为了摆脱封建专制制度,而是心甘情愿的束缚在这个体制之内。所以在西门庆身上并未萌生出新的经济因素。
晚明时期,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这显然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究竟是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还是封建经济内部的分裂,仍需学界进一步探讨。然而不管归属于哪一种,晚明经济的显著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种经济的变化,使得传统的等级观念日益松动。从上层统治者到下层民众,纷纷追求金钱和利益。可以说,逐利是晚明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一些士人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虽然一部分士人仍坚守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但是更多的文人受经济转变的影响,开始与商人发生关系。如《金瓶梅》中的蔡状元、宋御史还有一些秀才,他们与西门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使得士商关系走向密切,一改之前的抑商风气。文人对市井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文学创作从英雄传奇转向日常生活,进而促进了俗文学的发展。这种俗文学符合普通大众的审美,也适应了新兴读者的阅读需要,所以世情小说迎来了蓬勃发展。
由此可见,世情小说在晚明得以发展,不是偶然现象。其适应了特定的经济现状,拥有一定的读者基础。《金瓶梅》开世情小说先河,此后世情小说迅速发展,加之出版业的进步及印刷技术的应用,使世情小说的创作和传播逐渐走向繁荣。
三、思想变化,心学影响扩大
自宋元起,程朱理学逐渐成为统治者用于巩固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至明代尤甚。明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者大力倡导程朱理学。明代前期的文学创作亦多歌功颂德和应制之作,缺乏艺术表现力。如诗坛的“台阁体”,文坛的“八股文”。然而,从明代中叶开始,王阳明的心学取而代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阳明心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作家的写作、小说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思想内容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造就了世情小说的繁荣。
首先,就作家创作而言,明朝时期众多文人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自身命运。然而,吏治腐败,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这种愿望越来越难以实现。正如前文所述,封建官僚体制已经朝着家族化和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像西门庆这样富有的商人可以通过金钱的力量就能跻身官员行列,而一些真正拥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往往生活窘迫,走投无路。社会现实与他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儒家传统教育观念之间形成了巨大落差。一时间这些士人陷入了彷徨和迷惘,找不到出路。正在此时,阳明后学的一系列言论使他们看到了一丝曙光。回归自我、表现人性本真的思想潮流在士人中影响甚大。这种新的思想潮流为他们创造了抒发内心苦闷和不满、抨击社会不公现实的机会,为他们指明了新的出路。他们以笔为剑,用文字抒发心中情感,从而为世情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其次,就小说题材选择而言,写于明朝前期的小说有《水浒传》《三国志演义》等。这时期小说题材主要側重历史人物和社会英雄的描绘,主要展现英雄事迹及其光辉的一面。进入明代中晚期,随着阳明心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小说题材也随之丰富起来,进而产生了以描摹世情、世态、世相为主要内容的世情小说。这时期的小说以描写普通市民为主,全面展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如《水浒传》中出场仅几次的王婆,在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塑造,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水浒传》中的武松杀死了嫂嫂潘金莲和恶人西门庆,成功为兄报仇,在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对这一情节进行了改造,从而使得武松这一英雄人物更富于市井气息。
最后,就作品思想内容而言,阳明心学强调以人文本,突出人的个性和价值,敢于宣泄心中的不满之情,对世情小说的作品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世情小说《金瓶梅》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虽然作者对这些形象大多带有嘲讽之意,但是这些形象与传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明显的不同。从这些形象身上可以看到女性自我解放、自我独立意识的朦胧苏醒。如潘金莲这一形象,她是晚明特定时期的典型人物,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嫁给武大郎之后,她通过琴声来发泄自己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真实的,说明潘金莲意识到了自己个体的价值。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人格从来不被重视,所以说潘金莲有进步的一面。
由上可见,阳明心学为世情小说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思想上的条件。作家进行文学创作,要反映、表现、进而评价社会生活,而这种评价离不开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明朝时期随着阳明心学的兴起,作家们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逐渐产生新变,进而引起文学思潮的变革,并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
四、结语
以上详细阐释了晚明社会世情小说出现并发展的原因。其从出现到逐渐走向繁荣,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的腐败催生了新的社会风气;经济的不断发展,缓和了原有的阶级矛盾;心学的日益传播,转变了士人固有的心态,促进了新的创作实践。世情小说在晚明得以发展,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特定时代的发展要求,契合了广大读者的审美需要,这也是其从出现起便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151.
〔2〕张岱.琅嬛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94.
〔3〕张瀚.松窗梦语(卷7)[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