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后就是山
2022-02-13孔庆贵
孔庆贵
小时候,寒暑假经常去姥姥家住。姥姥家建在山坡上,推开屋子里的后门,便有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通向山里,幽深绵长。从山下小镇到姥姥家,要走上一段很长的上坡路。每次到姥姥家,我都会大汗淋漓。姥姥说我身体太虚弱,小孩子家这段路算啥,蹦蹦跳跳也不该累成这样。
离开东北快四十年了,时常想起姥姥家的那个旧屋子,那里曾经住过我最亲近的人,还有我童年、少年时许许多多的快乐。从山下远远望去,那屋子就好似嵌在美丽的风景画中:蓝蓝的天空,蓝得像海洋一般迷人;鸟儿在翱翔,衔着美丽的风景到处炫耀;郁郁葱葱的山林,繁茂旺盛,向着天空努力伸长;宽敞的院子,四周用木栅栏围住,进院的大门敞开着,随时欢迎我的到来;屋檐下挂满了山货,还有一串串红得像火似的辣椒。整幅画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永不会忘。
姥爷是个伐木工人,到了冬天最忙,天不亮进山,黑得不见五指才回家。伐木是很辛苦的,尤其是放树环节,放倒的树必须确保躲开其他工友,凭的是好眼力与多年的伐木技巧。伐下的原木被打完枝杈运出山里,发往全国各地支援国家建设。
东北的冬天比南方来得早。入了九月,树叶就落满了山坡。完成使命的落叶,最后大多数被大山收回林中,随着雪雨浸入大地,再次去完成生命的循环。这让我倏然想到了像姥爷一样的伐木工人,在风雪中顽强地与严寒搏斗的场景。他们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完成了那个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最后又回到了他们最熟悉的大山、森林,永远留在了这片山林里,用他们的身躯滋养着这片黑土地。
进入十月,大雪便纷纷扬扬登场,不算早也不算晚,天气也开始一天天变得寒冷起来,漫长的冬天会一直持续到来年的五月份。
暖风和明媚的阳光本该在春天里到来,可北方的春天和冬季纏绵的时间太长,亦春亦冬。可该来的、该动的、该长的,都悄悄地进行着,一切都在冬雪的浸润里孕育着。等那冰河乍裂,残雪消融,迟来的春天就像一个梳扮的新娘,花枝招展、妩媚动人,是她自己的坚强与努力,换来的满园春色。
夏季雨水多了起来,万物喝足了水分,开始疯长。整个山林草长莺飞,山花烂漫,四溢芳香,微风一吹,弥漫角角落落,也包括山坡上姥姥的家。这段时间伐木工人是最快乐的,一直到冬季。但姥爷在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似乎对大山有了依赖。那一串串的山货,就是姥爷在这段时间里获得的胜利果实。
有几次随姥爷、老舅、老姨去山里采蘑菇和木耳的情形,到现在仍记忆深刻。头一天夜里一下雨,在树根周围、横卧的枯朽的木头上,蘑菇、木耳就像变戏法似的,一夜时间都跑了出来。天不亮,姥爷便把我们吆喝起来,穿上雨衣、雨鞋,背上背篓,从后门沿着姥爷踩了近二十年的幽深小路出发了。我那时忘了问一下姥爷,这条路应该是姥爷一家踩出来的吧?后来我的脚印也加入了进来,不知和长辈们重合了多少次,把那条小路踩得更踏实、坚硬。
山林里,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有一些被高大繁密的树冠早早给捧走了,只有一部分从树的罅隙间落到我们的身上,再滑落下来,被深一层浅一层的枯叶吸收,再传给树的根脉。山上不只有姥爷带的我们这支“队伍”,邻居们也都结队而来,山下镇上的人也时常加入进来,像一群分散的蚂蚁在觅食,把“猎物”一点点放入背篓里。进山的人越来越多,姥爷会躲得远远的,趁着天还没亮起来之前,学着山里凶猛的动物吼上几嗓子,胆小的是不敢再采摘了,慌慌张张,就匆忙下山了。每次我们的“队伍”都能满载而归。姥爷的那几嗓子的吼叫,恐怕连凶猛的动物都会以为是自己的同类,可见姥爷是下了一番功夫练的,也可能是姥爷在伐木时跟着附近凶猛动物学会的。这时候,我想起来姥爷蹲在树丛里,两只手做喇叭状,向外扩散声音的样子,仍历历在目。
后来,父亲带着我们全家回了山东,姥姥家还经常邮寄一些山货。此时,我似乎又看到了亲人们那温暖的笑脸,闻到了那屋檐下山货的馨香。
推开屋子里的后门就是山,那座山把我的气息也留在了山林中,永远不会消失,氤氲着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