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设计与应用
——以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概论课程为例
2022-02-13姚鹏
姚 鹏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甘肃 陇南 742500)
教育部2018年开始实施普通高等师范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众所周知,培养目标的实现、毕业要求的达成,都要依托课程这一核心要素,可以说,课程建设水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达成度,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1]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及时、简易、科学、准确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及其运行模式,甚至构建“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及时响应—积极改进”的课程与教学改进机制。笔者所在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于2020年通过了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结合专业认证工作实际,以《小学教育概论》课程为例,就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设计及应用方法予以论述。
一、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难点
1.缺少统一的评价办法和达成标准
在教育部印发的专业认证文件中,对课程目标达成度并未提出明确的评价办法和标准,各个接受认证的学校大多以自己的理解各自评价,对相关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的达成统计比较模糊,一般以某门课程学生期末考核成绩的总评是否达到某个数值,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从多个文献中可见,不同院校对达标的标准并不一致,大致在0.6~0.85之间。这种算法简单易行,优越性似乎很突出,也顺应了传统的“及格”判断法。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缺乏科学性和精确性,尤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课程目标,基本上是不易测、无监测的状态。不同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类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覆盖面、试卷难易程度乃至考核过程严密公正与否,都会对学生考试成绩产生影响。因此,缺乏统一的评价办法和标准,让课程目标达成度成了似是而非的结果,毕业要求是否达成变得悬而未决,培养质量更不可知。[2]
2.学生行为评价缺失或被客观性淡化
专业认证中,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可测量性,其中课程目标的可测量性尤其关键,需要从课程实施中获得关于学生学的程度的精准数据,进而判断目标是否达成并对静态的课程资源和动态教师行为及课程呈现方式提出改进需求。但对学生学习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难以处理,同时也会占用教师过多的课外时间。因此,过程考核一般采用模糊方式进行统计,难免有失公允,效果也不太理想。[3]此外,我们寄予课程评价的期望是,促使学生发展、激励教师改进,但是,我国的课程评价绝大多数还是“一卷定乾坤”,即以期末考试的成绩甄别和区分学生的学习成效,这种缺失了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方式难以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难以满足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4]
3.未完全发挥促使课程建设和教学持续改进的功能
当前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单一,课程评价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使得我们在学期结束后才能得到某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且不论这个达成度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从时效性来说,就意味着即使课程整体目标或者个别目标并未达成,也只能是不了了之。本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仅仅被作为期末总结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已经结课的师生而言,“持续改进”几乎毫无意义。这完全不符合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初衷和要求。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设计
1.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设计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系统论则认为,系统的发展变化的总体机制是:最终通过整体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来,而整体的发展变化则是要素、层次、结构、功能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要把一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评价,向上作为一个子系统置于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大系统中,充分考虑单科课程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撑,包括评价数据有效传导、不同课程在大系统中的权重分配等技术细节;向下作为一个大系统,将课程整体目标达成度评价分解到课程子目标上,并以分配权重的方式,将课程子目标统一在一起。
(2)过程化原则。《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三级)》也明确提出要“采取过程评价与成果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反思能力进行科学有效评价”。为了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我们花费再大的精力都不为过,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如果将精力过多用于收集数据,必然会对教学过程造成困扰,甚至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违背了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初衷。所以,目标达成度评价一定要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而非游离于教学过程的单独行为。在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时,要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置于教育过程、教学过程、学生过程、教师发展过程等系统中,而不是囿于课程本身和目标达成度评价本身,那样势必失去课程评价应有的积极意义,而且很有可能获取不到目标是否达成的真实数据。
2.编制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大纲
科学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大纲(下简称“评价大纲”),决定着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过程是否顺利易行、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其必要前提是,课程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且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建立了细致、合理的支撑关系。小学教育概论课程共有5项课程目标(见表1),此为我们编制评价大纲的基础。
表1 课程目标权重表
第一步,分配课程目标权重。根据5项课程目标在《小学教育概论》课程整体目标中的权重。该步骤需要充分贯彻全局性原则,整体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合理分配。
第二步,选择评价模块并分配权重。依据各项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选择评价模块,以“课堂派”为例,其提供了互动课件、作业、测试、资料、互动答题、考勤、表现等多种评价模块,根据需要选择若干即可,并依据所选评价模块对某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的重要程度分配权重。以课程目标1例,选择了作业、测试、资料、考勤四个模块,并依次分配权重10%、50%、30%、10%。
通常情况下,每个目标达成的评价均应选择“考勤”,用以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课件”用于考察在线上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笔者在这部分教学时采用线下方式,故未选择;“测试”模块多用来评价识记层面的内容,“作业”模块多用于评价理解和应用层面的内容,“资料”用于评价学生的阅读量和对课程的拓展程度;“表现”可与“考勤”联用,记录学生在线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状态,本部分内容未安排线上教学,故未选择。
第三步,构建评价模块内的具体项目。以课程目标1为例,按照课堂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不同,为已经细化的教学内容逐项标注用于评价的具体项目。譬如,“教育学发展中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这一内容,选择用作业和测试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评价模块中的每一个具体项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能够获取较为客观准确的学生学习状态数据(包括答题得分、作业得分、阅读数量与时间、出勤等)。
限于篇幅和阐述方便,文中将以上三步形成的表格分开呈现,实际操作中,可将表1、表2合成一个表,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大纲便告完成。
表2 课程目标1评价模块及权重分配表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应用方法
1.建立课程
利用“课堂派”创建课程,具体步骤非本文重点,不再赘述。
2.搭建评价模块库
评价素材库是准确考察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基本保障,也是此项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对于不同的活动模块,素材库搭建方法不尽相同,以下分类论述。
(1)测试模块。第一步,建立题库。建立题库是建立测试的必要条件,“课堂派”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建立题库,较为便利的方式是在电脑端登录“课堂派”后,在“备课区”中的操作。笔者经验是,可以组织教研室教师各自命题,或者在网络上收集有效题目,如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各类教育类考试真题等,将收集到的题目按照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分类去重,录入题库备用。第二步,建立测试单元。以测算大纲表2中T1为例,在题库中查找与“教育的词源”相关的题目(可利用“搜索”功能快速查找带有“词源”的题目),经过查找,题库中有4道题符合要求,逐一将4道题目“加入试题篮”。添加完成后,选择“组成试卷”,并保存为“T1”。T2—T10以此类推。笔者经验是,题库尽可能丰富,最好在题干中有关键词,如本例中的“词源”或“词”,能提高建立测试单元的质量和效率;测试单元要做到内容单一,尽可能不要存在跨知识点的题目,便于在教学中灵活调用。
(2)考勤模块。不同的教学内容或单元必然支撑不同的课程目标,不同的出勤也只对对应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做出贡献。这正是过程化考核的精髓所在,做到了精准对应。此前,笔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学生考勤纳入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但是传统考勤方式下学生的考勤成绩是一个笼统概念,很难将某个学生考勤成绩精准地对应到某个课程目标中去,因为支撑某个课程目标的教学内容极有可能会分散在不同的学时中,如果要详细记载某个学时教学内容和对应的学生出勤情况,那绝对是一件痛苦而且效率低下的事。利用“课堂派”的“考勤”模块,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既然要精准地获得出勤与否对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贡献值,那在设计这一模块时,就得充分考虑教学时间。譬如,支撑课程目标1的内容,将在3个时段学习:第1-2学时学习“教育的词源、日常用法、概念、本质特性、社会属性、要素”等内容,第3-4学时学习“教育学概念、教育学发展历程、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等内容,第5学时学习“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历史发展”等内容。那我们可以依次设置C1、C2、C3三个“考勤”即可,精准而有效。
(3)互动课件、资料、作业模块。这三个模块的搭建,比较简单。将课件、资料提前上传到备课区,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发布即可。如果有临时增加的课件、资料和作业,也可以先在教学中发布使用,再选择保存到备课区丰富素材库。
3.设置达成度构成
这一环节主要是将测算大纲中设定的目标权重和模块权重录入课程。①创建目标。即在“课堂派”课程达成度页面“新增目标”,将5条课程目标逐一录入即可。②设置目标权重。按照评价大纲逐一对5项课程目标的占比进行调整(见图1左半部分)。③设置每项课程目标的评价模块及其权重。以课程目标1为例,按照测算大纲选择参与该课程目标测算的4个模块:作业、测试、资料、考勤,并逐一调整各模块的占比(见图1右半部分)。④选择每个评价模块中参与评价的具体项目。比如,本课程目前“资料”模块20个项目,但只有3个项目与课程目标1相关,则只勾选该3项即可。
图1 课程目标1的评价模块及其权重设置
需要特别注意,达成度构成设置完成后,新发布的“作业、测试、资料、互动课件”等模块中的项目和新创建的“考勤”项目,会默认为每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支撑项目,需要重新勾选。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减评价模块及其比重。
4.获取达成度评价结果
设置完达成度构成后,即可得到评价结果(如图2)。
图2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
图2仅为课程教学3周时的评价结果,各个目标达成度仅在0~0.6区间,随着教学的推进,各项目标的达成度会逐渐显示出来。另外,当给每个课程目标分配了占比后,每个课程目标达成度是被乘以权重的,并不能看出单个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笔者采用的办法是,需要查看单个课程目标达成度时,将该目标的权重设置为100%,其他目标的权重设置为0%即可,以课程目标2为例(如图3)。
图3 课程目标2达成度评价结果
四、结语
运用以上方法,获得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是动态的,而且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每个教学环节,包括浏览课件、资料、作业、测试以及考勤等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数据,均能成为评价目标是否达成的支撑数据。这样一来,至少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促使教师更加精细地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切实瞄准了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二是化解了教师收集过程性数据的困扰,以及计算的课程目标总体达成度的困难;三是让课程建设和教学得以及时准确地持续改进,使得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不再是一个期末常规工作,而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有力的抓手。
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譬如,对于教学过程的监测,尤其出勤、资料类环节,只能以学生在线时长来判断,至于学生在线期间的学习质量,并不可知。笔者以匿名回答的方式统计学生在线学习状态,获知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心不在焉或者伴随着其他非学习行为。即使采用屏幕独占技术,强制学生在线,但依然避免不了这些问题(学生在这方面具有极高的创造性)。此外,教学环节设计极大地影响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而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尽相同,使同一课程在不同班级中获得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但要追求可比性,又会导致课堂机械划一,或并不为所有教师接受。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探讨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