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评析: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尝试
2022-02-13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赵文娟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文娟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 毛 雯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并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在内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英语课堂的教与学指明了方向(教育部,2022)。英语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渠道(黄远振,2017),也是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载体。然而,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存在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现象(葛炳芳、印佳欢,2020)以及阅读理解问题设计表层化、零散化、模式化等情况(蒋京丽,2021)。这类教学限制了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建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无法通过阅读课堂有效落实。
同时,《义教新课标》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习的发生、发展和达成,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 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解决英语教学设计中问题设计碎片化、表层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推动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与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它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教育部,2018)。《义教新课标》则进一步提出了“学思结合、用创为本” 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
《高中新课标》和《义教新课标》均强调了:(1)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即学生是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践行者;(2)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3)学习活动是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同时,《义教新课标》在《高中新课标》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纵深发展,为英语课堂的教与学提供了更具象的、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由此可见,“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实践路径,为英语课堂中的教与学指明了途径与方法。本文以一节北京市朝阳区初中英语阅读研究课为例,展示了在市、区级教研员的引领与指导下,以学生诊断测评结果中体现的薄弱项为起点,通过整合文本内容,梳理“信息链”; 融合内容、语言、思维,搭建“问题链”; 聚焦活动层次,构建“活动链”: 以三链一体的方式,切实有效地推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阅读课堂中落地的实践案例。
三、“信息链—问题链—活动链”三链一体: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落地途径
文本研读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充分研读文本对于理解文本承载的信息、内涵,确定文本主题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梳理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信息链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梳理文本信息、整合文本内容、构建信息链是问题链与活动链设计的基础。英语课堂活动也应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关注内容、思维和语言的有机融合,并通过精心搭建问题链,整合性地加强生本互动,促进思维与语言的协同发展。问题链既是体现信息链的载体,也是确定活动链的依据(如图1 所示)。问题链作为纽带,是引领课堂主题意义探究的关键,也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 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提供了可行性实施路径。根据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确保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建构和学会学习的成长过程(教育部,2022)。教师作为活动链的建构者,应聚焦课堂活动的层次性,明确活动的目标指向,突出重点,最大限度地实现活动价值,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图1 “信息链—问题链—活动链”三链一体
四、三链为一体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
本课例的阅读语篇选自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6 Hobbies Unit 2 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语篇标题为“David’s hobbies”。在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前,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搭建通往文本的桥梁,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与学的真正发生。
本课例授课对象为北京某中学初二年级某班的学生,共29 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热情较高,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喜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但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对于“爱好”的话题并不陌生且很感兴趣。基于课前问卷调查(26 人参与)的词频分析(如图2 所示)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爱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约53.85%的学生每周投入了超过两小时的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并通过爱好的培养,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如知识、技能、奖牌等。
图2 关于学生爱好的词频分析
该班学生分别在2021 年9 月底及2022年3 月底参加了由外研社自主研发的在线英语诊断学习系统——优诊学(初中版)的测评。该测评通过在线诊断,反映学生在获取细节信息、理解要点、理解大意、推测词义这四项阅读微技能方面的情况,并给予及时的诊断性评价。诊断测评结果显示(见表1),96%的学生在第二次诊断测评中反映出能够准确识别并提取特定信息,且在推测词义(41%↑)、理解大意(39%↑)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理解要点(10%↑)这项阅读微技能提升的幅度较少。
表1 两次优诊学测评数据对比
在本课例中,笔者将聚焦“理解要点”这一微技能并以此为突破口,结合学生在获取细节信息方面的优势,搭建促进学生建构信息间逻辑关系的文本信息链,促进学生“理解要点” 这一微技能的提升。
(一)以本为源,整合内容,梳理信息链
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 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前提,是教师对于文本的充分研读与多元解读。《义教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其本质是在教学设计前将文本读懂、读透,找到文本的教学价值,并在充分厘清文本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特征、写作意图,在解构文本的基础上建构学生的学习(葛炳芳、洪莉,2018)。
本课例的阅读语篇“David’s hobbies”,属于“人与自我”范畴中“生活与学习”主题群“丰富、充实、积极向上的生活” 这一子主题。作者通过阐述爱好给人们带来的益处以及介绍David 的爱好及其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培养爱好,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开篇作者介绍了不同人的不同爱好,进而引出爱好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即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培养兴趣以及获取新技能。在语篇第二段和第三段,作者具体介绍了中学生David 如何通过夏令营的写作课发展其爱好并成为深受青少年喜欢的年轻作家。最后,作者还介绍了David 的另一个爱好——排球,进一步介绍了David 对于将排球与写作关联进而出版新书的发展设想。在结构上,本阅读语篇属于典型的“总—分”结构,且标题及图片初步概括出了文章大意。首段,作者总体介绍了爱好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并运用三个动词短语(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 develop your interests, help you learn new skills)呈现爱好助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意义。在第二至三段,作者通过时间(during the summer of 2010, … in 2012)和空间(at a summer camp, back at school)的延展,立体地呈现出David 成为一名成功的年轻作家的过程。在第四段,通过“…he is also interested in...” 引出David 的另一个爱好,并通过一般将来时“I’ll write about...in my future book”,呈现出David 在其爱好间建立的关联与其对未来发展的设想。
通过对文本的研读,笔者结合优诊学诊断测试中显示出的学生的优势与不足,确定本课例语篇的文本信息链:(1)学生通过构建特定信息间的逻辑关系,探究David 如何通过发展写作这项爱好成为一名年轻的成功作家的过程,并探寻其行为与成就间的因果关系;(2)学生通过分析与归纳,探讨推动David 成为一名受欢迎作家的重要因素,深化爱好对促进人的全面成长的意义。
(二)以终为始,围绕主题意义探究,搭建问题链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学支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工具(蒋京丽,2021)。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围绕文本信息链的主线,也要体现其层次性和梯度性。它们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螺旋式发展,也能够引导学生在盘旋上升的问题链引领下加深对于主题意义的理解。因此,如何设计围绕主题意义探究的“主线问题链”则显得尤为重要。主线问题链是指教师通过合理有序的主线问题设计,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使教学行为直指教学目标,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姚彬,2015)。主线问题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起点,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通过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为主题意义的探究搭建“以终为始” 的桥梁。
以外研版《英语》 八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 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问题链设计为例,笔者将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初版问题链与改良版问题链进行了比较(见表2)。通过与市、区级教研员研课、磨课过程中的亲身感悟以及后续的再思考,改良版教学设计中的问题链在问题数量与开放程度、阅读微技能培养指向以及主题意义探究途径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表2 两版教学设计中问题链的比对
读前环节作为阅读教学的伊始,重在通过问题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为随后的生本互动做好语言、内容与认知上的准备。教师通过展示图片与标题以及问题“What might David’s hobbies be?” 引导学生自主搜寻图片中的“证据”,并对David 的爱好进行合理预测,进而增加阅读期待。
读中环节,较初版教学设计而言,笔者在改良版教学设计中精简了问题的数量,从关注微观、零散、碎片化的文本信息向关注主题意义探究的中观“主线问题”进行转换,以相对开放性的问题“How did David become a successful young writer? What are the key factors to help David become a successful young writer?” 为核心,引领学生自主探寻并定位细节信息,建构信息间的逻辑关系,进而理解文本要点,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与文本进行深度互动与交流的目的。
读后环节,笔者将问题从初版的“What can hobbies bring to us?” 改进为改良版的“Why does the writer introduce David’s hobbies? How do you understand ‘hobbies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 两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写作意图,挖掘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在基于文本的学习中形成结构化知识,在深入文本的过程中归纳David成功的核心要素,在超越语篇的学习中辩证地联系文本与实际生活,理性表达观点与态度,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三)以小见大,构建螺旋递进的活动链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应在充分梳理语篇信息链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学生语言、内容和思维协同发展的问题链,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活动链。因此,教师需要基于语篇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帮助学生理顺文本内容,培养逻辑思维; 也需要围绕语篇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促进学生内化所学,逐步发展批判性思维; 更需要超越语篇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鼓励学生想象,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主线问题链的引领下,通过参与一系列螺旋上升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类活动,践行从“获取与梳理”文本信息到“分析并建构”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再到“想象与创造”(对文本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进而深化对于爱好助人成长的理解(见表3)。
表3 螺旋递进的活动链
在学生与文本深入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图形组织器表征信息间的逻辑关系,这不仅为后续的表达性输出活动做好铺垫,也帮助学生外显其思维。通过图3 所示学生的课堂生成可以看出,学生采用了流程图、时间轴等方式,有逻辑地梳理了文本信息,并建构了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分析、总结出“写作技能” “他人的鼓励” “真实的生活体验” 等因素使得David 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年轻作家,进而对David 的新书是否成功进行有理有据的预测并发表观点。如在课例片段1 中,学生1 认为,David 对于写作的兴趣、写作教师对他的鼓励以及David 个人的努力是促使他成为成功的年轻作家的重要因素。学生2认为,首先,David 将写作视为他的兴趣,且在夏令营中不断提升其写作技能; 其次,David采纳老师的写作建议,将真实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新书的撰写中,这些为他成为一名年轻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课例片段2 中,学生3 表示,David 已经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因此会有很多的拥趸,他的拥趸会对他的新书感兴趣; 学生4表示,David的新书契合他所属的年龄群体的喜爱,因此预测David 的新书会受欢迎。
图3 学生的课堂生成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达可以看出,学生开始尝试提取并整合运用文本中的信息,归纳David 成为成功的年轻作家的原因,并融入个人的见解,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理解David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年轻作家这项要点,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课例片段1】(师生对话,原文未做修改,下同)
T: What are the key factors to help David become a successful young writer? How do you prove it?
S1: First, it is David’s interest in writing.Teacher’s encouragement also matters.Last,David is hardworking.
S2: David takes writing as his hobby and he improves his writing skill in the summer camp.Also, he learned a lot from the teacher.And the teacher told him to put his daily experience into the story.Also, he works hard to write the book.That makes young people love his book.
【课例片段2】
T: Will his future books be successful?Why? Why not?
S3: Well, I think maybe.As you know,David has already become a successful young writer.So he has got many fans.And his fans may be interested in his future book.
S4: Yes.You know, David writes about something that young people at his age are interested in.
在读后环节,三位学生实现了从基于文本到超越文本、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的提升。他们从文本内容出发,以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对于爱好的认识,且有理有据。如在课例片段3 中,学生1 总结出爱好给人们带来乐趣并促进人们学习新技能; 学生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介绍篮球不仅帮助他结交更多的朋友,学习更多的技巧,强身健体,还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生3运用类比的方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培养爱好对于“全人” 成长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输出性表达可以看出,本课例实现了从“小” 的活动出发,进而深化对“Hobbies make people grow as a person”的“大” 的主题意义的理解。
【课例片段3】
T: How do you understand “hobbies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 ?
S1: Hobbies bring us fun and make us learn new skills.
S2: Yes.For me, my hobby is playing basketball.I make friends while playing basketball.I get to know more skills and be fit.I think hobbies make me a better man.
S3: I think keeping a hobby is just like growing a tree.Different hobbies are just like the sunshine, water; they help the “tree” to grow.
五、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活动是学生进行体验、探究、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戴军熔,2008)。本节阅读课在市、区级教研员的指导下,笔者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变化。学生从被动地按照教师设置的问题线索,按图索骥地查找信息,转向在主线问题链的引领下自主构建信息,积极探究主题意义。同时,在主线问题链与螺旋递进的活动链推动下,实现了从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的转换。教师真正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学生也更全情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并在与文本深度互动的过程中,体悟、分享爱好对于成长的意义。
为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生态环境,促进教学的真实发生,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在主题意义的统领下,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文本所承载的信息,梳理促进学生主题意义探究的信息链,并以此为出发点,搭建促进学生内容、语言、思维融通的问题链。在问题链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在语篇学习中梳理、筛选、整合信息,构建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作者写作意图,感受文本所承载的育人价值。其次,活动链条的构建应沿着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的路径拾级而上(张秋会等,2019)。同时,活动链应成为问题链的载体,所有活动服务于主题意义的探究,且上一个活动应是下一个活动的支点,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活动链,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探究。最后,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促进学生在生本互动过程中与文本的深入沟通,促进学生在生生讨论过程中朋辈间思维的碰撞。
六、结语
本文以外研版《英语》 八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 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 为例,阐述了如何以学生诊断测评结果中体现的薄弱项(理解要点)为起点,通过整合文本内容,梳理出David 成为成功的年轻作家的过程,并在主线问题链的引领下,促进学生利用图形组织器理解、归纳、表述促进David 成功的核心要素,进而促进学生“理解要点”这一微技能的提升。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学习活动中,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 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设计者要秉承“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促进学生发展” 的原则,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形成信息链,并以此为起点,搭建促进生本深入互动的问题链,为构建螺旋递进的活动链奠定基础,最终实现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