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I的“双师同堂”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研究①
2022-02-13杨欢
杨 欢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7)
一、“双师同堂”嵌入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适用性
“双师同堂”是一种具有新型教育理念的授课形式,指同一课堂由一位专业教师和一位辅助导师同时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双丰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1〕
(一)具有衔接性,其教学质量更高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嵌入“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是由英语教师为主导,计算机专业教师为辅导,“双师”同时立于同一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点展开协同合作,进行有效的高质量教学,实现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学科知识、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步提升。〔2〕“双师”在课堂教学中相互配合,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实现教学互补。而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教学任务往往由英语教师独立承担,由于英语教师对计算机语言及其行业操作理解不足,导致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存在晦涩难懂现象,无法完全实现英语知识与计算机专业知识教学的融会贯通。“双师”协同教学,有助于实现有效交流,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教学分层的商榷与完善,根据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补充与扩展教学内容。〔3〕科学合理地评价学习效果,综合双方评价占比,提高教学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二)具有针对性,其教学效果更好
“双师同堂”的教学模式可基于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互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符合教学内容专业化特性。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是综合性的课程,相比英语教师而言,计算机专业导师对行业类知识更加“术业”而能“专攻”,英语教师在计算机专业导师的辅助下展开教学,则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更到位。在“双师同堂”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同时得到两位教师的指导,所习得的知识不仅更加直观、全面,而且习得效果更佳,满足教学群体个性化需求。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主要教学群体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主修计算机类课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则为计算机专业服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参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课程中,打破英语教师“一师一课堂”的教学格局,能够根据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内容,精选出适合学生个体的英语学习模块,使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以CBI为依托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CBI全称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即依托式教育,指围绕即将学习的学科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将语言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综合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并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4〕根据Stryker&Leaver关于CBI的论述,将英语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相结合,在教学中既能够深化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掌握能力。〔5〕
(一)教学设计要素
主题、话题和线索整合为概念性要素,各要素相互衔接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其中,将主题线索演变成线索链,在每一节教学内容的线索链中设置过渡环节,是教学内容连贯性的保证,以此提升计算机专业英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能力。此教学方式基于学科内容而不断更新拓展,比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更加具有连贯性和具体性。教学内容的选取是CBI教学的关键所在,教材知识点的串联需要严格遵守衔接性和针对性两大原则,即先前阶段学习内容的过渡性,及各学期之间习得难易度的阶梯性,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实现有效教学,在管理层面,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分班分级教学,并依据授课教师的专业进行合理分配,实行“专业承包制”,保障教学内容与实施对象的学习目标级别相匹配。以第一学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为例,针对英语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避免过度专业化,可选择与计算机历史发展有关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6〕
(二)教学任务设计
教学任务设计是CBI教学模式下能否取得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相关话题和级别,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学任务设计时有必要遵循匹配的原则。
1.实施连贯综合性教学
基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的选择需要综合计算机内容、英语语言和学习策略三个方面。以router一节教学设计为例,首先,学生通过英语词典查出同根词,然后根据词汇了解和分析router在计算机领域的具体含义,再将router置于计算机专业情景中进行句型练习。设置循序渐进的教学任务,分析总结学习内容,体现教学策略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2.展现选题思维教学
选题依据内容而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其自主地获取知识。〔7〕使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流程具有连贯性。如基于计算机网络话题的选材要求,在课程导入环节中,发布围绕计算机网络话题的利弊展开英语辩论任务,鼓励学生针对教学主题展开英文辩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3.定期总结教学成果
选题的差异性决定了评价的多样性,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明确本阶段学习内容以及成效。制定阶段性选题教学,选定教学任务终结线,分析学习成效,使每一段计算机专业英语主题教学都能有始有终,并与下一节教学内容首尾相连,具有层次性。
(三)实践教学目标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内容依托式教学在语言技能发展和学科知识授受等方面效果更佳。〔8〕开展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制定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
1.总体教学目标
总体教学目标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向及学生总体水平制定一个综合性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是为了完成一定阶段性的教学任务,逐步巩固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总体教学目标主要分为听、读、写等,整体融入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和专业素养,并根据总体教学目标,制定系统性的课程设计体系。
2.个体化教学目标
个体化教学目标指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进行分解并制定分级目标来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例如依据学情,分为一般等级、较高等级和更高等级,每一等级的学习目标与学生群体学习水平相吻合,并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加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高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科素养。
三、“双师同堂”教学模式下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备课环节
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开展各环节中,备课环节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和计算机辅助导师需要密切配合,保持良好沟通。在开展主题教学之前,英语教师和计算机辅助导师根据选材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制定教学计划,计算机辅助导师针对教学计划给予计算机专业角度的优化建议,对接学习目标,达到教学效果。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主要途径,英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契合的教学策略,计算机辅助导师提出专业角度的优化建议,并将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习得水平告知英语教师,协助设置教学任务,使设计更加贴近实际学情要求。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检查计算机仪器设备,确定网络和设备正常运行,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是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主体部分,“双师”明确教学目的、制定课堂执行规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保障教学流程具有条理性、科学性和可理解性。英语教师根据课程主题营造良好的主题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导师从旁协助英语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并对课堂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例如,课堂讨论是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之一,英语教师依循单元主题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讨论并探索答案。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辅助导师从旁协助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将学生提出的疑难点及时反馈给英语教师,帮助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此外,课内拓展作业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新途径,英语教师依据学情层次差异,发布不同的课内拓展作业,使各阶段的学生皆学有所得。计算机辅助导师总结此过程中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补充情况,辅助英语教师增强课内拓展作业的布置信度。〔9〕
(三)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一环,“双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习得成果,及时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疑点难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英语主讲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更新教学策略。计算机辅助教师总结学生个体的习得水平和效果差异,组织课后辅导。英语主讲教师及时参与学生的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存在的疑难点给予引导和帮助。计算机辅助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计算机辅助教师还要参与学生的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的课内拓展作业完成情况,并将其统计制成表格反馈给英语主讲教师,以便据此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四、结语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形式单一,英语学习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跨度较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习得效果。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采用“双师同堂”的教学模式和CBI教学理念,能够体现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育教学专业化的特性,实现主题内容的连贯性、语言教学的衔接性、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促进计算机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融合更紧密,提升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