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必要性及对策

2022-02-13王生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信息

王生海

(石河子大学 新疆石河子 832003)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媒体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新媒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人们学习与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而在这样日渐便利的生活环境下,新媒体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高校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新一代的人才,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这样的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有足够的能力迅速适应,但是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的生活、学习环境都比较简单,大学生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在刚刚接触多种新媒体信息时,其思想和行为更加容易被左右,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这也使新媒体和高校思政教育之间产生了冲突,所以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主动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取长补短,积极践行思政育人,培养三观正、有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一、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处理的信息技术、数字化的服务为基础,给人类带来崭新的资讯传播方式,运用新媒体的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教育效果更佳、学生也更感兴趣。新媒体的信息辐射范围也很宽,无论我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同时消息传送者与接收者的角色也可以随意切换,双方处于对等的地位。

二、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区别

(一)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

新媒体的“广泛性”是其传播媒介及受众非常多。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依靠的是图书、报纸、杂志等纸质的媒介,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一些专业领域的人才或特定题材的撰写人,其传播的范围及内容受到限制;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多元化的,所有人都可能成为消息的发布者,发布的内容更是涉及各个方面,并且能被更多的人看到。新媒介的即时性让通信更为简单、自然。

(二)新媒体传播的“冲击性”

步入新媒体时代后,人们的生活模式已开始碎片化,而且新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信息传递的途径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媒体主导舆论的时代,少数的媒体直接控制了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新媒体则使传统媒体对资源的占有份额逐渐减少,传统媒体资讯的重要性、传播效率进一步的削弱,更多的人通过新的资讯平台不仅得到了更多的自我价值实现与个人表现欲望,这种崭新的沟通交流手段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现状

(一)过于依赖新媒体

现代高校大学生群体主要是90 后或是00 后,其所生长的环境也是中国信息化建设比较发达的年代,几乎从小就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进入高校之后他们的课余时间更加丰富,而且大学生正是思想活跃、对社会好奇与追求的阶段,手机作为日常必要的通信与娱乐工具,则给大学生创造更加便利的资讯获取条件,所以现代的高校大学生们不论是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个性表现等,新媒介都处于相当关键的地位。

(二)价值观受到冲击

现在的新媒体随时都在发生新的变化,虽然国家已经加大力度整治新媒体文化,但仍然有人以身试法或是钻法律漏洞,发布一些错误的负面信息,大学生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辨别信息的真实与否,就会被这样的错误信息所引导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当下很多的社会事件都是由于新媒体的渲染引发不好的后果,新媒体的受众众多,很多人都是互不相识的,针对某一个事件大家总是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千差万别,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受到很大冲击。而且,现在各种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大学生群体因此损失财务、感情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再加上现在兴起的网红偶像,更是给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小的阻力。

(三)自律性差,个性张扬

新媒体因其独特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大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与不同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也能自由自主地展现自己、发布信息,为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不过,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释放天性、展现能力,也可能将新媒体的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混为一体,有时甚至为了突出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有意用偏激的方式为人处世;也有一些大学生效仿网络红人追逐时尚,甚至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贷款购买各类奢侈品,对大学生造成的这些不良影响大多是由于新媒体信息的冲击。

四、新媒体对于高校传统思政教育的积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中国国内的多媒体技术也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与此同时,对课程思政教育的传播也创造了有利条件,借鉴外国的先进教育体系,对我国高校的思政教学提出整改要求。

首先,新媒体的传播形态更加多样化,与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模式相比,新媒体视域下的教学课堂更加鲜活、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带给学生的感受也是充满朝气的,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最终实现课堂质量的提升。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时候对发布者和接收者以及时间和空间没有任何限制,传播方式、传播平台、传播内容种类繁多,传播速度也快,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资讯,也使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方法、与学生的沟通变得越来越简单,课后学生有任何不明白的知识也可以直接通过新媒体了解或是与老师联系,不是非要当面才能向老师请教。

其次,由于新媒体信息的传递具有开放性和实时性的特征,而这对于思政教师开展教学来说增加很多便利。高校的思政教育不仅仅只有一个学科,它与人们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新媒体将使信息传递的开放性无限扩大,甚至可以辐射所有地方,而且新媒体的实时性也能使不同的信息无缝衔接。以上种种原因,都会促使思政教育教学体系越来越开放。对于新媒体的运用需要重视的关键点在于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不偏听偏信、不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分清主次,合理使用新媒体,不要由于其简便而忽视面对面沟通的乐趣。

五、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弊端

(一)教师权威受到质疑

我国各个阶段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老师传授的各种知识及老师要求了解的课外知识都是教育部审核后的知识及资讯,其所传递的观点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有利的。显而易见,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及资讯来源大多是老师的传授,老师有绝对的权威性,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新媒体的产生尽管扩大了知识的获得途径,但却破坏了教育的布局。学生不仅仅可以从老师处获取知识与资讯,还可以在互联网中获取,并且获得资料的效率和范围也比老师更为迅速与广泛,使得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减弱,并且新媒体资料中许多负面的消息或是歪曲事实的内容,会让学生对老师的授课产生怀疑,老师的权威性大受挑战。

(二)新、旧教学模式矛盾明显

现在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地引进新媒体教学,这种方式虽然有很多的优点,各项课程的老师也在积极地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旧模式的更替总会存在各种冲突。首当其冲的就是观念上的冲突,老一辈的老师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认为新媒体是“教坏”新一代年轻人的“罪魁祸首”,不屑使用新媒体方式教学;还有部分老师觉得自己年纪太大了,对于新媒体的这些现代化科学技术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握,也不喜欢学习,再加上高校并没有硬性规定思政教育课程必须使用新媒体教学,所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无法获得有效改变。其次,一些年轻的思政课程老师虽然喜欢利用新媒体教学,但其使用方式并不科学,所采用的图像、资料也没有特色,且多数内容与教学不相干,老师更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使用大量搞笑、恶趣味的图像,严重背离了思政教育教学的目标。

(三)学生学习力被弱化

大学生刚刚走进高校,视野骤然开阔很多,对各种信息和资讯都充满了好奇,而新媒体平台又能通过其搜索率和浏览量判断出兴趣所在进而进行推荐,久而久之,大学生受其影响逐渐变大,如果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就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比如现在新媒体中的短视频、游戏、聊天工具等多种平台,占用了大学生过多的时间,也不利于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新媒体所展示的多种信息会导致大学生心态不平衡,甚至产生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而且新媒体的信息缺乏系统管理,其内容比较零散,大学生无法由此达到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也无法带动其深入思考;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问题时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查询来迅速找到答案,大学生不再自己进行思考,从而失去了独立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也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六、新媒体教育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措施

大学生进入高校是其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在高校中,大学生的学业压力骤然降低,学习任务又没有迫切完成的要求,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探索未知的领域,面对多姿多彩的外界因素影响,自控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误导,建立不正确的“三观”。而思政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增强其思想觉悟,面对诱惑时有更多的能力抵挡。

(一)利用新媒体设备加强教学效率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师的上课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新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新媒体资源让大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课程,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和谐,大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更强。在这个资讯大爆炸的年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这个时代各种各样的资讯,包括时事要闻、娱乐八卦、各种短视频、外卖、游戏等多种程序的信息,而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但这些也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找到需要的资料,在寻找信息时也不必非得去图书馆,在网络上就可以直接查询;而老师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用PPT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甚至在课下老师也能实现线上教学,老师也可以结合当下青年人的热潮观点以及名师授课的视频,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愿望。

(二)利用新媒体调试传统教学

设计以思政教学为主体的教育网络平台,或是与其他的教育类软件、网络平台等互相联系,创造新型的思政教育媒体结构,也就可以实现和其他高校互通有无,即使我们并不在这个高校,也没有到现场去上某个老师的课,不过我们能够在网络上实现线上的交流,这也有利于思政教育的良好开展。比如清华大学建立了红色网站,为政治理论的教学提供辅助,而他们的网站负责人大多是由学生的辅导教师兼任,以保证能对大学生的问题做出比较满意的回答,并且还能够经常了解大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引导。另外老师可以通过申请博客、微博等,定时的上传一些新的教学信息和知识,使得学员及时改正和掌握。

(三)拓展授课内容,激发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强调基础知识传授,却忽略了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训练,那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即使再好,但又有多少意义呢?现在不少老师特别是年龄大的老师仍然坚持自我,以不变应万变,对大学生使用灌输式教育,其实这种教育方式反而会加重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让他们对某个老师的课程产生厌烦心理。所以,为了改正这些教学手段的缺点,老师就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老师能够从网络中发现任何需要的信息,帮助老师扩大自身的视野,提升自身的能力,进而更高效的为大学生创造有趣的课堂教学。比如老师能够利用微博、百度等软件,把教学的知识点利用软件传播给大学生。让大学生从这样有趣的教学方式中发现学习的快乐,进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新媒体科技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为高校的思政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发展机会,但也为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提出巨大挑战。所以,高校教师必须仔细分析与探究在新型媒介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传播新态势和新特征,从而有效地改革学校传统思政教学工作与教学理念,从学生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入手,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把新媒体有机融合到学校的思政教学工作中去。唯有如此,才能够发挥新媒体教学特色,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信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