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多元化发展
2022-02-13董宁董丽
董 宁 董 丽
(1.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60;2.张家口学院音乐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当今社会以瞬息万变的速度发展着,多元文化也充斥着各行各业各领域。高校音乐教育也在“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自觉”的大背景下,越来越重视音乐文化的建设,从高校的音乐课程改革中不断努力尝试从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推进,以顺应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导向
近年来,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类学家们提出的多元文化发展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非西方中心主义,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客观解读异文化,理解不同于本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民俗、民风的观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与认可。世界本就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在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围绕“库拉”展开的认识与研究是对多元文化的遵从;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讲述的“礼制社会”与“差序格局”是对东方文化中人情社会形成的解读;在董波教授的《呼图克沁——蒙古族村落仪式表演》的仪式音乐中亦窥探了蒙古族村落的文化变迁与包容。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传承文化又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功能,音乐教育的地位及作用也就越发不容忽视。基于长久以来高校音乐教育“重技轻艺”的特点,广大师生致力于追求高超的技术,以西方音乐体系为标杆不断精进的特点已与文化多元化发展背道而驰,重新重视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建立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已然成为主流,高校音乐教育,不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师范类音乐教育都依此催发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视角,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领航标。
(二)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音乐本质定义的多元化变迁,不单单是以西方古典音乐时期的格式或框架来束缚对音乐的界定,正如宋瑾在其文章中提到的“音乐并非仅仅形态上一个音加一个音就是其所是,而是还有文化约定”。音乐人类学家提出,音乐是具有一定的文化语境的。因此,对音乐本质的解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音乐教育的全球化发展,填充了更加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也冲破了传统的音乐教育的“教唱模式”,世界多种教学法的融入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推动着音乐教育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此外,流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也是推动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助推器,学生可以通过媒体了解认识更加多元的世界音乐文化,不再仅仅局限课本与课堂。
(三)科学技术的多元化推动
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变革,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如线上的名师讲堂,打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网络媒体的庞大资源库提供了充沛的信息量。现代技术的使用不仅是加速了音乐文化的传播也成为普及知识的有效工具。例如利用电子设备学习听课,利用电子设备制作图文、创作音乐等,面向所有学生的更为多元化的学习窗口也已经打开。基于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也可以将多元文化作为切入点,以多元化技术为工具,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推动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多元化发展现状
(一)中西音乐文化的碰撞
中国音乐文化中讲求“和”,为此出现了五声调式,追求音程关系的和谐。中国音乐重意境,在没有出现五线谱记谱法的时候,中国就创造了文字谱,脱离数字化的标准,只记载着演奏的音位和技法而没有统一的绝对的音高音长,更加注重演奏者对意境的理解与表达。因此才有了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可贵。在中国哲学中对“儒”“释”“道”的解释中可以领略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例如,在儒家的音乐文化思想中了解音乐对人民的影响以及对政治产生的作用;从宗教音乐中聆听人生哲理;从道家音乐中理解“大音希声”的妙处。而审美教育中更多的也是对是感性体验的追求。西方音乐文化追求数理的精准,节拍、节奏、结构调式都有着完整的标准体系,也正契合了西方哲学体系中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对数的完美比例的追求,以及西方宗教音乐中严格统一的记谱与和声对位的理性思维模式。
中国的艺术文化讲求意境和韵味,我们往往评论一个艺术作品会说“有那味儿了”“是这感觉了”“情绪对了”,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化,将一个具体的事物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形式将其表达成为一个抽象的作品。而西方文化擅长与将抽象的事物以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如管建华教授在关于东西方音乐课程与文化传统的差异中提出的思考:由于音乐本体、记谱与审美体验的不同造就了东西音乐文化的差异,但二者并不对立冲突,而是可以相互补充与交流的。“我们今天所做出的东西音乐在音乐教育中共存互补的承诺,这也是人类文化哲学思想的承诺。”在多元文化共生的今天,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就是需要在中西音乐文化不断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寻找一条融合互补的新出路。
(二)高校音乐课程类别的划分及存在现状
高校音乐课程建设目前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专业音乐课程建设、师范音乐课程建设以及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建设,不同类型的音乐课程设置相对应的是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音乐类院校从音乐素养、音乐技艺,以及音乐文化有着更为深入的追求,但目前多数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多数都停留于技术层面,一味地追求技艺的突破,使得很多学生变成了练琴的“机器”,而缺少了文化底蕴。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育重在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方案也更为丰富,既要有音乐专业素养又要懂教育理论,但往往由于学制较短,课程短暂庞杂,多数毕业生就业后发现所学专业滞后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进程,出现了断层与脱轨的现象。非音乐或师范类高校中开设有音乐选修课或艺术活动,但没有系统的、规范的教学体系,相对比较纷乱繁杂。
(三)高校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脉络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建设进入一个摸索和挖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多数为保留、恢复历史留给我们的音乐以及探索音乐的道路,许多专业音乐高校从事挖掘和保存的工作,例如1950 年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曹安和教授为抢救民间艺人阿炳的音乐,专程去到无锡为阿炳录制了《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等6 首二胡和琵琶曲目并保存至今。也有一部分音乐家从传承开始走向创新的探索阶段,例如中国音乐学院的刘德海先生,丰富了琵琶新的演奏技法,创作了新风格的演奏曲目,对琵琶音乐教育的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我国高等教育从1980 年、1987 年、1996年分别三次对高师音乐教学和课程进行改革和草案试行,自此高师音乐教育进入了学习和建设阶段。我们接触大量的西方音乐知识与理论,并于90 年代中期出版了《基本乐课教程》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教材。音乐教育也正式进入了学习西方理论体系,建设高师音乐教育的历程。进入21 世纪以后,随着多元文化的进入,我们开始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改革,音乐教育也进入一个新的探索与重塑阶段,许多学者和教授在“文化自觉”的大背景下开始反思我们自己的音乐与文化。例如从谭盾的《地图》中,我们惊觉那些被我们遗忘在山涧中、村落里的音乐竟然格外的动听、摄人心魂。因此不论是专业的音乐教育、师范类音乐教育以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都进入了全新的音乐文化探索与重塑阶段。
三、高校多元化音乐课程改革建设
(一)加强文化学习,建立客体视角
不同于传统“重技轻艺”的教法,新的音乐教育改革更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世界文化的学习,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世界文化。例如开设相关人文类课程,了解中国及世界的民族文化,建构多元音乐文化体系。不论是从音乐专业的深度,还是从师范教育的广度,音乐教育不能脱离了文化谈音乐,那是没有灵魂的音乐。打破从主体思考的思维模式,从客体逆推,为何古典音乐深受欧洲人的喜爱?为何京剧在清末民初深受大众青睐?为何流行音乐会让当代人痴迷?究其根本是源于受众人群所处的文化历史环境塑造了人群的不同喜好。因此我们推断出通过文化的传输,在欣赏交响乐前了解西方文化发展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严谨的音乐结构塑造的美妙,通过了解戏曲的发展脉络以及时代文化背景,才能真正体会戏曲的艺术特色与独特魅力,就如同很多青少年在接触多了欧美、日韩的文化后就在不知不觉中哈美、哈日、哈韩。因此,加强多元文化的学习才是进行音乐课程多元化改革的第一步。同时也要学习亚非拉等不曾被关注到的文化与音乐,从文化中理解音乐,从音乐中了解世界文化,学会用客体视角去思考问题。
(二)课程建设从多角度切入
首先,从课程内容的建设上可以增设更多中国本土民族民间音乐,除了教学大纲上的必修课程内容以外,以学校所在地为地缘中心,挖掘时代、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更多体验式的音乐文化,跳出书本的框架结构,体会文化影响下的音乐和音乐中逐渐消散的文化。其次,从课程方法的建设上遵循学生是“整体的人”的观点,也要遵循课程的整体性,不能将音乐和其相关的文化以及其他关联学科人为割裂。所有演奏技法的表现特点也有一定时代文化的印记,若不能注意到这一问题,音乐就是音符的机械拼凑,难以将其更贴切的诠释。例如学习一首陕北民歌,若不了解陕北的地貌特点,生活方式甚至不能将地方方言恰当的融入,歌声就难以真正打动人。最后,课程过程的建构要具有螺旋上升的建构模式,课程的结构不是多种单项的叠加,而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搭建,利用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自身音乐文化的逻辑架构,多维度补充学生的知识盲区与不足之处。
(三)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技术
21 世纪发展最多最快的就是多媒体技术、AI 智能。音乐教育的改革也应利用好现代工具。首先,借助电子设备技术的更新与应用,将书本上理性信息转化为视频、影像等为学生增添更多更为感性的审美体验,就好比与其用语言描述山河如何壮美秀丽,不如让学生亲见高山的雄伟、看江河的浪涛滚滚,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直观的视觉与体感冲击。其次,熟练操作电子设备,利用电子设备的优势,创设更为现代化的音乐创作课程,例如运用软件进行音乐创作,运用设备进行配器、编制乐队,不论是在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还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音乐创作的大众化、普及化成为可能。最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让所有学生都能“坐第一排”的优势促使上课出勤率甚至超过线下出勤率,是有力地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简单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合理地利用人工智能与现代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为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服务。
结语
目前多元文化的发展已势不可挡,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多元化发展脚步也势如破竹地向前迈进,唯西方中心主义的音乐教育热浪已逐渐退潮,世界多民族的音乐文化也开始闪耀光芒。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从逐渐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为契机,帮助学生夯实民族文化底蕴,培养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自觉。从观自己到观他人,学会用客体视角认识其他民族的音乐与文化,建立更加客观也更加包容的心态与音乐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