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

2022-02-13黄晓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梗概鲁滨孙漂流记

黄晓燕

(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 福建南平 353000)

在我国现阶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着重培养现阶段高年龄段的小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核心思想掌握能力。拓宽学生现有的视野格局,让学生能够从单篇到整篇,逐步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1]。但是受限于现阶段学生自我素养和知识掌握能力的限制。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而言负担较重,对学生的自我要求较高。为避免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出现读不完、学不会的情况,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我能力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养成自我能力的提升。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鲁滨孙漂流记》已经收录在教材中。对于该小说的学习能够成功引导学生建立起课内读物和课外读物之间的联系,因此该小说具备一定的引导能力。本文以该小说的阅读指导为重要基线,分析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2]。

一、积极引导,调动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足够的兴趣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切实地参与整本书的阅读中去。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转移较快,在进行兴趣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短平快”。短时间内引发学生兴趣,平行传递兴趣点,快速建立学生对整本书的学习观念。而图书梗概是一种能够较为清晰展示图书浓缩精华的部分,它能够精确地对图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情节进行概括。通过几百字的内容将图书中的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人物发展情况和主要情节冲突进行展示。教师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可以着重加强对于图书梗概的阐述,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对图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效果,进而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3]。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在整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学梗概都不会直接给出,因此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读物进行推广的过程中提前对梗概进行搜索,通过对不同的梗概进行搜索和概括的方式选择对学生具备较强吸引力的学习梗概。例如在进行《鲁滨孙漂流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采纳课本中对于该书的课程梗概和教学内容使用。在该书的梗概中,详细地阐述了鲁滨孙为什么会流落荒岛。简单地阐述了在他流落荒岛的过程中是如何战胜自然、战胜野人,同时找到同伴,最终被路过的船只救下,经历了二十八年回到英国的故事。教师也可以积极选用现阶段的新媒体工具,从亚马逊、当当等网站上选择较好的故事梗概,进而让学生能够对作品本身产生较大有兴趣[4]。教师在让学生对故事梗概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本书的主要情节,还能够让学生了解主要角色。根据小说的节奏变化来猜测整本书的基本基调。梗概在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的同时也会留下较多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反思的空白点。教师就需要合理采纳这些空白点,在空白点区域设置悬念。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教师在进行梗概的阐述后,可以设置空白点疑问。例如鲁滨孙在流落荒岛的初期会遇到哪些问题?他是用什么方式战胜了自然?他第一次遇到了可怕的脚印的时候在想什么?在本书里面,奇异的洞穴里面到底有什么?他和星期五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趣事之类的问题。通过设置空白点疑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发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索。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置时,要注意自身教学神态的变化,需要用声音、神态等来不断地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整书阅读的内容有较多的期待,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兴趣驱动力,才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自我寻找问题、自我发现问题,并且掌握问题。教师要继续深挖图书梗概的作用,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兴趣指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理念。

二、充分拓展,强化整书认知

在对于整本书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结构框架、故事内容,可以通过对书本故事内容进行扩展。一方面能够通过扩展的方式扩充学生对于本书的知识架构和实际知识框架的理解,让学生知道本书的主要内容,普及更多的周边知识,确保学生能够了解本书的更多知识。同时另一方面,通过对本书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知识进行普及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实现对本书的深度阅读和深度理解[5]。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对作者的主要事迹和创作背景进行阐述。一部作品的产生必然是作者对于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整体输出,是作者对于现阶段自身思考和社会变迁的一种集中性的思想阐述。例如在《鲁滨孙漂流记》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本书作者丹尼尔·笛福的生平介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在英国文学的启蒙时期,作者本身的社会地位和文学贡献。在当时的英国,更加讲究出身。笛福本身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但由于其父亲的缘故,在童年阶段受到了很多不公平待遇,这造就了笛福心中充满了自由和探索的思想。同时恰逢英国当时整个社会都处于变革和迷茫共存、骑士阶级和资产阶级共同生活的情况。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创新,鼓励出发,鼓励自我发展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在社会和家庭的共同熏陶下,笛福成为一名四处漂泊的寻觅者。在他的笔下,《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这一人物就是他自身的真实反映,鲁滨孙的人生轨迹和作者自身的人生轨迹高度重合。鲁滨孙在流落荒岛的过程中展示出的不放弃精神正是作者对自身精神的一种写照。了解创作背景能够有效地展示本书的核心思想[6]。其次,需要在教师对本书的重要性进行拓展性补充。而其中最常见的补充方式就是名家推介。一本好书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自然会受到不同的名家的认可和推介。而这些推介其实是不同名家对于本书的理解和分析。教师通过名家推介的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本书在璀璨文学史中的重要性,还能够通过名家推介中的推介语言让学生能够对该书有第三方的认知,进而从多方面认知本书。在《鲁滨孙漂流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阅读指导引用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对于本书的评价。卢梭认为,本书阐述了人与自然这一永恒主题,发挥了人之精神,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是社会育人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值得逐字逐句进行阅读和理解的小说[7]。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对整本书教学内容进行扩展。通过多维度的拓展让学生能够了解本书和作者的方方面面。从多角度理解本书的成书过程,从历史、人文、心理等多方面探索作者在成书阶段的心路历程。这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自我要求较高,对学生的统筹能力和整本书阅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要求,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前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做好指导,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

三、集体导读,激发学生兴趣

集体导读是一种凝聚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导读课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本书中的精彩环节进行精读,让学生能够领会整书的乐趣。同时导读是一种较为精细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导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导读过程中了解本文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故事内核。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导读的过程中做好导读内容的选择。导读内容一定要是本书中的精彩章节,能够让学生通过本章节了解本书的主要写作风格和精彩内容。通过阅读赏析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对本书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目录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本书的基本脉络。目录是全文脉络的基本概括,也是学生了解全文基本走向的重要工具。教师在进行导读的过程中,要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来选择学生喜欢和期待的章节,选择其中较为精彩的部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8]。以《鲁滨孙漂流记》一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本书的基本脉络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通过目录对本书有基本了解。本书现阶段版本共23个章节,教师还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精彩章节进行阅读。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选择性地发挥,让学生们通过自我讨论的方式选择其中的重要章节进行导读。而在导读方式的选择上,教师也可以通过集体道路和分段导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的段落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在导读完成后还需要对本阶段的导读内容和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整合分析。按照肯定-反馈-提问-探索的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在《鲁滨孙漂流记》的导读完成后,首先需要对学生的读书过程进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信心。其次需要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和建议,让学生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进行规避。在然后需要就导读内容和接下来的内容进行提问。在这之后他又发生了什么?他又遇到了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未导读部分产生兴趣。最后教师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我探索问题答案,自我分析问题结果。师生导读是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构建方式,通过对某一精彩章节进行共读书的能够让学生在环境的影响下走入整本书的阅读中去。在班级整体阅读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鲁滨孙在漂流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确保学生能够乐在其中。共同导读的方式还能够在学生的读书过程中建立其共情能力,使其能够了解书本内容,和书中角色及作者建立共情,使其能够更加容易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四、优化方法,提升阅读效率

整本书阅读由于其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学习了后面忘了前面,或者忘记任务之间相应关系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好的阅读方法能够有效归纳现有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现有阅读进度的同时,及时掌握新的阅读内容,避免出现人物关系混乱、情节节奏出错等情况,因此就需要教师做好相应的指导[9]。在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法、批注法或读后感法来强化现有学习内容。读后感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每次阅读完成后现阶段的阅读内容进行感悟式的总结。学生能够在阅读完成后马上就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方面学生的后续查阅。以《鲁滨孙漂流记》的事件为例,可以将其主要故事情节分为首次出海遇难-被海盗俘虏-经营种植园-流落荒岛-遇到星期五-救援船长-回到英国等。学生也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对本书的理解来划定自身的事件重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快速地让学生对整书的基本脉络和故事情节进行了解,避免学生在后期学习中的不确定。同时思维导图学习方式也能够方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快速回忆故事内容,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同的阅读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策略指导的过程中不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法的选择,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才能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10]。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强化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具备鲜明的显示意义。整本书阅读不限制阅读的形式,也不要求具体的数量,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积极反馈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进行整书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挥引路者的作用,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整书阅读,保证整书阅读的有效性和效率。只有教师不断更新方式,不断创新思想,才能给予学生更多更好的阅读方案,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梗概鲁滨孙漂流记
拯救火星“鲁滨孙”
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
怎样写好作品梗概
如何写作品梗概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漂流记
成功在于什么?
鲁滨逊漂流记
人生的梗概
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