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录“年味”传承流变,讲述百姓动人故事
——以《吉林日报》系列新媒体作品为例

2022-02-13徐慕旗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吉林文化

◎徐慕旗

(吉林日报社,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引言

2021年春节前夕,《吉林日报》在彩练新闻客户端推出“年味记”系列作品,分别聚焦“春节买花”“节日朋友圈”“就地过年”“熏酱吉菜”“春联市场”“居家下厨”等10个议题,用优美的文字、精致的图片、生动的视频,从春节的民俗、风物、市场消费等不同角度切入,全景式地展现了吉林人办年、忙年的风俗和意趣,立体呈现出吉林省的年味、吉林人的故事,契合了春节期间热烈而温馨的舆论宣传氛围,也成为展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的一扇窗口。

该系列作品获得第三十一届吉林新闻奖融合报道类三等奖,稿件得到新华网、人民网、潇湘晨报官方网站等国内众多网络媒体的转载,得到了众多读者的点赞转发。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党报新闻肩负着宣传正能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职责使命。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采编实践中,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服务对象,深入群众的生产生活,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反映群众的创新创造,展现群众的精神风貌。”[1]

新形势下,记者必须始终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新闻实践路线,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党报新闻媒体,这也是履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遵循。只有真正关心群众的利益和情感,才能创作出贴近人心、社会反响好的新闻作品。遵循这样的方针原则,立足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如何推出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报道,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和百姓的新生活,是党报记者不断求索的问题。

近年来,“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成为各大主流新闻单位在春节期间重点策划的选题。记者们积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深入基层和一线,采写了大量以普通百姓为新闻主角的优秀作品。《吉林日报》也推出了一系列沾着泥土和露珠的鲜活报道。记者们将视线和镜头对准乡村的田间地头、城市的大街小巷,聚焦各战线、各领域中平凡的劳动者,“说实话、说新话、说百姓的话”,呈现出的新闻作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2021年,在“新桃换旧符”的时间节点上,经过周密策划,《吉林日报》在彩练新闻客户端推出“年味记”系列。记者们立足财经战线,深入市场一线,采撷百姓生活中的日常点滴和种种过年习俗,借助媒体融合形势,以短小轻快的形式和活泼真挚的笔法,弘扬特色民俗,讲好百姓故事。

首篇《小年,忙年的节奏开始踏上鼓点》[2],选在小年当日推出。在中国传统年俗中,从这一天开始,此后直到年三十,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忙年主题。因此,小年也是进入春节倒计时最富象征意义的一天。记者深入节日消费市场,分别聚焦花店店员、外卖小哥、小摊摊主等,聆听并记录生动而富有泥土气息的百姓故事。

对于细节的挖掘和呈现,是讲好新闻故事的关键。记者聚焦并记录个体经历,例如,花店店员收到了老板娘准备的新年福利,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用微信和家人交流各自忙年的进度。在疫情影响下,他们也是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的代表。

又比如,在《总把新桃换旧符》[3]一篇中,记者围绕摊主老赵的生意,引出“春联”这一代表性的年俗饰物,写出了节日消费市场的火热,以及百姓忙年的喜悦;《最是饺子解乡愁》[4]一篇,记者聚焦外乡人小杨第一次独自置办年货、包饺子的故事,将传统年俗镶嵌在个体经历中娓娓道来,极具生活气息。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要坚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观念思路、形式内容和手段方法,写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新闻报道。[1]在“年味记”系列报道中,记者们拍摄了大量精美图片,同时剪辑制作了很多富有现场感的短视频,让系列报道在呈现方式上更为丰富立体。

在“忙年”这一大议题之下,该系列作品从不同角度出发观照普通百姓生活,以小切口管窥时代断面。众多细节的呈现,也奠定了该系列作品温情脉脉的主基调,契合了春节期间的舆论宣传氛围。

二、凸显年俗新意,把握消费脉动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

在中国年俗传统中,深埋着绵延不绝的文化根脉。横向来看,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年俗在不同地域间呈现出万千风貌,折射出特色鲜明的文化光彩;纵向探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俗在传承中不断生发出新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碰撞出更多奇妙的“化学反应”。而这也正是传统文化持续获得生命力的动力源泉。

吉林民俗学者施立学在《东北年俗》一书中写道:“黑土地上的岁时风俗是色彩纷呈的。”书中指出,东北的年节风俗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它不仅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林林总总的节令风俗更展示出东北黑土地文化中别具一格的文化现象[6]。《吉林日报》作为省级党报,肩负着传播特色年俗文化的重任,通过对年俗新变化的捕捉和表达,也将其作为展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孙雷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文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需要在创新表达形式上下功夫,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传承下去。要“让表达形式和传播渠道跟上时代发展”[7]。“年味记”系列中多篇作品聚焦消费市场,记者们以短小精悍的现场报道当好新闻“轻骑兵”,在普通人的忙年故事中,把握消费脉动,更折射出年俗传统在新时代传承中焕发出的生命活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买花,已经成了多数城市人家的“必修课”。东北冬天万物萧索,而鲜花的点缀更契合新年喜庆欢腾的氛围。在《三年姐妹的“花样”年华》[9]一篇中,记者记录了三姐妹春节买花的故事。幽默的笔触,灵动的表达,真情的灌注,让简简单单的买花经历妙趣横生。诚如作者所言:“跟随一辆辆满载鲜花的车辆驶出花市一条街,‘如许春色’就这样源源不断漫进千家万户。[8]”

在《老字号,小档口,最心仪的熏酱味》[9]一篇中,记者聚焦吉林老字号熏酱美食。“多年来,东北人春节的餐桌上,多少总会带上一点‘熏酱味’。”简单而有力地概括了吉林人的饮食习惯和吉林的民俗风貌。记者选取了富有代表性的熏酱老字号企业,由此生发开来,探寻熏酱美食的沿革与创新,并通过今昔对比,写出蒸蒸日上的百姓生活。

中国人迎接农历新年,总是充满了郑重的仪式感,“家”和“人”都要焕然一新。除了居家洒扫,采买食材、饰物等,买新衣、理发等活动,也是人们在春节前夕非常必要的忙年步骤。记者在《争做街(gai)上最靓的“仔儿”》[10]一篇中写道:“进入腊月,爱美的人们脚步就像上了发条一般,奔走于各种商场店铺,对于一年一度的春节‘比美’大环节,他们无比重视。这关乎着万象更新时节精气神儿的塑造,也是一年打拼成果让亲朋好友‘检阅’的最好时机。”记者以幽默轻松的语言,记录了街头巷尾人们“变美”的脚步。同时,向历史深处求索,将史料中记载的年俗和当下人们的消费习惯对照书写,产生了古今碰撞的奇妙阅读体验,也在不知不觉中,镌刻下时代进步中年俗的演进轨迹,以及经济社会的悄然进步,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三、寄托真挚情怀,坚守为民初心

新媒体高速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其在新闻呈现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更强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为一些负面的舆论传播生态创造了温床。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指出,不同的介质决定不同的传播内容。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传播介质变了,新闻资讯的内容也被重新定义。目前,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资讯外,生活服务、健康知识、历史钩沉、娱乐视频等泛资讯大规模进入新媒体内容生态中。这些内容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但也带来过度娱乐化和伪科学等问题[11]。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甚至思维方式,碎片化、浅表化阅读成为新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效应。“新媒体是工具而不是玩具;是途径而不是目的;是大众传播的新灯塔,而不是一个哗众取宠和发牢骚的小喇叭。”[12]

善用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内容和表达方式,同时打破新媒体带来的传播“魔咒”,避免媚俗和肤浅表达,坚守为民初心,创作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新闻作品,这些都对新时代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在新的舆论生态中,主流媒体的记者需要时刻警醒,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出主流声音,抢占舆论高地,传递正能量,不断创作出高质量、有情怀的新闻作品。

记者讲述个人经历、直抒胸臆,寄托真情实感,是“年味记”系列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记者们以优美的笔触寄托真挚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创作诚意。例如,《三年姐妹的“花样”年华》《浏览朋友圈:我们都在镌刻新年轮》《灯火点亮黑夜:让希望满格》《宅家过年:在厨房烹调团圆之味》等篇,记者们从个人视角出发,借助优美的散文笔法,寄托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歌颂百姓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怀,生动呈现出有关过年的中国故事。

在《浏览朋友圈:我们都在镌刻新年轮》[13]一篇中,微信朋友圈中有关春节的各种动态让记者有感而发,于是写下该篇佳作。

在“抗联情结”一节中,记者表达了对东北抗日联军深深的敬仰之情。吉林曾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这里冬季严寒漫长,作战条件极其艰苦。以杨靖宇将军为旗帜的东北抗日联军就是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与日军殊死搏斗14年。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当日正是农历正月十六。“据说,每到正月十五,当地百姓都会送金灯祭奠杨靖宇将军。在民俗的不断流变升华中,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民俗更动人心魄呢?”记者将英雄故事和传统年俗融合讲述,深情道来,体现了独特的新闻视角和深切的家国情怀。

再如“吉林冰雪”一节,记者以多年来对吉林冰雪产业发展的深刻洞悉,从“冰雪年俗”这一切入点入手,举重若轻地道出了吉林经济转型升级的宏伟历程。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吉林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是生态天堂,青山绿水、冰天雪地化作金山银山,带动吉林产业转型升级脚步跃升;这里是创新高地,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老工业基地活力迸发,“吉林智造”蜚声中外,白山松水间处处涌动着澎湃的发展热潮,百姓生活日新月异。如何把这些崭新的变化和蓬勃的气象转化为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故事?记者们立足各自熟悉的领域和战线,对此会有千百个答案。而创新视角,深入现场,以小切口讲述新闻故事,是很多记者不约而同选择的新闻写作路径。这是让新闻报道“沾露珠、冒热气”的重要技巧,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立足财经战线,参与“年味记”系列创作的记者们想把百姓欣欣向荣的好日子写出来,要写出那股热乎劲、那股精气神。他们沉下心、走一线;采访时用心感受,创作时满怀深情。

在《灯火点亮黑夜:让希望满格》[14]一篇中,记者从万家灯火生发开来,从小区物业管家为业主修灯的故事,到百姓走进大型商场观赏户外灯展的喜悦,在城市亮化这个细枝末节中,折射出百姓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营造出热烈而温馨的农历新年氛围。

近年来,疫情深刻影响着世界,也为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带来了超出预期的改变。在饭店吃年夜饭、春节旅游等方兴未艾的消费热潮也因为疫情影响而有所回落。在《宅家过年:在厨房烹调团圆之味》[15]一篇中,记者借助精美的图片和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记录了温馨的家庭时光,打捞起记忆深处的悠悠往事。“在这个避免外出与聚集的春节,所有年味的内涵都在向家的空间聚拢回归。围绕着一日三餐,一家人安然消磨着漫长悠闲的时光。家的味道在厨房里酝酿得愈加醇香、绵长。”

新闻记者永远在路上、在现场,满怀激情地用动人笔触讴歌时代和人民。

猜你喜欢

吉林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9.到那边哭去
吉林卷
解读“吉林大米现象”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