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优势,构筑草原印城

2022-02-13陈琪凡武建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草原旅游文化

陈琪凡,武建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1 实施背景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生态优先、科学运用”[1]。以优良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层基础,再加上中华民族的强大生机活力和对历史的信仰,平等地重视和保护,利用大众化去宣传,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保存民族的文化元素,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激励人民向前迈进[2]。强化保护和保护文化遗产主体、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和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做好保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3]。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团结。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产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着深刻的思考。加强对非遗保护的支持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民族情感和民族团结,提倡文艺创作与创造性设计的有效利用,提高产品文化内涵。将其运用在民族文创产品的创新应用中,为民族文创产品提供丰富的视觉特性,继而帮助其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公众对民族文化内涵与价值的理解,进而实现文化创新,推动国家的文化传承与传承。

要把资源集中起来,突出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域特色,强化规划和规划引领,形成一个文化产业的集群,提高其类型和专门性。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行业的支持力度,弘扬优秀的国家文化,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发展、打造、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名城。

建设著名文化城市,必须具备该首要条件:探索所在地区的基本城市文化,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用文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都市经济。可以加强城市居民的日常沟通,打破理性决策对城市居民内心和生活的隔离,创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印城文化三个特点是包容性、独特性和现代性。 第一,包容性(兼收并蓄)就是指这座城市自身具有大量的历史遗产;其二,独特性(原创性)源于诚实文化的包容性,它是集多种不同的文明精华于一身,体现出其它都市所没有的特色。其三,现代性(时代)意味着文化继承发展,创造经济价值,依托相应的文化产业。

美丽神奇的草原城市,鲜为人知的蒙古族风情,有各类文物古迹,种类齐全。当前,我国印城的发展还处在初步的摸索与发展阶段。尽管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厚,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现代文化产业核心尚未形成产业规模,旅游产业经营粗放,管理松散,社会声誉较差,没有构建出属于自身特色的形象宣传定位。在区域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要在日益激烈的区域旅游市场中立足,就需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精品,区域旅游业竞争不仅要参与旅游资源的竞争、旅游产品的竞争、旅游市场的竞争,还要介入旅游地形象的竞争之中。某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旨在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和扩大消费市场,为开发者带来更多的效益,为游客塑造美妙的体验。旅游业的发展要从资源供给、产品设计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任何一个区域的旅游开发和规划,都可通过分析区域的风景资源和区位优势,确定相应的开发模式,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

2 实施理念

长久以来,人文艺术的资源根据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转化,而不是按照市场进行调配。打通这一个壁垒,从点到点、条线式的跨区域、跨领域的全面协调,以促进资源整合,“合”出竟争力;融合带来创新,现代观念重塑传统文化。打造具有体现自身特色的都市文化,探索和培育城市背景,促进文化宣传,加强城市区域文化的感官印象、文化体验、地方记忆和特征传递[4]。希望在地域优势的基础上,营造“草原印城”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1)政府主导:要以政府为主导,重组利用更多文化和旅游资源成功实施。

(2)创意先导:以地方特有资源——构筑“草原印城”为目标点,结合红山、蒙元、辽文化基础,吸收世界上最好的创新思想和方式,通过对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二次创作,重视挖掘和利用有关的材料。

(3)产业延伸:将草原特色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产业集群整合到一起,实现概念化与产业文化的一体推进。

(4)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的“神秘性”和“唯一性”特质,通过系统性、持续性的整合营销,完成产业系统的可持续领域化发展。

3 旅游市场资源分析

3.1 优势

内蒙古草原总面积在我国五大草原中位居首位,国务院列将成吉思汗陵录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置身于大草原的美景中,使游客能够享受开放轻松的氛围,在短时间内忘记日常琐事,开阔视野,一边感受着他乡的异域生活乐趣,一边给自己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3.2 劣势

内蒙古地区目前缺少特色鲜明、时代特征明显的草原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宣传工作并不充足,难以提供出文化旅游性强的项目产品;区域内其他线路联合运营效果较差,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游客体验项目较少、体验时间短且层次不高,旅游者参与程度不高,获得感单一,无不影响草原文化主题旅游景区的形象。

3.3 机遇

相关草原文化主题旅游景区项目并不完善,留下很多发展机遇。

3.4 挑战

受到西安、延安帝王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竞争影响,分散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在满足游客多元体验需求方面,草原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还有较大差距,面临很大的挑战。

4 实施策略

中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生态类型多样,但近几年,它依靠丰富的资源,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形成了以“羊、煤、土、气”为特征的发展道路,但是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十四五”时期提出了高品质发展的新要求,中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特别是对于碧水蓝天、绿水青山的生活环境。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内蒙古的生态文明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提出了一批关于内蒙古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内蒙古的生态文化发展方向,指明实施路径。

坚持以 “生态保护”为主要原则来发展草原印城,通过合理分期、开发创新、科技引进等手段弹性递进发展旅游经济,实现自然景观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与本地人的观点进行全面磋商并得到尊重,鼓励当地牧民参加旅游服务,因地制宜整合开发旅游资源,最大程度地保留并突出当地生态文化特色,避免同质资源之间非必要竞争。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掘该地域所蕴含的草原文化内涵,诠释并包装传统草原文化与现代文化,推进构筑草原印城;不仅可以有效继承、保护草地文化,还能推动旅游创新,加快转型升级[5]。

以“草原印城”文化旅游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契合点,开展“草原印城”主题外展活动。在全国征集“草原印城”标识,在全国发布评选“草原印城”形象大使和代言人的公关活动,引起公众关注、参与、评说,以此为噱头制造新闻热点。

4.1 “草原印城”定位点是“中国”印城

着眼点必须国际化,实施宗旨应以北京市为依托,借助于北京各委办局和所属机构,在国内影响力辐射到国际,借助全国权威性的涉外机构造势、借势、代势。与新华社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形成构筑“草原印城”的宣传“智囊”,一方面以北京为辐射基地,借助 《新华网》《参考消息》《半月谈》《瞭望》《内参》等主流媒体,通过持续性报道、宣传,树立“草原印城”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借助《新华社》人文资源(各地区分社,海外分社),构建“草原印城”人文推广网络体系。在国内掀起“草原印城”文化热点高潮,与北京同步,组织配套活动。活动中城市外宣是必要的,但不能停留在浅层次,要拿出长效、可持续的举措。一是拿出专项土地资源,对中国印城项目区进行规划,对“草原印城”项目组织招商;二是对打造“草原印城”相关产业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三是寻求“草原印城”文化旅游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多元化,通过有选择地引进战略投资者扩大“草原印城”的影响力;四是吸引资金,招标建设“草原印城”标志性建筑“印城大厦”。通过以上措施使“草原印城”由概念化变成实业化。

4.2 实施金融驱动

落实财政部、国务院有关文化产业新发展的安排,制订系统的信贷支持政策。在这些行业中,重视国家和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支持下的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网络运作和广播电视播出、新闻出版、电影院线和文艺演出院等;对于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具备轻资产、重创意特点或新兴的第三文化产业,在融资模式的研究中,也包含着如网游、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创意等。金融的介入既能解决公司的融资需要,又能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是助推社会形象、信誉的有力手段。

在印城的发展中,印城的高渗透、内聚力可以起到很好的结合效应,使各个行业的关联性、交叉性、互补性得到加强,推动工业整合发展。首先,IP能够有效地实现工业的一体化和协同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工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草地工业虽然拥有广阔的国土,但是由于缺少总体的统筹规划,导致了许多地区的土地资源总体使用效益不高。当地的劳动力不足、缺乏省外流动人口、缺乏对外资的吸引、缺乏人才、缺乏资本、缺乏资源等,也是内蒙古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利用印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将现有的各项因素进行高效的融合,实现对未使用要素的高效利用;而IP的文化内涵则能有效地提高草地原有的生产要素的增值能力,从而提高已有的生产要素的经济利益,实现生产要素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6]。此外,宣传“IP”概念,不仅可以为企业的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创造更大的空间,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本和人力资本。

4.3 通过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扩展与重组,可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产业链是 “以某种技术、经济联系为基础,根据某种逻辑和空间分布的具体逻辑联系而产生的链条联系”。在科技、工业生产要素的发展和革新下,各行业的职能相互交叉、互补,使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重组,从而使不同行业的协同发展成为可能。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文化 IP拥有巨大的资源,而在不断创新中,它可以使其获得无限的发展。其一,在基本层次上,通过发展印城的“草原印城”IP,可以形成一套具有“大”字形的“文化 IP”的特色商品链,提高“大”产品;其二,利用“文化 IP+生态(观光、体验)”打造一种独特的印城文化旅游,以“印城”为商标,发展和发展一大批有民族特点的商品,其中包含了文创产品、纺织品等,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底蕴。其三,从印城的服务层次来分析,可以借助“印城”IP文化优势,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以印城的文化IP为中心,在以上三方面的合力作用下,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化 IP”的延展、激发行业的创新活力、为其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打造以文旅体融合发展为核心的草原印城产业链。

4.4 通过产业空间的聚集,能促进印城的文化工业发展

工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域区域,通过某种特殊的要素或优势行业的推动,使各行业在一定地域上的聚集和聚集。工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可以使企业的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共享,而且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促进工业的发展。草原印城的IP具有高渗透、高凝聚的特点,以“草原印城”为核心,以“草原印城”为主要驱动力,以“特色小城”“生态特区”“主题趣园”等方式,启用空间聚合并添加三项主要功能以促进行业整合和发展[7]。以当地的民俗风情小镇为主体,整合当地建筑、节庆、饮食、传统技艺等传统元素为基础,以“xx印象”为核心,将会成为一个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 IP,带动城镇的手工艺品加工和其他加工行业的发展。

4.5 通过企业的利益关系,能促进印城的文化工业发展

行业内的利益共生和合作是促进行业整合发展稳定和提高的关键。随着“草原印城”的产业化,各个产业的产业结构、产业功能的交叉性、产业空间的集聚程度都会越来越高,草原印城的产业集群,只要是以草原印城的IP为中心的产业发展,就会对整个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在企业整体的生态系统中,企业的文化 IP不仅是企业的共同发展因素,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的风险共享和利益共享。这种密切的合作,可以促进不同行业的合作,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巩固和提高行业的发展。

5 结语

建立草原主题旅游景点,为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让草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继承与创新。对草原文化的认知与评估,要在更长期、更深层次的大背景下,全面了解和激发牧民的热情与积极性。激活大草原的活力和独创性。探讨草原文化创新发展与草原生态有机结合、牧民生计良性互动的新模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传承与发展机遇和空间。

缺乏发掘和提升草地旅游的文化内涵。所以,体验草原文化之旅,满足更多的游客需要,使游客体验到不可替代的新鲜和快乐,保持其生机和活力,将草原文化旅游的魅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参与的体验需要,将草原文化与游客所需的体验类型相结合。探讨内蒙古草原文化与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可以实现提升有形资产效应和扩大无形资产影响的多重目的,具有“蝴蝶效应”。

猜你喜欢

草原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谁远谁近?
旅游
可可托海的草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