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2022-02-13
1 山西财政:确定6家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代理记账服务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专职财务人员短缺、经营发展需求较高等问题,近日省财政厅制定出台《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云会计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山西省财政厅为中小微企业购买代理记账服务的实施细则(试行)》,建立了“政府补贴支持、机构降本让利、企业免费享受”机制,精准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10月31日,省财政厅通过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确定了山西云会计财税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企臣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和创空间企业孵化园有限公司、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鸿信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吕梁三发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太原博远达商务秘书有限公司6家会计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代理记账服务,并予以公告,中小微企业可自主选择入围机构为其提供代理记账服务。本次为中小微企业购买代理记账服务,紧紧围绕完善要素服务保障主线,通过财政补贴、机构让利等方式,让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更精准、精细、精益的财会数智化全方位专业高效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融资能力,营造了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2 山西财政:我省成功发行第七批政府债券205亿元
10月28日,省财政厅通过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成功发行今年第七批政府债券205.2133亿元,信用评级为AAA级,期限包含10、15和20年期,平均年限13.62年,平均中标利率2.98%,平均投标倍数为21.45倍。本批发行新增一般债券50.6633亿元,新增专项债券93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61.55亿元。至此我省今年已累计发行政府债券1332.3104亿元。
本次发行突出三个特点,一是采用新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首次采用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更加精准。二是扩大支持领域。本批发行首次投向新能源项目,我省政府债券支持领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三是用好结存限额。充分利用财政部下达我省的专项债券结存限额,重点保障了我省138个战略项目落地。
3 朔州财政:充分发挥财政强农惠农作用
今年以来,朔州市财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紧扣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重点,保障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等重点领域,持续发挥财政强农惠农积极作用,高质量推进“六大基地”开新局。
一是持续加大农业农村资金投入。今年以来,朔州市投入财政涉农资金13.97亿元,同比增长15.7%,涉农资金的投入有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事业整体发展。
二是聚焦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发力。今年朔州市级财政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0.97亿元,按照2022年用于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占比不得低于下达当地专项资金总规模的55%,且不得低于2021年用于产业发展的占比的要求,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侧重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三是持续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为提升全市“三农”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农业灾害损失,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以来,朔州市财政下达1.22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用于对各类种植业、养殖业参保主体进行政策扶持。
四是推进村级集体发展壮大。打出资金投入和奖励机制的“组合拳”,为全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赋能。一方面投入1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代起草了《朔州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
五是加快涉农资金支出进度。为尽早发挥涉农资金和政策效益,朔州市财政持续推动有关转移支付尽快下达,要求各县(市、区)和相关涉农部门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把支出进度提上来,加紧推进已纳入年度计划安排的重大农业农村建设。
4 阳泉财政:市场主体倍增助力财源税源建设
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不确定因素,阳泉市、县(区)围绕放水养鱼的思路,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让利于市场主体,用财政收入短期的减、财政支出短期的增,换取市场主体活力倍增。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按照“应享尽享”原则集中在6月底前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增加市场主体现金流,减轻经营压力。
二是加大对新兴产业第三产业扶持力度,经阳泉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制定出台了支持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财政奖补政策,明确“十四五”期间对各县(区)、高新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划市级税收增量部分,按90%奖励给县级财政。
三是阶段性取消对市高新区税收增量分享政策,让利于高新区0.66亿元,主要用于支持高新区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真正将高新区打造为市场主体聚集地、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
5 忻州财政:充分发挥专项债券“稳经济”作用
一是提早谋划,争取债券项目“最大化”。结合忻州市实际和政府债务限额,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债券资金。会同项目单位做实资金平衡方案,确保专项债券收益与偿债自求平衡,严控偿债风险。2022年,忻州市谋划储备了125个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国省两级财政、发改审核的项目有89个,其中对准备充分、成熟度高且符合发行条件的63个项目,予以支持并成功发行,共新增专债限额41.86亿元,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最大力度的债券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市县两级财政短期支出压力,为全市发展赢得了空间。
二是突出重点,推动申报发行“快速化”。加强与市发改委的协调联动,聚焦专项债券投向九大领域,围绕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优先保障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依托“四库”审核机制,严格项目的合规性审核和风险把控,优先支持成熟度较高的项目。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督促项目单位加快手续办理,从严从紧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以“项目快推进”促进“资金快使用”,把好债券发行“提速关”。
三是使用增效,推动项目建设“优质化”。进一步规范债券资金使用管理,规范资金支出用途,强化资金使用台账管理。定期组织召开项目单位座谈会,及时跟进项目实施推进情况,督促项目单位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建立债券资金支付进度和项目推进情况月报机制,强化定期通报结果运用。2022年,忻州市专项债券项目覆盖铁路、市政建设、保障性住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林水利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31.17亿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0.69亿元,有效发挥了专项债券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
四是绩效监控,推动资金监管“精准化”。建立健全专项债券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推动事前绩效评估报告与项目资金需求同步审核,将绩效理念融入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依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对新增债券发行使用实行穿透式、全过程监控,实现债券信息全生命周期动态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债务风险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提高债券资金的配置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