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策略探析
2022-02-13姜坊园
姜坊园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就如何引导学生快乐地抒写内心、轻松地落笔成文,笔者从开“源”、引“路”、趣“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使作文教学的节奏贴近孩子的心灵,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写真情。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迈进习作的大门。这时候,他们的积累比较匮乏,生活阅历不够丰富,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完善,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一个层次,不少学生就被“作文难”给吓蒙了。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快乐抒写内心,轻松落笔成文,我认为可以从开“源”、引“路”、趣“评”这三方面入手,如清风细雨般润泽习作的田园。
一、开“源”——积淀习作素材
写出好文章需要厚积薄发,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习作时才能文从字顺。而让学生积累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养成观察、阅读的习惯,并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摘抄、练笔、日记等形式进行积累和内化。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习作素材巧妙地引入我们的习作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引得源头活水,丰富学生素材
我们在指导写作时,应该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把自己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地记录下来,让这些素材成为同学们习作的源头活水。
1.贴近生活,拉近创作距离
在作文批改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作文题材老套,写出来的事件干巴巴的,让人觉得没有新意。其实习作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是学生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往往是转瞬即逝,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也不会去记录生活。因此,我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比如统编版语文三上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单元的核心语文要素就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记下来。”本单元的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不少学生都写了狗,但我发现学生们对“狗”的印象不清,甚至有学生写了狗的嘴巴上有八根胡须。针对这一现象,首先,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狗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布置学生回家自己观察狗的样子,并且提示他们注意观察要细心,要有序。特别注意观察狗的耳朵、尾巴、嘴巴的特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果然,第二天,学生的习作内容准确了许多,原来“狗的耳朵有圆有尖,听到动静时会竖起来;狗的嘴巴黑黑的,零星散落着几根胡须;狗的尾巴在兴奋时会翘起来…… ”这次的作文教学,让学生明白了原来观察在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对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大有帮助。
又如,教学《父亲、树林和鸟》时,学生不明白“雾蒙蒙”是什么样的场景。正巧,半个月后,大雾降临城市。早上到校后,就听学生三三两两在讨论,有学生说:“这个雾真大啊,这个就叫雾蒙蒙了吧,我觉得我可以写一篇日记了。”于是,我在早读课上带着学生观察雾,让他们说说雾的颜色,走在雾中远处和近处各有什么感觉。有了生活的真实素材积累,学生的习作就灵动了不少。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给他们观察方法主要是指导他们学会有顺序的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由内而外。在孩子动笔前,教会他们观察方法,养成细致、留心观察的习惯。
2.体验生活,丰富学生兴趣
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很好的情感体验,也是绝佳的写作素材。这些独特的、真实的经历,往往能让学生的作文真实动人,独具匠心。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材料,根据习作的要求,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游览……例如统编版语文三上的习作《那一次真高兴》,作文要求写一件高兴的事,于是我带着学生进行了一次击鼓传花的游戏,学生们玩得兴致盎然,游戏结束后,我及时和学生一起梳理游戏过程,因此,学生的习作内容真实具体,又有个人的独特感受。本学期,学校组织了拔河比赛,第二天,我赶紧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拔河比赛的过程,并播放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对有些同学的面部表情和手部进行了放大,学生在觉得好玩的同时,也初步掌握了比赛时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方法。
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又活跃了他们的写作思维。学生在习作的路上越走越顺,再也不畏惧写作。
3.记录生活,留住只言片语。当学生有了独特且丰富的生活体验后,鼓励并倡导学生及时记录下来。或记在手边能找到的纸上,或记录在家长手机的备忘录中,或回家后写在日记本上……如生活中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发现的新奇美丽的事物,看到的一个有趣的神态,或者听到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都可以写下来,无需成文,三言两语即可。这样做,教会了让学生及时抓住生活中的灵感,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后,再指导他们把这些宝贵的“只言片语”整合梳理,成段成篇,为今后写文章时做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阅读氛围,丰富学生语言
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過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不断积累,才能真正掌握这一能力,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习作中,一部分学生虽然积累了生活中的精彩素材,却苦于无法将它们文从字顺地描述出来,这正是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导致的。
1.抓好课内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着力指导学生发现课文中语言表达的方法与规律,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录下来,并熟读成诵,做到融会贯通。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的雨》《大自然的声音》《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搭船的鸟》等课文,语言优美,非常值得学生整篇背诵。语言这样长期的积累下来,学生就会将这些语言文字的素材转变成自己的宝贵财富,当他要用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涌上心头,提笔倾吐心声。
2.重视课外阅读
大量的阅读课外书,有助于丰盈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外阅读可以给学生增加新鲜的词汇和语句,而此时的三年级学生记忆能力强,他们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这些词句记住并模仿。这一阶段,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年龄的课外读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以图片为主的书籍肯定是不推荐阅读了。另外,这时候的学生课外阅读积累是混乱的,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素材分类的意识,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读物选择。摘抄好词好句是一个积累素材的好方法,我们不妨做得更细一些。例如可以指导孩子分类摘抄,写外貌的、写动作的、写春天的景色的、写小兔子的……有了这些丰富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上就不难了。
二、引“路”——搭建习作支架
这些个性的生活体验只是为学生打下了写作的基础,如何把它转化成精彩的作文,就需要教师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鼓励和帮助。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从选材、构思、草稿、修改等环节入手,在写作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写作。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成为学生习作上“画龙点睛”的合作伙伴,让学生写出个性。
1.再读要求,加深习作要求理解
习作前,让学生再认真读一读习作要求。这不同于预习前和找例文前读习作要求,这次让学生读是帮学生将头脑里的习作酝酿加以整理。再读习作要求时,学生已不是只从字面上明确写什么、怎么写,而是从习作的内容到习作方法都有了更深的认识。例如:习作《这儿真美》的要求中写道:“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读完,我问学生:“经过预习,你们对习作要求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就纷纷举手,有的说:“如果要写花园,就要写清楚花园里有哪些花,这些花的颜色和形状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学生说:“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还可以选自己最喜欢的花进行详细地描写。”学生明确了习作的要求和方向,更有利于文章情感的抒发。
2.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明确了习作范围与基本的方法,下一步,就启发学生在集体发言中整理自己的习作选材与思路。教师围绕“打算写什么?怎么写?”来展开学生思路。例如对习作《我有一个想法》一题,学生就纷纷发言,有的说:“我们小区的草坪里里都是狗的粪便,我建议狗主人们要随身携带一次性手套和塑料袋。”有的说:“每次取快递都要到驿站或者快递柜,有些离住的地方很远,如果在造房子的时候在每户的门口设计一个快递收取箱就好了”这些好的选材,激起其他选材还未酝酿成熟的同学的回忆与联想,于是他们也纷纷提出要写“不做低头一族”、“消失的爸爸”、“学校食堂的厨余处理”……学生的思维在发言中碰撞,创作的欲望高涨。
3.趁热打铁,抒发学生习作真情
经过前面的激发,学生对习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兴趣,形成一种“蓄情待发”的良好的习作心理状态。当学生跃跃欲试,能将素材用语言准确流畅地描述出来的时候,就是让他们提笔写作的最佳时机。教师是学生的辅导者,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状态,当发现共性的问题时,及时讲解,帮助学生完成习作。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享受自由习作的快乐。这样的作文教学再也不是封闭式的、没有个性的。当学生的题目、选材、立意、体裁等方面都有了创新,他们就自然而然地能写出新鲜的、有趣的、吸引人的作文了。
三、趣“评”——保持习作兴趣
作文评价的关键应是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让习作者自觉地阅读教师的评价、自觉地对照评价的内容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1.评价语言多点童趣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老师们的评语往往是这样写的: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这些评价语,对于三年级作文刚起步的孩子来说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不能起到好的指导效果。再者学生的习作不论好坏都是他们的劳动所得,付出了努力写出来的。在阅读评语时,他们希望老师对自己的作文给予肯定和鼓励,带着精神上的满足才能引发他们再次写作的兴趣。在评价的语言上我们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多一点童趣,不要太过于书面化,让他们有兴趣读。例如:“这真是一篇爱意满满的小作文啊。”“你真是一个渲染气氛的小能手。”“老师给你点赞。”“对于你的进步,老师给你比心。”等。除了评语,还可以画上一些简单有趣的画,例如一个笑臉,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这样学生有兴趣读,自然能有兴趣改。
2.评价方式多点乐趣
在习作讲评的课堂上,我们大多数的做法是选择一篇学生好的习作,读一读大家说说好在哪里,接着选择一篇中等的习作,读完后大家一起修改。这样的方式中规中矩,我觉得习作的评价方式不妨多点花样,更有乐趣一些。例如可以设计“小小朗读者”的活动,小组听读,一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的组员根据习作的评价要求,指出优缺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没听明白的部分,还可以提问。又如,可以为学生一学期的作文建立“作文成长档案”,这样学生就能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写作能力是否进步。
事实证明,很多学生的成功正是他们习作中的优点被不断挖掘并放大的结果。只有从评价的实效性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利用评价进行再创作,作文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总而言之,三年级习作教学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汲取生活之趣,养成勤于写作的兴趣,真正让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成为“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