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与经济发展之下家庭教养方式的“爱”与“碍”
2022-02-13苏珍玉
在知识经济时代,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其力量不容小觑,教育投资的观念走入普通家庭。学校这一教育场所是当前学龄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教育任务的教育工作者是责无旁贷的。而作为第一教育场所的家庭和第一任教师的父母,也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密不可分。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
在不一样的经济背景和教育背景之下,无论是专断型的家庭教养方式,还是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所催生的教育焦虑和内卷影响着各个家庭的育儿观念,这既有“爱”的力量,也不乏“碍”的阻力。那么,家庭教养的“直升机育儿”有什么“爱”与“碍”?愈演愈烈的“鸡娃”在“双减”政策之后还会持续下去吗?在经济逐渐崛起的背后,是怎样的一股教育力量激励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呢?对于此,笔者有以下的看法:
一、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利”与“弊”
一般而言,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分成四类:民主型、放纵型、权威型、忽视型,而实际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是前三种家庭教养方式,即民主型、放纵型和权威型。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表现在父母通常不是以长辈的身份与孩子相处,他们能有意识地创设一种轻松、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付诸在孩子身上的是民主的爱、平等的爱,这一家庭氛围中的孩子能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与父母一同探索成长道路。在大小事情上,他们也能够有商有量,一起發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样一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通常是民主开明的,他们有自己相对独立且成熟的价值观,对不同事件有着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与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放纵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看成是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相对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孩子不加管束,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向发展。由于孩子年龄相对过小、涉世未深、三观及其认知结构发展尚不成熟,他们的意向往往具有不合理性,可当他们出现不恰当的发展趋势时,家庭教育者也没有及时管制孩子,帮助孩子修正自己的成长道路。在中国,早年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位大人来说,这些“金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现实生活中也不免看到各种溺爱现象。家长是爱孩子的,但是这种爱在孩子成年走入社会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却是阻碍了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国外也有类似的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例如有些瑞典父母的育儿观,他们把孩子的需求放在中心位置,以求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即便听上去不太合理。例如,瑞典父母邀请了朋友来到家中做客,因大人之间的谈话内容让他们开怀大笑,可一旁玩耍的孩子却认为打扰到自己的娱乐活动了,便当众表达了不满,此时,瑞典父母也只好请客人离去了。在这一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是目无他人的,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较为缺少同理心和责任感。
在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将自己视为家庭的权威,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出对孩子言行的绝对支配与操纵,儿童的一切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并接受父母的控制。对孩子们来说,父母所说的话就是不可违抗的命令,是绝对的权威。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是被动的、依赖的、顺从的、缺乏主见的。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也随之产生,即“密集型教养方式”。“密集型教养方式”可以看着是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变体,它捕捉的是时常插手并强烈干预孩子生活的父母的行为,通常表现在学业方面的密集式要求。简言之,这是一种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高频化。密集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孩子应当总是按照父母所期待的方向行动与发展,却不被允许有自己的观点和不符合父母期望的举措。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从属于自己的权威角色当中的,从短期来看,父母为孩子预先铺设道路,这或许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但从长期来看,孩子的个性、独立性、社会性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我们常听到的“别人家的孩子”很多都处于这一家庭氛围中,为了取得好分数、好荣誉、好工作,却牺牲了自己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在这一高压下成长的儿童,有的孩子承受着巨大压力,按照父母预期的方向通往成功,然而有的孩子却背道而驰,堕入了失败、迷茫或极端的人生。例如发生在北京大学的吴谢宇弑母事件,报道一出,这一新闻就占据了各大网站报刊的头条,数不清的网友在下方评论吴谢宇是“白眼狼”“不孝子”,但深入了解以后才发现,吴谢宇从小正是处于这种高压的家庭氛围中。这种积压了二十多年的负面情绪使得他走向了人生的另一个极端,催生了又一个教育悲剧。
二、“双减”政策带来的“喜”与“忧”
2021年7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减少了996父母的育儿负担,另一方面更是对课外辅导班的严厉制止,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口号。“双减”政策中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在实际的政策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小学1-3年级没有家庭作业,部分小学要求学生上学不准背书包,各级各类学校也按照上级要求为家长和学生提供“5+2”模式的课后延时服务。其中“5”对应的是周一至周五的正常上学日,“2”对应的是下午放学后延长不低于2小时的学校课后托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自应试教育实施以来,高考“指挥棒”与“唯分数论、文凭论”等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确实存有一定的弊端。相对而言,高考是学子们一生中最公平、最经济、最有效的考试。即便是寒门也能出贵子,务农的孩子也能进入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因此,不仅教师为了升学率、重点率对学生施加繁重的学业压力,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名校所使用的手段也可谓五花八门。即便教育部提出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践行,但应试教育也仍然是批而不亡,素质教育也仍然是倡而不兴。究其根源,是因为高考对大多数孩子和家长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个人生十字路口。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之下,之前各类培训机构、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家长在教育上投入的时间与金钱也越来越多。数不清的奥数班、英语班、特长班压在孩子的肩上,不仅对家庭是一笔巨大的教育开支,对孩子身心更是极大的摧残。
然而更发人深省的是根据网上检索资料,清华大学公开资料显示,在内地招生的3400名学生中,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学生数量占比19.3%,是656人,而其中学校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的学生共有379人。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中学生占54.63%,城市中学生占45.37%,占中学生总人数54.63%的农村学生考入北大的仅仅只有16.3%,而占中学生总人数45.37%的城市学生考入北大的占83.7%。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靠的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齐心协力。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无一不影响着子女今后的发展方向。所以大多数家长对“双减”抱有支持的态度。自政策实施以来,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得到明显的减轻,他们能够在学校完成适当的课业任务,放学之后能够免除书包中的负重作业。不少的孩子回归欢乐的童年,和小伙伴们、街坊邻居在蹦蹦跳跳、嬉戏玩闹的年纪里享受着美好的童年时光。而且课外辅导机构的遏制使得家庭中的教育开支明显减少,由此给家长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又有不少家长对此表示忧虑。课后延时服务的教育质量是否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呢?没有了课后班,那孩子课后时间该干什么呢?对于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家长,孩子成绩下降、偏科严重,家长和孩子又该怎么办呢?若招生制度不变,“双减”下的高考孩子还能够进入自己的理想院校吗?家庭还能够实现阶级跨越吗?种种疑问让不少家长对“双减”政策提出质疑。如今,“双减”政策已经实施,还得经过时间与实践的检验,看看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与长久影响。当然,现行单一的评价体系想必也会受到教育工作者、教育部门的重新审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体系会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改革,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三、经济发展之下育儿的“爱”与“碍”
随着经济的增长,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越来越多的家庭更为富裕了,但他们为何感觉到的育儿压力却更大了呢?即便是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出生率却远不如预期结果。
回顾过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经济较为落后。为了迅速发展经济,每对夫妻基本都会生育好几个孩子。此外受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即便是在计划生育于1982年成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后,也有很多夫妻为了生儿子不断地偷生,被罚款。但是大多数的百姓能做到的也只是生而不育,养而不教。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使得优生优育、晚婚晚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段“富起来”的时间里,“小皇帝”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是中国密集型教养方式的弊端之一。
国家现已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但是,各种养育成本让一些家庭望而却步,例如住房成本、早教成本、育儿成本、失业压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可以大致推算出在约2亿的90后人群中,约有3/4未婚。社会现状从侧面反映出过重的生活成本使得年轻人不敢承担结婚生子带来的经济负担,他们无法负担逐年上涨的养育成本,更别提二胎了。
“在教育回报率较高的国家,父母更倾向于权威型和专断型,而在教育回报率较低的国家,父母多为放任型”。我国的高考政策与高等教育使得人们能较为公平地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较为满意的职业,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能力越高,人们的薪资水平也相对更高。此外,除了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这些满意的货币福利,还有非货币福利,例如声望、社会地位、工作保障等,这也是“鸡娃”现象愈演愈烈的部分原因所在。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大多家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倾向于选择为孩子提供能力范围之类最好的物质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活成本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是父母自己为自己施压的,在过去,生养一个孩子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养得活就行,很少在乎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用的又是什么。但现在对家长而言,孩子们不仅要吃饱穿暖,还要吃好穿好用好,这种观念下的养育成本自然就更高了。很多时候父母总喜欢暗暗地和别人家做比较,比谁吃得好、谁穿得好、谁住得好,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之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也表现出盲目的攀比之风和追求名牌之风等,还产生了不少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观念。
而且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成龙成凤,满满当当地安排了一个又一个的课外班。即使这些“吞金兽”的教育费用占据了家庭支出的大头,孩子身上的学业压力也显而易见,但家长依旧是乐此不疲。但我们能说这些家长不爱孩子吗?他们不是不爱,而是一种深爱,他们只是提前在孩子的观念里植入了先苦后甜的人生观。可是在他们这种沉重的爱下面,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却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学生厌学情绪会越来越大,有些甚至破罐子破摔。过早的、高度的竞争意识还使得有些孩子难以接受自己的失败,难以在挫折中学会坚强,难以承担社会的压力,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抑郁自杀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将极大地影响孩子之后的人生。
总而言之,经济、政策、家庭教养方式与育儿观念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没有哪位专家能够明确指出直升机式、专断型、权威型、放任型、忽视型等家庭教养方式哪一种是最好的。家长要理性地对待育儿课题,并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采取适合的教养方式,做出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更好选择。
(苏珍玉,吉林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