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2022-02-13卢彦东张永利

新长征·党建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长汀闽宁对口

卢彦东 张永利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所想、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无不体现“人民”二字。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001年2月,习近平在福建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福建工作期间,他主持完成了一系列推进经济发展、造福民生的工程,无不体现人民至上。实施“3820工程”。到福州之初,他就定下一个大目标,要把福州早日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于1992年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3820”工程。提出要把福州和海洋、和世界紧密连接起来,把福州建设成一个基于对台、面向全世界开放的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他仅仅用了6年时间,就把福州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整座城市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他离开福州市委书记领导岗位以后,福州市继续按照他规划的“3820”工程稳步发展。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20年过去了,“3820”设定的战略目标顺利实现,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战略布局基本形成,福州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福州市的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事就是要先想着人民

“林权改革”针对这样一个现实:福建全省“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首位,但长期以来广大林农却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2002年6月,习近平通过调研,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 “承包到户”“发证到户”的历史性决定,为福建林业改革一锤定音,彻底解决了困扰林业发展的“产权归属不清、主体经营错位、机制不灵活、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推动了林业发展,保护了林农利益。

治理“餐桌污染”。2001年2月,在看到新华社连续刊发反映国内“餐桌污染”的两篇报道后,习近平立即作出指示:“‘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关系我省农产品能否扩大国内外市场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他强调:“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人民所需要的,就是政府的使命。”在他的指导下,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个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治理“餐桌污染”工作连续14年被列入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推进“食品放心工程”。由此可见,习近平同志对民生十分关切。

改造“棚户区”。2007年7月2日下午14点,正是福州夏季最炎热的时段。习近平带着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到苍霞、上渡棚户区调研。他们走进了福州典型的木头房子,屋顶是薄薄的瓦片,四壁是木板钉的,不隔热、不透风,人进去抬不起头,一会儿就一身汗。习近平就是以“角色带入”的方式 ,让干部置身其中,有所感受。在随即召开的座谈会上,一位老大爷热泪盈眶地说:“衣食住行是人生四件大事,党和政府为我们解决了三件,现在又要为我们解决第四件,我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习近平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站起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福州的变化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千万不要忘了那些生活条件困难的群众。改造棚户区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件好事。”时隔3个月后,他又一次来到棚户区现场查看改造工程进展情况。当看到以往的破旧棚屋已被拔地而起的崭新住宅楼所取代,他高兴地说:“我们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

治理“长汀水土流失”。长汀的水土流失问题由来已久,相当严重,虽经过治理,但成效甚微。习近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1年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从政治的高度、时间的跨度、資金的额度、执行的力度,开创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河。2001年10月19日,习近平对长汀水土保持工作指示:再干八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2004年6月,习近平已到浙江任职,还惦记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11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从荒山连片到花果飘香 福建长汀十年治荒山河披绿》,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阅后进行了指示。2012年1月8日 ,习近平在中央调研组报送的《关于支持福建长汀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可以说,长汀是习近平同志“两山”理论的孕育之地、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之地,也为福建、为长汀人民留下了心中之绿。

成事要先想着困难群体

“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协同发展。”1996年,福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对口帮扶,省委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他亲任组长出席了5次“对口帮扶”联席会,亲自带队赴宁夏考察,提出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开创了很多具体做法。1997年习近平同志参加第二次联席会议后,去“贫甲天下”的西海固考察,提出“将西海固移民搬迁到银川。先搞一个试点,打造具有样板意义的闽宁协作示范村,并且要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昔日8000多人的贫困移民村发展成为人口6万多人的小镇“闽宁镇”。“闽宁镇”也因此成为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成为对口扶贫协作“闽宁模式”的一个样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了让移民有产业、有收入,实现宁夏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习近平要求并指导专家,攻克难关,将发源于福建的菌草技术“以草代木”移接宁夏,从试验示范到建示范基地再到8个贫困县大面积推广。到2007年,全区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创产值近亿元,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闽宁对口扶贫的一个重要产业,使一大批农户通过发展菌草生产告别贫困。在闽宁村参加验收的一位回族老汉编了一个顺口溜:“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共产党好,还是社会主义好。”在扶贫工作方面,习近平推进实施“造福工程”,想到的是那些困难群众。

“畲族群众茅草房改造工程”。全国畲族群众人口70多万,90%以上居住在福建和浙江的贫困山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畲族群众住的都是茅草土坯泥巴房,受台风、雨水浸打,一两年就坍塌,十分艰苦和危险。习近平同志把改造“畲族群众茅草房”作为“造福工程”的重要一项,权衡利弊,决定请这些群众搬下山居住,再发展一些企业 ,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这样既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又让他们和城市连接起来,形成了畲族群众“造福工程”基本规划。到1997年末,闽东的2000多茅草房户全部甩掉了象征贫困的“草帽子”。

责任编辑/李    文

猜你喜欢

长汀闽宁对口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对口扶贫协作“闽宁经验”的样板闽宁镇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数学(一)
馆藏苏区时期长汀公营工业系列文物赏析
绿色青山就是财富金山
讲述脱贫攻坚战中的“闽宁模式”
让历史课堂折射生活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