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之源”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2022-02-13赵娜代慧
赵娜 代慧
摘 要:将“数学之源”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是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算盘的认识”“角的度量”“圆的认识”为例,通过回溯“数学之源”,对数学文化走进日常数学课程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 数学之源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宝贵结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数学知识的起源,仅仅将数学知识机械地传递给学生,那么数学课程就无法很好地促进思维的提升、智慧的启迪。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数学文化的浸润,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置了“你知道吗”的板块,重点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文化背景知识。虽然这种形式能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数学史的知识,但是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没有带领学生回溯“数学之源”。回溯“数学之源”是指把数学文化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的建构和再创造过程。为此,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认识算盘”“角的度量”“圆的认识”为例,做了初步的教学探索实践。
一、创造算盘
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在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因为其灵活性、准确性等优点,仍然被广泛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部分关于算盘的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算盘上的各个部分,明确每个上珠和下珠各表示多少,并且会数数、读数、拨数。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上述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古人的计数方法及算盘的发展史融入课堂教学中。
第一步,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古人的记数方法,让学生思考数量多的时候,古人是如何计数的。随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古人狩猎回来会用石子记录捕获的野兽的数量,一只野兽用一块小石子表示,当捕获的猎物多的时候,就把十块小石子换成一块大石子。第二步,通过算筹的记数演示,展现古人是如何将记数形式进一步标准化的。例如,表示数字1~5时,有几根小棒就表示几;表示数字6~9时,横放的一根小棒代表5,竖放的一根小棒代表1,这样便可以使用较少的小棒来表示更多的数,是我国古代记数的一个重大发明。第三步,在算筹的基础上演化出了更标准的、更方便携带的计算工具——算盘。类比算筹,算盘的一串珠子可以用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要表示两位数就用两串珠子,三位数就用三串,以此类推。为了固定这一串串珠子,还可以在外面添个框,再把它美化一番。经过一代代人的探索和创新,古人创造了一个新的计数工具——算盘。
同其他知识点类似,教师在课堂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演示算盘,让学生大致了解上珠和下珠各表示多少,学会数数、读数、拨数,那么大部分学生就会很容易陷入迷茫的学习状态,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古人记数的发展史融入课程设计,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从古人如何记数开始,到创造性地记录较大的数,再到通过算筹等工具简化记数方式,最后自然而然地引出更标准、更方便携带的计算工具——算盘,帮助学生在完整回溯人类计数工具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运用类比联想和独立思考充分理解算盘的结构、意义和使用方法,避免了简单、机械的记忆,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创造量角器
量角器是古人发明的量角工具,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与角的度量相关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工具背后的文化知识。为此,笔者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开始,一步步引入量角器的概念,讓学生对量角器进行充分的了解:①出示两组角,比较角的大小,比较时发现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式,即“点重合,边重合”。接着用“小角”进行辅助比较,让学生用“小角”拼凑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加深对“点重合,边重合”的印象。②制作“18等分工具”和“180等分工具”。“小角”一个个摆起来太麻烦,学生想到可以动手把18个同样大小的角粘起来,得到一个半圆,这个“18等分工具”就可以测量整十度数。为了测量像45度这样更精确的角,学生探究后发现还可以把“18等分工具”上的每个“小角”进一步细分,把每个“小角”平均分成10份,这样就有了180个“小小角”。③初步认识1度角。细分的每个“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度是测量角的一个单位。半圆工具上有180个1度的角,为了让这个密密麻麻的工具更加简约、美观,我们还可以“变一变”,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越来越了解量角器。④完善内外刻度。此时的工具可以量出很多角,但有些角读数不方便,对此我们可以出示反向角,从而引出外圈刻度,明确内外圈之间的区别。经过层层深入、细致的讲解,教师最终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量角器,攻克了“如何正确地选择内外圈的读数”这一教学难点。
实践是加深学习印象的保障。学生通过累加180个1度角,逐渐形成量角器的数学雏形,在量角需求的不断推动下,一步步完善想法,最终创造出了量角器。学生在创造量角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解决了“量角器为何是半圆形”这个问题,并且理解了量角器内外圈的意义。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并非单纯依靠记忆与模仿,而是在理解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和概念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三、创造画圆工具
“圆”这个概念最早被认为是从太阳、满月等自然现象中提取出来的,在文学艺术中又被赋予了圆满、完美、和谐、团圆等诸多内涵。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从艺术、文化的角度对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并不深刻。所以,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先带领学生欣赏圆,找到圆和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再归纳出圆的特征,最后直接出示圆规,展示圆的画法。虽然学生学会了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但是对其中的数学原理并不清楚,对圆的理解并不准确。
笔者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从“数学之源”入手,先用几何画板呈现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再用动态展示图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思考在每次变化中,边和角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边在逐渐变短,角也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光滑”。笔者提问道:“如果继续这样变化下去,会变成怎样?”从而让学生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意识到圆是一条曲线。接着,笔者让学生思考:“古时候只有直尺,没有圆规,为什么古人也可以画出圆呢?”随后用视频展现古人不同的画圆方式。通过观察视频,学生发现古人是通过“画点”和“画线”的方法画圆,于是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画点、画线,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心与圆上无数个点的距离相等”特征。接着,笔者让学生继续探索用不同的工具画圆,并动手制作出简易的圆规。
用几何画板感知圆的形成过程,可以突出圆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圆的本质属性。以古人怎样画圆为切入点,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对比分析体会圆的基本属性。同时,能激发学生对古人智慧深深的敬佩之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的画圆操作,能够让学生在规范操作的过程中体悟用圆规画圆的必要性,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圆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美国数学家、教育家乔治·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数学只有当看到数学的产生、按照数学发展的历史顺序或亲自从事数学发现时,才能最好地理解数学。”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最接近数学文化的源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回溯“数学之源”,不断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处理教材、二次开发教材,围绕教材内容开展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的源头出发,参与数学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知识诞生的内在逻辑,厘清知识的内涵和本质,更加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霞,马生松.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J].教育观察,2021,10(39):72-74.
[2]杜永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9):177-178.◆(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竹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