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和管理小学数学作业

2022-02-12肖小雪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轴对称双减课程标准

肖小雪

(会昌县第三小学,江西 赣州 342600)

数学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提升学生创造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适当、合理的训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但超过学生认知的繁重作业不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还阻碍了教学的有序开展。基于此,在全面解读“双减”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综合小学生的发展特征,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学科设计和管理作业。

一、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明确作业目标

作为教师不能不研究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我们的教学就迷失方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了解课程基本理念,掌握课程内容,明确课程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只有目标清晰了,布置作业才有针对性。

当然,我们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对教材的研究,因为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要认真通读整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了解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时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将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有效分解到课时教学目标。作业的主要功能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再根据课时教学目标,设计课时作业,环环相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比如,我们在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作业时,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将其作业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求周长和面积。同时,掌握掌握乘号的简写、略写,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通过作业,学生能知晓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并掌握用等式的性质解一般方程、特殊方程及稍复杂的方程,并能进行检验。

3.会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列等量关系,能够辨别解设“一倍量”为未知数x,并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进行解答。主要掌握用方程解决以下5 类问题:类型一——列型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类型二——列型如ax±b=c 比几倍多几少几的实际问题;类型三——应用乘法分配率列型如ax±ab=c 或a(x±b)=c 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类型四——列方程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及类型五——列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在确定单元作业目标之后,我们再设计了课时作业14 份,单元复习作业1 份,长周期作业1 份。每份作业控制在20 分钟之内,这样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就大大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二、注重创新,提升作业质量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本质即提升作业的价值,通过优化过重的作业,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那么,如何设置高质量的数学作业呢?

(一)渗透数学文化,提升作业高度

数学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本身有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基于此,教师要深挖数学教材中的人文资源,通过作业设置让学生体会数学文化。例如在学习完“圆”这节课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他发现的圆周率被广泛应用到了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的计算中。因此,大家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追寻古人的研究轨迹,将数学问题、研究成果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你在整理的过程中有什么其他发现吗?此项作业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类似的作业设计还有轴对称图形的欣赏,“司马光砸缸”故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等。

(二)加强和生活的结合,增加作业温度

数学来自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小学阶段的学生以感性认知为主,通过生活背景展示数学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加强理论和生活的结合,以强化学生的数学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完“统计”这一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家庭月用塑料袋”设计的统计作业,并在这一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三)调动学生多重感官,拓宽作业的维度

传统的数学作业以书面为主,这样的作业设计存在两大不足:一是难以调动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二是无法通过训练保证学生达到相应的数学水平。基于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多种智能作业,通过各种有效训练调动起学生的多重感官,以真正开启学生的智能,实现小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例如在完成“轴对称图形”这节知识点之后,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1.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说一说这些轴对称图形存在哪些共同特征?

3.议一议是不是所有的轴对称图形都满足这个特征?

该项作业围绕找、说、议等调动起了学生的多重感官,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全面的理解,并提升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设置分层作业,提升作业梯度

基于班级学生知识、兴趣爱好等的不同,教师只有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才能让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与发展。基于此,教师要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数学作业。例如“植树问题”的作业设计:A 层次学生的作业:一根木头,要锯成5 段,每锯开一处,需要四分钟,全部锯完需要_分钟?B 层次学生的作业:一个水塘的周长是300 米,每隔2 米栽一棵树,能种_棵树?一个六边形水池边上摆上花盆,每一边摆上6 盆,最少摆几盆?C 层次学生的作业:大象馆与河马馆相距100 米,绿化队要在两馆之间的小路旁种树,相邻两棵树间相距3 米,一共栽了几棵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逐级挑战,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强化管理,严格控制数学作业时长

繁重的作业负担会让学生产生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进而影响健康。所以,控制作业时长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前提条件。“双减”对不同阶段的作业布置做出了要求:低年级阶段不设置家庭作业;中高年级阶段的作业时长要控制在1 小时之内。因为中高年级开始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作业,因此数学作业的时间要控制在20 分钟之内。那么,如何在控制作业时长的前提下,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呢?

(一)教师预做,预计作业时长

虽然作业在巩固学生知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作业量越大越好。机械、重复类的作业不仅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秉持适量、适度的原则布置作业。因此,教师要根据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模拟学生的预做作业,通过时长和作业量的整体把握,做好作业设计与规划,并及时公示作业内容和完成时间,接受学校和学生的监督管理。

(二)学生反馈,记录作业时长

毫无疑问,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肯定比学生高,所以会出现教师预做作业的时间比学生实际做作业的时间相差很远,教师认为简单,所花时间不多,而实际上学生认为很难,花费时间多。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呢?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小学数学作业完成记录表》,让学生记录作业完成时间。

小学数学作业完成记录表

《小学数学作业完成记录表》每周上交一次或者不定期抽查,教师就可以根据表格反馈的时间,及时调整作业题量和难易度,切切实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三)家校合作,严控作业时长

基于小学生自身差异性,教师除了事先预估作业之外,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家校联系微信群和家访、电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质量情况,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判断,及时通过调整作业难易度,为其量身定制,保证人人都能获得发展。

“双减”政策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大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教育改革浪潮,抓住契机,以作业为抓手,积极优化设计作业和强化管理,提高课堂效率,助力教学改革之路的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轴对称双减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