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活动设计观
——以Unit 1—4的教学为例

2022-02-12叶秀芳

英语教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情境语言英语

叶秀芳

一、生生互动活动的意义

人的学习和发展常常发生在与他人的互动交往中。人们掌握语言的主要途径是互动或交流。因此,“课堂教学能否为学生提供大量互动、交流的机会就成为其掌握语言的关键”(龚亚夫、罗少茜2003)。所谓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是相对独立的学习个体之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它既是英语学习活动中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又是一种英语实践活动的形式,是教师为学生即学习个体之间提供的互动、交流的机会与活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的情境和空间,使其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由浅入深、关联递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及与目标对接的评价活动。”(教育部202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感官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其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意义,通过感知、模仿、观察、思考、交流和展示等活动,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教育部 2022)另外,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广,Learning by doing和Learning for using已被广大英语教师接受与认同。

二、初中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听课活动中发现,大部分授课教师会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设计生生互动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将Learning by doing和Learning for using落到实处,但也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生生互动设计思路不够清晰,认识也有些偏颇。有些生生互动设计虽然“热闹”,但是没有将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有效结合。

第二,有些教学活动缺乏操作性,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第三,部分教学活动只注重操练语言功能的形式,而忽视了交际性。

基于以上教学现状,结合理论学习、教学观摩和教学实践,尝试对生生互动设计的策略进行以下探究。

三、初中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活动的设计策略

英语课堂是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学习,获得语言知识,发展文化意识的阵地。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围绕学生的“学”,多方面、多层次指导其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都应严谨,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都应环环相扣,每一个活动都应有的放矢,围绕单元目标、教学目标展开。如果为了活动而活动,便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基于以上教学理念,在设计生生互动活动时会有以下考虑:

(一)易操作

通常情况下,一堂课时长为40—45分钟。英语教师既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要为学生创设互动交际、运用语言的情境,还要让互动交际顺利进行。基于此,“易操作、易评价”应是教师设计课堂生生互动活动时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比如,在设计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3 Grammar Prepositions of position的教学之初,教师曾考虑让来自不同小学的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介绍自己母校的布局,但在考虑到操作与评价问题后便放弃了。为什么?首先,学校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果让他们进行此项互动,教师必须花费很长时间介绍教学楼、实验楼、音乐室、多功能厅等名词。也就是说,需要拓展较多内容,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其次,由于设计了很多需要使用拓展知识的环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也就是说,不易操作,难以完成。最后,很少有小学生会关注学校的布局,教师也不清楚各所小学的布局,这就造成评价难的问题。经过充分考虑,在运用语言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以下生生互动活动。

1.介绍自己梦想中的卧室布置(My dream bedroom)

让学生两人一组,由学生A根据课件中的范例介绍自己梦想中的卧室布置,由学生B根据对方的介绍绘制同伴卧室的平面布局图(见图1、图2)。

图1

图2

2.“找一找”游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翻红包形式确定自己所在小组,寻找任务(见图3、图4)—阅读课件提示(见图5)—寻找目标物体—分享。

图3

图4

图5

A game:Can you find them?

(1)Choose a pocket and get to know your task—its picture that you will have to find is in the pocket,the objects will be used as your rewards.(Pockets A—G)

(2)Try your best to find your rewards.What you can have mainly decides on you.You should use the following tips.

Yoghurt drinks(A)are in a box.

Grapes(B)are under a desk.

Candies(C)are behind the door.

Biscuits(D)are on air-conditioner.

Oranges(E)are in front of the blackboard.

Lollipops(F)are between the blackboard and the window.

Cherry tomatoes(G)are next to the front door.

通过该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能真正将课堂知识运用起来。

(二)多样化、趣味化

好奇与追新是大部分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果教师要求学生重复同一个活动,他们很快便会厌倦,消极对待,从而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让活动具有新鲜感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活动形式多样化、学习环节趣味化是解决的基本思路。举例说明如下:

例1:在复习方位介词时,为了避免重复,教师设计了seek and hide游戏——随机请一名学生在教室内藏一个乒乓球,(藏乒乓球时,其他学生全部趴在桌子上,不能偷看),藏好后,让其他学生用类似“Is the ball behind the door in front of us?Is the ball next to the window beside XX?”的句子提问,直到准确猜出球的位置。

例2:在设计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4“现在进行时”语法教学时,为了使生生互动趣味化,教师根据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个特色化游戏(见图6、下页图7),让学生在游戏中判断现在分词的正误。

图6

图7

通过该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能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

(三)情境化

知识只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知识的情境化是知识活化并转为素养的必要途径。因此,构建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的认知路径,是知识通向素养的必然要求(余文森 20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知识转化为与知识产生或具体运用的情境具有相似性结构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参与、体验,从而直观、富有意义地理解知识或发现问题,甚至创造知识,增强感知力、理解力、创造力。知识教育的情境化不仅能提高知识接受的效率,还能使知识的内涵丰富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转引自余文森,2017)。

根据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1 People around us的语言能力素养要求——能简单描写熟悉人物的外貌;了解如何描述人物外貌、性格和品质;学会记录他人的体貌特征,能从图片中找出所描述的对象;能从人物外貌、性格和品质方面向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喜爱的人(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2013),教师设计了以下生生互动活动:

1.小组活动“Who is my hero?”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3—6张人物图像,并在展示过程中用英语口头介绍偶像的外貌特征,找出偶像的图像。

2.对子活动“猜猜他是谁”

第一排、第三排和第五排学生面朝教室后面,第二排、第四排与第六排学生口头介绍教室前方黑板上列出的同学或教师给单排同学听。要求介绍时不能提及名字或所教学科。

3.小组游戏“你是谁”

将写有班内同学或任课教师姓名的小纸条秘密地分发到各个小组长手中,然后让组员猜组长扮演的角色。在游戏过程中,组员只能用类似“Are you a teacher?Are you a boy with glasses?Are you cheerful?Do you have long hair?”的一般疑问句获取信息,组长只能用Yes或No回答。

(四)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

在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1 People around us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Who I’m thinking of?”的游戏,但因考虑不周全,没有一名学生完成。教师安排了孔子、孙中山等人物,而受生活阅历、个性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根本没往这些文化名人或政治家方面想,导致活动以失败告终。另外,在讲授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Project板块时发现,学生对生生互动提不起兴致,课堂出现冷场现象。课后,经调查与反思发现,学生对教材所提及的泰国与澳大利亚并不感兴趣。教师尝试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日本与韩国代替泰国与澳大利亚,再次让他们参与同一活动。由于所选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五)体现交际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根据交际法学者的理解,真正的交际活动应有三大特征,即“信息沟”(information gap)的存在、交际目的明确和交际时的选择性。那么,如何体现生生互动的交际性呢?举例说明如下:

在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4的语法——现在进行时的教学中,教师初步的设想是邀请学生1到讲台前面为其他学生表演一个动作,同时,其他学生结对子针对学生1的动作进行以下问答:

A:What is he doing now?

B:He is jumping.

考虑到对话双方都在看学生1的动作,他们的对话完全不存在“信息差”,进行的互动只是对语言形式的操练。在深思熟虑后,教师初步调整了活动:要求学习对子之一蒙住眼睛提问“What is he doing now?”后,仍不太满意——虽然有“信息沟”存在,但是固态的。怎样才能令活动既满足交际性,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呢?生生互动最终呈现如下:每次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处,按指令进行。具体过程如下:学生1先蒙住眼睛——学生2通过翻红包确定扮演的指定任务并执行扮演动作——讲台下的全体学生提问“What is S2 doing?”学生 1用“Is he drawing?He is drawing.”等猜测,直至猜对。“你演我猜”活动任务单及句式提示见图8:

图8

(六)融入思维品质培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思维品质。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思维品质呢?培养思维品质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在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3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专门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改编英语短剧并演出的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创建小组,分配角色(盲人John Dancer、导盲犬Charlie、酒店前台和消防员的角色等)——根据文本内容创造性地改编课文,丰富剧情,增添角色(有的小组增添了记者采访情节,有的小组编写了“酒店的床”会吐槽这一魔幻的剧情)——编写对白,主动找教师修改台词,组员互帮互教背台词,研习演技——表演呈现。这一活动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剧本节选如下:

Section One

John dancer and Charlie arrived at a hotel.At the information center,a receptionist stopped them.

Receptionist:Good morning,sir,you are welcome to stay,but I’m sorry that we don’t allow pets here.

John:Charlie isn’t a pet.He’s my eyes,I am blind,and I can’t go anywhere by myself.

Receptionist:Sorry,I sincerely apologize to you.Let me show you to your room.This way,please.Be careful,we’re going into the lift...

The receptionist showed John dancer and Charlie to their room.

Section Two

John got to know the room,check the furniture and where the bathroom is etc.Then,he went to bed and fell asleep soon.After there was no any sound in the room,the bed showed up and complained.

The bed:Oh!Terrible!...My God!You almost make me fall apart.Mr.Dancer,you should lose your weight!

Section Three

John was sleeping.Charlie began to bark and scratched John.After he woke up,he found a lot of smoke.

John:Smoke!Smoke!What’s happening!...It is on fire!Charlie,Will I die here...

(七)趋向真实

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向孟华 2011)。纽南(Nunan)主张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转引自龚亚夫、罗少茜,2003)。从英语学习的心理来讲,学生如果发现自己能用所学英语交流真实的生活,在学习中更容易体会到满足、自信与成功,学习动机会更强烈。

根据《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英语》对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4 Save the trees Writing板块的要求——“能够根据图片和提示,用现在进行时描述工人植树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时选取一段学生植树的视频引导学生互动问答,引入写作新课。由于是学生自己的视频,活动获得他们的有意关注明显增多,效果出乎意料。最后,教师临时调整写作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描写工人的活动或描写自己的植树活动。全班45人中有36人选择写自己的植树活动。

在教学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1 People around us时,教师特意找一位校友录制了一段征友音频并播放,让学生猜测校友的外貌,然后出示校友的照片,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猜测与校友的照片进行比较,印证环节是本堂课气氛最活跃的时候。

总结这两次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更愿意参与接近他们真实生活或直接来源于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多考虑学生的真实生活。

一堂优秀的英语课离不开成功的生生互动活动。随着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与交流中学习、运用语言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师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以上见解,希望抛砖引玉,引起更多英语教师研究或探索。只要付出行动,及时总结,设计的活动必然会越来越符合教育规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服务。

猜你喜欢

情境语言英语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