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景观设计中季相变化的运用

2022-02-12陈长清

居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季相乔木季节

陈长清

(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1 季相变化及其定义

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形态和颜色的变化,植物的季相变化是植物对气候变化的一种特殊反应,是植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季相变化主要体现在叶、花、果及枝条等在颜色、形态、质感等方面的变化,是一年又一年轮回的自然规律。季相变化主要是由植物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体现出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其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人家的青睐。

1.1 季相变化之美

1.1.1 季相变化——色彩

植物的颜色丰富多彩,主要有叶色、花色、果色等,利用植物的色彩打造步移景异的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部分。植物配置应结合环境,色彩调协、自然温馨让人驻足观赏。在景观设计中合理利用植物色彩搭配,将景观设计与自然的高度结合,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特性,形成引人入胜的优美景观[1]。

(1)叶色 植物叶色最直观的表现植物的颜色。大部分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但不同的叶片颜色深浅不同,可以分为浅绿、灰绿、蓝绿和深绿等,多种绿色的搭配给人清新自然之感。同一植物的叶子在不同的季节也会展现出不同的颜色,如红花玉蕊春季叶色丰富,不同植株呈现不同的叶色,其新叶有嫩红、嫩黄、嫩紫等颜色。秋叶植物是园林景观中季相变化的最主要素材。秋叶大都呈红色、黄色以及两者的相近色,如台湾栾树、红枫、五裂槭、黄连木、朴树等;大叶榕和小叶榄仁大多数是在3月份前后变黄叶后换叶。另外还有一年四季几乎保持同一个颜色的色叶植物,如红花继木、金边假连翘、亮叶朱蕉、黄心梅、红背桂、银边沿阶草、金边吊兰、彩叶竹芋、吊竹梅、小蚌兰等(如图1)。

图1 红花玉蕊丰富多彩的叶色

(2)花色 花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器官。花的颜色丰富多彩,几乎包含各种颜色,包括各种冷暖色调。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艳丽,如波斯菊、紫花马缨丹、柳叶马鞭草、蓝星花、姬小菊、虞美人、海边月见草等。木本的灌木及乔木的花也不逊色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如春季开花的美花红千层、黄花风铃木、福建山樱花、广州樱、木棉、刺桐、蓝花楹、花旗木、宫粉紫荆等;夏季开花的凤凰木、腊肠树、鸡蛋花、盾柱木、珊瑚刺桐、红花玉蕊、小叶紫薇、硬骨凌霄、大叶栀子等;秋季观花植物如红花紫荆、大花紫薇、美丽异木棉、大腹木棉、洋金凤、蓝雪花等;冬季开花植物较少但是黄色的腊梅、红色的梅花及各色的茶花等也增添丰彩。

(3)果色 许多植物都有色彩鲜艳的果实,冬季落叶的时候,果实仍然高挂,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如台湾栾树、苦楝、麻楝、无患子、南天竺、火棘等。许多果实不仅有五彩缤纷的色彩,运用于园林景观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还有很高经济价值。比如红色的莲雾、荔枝、石榴、杨梅等;黄色的芒果、枇杷、香蕉等;橙色的柿子、柚子、蜜桔等。观果植物的大部分成熟期均在秋季,将其运用于居住区或者校园景观设计,对生活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孩子们,尤其对以常绿植物居多的厦门来讲,可以提高他们对季相变化的意识,同时也能起到科普的作用,将其与生活中常吃的水果联系起来,更深刻的了解果树及果实。

(4)枝干颜色 树干颜色也极具观赏价值,尤其秋叶落后,枝干的颜色、形态更加醒目,成为后叶子时期冬季最主要的观赏部位。植物枝干多为褐色,个别植物枝干表现不同的色彩。如树干皮接近白色的朴树、鸡蛋花、大王椰子等;树干皮为黄绿相间的黄金间碧玉竹、金镶玉竹等;树干皮或者枝条为紫红色或者红褐色的山樱花、紫竹、碧桃等。

1.1.2 季相变化——形态

不同植物形态各异,大多植物有它天然的独特形态美,有的婀娜多姿、有的苍劲雄厚、有的古雅奇特、有的情影婆娑。树冠有圆柱状、尖塔形、圆锥状、伞形、球形等。部分耐修剪整形的园林植物可经过人工的整形修剪,展现栩栩如生的形态。如修剪成龙形的黄心梅、花瓶状的小叶紫薇、各种动物形态的福建茶、拱门状的三角梅、各色各样的榕树桩景等,营造新颖的园林植物景观。

1.1.3 季相变化——质感

植物的质感是指园林植物直观的光滑或粗糙程度,它受到植物叶片的大小和形态、枝条的长短和疏密以及干皮的纹理等因素的影响[2]。

植物的质感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落叶植物,当冬季落叶后,剩下的枝条质感就表现得比较粗糙,也因此植物组团都为落叶植物的话,冬季就比较单调、萧条。所以在植物配置时,要综合考虑植物质感的季相变化,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形成和谐的植物景观。

1.2 季相变化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对于植物配置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都是最好的诠释。园林植物的婀娜多姿、俏丽多彩、以及植物的季相变化,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意境。

人们不仅观赏植物四季变幻的景观,还经常把自身的感情寄托于植物之上。民间常用植物的谐音表达一种吉祥,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历史内涵,也因此这些植物常见于庭院种植,如:海棠与玉兰、牡丹搭配,取“玉堂富贵”之意;“荷”与“和”、“合”谐音,寓意美好和顺;石榴形容“多子多福”;牡丹被看作“富贵花”;岁寒三友“松、竹、梅”等。

1.3 季相变化的景观功能

对园林植物季相变化景观的运用能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的合理搭配,不仅园林景观设计季相变化丰富还能使植物群落更加稳定,也增强植物群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的抵抗力,同时也实现了景观丰富性和生物多样性,并且生态效益也得到提高。厦门大学的凤凰花、天竺山“四季花谷”、狐尾山“樱花谷”、东坪山“梅海岭”等。这些都是可以反应某个地方的季节特色,季相变化景观也被开发成旅游打卡点,也因此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2 季相变化的分类

2.1 植物个体的季相变化

每种植物单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体现出不同的形态,而季相变化又使得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从而使园林景观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例如大叶榕新叶为嫩绿色,逐渐变成淡绿色,夏秋两季几乎表现为绿色或者深绿色,春季落叶前大叶榕大部分都会变成黄色,宛如秋叶,为春季增添一份季相变化。

2.2 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

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可以理解将不同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形成多种季相变化的组合,将花期相近的植物进行搭配,可延长观赏花期。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以突出某一个季节为特色,而不是每个季节的开花植物混种。但要合理搭配,做到每个季节都有景,避免枯燥。例如海沧大屏山郊野公园,以山体原生的台湾相思为背景林,突出春季的观花以福建山樱花、广州樱为主;同时林下播种百日草、波斯菊、硫华菊等,秋季又是另外一翻美景;为消化林地高差而砌的卵石挡墙爬满炮仗花,使其冬季也有景可观。

2.3 不同层次景观的季相变化

植物有乔木、灌木、地被之分,因此季相变化在竖向上也会产生不同层次植物景观的[3]。乔木从高度上属于植物景观的上木,可作为中下层植物景观的背景,也可形成远景及做为行道树形成的特色的景观道路。如金尚路内侧的小叶榕、垂叶榕等榕树背景林;岐山路的行道树黄花风铃木(如图2)。黄花随风摇曳,一些鲜花被风吹落后轻舞飞扬,而后散落地上,行走在这片黄色树林下,满眼尽是醉人的黄花,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小乔木和灌木高度在3m左右,作为植物景观的中层空间,大部均处于人们视觉的焦点,而且大部分花灌木都处于中层空间,因此花灌木群落的季相变化至关重要。由片植灌木、多年生草花、观赏草等地被植物组成的下层空间(高度1m以下)植物景观,可当作时令花卉来补充乔灌木的花间期的空档。

图2 岐山路春季的黄花风铃木

3 季相变化景观设计

3.1 季相变化设计要点

3.1.1 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选择植物形态及色彩搭配

不同景观功能空间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植物配置。出于安全考虑,在学校景观设计或者儿童活动区的植物季相设计时,应注意选择无毒、无刺、无刺激性气味、少花粉等的植物,避免伤害儿童,如夹竹桃、三角梅、火棘、金边假连翘等植物应避免在儿童活动区中使用;在休闲娱乐区,为创造欢快、热烈的气氛,可选用如凤凰木、火焰木、红花紫荆、毛杜鹃、巴西野牡丹、红花继木等暖色调植物;在康养休憩区,可选用蓝、紫等冷色调植物,给人予自然、安静、清凉的气氛。如蓝花楹、大花紫薇、蓝雪花、蓝星花、墨西哥鼠尾草、蓝花鼠尾草等。

3.1.2 根据微地形设计,形成不同的季相空间

通过植物的围合可以形成开敞式、半开敞式、封闭式、垂直式、覆盖式等不同空间类型。园林景观设计常常有平坦的草地,有变化起伏的微地形,还有假山水景等。将地形、建筑、园林小品和植物景观设计相结合,利用不同植物在四季的花开花落,落叶树种在季节演替中树叶颜色的变化,利用微地形的变化来形成不同空间,创造出多种植物季相变化空间。

3.1.3 利用水生植物的季相变化,自然过渡水陆空间

水生植物的配置也要注意季相变化。种植于水边的植物随季节的气候变化而有形态与色彩的差异,其倒影随波荡漾也能产生丰富的变化。五缘湾湿地公园迷宫的墨西哥落羽杉与相互交错的木栈道交相呼应,其他水生植物如再力花、美人蕉、香蒲、睡莲、王莲等的种植,丰富了不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丰富了空间的变化。

3.2 季相变化植物配置

3.2.1 乔木+灌木+草坪

这种配置形式通过至少三个层次以上的种植搭配,营造出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因其植物品种较多,也体现了植物多样性。如环岛路东段靠近五通码头侧分带的植物搭配,台湾栾树+美花红千层+多花红千层+花叶假连翘+红花继木。落叶的台湾栾树与常绿的两种红千层、常色叶的花叶假连翘和红花继木搭配,春季台湾栾树刚冒出嫩绿的新芽时,与开出瓶刷子形状红色花的红千层形成对比。同时与红花继木的花和叶色都相互呼应,秋冬季橙红的台湾栾树果实增加季相的变化。

3.2.2 乔木+灌木

乔木与灌木的合理配置能创造出优美的林缘线及林冠线变化,也能提高植物群体的生态性。合理搭配乔、灌木的形态及色彩,主次分明,特色明显[4]。配置时若要突出灌木为主景,可将乔木后置种植作为背景。若要突出乔木为主景,一般需根据乔木的高度及群落大小考虑观赏视距,大多采用观花或者观叶效果较好的乔木,下层灌木选择半耐阴常绿植物保证绿量。比如环东海域浪漫线翔安段雨绵湾段,采用桃花心木做为背景植物,突出主要植物丛生状小叶紫薇的观赏效果。

3.2.3 乔木+地被

这是近些年比较流行植物配置方式,形成简洁大气,视线通透的植物景观。大多以乔木的季相变化来体现不同季节的植物景观。常常采用大花乔木(如凤凰木、火焰木、木棉、黄花风铃木、紫花多花风铃木等)来搭配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可采用修剪的绿篱或者常绿的地被,也可采用开花地被来满足不同季节观赏要求。例如落叶的大腹木棉与常绿的红叶石楠的搭配,春季红叶石楠红红火火,大腹木棉树干直立,枝干伸展;夏季绿树荫浓;秋冬季节大腹木棉花枝招展。

3.2.4 灌木+草坪或地被

以草坪或地被植物为底色,配置碧桃、夏威夷扶桑、巴西野牡丹等红色系花灌木或软枝黄蝉、黄花双夹槐等黄色系灌木以及红车、紫叶李、紫梅等色叶灌木,既能起到丰富空间的变化,又能增加植物的层次感,同时也丰富颜色变化,还能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

3.2.5 利用时令花卉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

木本花卉花期一般为期1~3个月,极少数的可以做到一年四季均能开花,但是也有花间期。时令花卉可以在木本花卉的花间期弥补其不足,同时延长的观赏期。时令花卉可为多年生或者一年生花卉,可根据季节的需要选用相应的植物,成片栽植时花开绚烂多彩,能形成壮观的花海。

4 结 语

大自然的季节更替所呈现出的动态变化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的关注自然环境的季相变化。科学合理的运用专业知识,遵循自然规律,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营造优美而理想的植物景观,使人们获得高品质的景观效果及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季相乔木季节
◆ 园林苗木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探究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
广元市南河湿地公园植物的韵律
九江植物季相效果应用研究
公园植物结构的季节配置研究
花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