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写作的秘密
——《肥皂泡》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2-02-12执教黄吉鸿评析季科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木碗肥皂水肥皂泡

执教| 黄吉鸿 评析| 季科平

一、读题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指黑板)一起读。

(生齐读课题)

师:“皂”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在田字格里板书)上边是——

生:白。

师:“白”字要写得稍微扁一点,下边是——

生:七。

师:“七”字的一横要稍微长一点,而且要稍微斜着向上,这样就把“白”字托住了。请大家拿起笔,在生字表格边上认真地写上一个“皂”字。

(生认真书写)

师:很好!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读课题)

二、学习生词,梳理内容

师:这篇课文是冰心奶奶写的,出自她写的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我的童年》。(出示书的图片)请大家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出示:“____ 肥皂泡”)在横线上加一个字,看看课文都写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师:非常好!我们先来检查大家的生字、词学习情况。请看屏幕,自己读一遍,注意读准加点的字。(出示:1.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

(生自由读,师指名读。)

师:非常好!大家看生字“廊”。“廊”有一个偏旁,它代表房子。大家在练习纸上认真地写一写这个生字。

(生书写)

师:大家请看,“教”字怎么读?

生:jiāo。

师:果然错了。这里应该读jiào,大家一起把拼音标上,一起读。

(生齐读)

师:如果把“教”换一个字,能换成什么字?

生:让。

生:叫。

师:真会思考。我们把这两个字送进去读。

(生分别用上“叫”“让”两字齐读句子)

师:再来读第二句。(出示:2.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使它溶化。)

(生读句子)

师:“和弄和弄”换一个词就是——

生:搅拌。

(生齐读)

师:最后一个生词,再读一遍。生:颤巍巍。

师:第三个生词应该读——

生:脆薄(báo)。

师:(指一学生)请他为大家读这段话。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鼓掌。

(生读,其他学生鼓掌。)

师:大家先读生词,“轻悠悠”,起——

(生齐读)

师:再读所在的句子。

(生齐读)

师:真好!接下去这样会读吗?自己练两遍。

(师出示词语:廊子 和弄和弄 若是 玲珑娇软 脆薄 颤巍巍 轻悠悠 山巅 婴儿)

(生自由读)

师:男女生各读一遍。

(男女生读生词)

师:好。我们回答刚才的一个问题,“____ 肥皂泡”,你会加什么字呢?一个人说一个。

生:美丽的肥皂泡。

师:是加一个字,可能老师没说清楚,你再想想。

生:“吹”字。

师:嗯,他知道了。课文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在第几自然段?

生:第3 自然段。

师:好!请同学们在这一自然段边上批注——

生:吹肥皂泡。

师:但是,不要忘记加上吹肥皂泡的——

生:过程。

师:非常好!这是第3 自然段写的内容。请你说!

生:玩肥皂泡。

师:“吹”本身就是“玩”,换一个字也是可以的。(板书:玩)这位同学很了不起。请这边的同学来。

生:做肥皂泡。

师:“吹”“玩”“做”三个字都可以写。你的答案是——

生:看肥皂泡。

师:是看到肥皂泡的——

生:样子。

师: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生:第4 自然段。

师:鼓掌。请在第4 自然段边上批注“看到的肥皂泡的样子”。还有别的答案吗?好,请副班长。

生:想肥皂泡。

师:也就是由肥皂泡产生的想象。副班长真了不起。在第几自然段?

生:第5 自然段。

师:请大家批注“想”。好,现在看黑板。课文大概写了三大块内容,第一块写了作者——

生:吹。

师:吹什么?

生:吹肥皂泡的过程。

师:也可以说“做”和“玩”。第二块写了作者看到的——

生:肥皂泡的样子。

师:第三块写了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

生:想象。

三、学习“吹(做)肥皂泡的过程”

师: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先走进“吹肥皂泡”“玩肥皂泡”“做肥皂泡”的过程。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第3 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第3 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

生:吹肥皂泡的过程。

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一个重要任务,默读第3 自然段,思考:怎样快速地记住吹肥皂泡的过程,你有什么好办法?先自己想一想,然后跟同桌交流。

(生默读后思考,再同桌交流。)

师:好!现在开始交流,谁有好方法?

生:嗯,我觉得可以抓往吹肥皂泡过程中的一些动词,作者用了大量的动词来写。

师:他发现了大量的什么词?

生:大量的动词。

师:现在请大家放声读第3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圈出作者做肥皂泡、吹肥皂泡的动词。

(生自由读)

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吹肥皂泡的过程中,作者用到了哪些动词?

生:放在、加上、和弄和弄、蘸。师:不错。谁补充?

生:吹、提、扇。

师:好!

(师出示: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师:我们一边读这些动词,一边在书上圈出来。

(生一边读,一边圈。)

师:非常好!圈好的同学,请试着记住它们。

(师出示: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______在一只小木碗里,______上点儿水,______,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______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___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______,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______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师:大家现在看看能不能说出这些动词。同桌互相说说看。

(生自由说)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说,看看能不能全部说出来。

(生看着屏幕,完整地说出所有动词。)

师:太了不起了!掌声送给他!大家看屏幕,跟老师合作,能不能说出动作?

(师生合作读)

师:要感谢这位同学,你的方法真好!(问学生)抓什么?

生:(齐)动词。

师:除了抓动词之外,还可以抓什么?吹肥皂泡时要用到——

生:材料。

师:对了。不急,请大家再次默读第3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吹肥皂泡时要用到的材料。一边默读,一边画。

(生自读自画)

师:开始交流,愿意说几个就说几个。

生:“碎肥皂”,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小木碗里。第二个材料是“小木碗”。

师:第三个材料是——

生:水。

师:继续。

生:第四个材料是“竹笔套管”。

师:你都说了四个了。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吧。(指另一生)你说说第五个材料。

生:扇子。

师:好,这个非常重要。请大家在书本上把这些表示材料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生画横线)肥皂泡是怎么吹成的?请大家读读课文,再看着屏幕说。

[师出示:( )放( )—加( )—和弄和弄—( )蘸( )—吹—提—( )扇]

(生自由练说)

师:这回大家肯定都会说了,来我们一起试着说。(师生合作说)

生:肥皂泡是这么吹出来的。先把碎肥皂放在小木碗里,再加上点水和弄和弄,接着用竹笔套管蘸上肥皂水。然后,轻轻一吹,吹成一个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提起来。接着,用扇子轻轻地扇,肥皂泡就会飞得越来越高。

师:哇,能说会道,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我请一个女同学说。大家认真听!

生:肥皂泡是这么吹出来的。先把碎肥皂放在小木碗里,再加上点水搅拌搅拌,接着用竹笔套管蘸上肥皂水,然后,轻轻一吹,吹成一个网球大小的小泡,再用手轻轻一提,嗯,接着用扇子轻轻地扇送,肥皂泡就会飞得越来越高。

师:非常好!同学们,现在你们说了两种方法。不过,还有第三种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吹肥皂泡的过程。仔细读读第3 自然段,你会发现,作者为了把吹的过程写得很清楚,用了一类特别的词语。(生认真读课文)发现的同学,请你用波浪线画出关键词。有了这些词语,吹肥皂泡的过程就很清楚了。

师:你说,哪一类词语?

生:把、然后、再。

师:三个。关键是哪两个?

生:(齐)然后、再。

师:非常好!三(5)班同学真了不起!大家把这两个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来。不过,刚才这位同学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他说的第一个字是“把”。我觉得他的言外之意是“把”字前面可以加上一个字——

生:先。

师:是的,“先后”的“先”。现在请大家拿起笔,你觉得“先”字应该把它放在课文的哪个位置,先把它写上去,然后再回答。你说。

生:(读)方法是先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

师:我知道“先”放在哪里了。来,我们读读第一句。(出示:方法是先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

(师生齐读)

师:这是第一个步骤,第二个步骤是什么?

生:(齐)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

师:第三个步骤呢?

生:(齐)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吗?你说。

生:我发现作者用关联词把这些重要的步骤给连起来了。

师:你懂了,你说的关联词是——

生:先、然后、再。

师:这不叫关联词,这叫什么词啊?

生:连接词。

师:对。不过,他的发现很重要。

生:我觉得还可以把“再轻轻地一提”的“再”改成“最后”。

师:可以的,因为是最后一步了。你说。

生:我觉得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住吹肥皂泡过程的几大部分。

师:几部分?

生:三部分。

师:真厉害!你看,这是我们掌握的第三种方法吧。你说。

生:我觉得还可以把“若用扇子”的“若”改成“最后”。

师:哦,那么就第四步了,也是可以的。大家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大家拿起书,先读第一步,读完就停下来。

(生齐读第一步的句子)

师:好!这是吹肥皂泡的第一步。我们马上加以提炼,第一步就是先做成——

生:肥皂水。

师:聪明,你看第一步先“做肥皂水”。(板书)第二步做什么呢?请女生读。

(女生读第二步的句子)

师:读得非常好!男生思考:第二步要干什么,也提炼成四个字。还有哪个男生这堂课没有发过言?你说。大家听。

生:吹成肥皂泡。

师:“吹成肥皂泡”,非常不错,掌声送给他。不过,还多了一个字,大家再读读这句话,就知道该怎么提炼了。

(生再读句子)

生:吹成小泡。

生:吹成泡儿。

师:真了不起!都可以。(板书:吹成泡儿)最后一步,全班一起读,边思考,边提炼。

(生齐读第三步的句子)

师:这个有点难了。怎么提炼?错了不要紧,我请班长的邻居来说。

生:用扇子扇送。

师:没那么急吧?不急不急。班长,你的答案是——

生:我觉得我旁边这位同学说得不对,因为——

师:不是不对,是他太急了,说到下一步去了。

生:因为这一步是把肥皂泡从管子上落下来。

师:非常好!他说了一个关键字,哪个?

生:落。

师:我觉得既然想到了“落”,那还有一个字——

生:提。

师:是啊!最后要提、落——

生:小泡。

师:(板书:提落小泡)同学们,作者将吹肥皂泡的过程分三步来写,有条理吧?

生:有。

师:吹肥皂泡过程的第一步是——

生:做肥皂水。

师:第二步是——生:吹成泡儿。

师:第三步是——生:提落小泡。

师:如果还有第四步,一起说,简单一点也就四个字。嗯,我看这位男生气质不凡,你来。

生:用扇子扇送。

师:四个字。

生:扇子扇送。

师:掌声送给他。最后一步是“扇子扇送”。太好了!

生:嗯!我觉得要么就是“最后扇送”。

师:嗯,还可以说怎么扇送?你说。

生:轻轻地扇送。

师:理由是——

生:因为,如果用力扇风的话,那肥皂泡会很容易破裂的。

师:一个比一个说得好。目前最好的答案是——

生:轻轻扇送。

师:请在书上批注。都说出四个步骤了,真了不起!现在,我们看黑板,说说肥皂泡是怎么吹出来的。用上三种方法——动词、材料和连接词,借助这三个小标题,自己先练一练。

(生自由练说)

师:我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说,优先考虑这堂课没有被老师叫到的。(选三位学生)

生:先把碎肥皂放进一只小木碗里,加上一点水和弄和弄,做成肥皂水。

师:好!第二步。

生: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肥皂水,吹出小泡。

师:小泡多大啊?

生:嗯,网球那样大,吹出网球大小的小泡。

师:是怎么吹的?

生:轻轻地吹。

师:掌声送给他。第三步,你来说。

生:再轻轻地一提,让小泡落下来。再用扇子轻轻地扇送。

师:可以让它飞得——

生:很高很高。

师:好!会说了吧!

生:会了。

师:加大难度,要一个人一口气说完。(指一举手女生)你来。

生:先把碎肥皂放进一只小木碗里,再加上点水和弄和弄,做成肥皂水,然后用竹笔套管蘸上点肥皂水,轻轻地吹成小泡,再轻轻一提。

师:那小泡就从上边——

生:落下来。

师:嗯,软悠悠地在空中——

生:飘游。

师:非常好!“飘游”都说出来了。这个时候如果——

生:再用扇子扇送,小泡就会越飞越高。

师:热烈鼓掌!太好了!时间关系不让大家一一说了。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软悠悠”和“轻悠悠”一样,为什么这里要写“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啊”?

师:这里有各种原因。不过,大家读读课文第3 自然段,你们有没有发现,“轻”字用得多不多啊?

生:多。

师:写文章重复好还是不重复好?

生:不重复。

师:有时候重复好,有时候重复不一定好,明白了吧?你真了不起,怪不得戴眼镜啊!小博士,你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我觉得“轻轻地用扇子扇送”可以换成“温柔地用扇子扇送”。

师:太了不起了!我觉得你这个“温柔地”比“轻轻地”还要厉害。你有当作家的潜质啊!大家为他鼓掌!

(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你们这么厉害,我要增加难度,考考你们。这一段文字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等着你们,大家请看。(出示:先……然后……再……)

师:文章分三个步骤写吹肥皂泡的过程,第一步是什么?

生:先。

师:第二步——

生:然后。

师:第三步——

生:再。

师:一般情况下,让你们来写这三个步骤,至少要写几句话?

生:三句。

师: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作者写这三个步骤,只用了几句话?

生:一句。

师:对,现在拿起笔,默读这段话,你觉得哪里可以用上句号,试着加上去。

(生默读第3 自然段,动笔加句号。)

师:这位同学,你说。

生:“使它溶化”后面的逗号可以改为句号。

师:好的。(出示:……和弄和弄,使它溶化。)

生:第二个句号在“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后面。

(师出示: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

师:但课文里用的是什么号?

生:逗号。

师:问题来了,为什么作者要用逗号,不用句号?这是本节课最难的一个问题。大家仔细想一想。

(生思考后举手)

生:我认为,是作者觉得这一句话没写完,所以不用句号。

师:我明白,他大概意思懂了。很会思考。他懂了的,很聪明的,只是没有讲清楚。你说,大家听!

生:因为这是整个做肥皂泡的过程,所以就要用逗号,最后用句号。

师:这样的话,万一黄老师请你们写烧一道菜的过程,你的意思就一句话把它写到底啊?虽然没说到点子上,但是你很会思考。我再请一个同学讲,看来,这个时候要班长出马了,来吧!

生:做肥皂泡的方法还没有讲完。

师:班长也没有讲到点子上来,看来真难!不急,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1 自然段。一读就发现了。

(生齐读第1 自然段)

师:发现了吗?

生:发现了。

师:哪个关键词?

生:最爱玩。

师:所以吹肥皂泡的时候,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高兴。

生:喜悦、兴奋。

师:还有第四个词语。生:愉快。

师:第五个词语。

生:迫不及待。

师:非常好!现在请你把逗号、句号和“迫不及待”联系起来,为什么作者要用逗号?你说说看。

生:因为她是迫不及待地要把肥皂泡做起来,所以她在中间不用句号用逗号,想快点做成。

师:你懂了。用句号就停顿得长了,不能更好地写出她迫不及待的——

生:心情。

生:我还有补充,因为作者是想立刻就把肥皂泡吹起来,看着它慢慢地飞上天空。

师:是的。(指另一学生)你说。

生:第2 自然段说下雨的时候,作者不能到别的地方去玩,她最大的兴趣是吹肥皂泡,就想立马做完,赶紧玩,不然就没有乐趣了。所以,这可能是作者用逗号不用句号的原因。

师:你太了不起了!鼓掌!

生:老师,我还有一种想法。因为作者很想快点玩吹肥皂泡的游戏,所以她不想过多停顿,就用逗号了。

师:好!这下,我们该怎么读好第3 自然段呢?心情要读得——

生:愉快。

生:喜悦。

生:迫不及待。

生:急切。

师:反正,要一口气把它读完。全体起立!大家捧起书,把作者急切的、迫不及待的、喜悦的、兴奋的心情送进去,一起读。

(生齐读)

师:真是太好了!(指着黑板)同学们,这节课大家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们了解了作者吹肥皂泡的过程,下节课你们可以继续去思考、研究看到的肥皂泡的样子,以及作者引发的想象。好,下课!

【评析】

特级教师黄吉鸿提出了“简约课堂”的教学主张,追求“简”与“约”的和谐一致,让清简与深刻同在,让精致与大气并存。他执教的《肥皂泡》这一课,充分体现了他的“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的思想,真正抵达了“教师清清楚楚地教、学生明明白白地学”的理想境界。

一、巧填词,发现学习内容

《肥皂泡》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多彩的童年”中的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写了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让三年级的学生来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教起来会比较烦琐,但黄老师却化繁为简,用“巧填词”的方法为学生搭建了学习支架。

黄老师巧妙地利用课题,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填空“______肥皂泡”,要求在横线上只加一个字。这个巧妙的填空,从课文中来,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填入一个字后变成“吹(玩、做)肥皂泡”“看肥皂泡”“想肥皂泡”。黄老师又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去,找到相应的段落,并请学生在旁边写下批注。这样一个来回,学生自然发现了学习的内容,而无需教师再多言,学生学得明明白白。

二、巧放手,发现学习的路径

吹肥皂泡的过程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完成“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这个学习任务,有点难度,但黄老师循着学情变难为易,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一条又一条的学习路径。

如何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呢?黄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思考、讨论。“抓住动词来学习”就是学生发现的第一条路径。于是,学生沿着这条路径展开了充分的学习,每一个吹肥皂泡的动词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抓材料展开学习”是学生发现的第二条路径。在学习的过程中,吹肥皂泡的五个材料(碎肥皂、小木碗、水、竹笔套管、扇子)辅助学生把“肥皂泡是这么吹出来的”说得清清楚楚。“抓连接词展开学习”是学生发现的第三条路径。“先、然后、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吹肥皂泡的步骤,更重要的是黄老师还放手让学生把每一步都提炼成小标题“做肥皂水”“吹成泡儿”“提落小泡”“扇子扇送”。学生在沿着三条路径完成重要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也自然地发现了作者写作的秘密。

三、巧引导,发现学习的趣味

《肥皂泡》一文写出了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充满着童真童趣。黄老师巧妙引导,让学生真正享有学习的自由度,自然地发现学习的趣味。

在课堂里,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软悠悠’和‘轻悠悠’一样,为什么这里要写‘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啊’?”正像黄老师期待的那样,学生开始主动行使自己提问的权利。在课堂里,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勇敢地说出了自己不一样的表达“温柔地用扇子扇送”,因为黄老师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在黄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通过有趣的方式品读标点,发现了蕴藏其中的写作秘密,感同身受地体会了作者喜悦、急切的心情,并通过深情的朗读传递出来。吹肥皂泡是充满乐趣的,学《肥皂泡》也一样充满着趣味。

品读着黄吉鸿老师的课例,我的心中满是感动。我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蓬勃的学习状态,感受到了“简约课堂”迸发出来的强大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木碗肥皂水肥皂泡
木碗
十二月·肥皂泡泡
肥皂水泡泡为什么是彩色的
逃跑的小木碗
肥皂水能驱赶蟑螂吗?
阿妈的木碗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吹肥皂泡
肥皂泡
由“刮脸”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