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味道,通俗而不失深邃
2022-02-12王文君
文| 王文君
第一次离作者那么近。
这是我读到的黄吉鸿老师的第三本书,从《语文漫笔》到《村庄记忆》再到《文字味道》,细细读来,他从教的经过、生活的经历、文本细读的经验,所有关乎思考的智慧,都能透过文字一一看见。我想,这就是属于他的“文字味道”。
当我捧起《文字味道》时,问自己:“文字的味道,到底是怎样的呢?”
读第一遍时,我觉得它是通俗的。
从目录开始,我就觉得我能读懂。当然,这个“能读懂”指的是能读懂黄老师的文字。我知道,黄老师酷爱老舍先生,他说老舍先生的全集他都有,都读过。所以,不管是翻开书,还是合上,不管是读散文的解读,还是古典诗文,或者小说、神话、童话等的解读,我都觉得,《文字味道》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通俗。正如他在解读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时所说的,老舍先生的语言朴素,明白如话,没有一个难懂的字,没有一句拗口的话,通达流畅,亲切自然。如果说老舍的文字之于学生的学习而言,通俗意味着易懂、能懂,那么,黄老师的文字之于一线的我们而言,通俗也意味着能懂、易懂,再往后延伸,那应该就是能操作、易操作。当然,这也看阅读者的教学智慧。
这本书,一开始,我是根据目录挑着读的。作为读者,我认为最幸福的就是可以作选择。每一个题目冒号后面的文字就是我参考的关键信息。从熟悉到不太熟悉的文章解读,读着读着,我就在想:黄老师他到底读了多少“无用”的书,记了多少“无用”的文字,才能让“里尔克的创造者”张口就来,才能谈儿童散文写作的“三层次文本理论说”,才能将课程标准、文本内容、文学背景等融合,编织成一张属于自己的“网”……
所以,通俗的背后一定是深邃。于是,读第二遍时,我不再跳脱,开始变得虔诚。一篇一篇地读,一类一类地读,我发现文字背后的深情,思考者的快乐、朴素的自由、闲人的痛苦……它们都不是随随便便即可获得的。文字背后的行文规律、语言特质、情感逻辑等都是黄老师结合作者生平、思想、年代等资料,一段一段、一句一句,甚至一字一字推敲出来的。
我还发现,尽管文字抠出了新的味道,最终黄老师的解读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的。比如《天窗》,明明发现时代的背景如此恶劣,作者的处境很是艰难,隐约嗅出了痛苦与纠结,但最终还是以四年级学生为中心来解读,回到想象,立足自由。再如《普罗米修斯》,黄老师结合自己的课例,从容易发现“英雄形象”的语言出发,到不用心读难以发现的三个句子,带着学生品味细节,感受英雄形象。再通过《希腊神话》中的信息补充,使学生明白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为了人类幸福而牺牲自我的英雄,他因心中有大爱,才得以被拯救,英雄当如此……把厚重、博大与精深,讲得通俗、亲切、自然,真的太不容易了。
课堂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但归根到底是学生的。现在的课堂越来越开放,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学生的储备越来越丰富,而一线的我们一定不能越来越浅陋,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无知。《文字味道》不失为一剂补药,看了两遍,如醍醐灌顶。
读着读着,突然明白为什么周一贯先生说老师应是“三耕族”,即舌耕、目耕、笔耕,也明白黄老师为什么常提醒我们要读书,要动笔。从我们的很多日常事例来看,确实如此。积累会让我们变得丰盈,只有常做才可常新,只有常练才会变得丰富。“无”存变数,“有”含定法,多看,多读,多说,多写,练得多了,自然就可以“无中生有”了,自然也会如尊敬的黄老师般“通俗而不失深邃”了。
我是一个浅阅读者,手捧《文字味道》,只叹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