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气环境保护

2022-02-12王修远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22期
关键词:视域大气民众

王修远

(河北省唐山市生态环境局丰南区分局,河北 唐山 063300)

大气环境不仅直接决定居民生活质量,还与居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保护大气环境,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保护的首要工作。如何保护大气环境,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是各地环保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

1 生态文明视域与大气环境概述

通过对世界各国经济水平与环境质量二者的关系对比分析可知,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的资源和动力。

1.1 生态文明视域概述

生态文明视域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视角,也是我国国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增长过程中,对社会和企业提出的要求。人人都是生态文明视域下环保工作的践行者,是生态文明的配合者和践行者。

生态文明视域从环保事业入手,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环保理念指导各项工作,将环保事业提高到国家建设战略的层面上,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城乡居民生存环境的质量,为人民谋福祉。

1.2 大气环境概述

大气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大气环境的质量直接对民众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保护大气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

大气环境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空气,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环境的物理特征,主要体现在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降水等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变化。化学特征则主要指空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大气环境的化学特性容易受到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降低大气环境的质量。例如,人类工业、农业和生活中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气体,将与大气环境中原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破坏生态平衡,严重时将出现酸雨等非正常气候现象。大气环境的生物学性质则主要指大气环境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将影响大气环境;同时,大气环境的变化也将给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影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和南极地区的生物的生存家园面积减少,食物种类减少,极地地区的生物生存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1]。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气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暴露,我国在20世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大炼钢铁等行为,给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给经济高质量增长形成阻碍,这是我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保护大气环境,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增长对环境提出的要求,也是解决民众生存问题的必要工作。

2.1 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依次经过缓慢增长、高速增长阶段,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评估经济质量的主要依据,保护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增长对个人和企业提出的要求,并以国家政策推动,在社会上达成工作共识。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要个人行为和企业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例如,坚持低碳原则进行企业生产,从前期选材、中期生产控制和后期尾气净化三个方面,降低企业经济行为对大气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经济高质量增长与国家战略层面上的要求相适应,是国家对企业提出的工作要求,企业只有坚持低碳原则,保护大气环境,才能享受国家为其提供的政策优惠。以我国金融体系为例,国家在金融体系内重点推进绿色金融业务,满足条件的社会企业可以较低的利息和简化的业务流程,向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申请绿色金融贷款扶持。

大气环境作为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大气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一环。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经济质量,保护大气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增长对社会企业提出的工作要求,企业只有践行工作要求,才能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

2.2 保障民众健康的必然要求

各地政府为了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全面落实中央政府工作计划,在地区内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例如,旧村改造、公园建设、道路养护等工作。以城市建设为首的施工作业,将产生大量的施工粉尘和固体颗粒物,排放在大气中,将给大气环境以严重的污染。人们生活在受到污染的大气环境中,其身体系统也将受到影响,引发呼吸道疾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身体反应,严重者将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人们生活在受到污染的大气环境中,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健康问题,但是长此以往,将出现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下降等身体反应,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我国将保护大气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为民众创造健康的环境。

3 大气环境污染类型

在国家关于环保工作政策的要求下,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将与民众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大气环境作为环保工作的主要对象,全面推进大气环境保护工作,还社会民众以蓝天白云和优质的空气。人类活动是导致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主要包括生产、生活两个方面,生产又可以划分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二者是加剧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危害进行分析可知,大气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危害人们呼吸道、肝脏,引发人们的慢性疾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二是污染后的大气中存在有毒气体,知识农作物基因突变,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故而,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尤为关键。保护大气环境,就要明确大气污染的不同类型,而后方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1 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

人类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将给大气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从二氧化碳排放端有效减少碳排放量,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将增加碳排放量,加剧大气环境的负担。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设置,我国煤炭能源的消耗量有所下降,但是仍旧在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煤炭在生产生活中都以主要能源的身份而存在,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例如,我国北方城市在冬天进行集中供暖,煤炭是集中供暖中消耗的主要能源。煤炭燃烧期间会产生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在大气中将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人类的出行方式的选择也将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例如,人们选择私家车出行,不仅会加剧城市早高峰和晚高峰的堵车情况,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致使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3.2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工业生产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虽然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但是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的出现,也将给大气带来新的污染,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反而愈来愈多。例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固体颗粒以及粉尘,部分企业在尾气排放环节偷工减料,未对废气进行专业化处理,导致废气中的大量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工业生产加剧大气污染。例如,乙烯产品制取企业,对乙烯裂解炉排放的气体未进行专业处理,煤炭不充分燃烧和乙烯裂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放至大气环境中,降低了空气质量。

3.3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农业生产给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指化肥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或化肥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含有硫化物的气体,排放至大气中,加剧大气环境污染[2]。

4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环境与土壤环境、水体环境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与土壤环境与水体环境不同,大气环境能给人体以直接的影响,空气与人体的呼吸系统直接接触,从而对身体机能产生影响。提高空气质量,保护大气环境,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生态文明视域下,大气环境保护工作要以大气环境污染情况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有针对性地寻求减轻污染的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从污染产生、污染排放和污染处理三个环节入手,建立健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全面落实大气环境治理、保护工作。

4.1 加大宣传力度ᅠ引导环保意识

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都将给大气环境带来相应的影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社会,离不开社会民众的行为支持,民众以个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各级政府宣传部门要配合环保部门,加大社会宣传工作力度,以社会文化环境,引导民众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并以文化立牌、社区公示牌、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给予民众以思想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工作要求,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的环保行为,发动群众的力量,助力我国大气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例如,地方广播电视频道在电视节目中穿插环保公益广告,以绿色出行方式为切入点,引导民众在日常出行中将公交车、共享单车等作为出行的首选方式,引导民众形成“远距离公交出行,近距离单车出行”的理念。为了为民众出行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绿色出行方式,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给予民众以思想上的引导,还要做好绿色出行准备工作,加大城市公共出行方式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对公交、地铁线路与民众出行路线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加大公交、地铁线路的建设力度,并增加公交的数量;同时,还要做好各地区的共享单车、电车点的建设、投放和运营工作,满足民众近距离出行的需求。

此外,各地政府还要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为环保监管、执法人员提供工作依据,从法律层规范民众的生活行为,约束民众不良的行为。例如,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政府可在春节前期进行“禁放鞭炮”的工作动员,并对城市内的居民提出硬性要求,对于违法规定燃放烟花爆竹的民众,可以给予其适当处罚,强化民众的守法意识,规范个人行为。

4.2 健全规章制度ᅠ约束不良行为

首先,《环境保护法》等相关规定,针对地区内的大气环保工作情况,建立健全大气环境监管规章制度,指导地方大气环境工作。其次,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据规章制度,在地区全面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检测工作,建立大气环境预警机制,重点关注工业企业,在工业企业周围设置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定期对周围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将数据自动传输至环境保护部门的系统中,监管人员借助系统数据,可以及时检测到辖区内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指导大气污染的源头。最后,大气质量监管的主要目的是约束社会上不良的经济行为,这就需要环境保护部门要联合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法制度规章的企业行为和约束行为,要给予其罚款和警告处分,并勒令其及时进行工作调整;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则可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取缔其经营执照,尤其要重点关注以燃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企业。

4.3 应用高新技术ᅠ改善消费结构

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煤炭中含有硫、碳等元素,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进行燃烧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硫化物和碳化物,是大气环境污染的元凶首恶。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各地推进新能源的应用,改善能源结构。相关部门要联合市场部门、金融体系,全面推进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助力新能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建设的绿色化水平,并应用技术产品,开发和应用清洁能源,在部分行业取代煤炭等污染较大的传统能源。例如,我国将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作为发电的主要能源,取代传统的煤炭燃烧发电方式,不仅降低了碳化物和硫化物的排放量,还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应用清洁能源。

4.4 发挥国家政策指导作用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是环境执法和环保工作的首要环节,可以辅助执法人员和环境管理人员及时更新环境质量数据,并追溯环境污染的源头,及时发现、约束污染源头企业和个人的不良行为,是环境监管和执法的主要依据。在环保部门约束企业不良行为的同时,还要结合引导手段,即,发挥国家的政策引导作用,在各地金融体系中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倡导绿色金融服务,为满足环境质量调整的企业提供低贷款利率的金融资金。将质量评价工作对企业带来的被动影响和政策引导下企业的主动行为进行结合,促使企业个人主动配合大气环境保护工作。

4.5 推进农业绿色化生产

农业是我国的关键产业,与民众的吃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息息相关。鉴于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污染大气环境的问题,各地政府要为辖区内各粮食主产区的村委提供农业技术人才支持,指导农民挑选低污染、高产量的化肥,并合理使用化肥,减轻化肥给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3]。

5 结语

大气环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大气环境质量直接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属于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我国已经大力推进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并以提高空气质量,为人类创造适宜生存的优质环境为主要目标。要实现拥有蓝天白云的美丽梦想,环保部门需要与宣传、执法和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在工作上达成一致,加大社会宣传、执法力度,引导民众树立环保意识,使人人积极配合国家的环保工作,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视域大气民众
大气的呵护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大气、水之后,土十条来了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