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专业“医用化学”教学中基础夯实与专业拓展的博弈与融合

2022-02-12姜慧君刘利萍张振琴居一春

化工时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医用化学口腔医学学时

马 露 姜慧君 刘利萍 张振琴 居一春 朱 荔 张 玮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牙周科,江苏 南京 210029;2.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化学系,江苏 南京 211166;3.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临床药学系,江苏 南京 211166;4.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特诊修复科,江苏 南京 210029)

随着新医科建设推进,医学正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其中,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身心健康和文明水平[1]。

口腔医学的发展关乎全民口腔健康。口腔医学主要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等。其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分子生物学”等。口腔专业“医用化学基础”夯实与专业拓展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培养口腔专业人才为目标,在传授口腔医学相关化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将“医用化学”与“口腔内科学”“口腔分子生物学”等口腔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为口腔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展示“医用化学”在口腔医学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兴趣;通过合理科学分配教学资源,实现化学基础知识和学生口腔专业愿景的相辅相成。

口腔专业“医用化学”是医学院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教授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其基本职能是为口腔专业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基础。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在口腔专业“医用化学”教学中各司其职,相互博弈。基础知识是基础,专业拓展是基石。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视角剖析口腔专业“医用化学”教学中基础夯实与专业拓展双方利益,探寻可能达到的纳什平衡点,找寻二者相融合的最优解,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口腔专业医用化学基础夯实与专业拓展相博弈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称论,是研究多个主体之间根据对方的行动做出策略反应的理论,意即研究各博弈方之间的策略互动或对策选择,是研究策略竞争、动机相容或冲突以及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基础,博弈论中既包含竞争冲突策略也包含合作策略[2]。如果将口腔专业“医用化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拓展看成两个独立的博弈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通过采取行动,努力使自己的效用或利益最大化,他的行动的好处或支付取决于另外的参与者,双赢的合作能够为双方带来共同利益。

1.1 教学内容的“囚徒困境”

基础知识是大多数专业学生现在或将来会应用到的知识,而不是符合少数专业需要的内容。以“医用有机化学”为例,基础课讲授的知识不仅适用于口腔医学专业,还可适用于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等专业,并不专门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的衔接融合正如“囚徒困境”,表明一次博弈与重复博弈相反的结果。在一次博弈中,基础知识和专业拓展均会不遗余力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拓展缺少彼此之间的关联。在现实的重复博弈中,合作才能取得双方的最大利益,即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教学内容只有尽可能多衔接融合才能在重复博弈中取得双方利益最大化。

1.2 教学过程的“斗鸡博弈”

“强基计划”最大的创新和特色是突出对拔尖学生的全过程培养,口腔医学专业“医用化学”教学也强调全过程培养,加强对人才的统筹。“斗鸡博弈”,可套用“假如我认为他认为”框架,即假如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认为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全过程,那么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全过程,参与教学全过程就是一种均衡。

1.3 教学方法的“智猪博弈”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智猪博弈”体现了教学方法的“搭便车”现象,很多学生认为医用化学基础知识没有专业拓展重要。在教授基础知识时,教师用不用心教,学生都选择不学,教师的教就不会为学生带来任何益处;只有教师从自身利益出发认真教,学生认真学,才能在客观上为学生自身带来好处。若教师不用心教,学生不用心学,双方参与者将会陷入“囚徒困境”。

1.4 教学资源的“蜈蚣博弈”

我校口腔医学专业招生规模正在扩大,优质教学资源仍很欠缺、实验操作和技能培训场所和平台也很不足,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有限。依据“蜈蚣博弈”,学生在面对有限的资源时,若选择“合作”,即积极利用有限的资源,则可获得最大收益;若选择“不合作”,即放弃对有限资源的利用,则其获益为最小。

1.5 教学评价的“动态博弈”

“强基计划”强调质量保障机制,突出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动态博弈指各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有先后次序且后选择、后行动的博弈方在自己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看到其他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的博弈[3]。正如此,教学评价如同一个交互式测量抓手,在医用化学基础与专业杠杆平衡中起检验、干预和激励作用,准确的反馈评价是实现培养人才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

2 口腔专业医用化学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相融合

2.1 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教学内容相融合

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医用化学”教学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原则,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特色,重新构建医用化学课程知识体系,将“医用化学”课程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有效衔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新的“医用化学”课程知识体系包括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课程的基本内容,总学时为72。基础化学部分包括:基本原理(16学时)、基本计算(8学时)和物质结构(9学时);有机化学部分包括概述(6学时)、立体化学(6学时)、脂肪族化合物(6学时)、芳香族化合物(3学时)、醇酚醚胺(6学时)、羰基化合物(6学时)、生物有机分子(6学时)。其中,与口腔材料学结合紧密的醇酚醚胺、羰基化合物安排较多学时。

2.2 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教学过程相融合

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是“斗鸡博弈”模型的平衡点。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医用化学”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摒弃“填鸭式”单向灌输形式,注重创设专业化情境,按照“提出专业(生活)方面的问题-关联化学知识-探寻化学知识-解答专业(与口腔相关)问题”的模式开展,使学生产生探求化学知识的强烈兴趣,逐步提高学生学好专业课的能力。

2.3 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教学方法相融合

为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搭便车”现象,在“医用化学”教学实践中,开课前调查学生化学方面的学习背景和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地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以期达到高效、精准的智慧教学。课前发布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并收看视频进行自学,通过调查、论坛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理论课上着重讲解重要知识点和学生预习后反馈的难点。课后根据教学进度发布作业、并进行在线测试,供学生及时检测学习效果。根据平台的统计数据,找出作业和测试中反馈出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制作习题精讲微视频,并选择相关习题发放给学生,再次巩固强化所学知识。确立“IPP” (Integration, Participation and Practice)的教学理念,构建以课堂教学结合翻转课堂、问题研讨等的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制作“手性药物”“神奇的表面现象”“新型麻醉剂”等微课;开展“口腔常用药物”“糖类”等翻转课堂;发布诸如“生物可降解材料”“美白牙膏真的能美白吗?”等与专业课衔接紧密的主题讨论。

2.4 盘活教学资源,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教学资源相融合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减,编写并出版了《医用化学》、《医用化学学习指导》,在每个章节后为学生提供大量与专业知识衔接的阅读材料;基于超星平台创建医用化学特色教学网站,目前已有270余个优质课程资源、20个微课资源及2 400道习题;优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专业水平,业务素质强,思想作风过硬的教师担任口腔医学专业“医用化学”授课教师,为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构建动态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教学评价相融合

通过强化过程性学习评价,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效果,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细微的进步和变化,遵循效度原则、信度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动态多维度“医用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医用化学”最终成绩评定构成为:平时成绩(网络作业、网络测试、论坛讨论、网络活跃度、课堂讨论)、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各占40%、40%和20%。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修正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成元素比例,实现从“育分”到“育人”、从“教”到“育”、从“单一”到“融合”系列转型升级。

3 改革成效

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改革的最有效尺度。国家“强基计划”推行一年多来,我校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医用化学”教学中实施强基计划与专业导向相融合初见成效。以2020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为例,“医用化学”课程均分达到87.15分,优秀比率50%;同期所学“口腔艺术美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均分达到87.44分,优秀比率39.77%。由此可见,强基计划与专业导向相融合,通过提升基础课来反哺专业课,必将夯实基础课之基、筑牢专业课之石。

猜你喜欢

医用化学口腔医学学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PBL与TBL联合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