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平衡坡面理念的促淤堤护面结构优化
2022-02-12吴挺松
吴挺松,冯 闪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 杭州 310002)
1 工程概况
温州大门港口物流区促淤堤工程是围垦的先期启动工程(见图1),通过工程促淤加快规划围区涂面的淤涨,减少后期围区开发投资,为后期温州大门港口物流区围垦工程实施创造条件。
图1 工程平面布置图
工程采用“潜坝(-1.0 m)+口门”的促淤方式,促淤堤与口门段总长4 320.0 m,其中促淤堤段长3 370.0 m,预留口门段长950.0 m。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促淤堤为4级建筑物,按20 a一遇的防潮(洪)标准设计[1](见表1)。促淤堤基础处理及外海侧护面结构结合永久海堤考虑。
表1 20 a一遇促淤堤外海侧设计波要素成果表(P=5%)
因堤轴线走向不同,促淤堤分为G1堤和G2堤。受地理位置影响,G1堤设计波浪较小,G2堤设计波浪相对较大。下文均以G2堤为例分析抛石促淤堤护面结构的优化设计过程。G1按1999年浙江省水利厅出版的《浙江省海塘技术规定》计算。
2 工程设计思路
2.1 原促淤堤结构设计[2]
促淤堤堤顶高程-1.00 m,堤顶宽69.00 m。堤顶向外海侧以1:4的斜坡到高程-4.00 m,宽25.00 m的抛石平台,最后以1:4的斜坡到涂面或接大块石护脚。堤顶向围区侧以1:3的斜坡至高程-4.00 m,宽22.00 m的抛石平台,最后以1:3的斜坡到涂面。促淤堤面层所有部位均采用不同重量的大块石进行保护,具体堤身结构见图2。
图2 促淤堤原设计断面图 单位:cm
2.2 护面结构变更的原因
由于本工程配套石料场大块石的产出数量无法满足工程需求,且温州当地市场石料供应紧张,基本无法采购到满足工程要求的大块石料,因此需要对护面结构进行优化。
2.3 基于动态平衡坡面理念的护面结构优化方案
宽肩台斜坡堤,堤身在缺少足够防护的情况下,其外坡在波浪的不断作用下将被塑造成动态平衡坡面。形成动态平衡坡面后,初始断面的坝肩出现冲蚀,堤顶内侧出现抛石堆积。
由于本工程堤身断面较大,外坡坝肩被冲刷的抛石仍然堆积在堤身范围之内,不会带来明显的抛石损失。而且,促淤堤并非永久建筑物,后期海堤施工时可以对其进行修坡整平。因此设计决定利用动态平衡坡面理念优化促淤堤护面结构,优化设计后仅对促淤堤外海侧1:4斜坡和堤脚涂面等重要位置按进行大块石保护,其余部分均为抛石统料裸露(见图3)。
图3 基于动态平衡坡面理念的促淤堤护面结构优化断面图 单位:cm
2.4 波浪模型验证[3]
根据拟定的促淤堤护面结构优化方案,河海大学于2018年11月开展波浪断面物模试验,观测经波浪作用后的动态平衡坡面情况(见图4)。根据物模试验结论,坡面经动态平衡后,外海侧堤头20.00 m范围内出现抛石冲刷,最大冲深1.05 m;之后35.00 m范围出现抛石堆积,最大堆高1.12 m;其余部位结构稳定,没有变化。经波浪模型验证,动态平衡坡面形态符合设计预期,满足工程要求。
图4 护面结构优化方案最终动态平衡坡面示意图 单位:cm
2.5 实际运行情况
2019年6月促淤堤护面结构优化方案实施完成。2019年8月促淤堤经受了超强台风“利奇马”的考验,护面结构优化方案的初始断面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目前促淤堤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见图5~6)。
图5 台风后促淤堤实测断面图 单位:cm
图6 促淤堤实景航拍图
3 结语
目前,在各工程项目石料普遍紧缺的情况下,大块石料的稀缺情况更为突出。本工程基于动态平衡坡面理念,对促淤堤的护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仅对促淤堤外海侧斜坡、堤脚等局部重要位置进行面层大块石防护,大大节省护面大块石的用量,解决了工程实际难题,推进工程进度,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