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2022-02-12瀚,张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年2期
关键词:旅游业危机新冠

任 瀚,张 怡

(郑州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020 年,新冠肺炎(COVID-19)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遭受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阻止疫情扩散,多数经济体采取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和交通运输的方式来控制新冠疫情传播,旅游业也因旅行限制遭受重创。世界旅游组织(UNWTO)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是自1950 年有记录以来国际旅游业遭受的一次最严重的危机事件,2020 年国际游客人数下降了74%,疫情冲击了世界所有区域的旅游业[1]。

21 世纪以来,全球经历了数次大型灾难事件,如2001 年9·11 恐怖袭击、2003 年SRAS、2004 年亚洲海啸、2008 年美国金融风暴、2011 年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曾作为冲击旅游业的典型案例而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2]。Jiahui、Chaowu、Morrison将这些典型危机事件分为自然灾害、安全危机、经济金融危机、健康安全危机、环境安全危机、事故灾害和舆论危机等几类,并进行了分类统计,发现以往的旅游危机研究文献中安全危机、自然灾害和经济金融危机事件研究占比最大[3]。Chen等发现旅游危机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旅游危机类型、危机影响、危机评估、危机应对等方面,成果较为丰富,而与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旅游研究成果较少,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存在着局限性[3]。

新冠疫情不同于以往的旅游危机事件,从时间尺度上和空间尺度上给旅游业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面对冲击,新的研究理论框架与新的产业应对思路逐渐形成,涌现出了大量的原创性优秀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对于旅游业在疫情后的恢复、规避,以及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相似危机,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对旅游研究中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和内容分析,探讨了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的研究主题、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希望能为未来的旅游研究和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冲击和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文献作为分析样本。首先,选定的文献来源于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包含的数据库有SCI -Expanded、SSCI、A&HCI、CPCI - S、ESCI。其次,在数据库检索中考虑到使用的关键词“COVID - 19”和“tourism”都是疫情冲击下的热点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丰富,所以将“COVID-19”和“tourism”这两个关键词设置为“and”关系,而不是“or”关系,旨在发现这两个研究领域的交集,文献类型选择为“article”和“review”,时间跨度为2020—2021 年。检索结果截止到2021 年6 月16 日,共检索到753 篇文章。第三,为了保证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对检索到的753 篇文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读筛选。研读筛选剔除的原则是:一是与旅游完全不相关的文章;二是非研究性文章;三是研究虽然涉及旅游,但是主题内容并非旅游的文章。按此原则筛选剔除后,最终得到383 篇有效文章作为分析对象。

1.2 分析方法

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文献总计383篇,其中:2020 年204 篇、2021 年179 篇。首先,本文使用Web of Scinence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分析了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发文地区分布与重要载文期刊,有针对性地了解国外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的学科力量及布局。其次,使用CiteSpace.5.7R5 软件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了解热点关键词分布与热点研究内容。最后,运用内容分析法深入探析总结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的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

2 研究文献概况

2.1 文献的数量与学科分类

按照Web of Science 的学科分类,这383 篇文献共涉及52个研究学科领域,旅游交叉学科特征显著。从数量上看,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Tourism(酒店、休闲、运动、旅游)旅游学科文献共计278 篇,所占比例为72.58%,其他27.42%为非旅游学科。排名靠前的还涉及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商务学、地理学、绿色可持续科技学、环境科学、教育研究、商业金融、社会科学跨学科、区域城市规划等多门学科(图1)。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能够产生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新冠肺炎(COVID - 19)导致旅游业供需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需要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不同的视角来找寻新的解决思路,以推动旅游研究向前发展。

图1 新冠疫情与旅游研究学科分类排名前10 的学科Figure 1 Top disciplines in COVID-19 and tourism research

2.2 发文国家与地区

从国家与地区的发文量来看(图2),可将发文量前十名的国家分为3 组:第一组为中国(56 篇)和美国(53 篇),平均发文量54.5 篇,远超其他国家;第二组包括英国(42 篇)、澳大利亚(41 篇)、西班牙(37 篇)、意大利(35 篇),平均发文量为38.75 篇,为发达国家;第三组为印度(24 篇)、土耳其(24 篇)、南非(17 篇)、新西兰(15 篇),平均发文量为20 篇,除新西兰外都是发展中国家。对比来看,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此外,发文量排名靠前的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等这些国家常年位于T20 国家(每年旅游总收入排名前20 位的国家和地区)之列,旅游产业较发达,相关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旅游研究与产业实践相辅相成。

图2 新冠疫情与旅游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0 名国家与地区Figure 2 Top 1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COVID-19 and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3 载文期刊

筛选出的383 篇文献共分布于103 种期刊,载文10 篇及以上的期刊共发文181 篇,占总发文量的47.26%。在文献的来源期刊中,旅游领域期刊所占比重较大(表1),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以52 篇载文量位居榜首,其发文量显著高于其他期刊;Tourism Geograph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分别以29 篇、20 篇和14 篇的发文量紧随其后。这些旅游领域的专业期刊,是凝聚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学术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表1 新冠疫情与旅游研究文献载文数量(≥10)的期刊Table 1 Journal of COVID-19 and tourism research papers(≥10)

3 研究内容

将CiteSpace运行节点类型更改为“Keyword”执行(图3),该共现网络共有97 个节点和381 条相关链路,网络密度为0.0818,说明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内容的关联性较强。新冠疫情与旅游研究文献中频次≥10 的高频关键词有22 个(表2),根据关键词的频词和中心度,并通过对文献进一步的研读,可将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归纳为5 个研究视角。

图3 新冠疫情与旅游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Figure 3 Co- occurrence map of COVID-19 and tourism research

表2 新冠疫情与旅游研究频词≥10 的关键词Table 2 Key words(≥10%)of COVID-19 and tourism research frequency words

(续表2)

3.1 经济学视角

通过经济学模型分析和预测情景建模,评估新冠疫情对旅游经济的冲击力以及预测旅游业复苏情景。高频关键词有:impact、pandemic、model、demand、SARS等。

疫情爆发期,诸多学者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就新冠疫情对旅游经济的冲击力进行了定量评估。Mare、Soriano、Malgorzata等使用矢量自动回归模型(PSVAR),依据1995—2019 年185 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系统动态建模,预估了新冠疫情背景下旅游人数每减少10 万的单位冲击给旅游收入、就业和投资带来的损失[5]。Yusuke、Karkour、Ichisugi等针对日本疫情影响下旅游业可能的恢复时间,进行了4 种情景模拟(SR0,与2018—2019 年的增长率相同;SR1,直到12 月才恢复;SR2,10 月开始恢复;SR3,7 月或9 月恢复),以旅游消费作为基础数据,以此来评估新冠疫情对经济、环境和就业的影响[6]。

随着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的推广,旅游业随之进入震荡式复苏,但未来发展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旅游经济学家来说,基于实证的恢复预测对旅游业的复苏至关重要。例如,Polyzos、Samitas、Spyridou构建了一个名为“长期短期记忆(LSTM)”的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并通过回溯测试进行了交叉验证,表明中国到美国和澳大利亚入境游客人数可能需要6—12 个月的时间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7]。Rastegar、Higgins、Ruhanen 针 对20 个 国 家/地区的入境旅游需求的进行了情景框架预测:在乐观的情境下,入境旅游需求显示出“V”形反弹;基准情景下,呈深“V/U”形;悲观情景下,显示出“L”形的恢复[8]。由于构建的模型和数据来源不同,恢复预测的结果也不同,未来的预测要依据实时数据的变化进一步推进。

3.2 旅游产业视角

新冠疫情的冲击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涉及所有的旅游产业,例如酒店业、航空业、邮轮业、体育旅游业、MICE、旅行社等,高频关键词涉及industry、hospitality、experience 等。面对疫情的冲击,不同旅游产业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所有产业研究中,酒店业的研究文献最多,共计54 篇,相关研究的内容涉及行业复苏、市场需求、收入损失、安全与健康、酒店员工就业和新冠疫情的社会成本等[9];航空业的研究文献8 篇,研究内容涉及疫情对航空业的影响、航空业的政策支持、航空旅客需求变化、未来发展出路等。Agrawa在一项针对印度航空业的研究中指出,疲软的旅游业、缩减的收入、旅行限制和恐惧心理预计会将乘客需求从60%缩减到30%,危及印度航空公司运营的商业可行性[10];针对邮轮业的研究文献4 篇,侧重于防疫应急响应机制的完善,如:Liu、Chang 针对“钻石公主号”检疫期间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情况,研究分析了邮轮更容易突发疫情的原因,提出了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效机制建设等邮轮疫情防控解决方案[11];体育旅游、MICE、旅行社等业态的研究文献较少,由于疫情,欧洲、北美和其他国家的主要体育赛事都被暂停,MICE市场的需求也急剧减少[12],旅行社更是举步维艰,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产业自救行为研究。总体来说,学者的研究存在着不平衡性,多集中于酒店业态,未来的研究应多关注旅游产业其他业态。

3.3 社会心理学视角

新冠疫情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损失,新冠疫情对于游客及旅游从业者心理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该部分的高频关键词有behavior、perceived risk、performance等。

有关游客的风险感知与旅游行为研究:众多学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新冠疫情引发了大范围的“旅行恐惧”[13],游客会在危机期间减少或者避免旅游行为。其中,健康风险和心理风险感知是导致游客恐惧、旅行焦虑的主要原因,也是疫情下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研究的重要切入点[14]。游客的风险感知主要受疫情严峻程度(感染和死亡人数)、持续时间、媒体报道、政府措施和公众感知等因素的影响[15]。其中,危机沟通在降低风险感知、减缓旅行焦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Haiming、Aroean、Chen 发现,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效的共情沟通可以使游客与目的地建立情感依恋关系,在区域疫情消除时,这种沟通会增加游客的访问意愿[16]。因此,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媒体沟通平台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降低游客的风险感知,增强其疫情后旅游意愿。此外,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健康状况和儿童人数等)也会对影响游客的疫后旅游意愿。意大利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年轻人旅游市场更具有弹性,当他们感到风险较低时,会恢复旅行行为;年龄较大的和健康状况较差的被调查者的复苏弹性较小,疫后外出度假的意愿较弱[17]。

有关旅游从业者心理压力调节的研究:新冠疫情期间,旅游从业者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心理压力。新冠疫情感染恐慌是一个压力源,失业是旅游从业者面临的一个更主要的压力源[18]。旅游从业者的负面情绪与压力的缓解对于旅游组织在新冠疫情危机时期的运营至关重要[19],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可成为员工克服疫情恐惧的重要支撑。员工对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如捐赠口罩、防护服,为医务人员提供住宿等)认同感越强,公司和员工之间就越信任,这种信任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支持,使组织和员工在疫情灾难面前成为命运共同体,从而更加具有勇气和信心面对疫情恐惧[20];另一方面,心理资本也为旅游从业者压力与负面情绪的缓解提供了可能性。心理资本是个体重要的资源基础,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效能,以及以希望、韧性和乐观为特征的积极心理状态[21]。酒店业主和经理的心理资本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恢复力和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从而进一步增强组织的恢复力和克服逆境的能力[22]。

3.4 危机管理视角

在旅游危机管理中,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不同,危机前侧重于危机预防和应急管理系统的完善,危机期间侧重于应对危机的动员和行动,危机后期侧重于对旅游业的恢复和反思总结。无论在任何阶段,政府、旅游供应部门、游客本身、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至关重要,高频关键词涉及crisis、management、risk、resilience、innovation、social media 等。从时间阶段看,新冠疫情期间的旅游危机应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表3):

表3 新冠疫情冲击下的旅游危机管理措施Table 3 Tourism crisis management measures under the impact of COVID-19

在疫情发生之前,应对措施和行为主要包括制定应急计划、定期安全卫生检查和提高游客的健康风险意识等[3]。但在当下一个危机与灾难日益频发的世界中,普通的危机预防与管理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帮助企业与旅游目的地减少脆弱性,增强组织恢复力(韧性),从根本上应对旅游危机事件被更多的学者提上了日程。其中,Reddy、Boyd、Nica 针对前人危机研究的成果,结合新冠疫情的实际冲击情况提出了一个冲击恢复框架[23]。在这个框架中,旅游目的地被视为社会生态、社会技术和社会政治复合的复杂系统,其发展和管理受自身易受危机影响的脆弱性和自适应能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该框架为旅游目的地如何在“冲击”中运作调整,并实现自身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疫情发生期间,有关旅游政府部门和企业如何应对疫情危机方面的研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内容。总体来说,政府的具体应对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部门通过定期消毒、人员测温、卫生筛查等措施加强旅游行业卫生控制[24];第二,政府及时发布和实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对有特殊困难而不能按时纳税的旅游企业适当减免或推迟纳税[25];第三,结合数字信息技术,制作疫情风险地图,帮助游客了解风险信息;第四,利用媒体与公众进行沟通,增强政府对疫情恐惧的控制,缓解公众的焦虑心理,提高游客与旅游从业者应对的信心[26]。旅游供应部门的动员和行动包括:第一,恰当应对客户取消预订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损失,保留客户关系;第二,实施员工健康监测、疾病预防和控制培训等措施,减少疫情风险,降低顾客的心理担忧。第三,主动开辟创新型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7]。

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管理战略须转向旅游市场的恢复。有关旅游市场恢复的文献主要涉及以下重点内容:第一,旅游市场恢复的空间结构。由于疫情风险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学者认为相比复杂的国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和区域旅游在短期内将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例如,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出台了促进国内旅游的激励措施,对国内旅游业减免高达1000RM的个人所得税[28]。第二,恢复游客对旅游市场的信心。游客对疫情风险的担忧影响了其对旅游市场复苏的信心,世界各地所有的旅游目的地都将面临建立市场安全机制的挑战[29]。Pimentel 建议建立“安全保障”旅游凭证卡,作为前往目的地旅游的旅游凭证[30]。U¨gur等建议完善旅游出行保险[31],减少旅游者的后顾之忧。第三,旅游市场复苏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涉及的内容包含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发放消费券、减免门票等促进消费,利用新技术提供创新型旅游产品等[32]。

3.5 新变化视角

新冠疫情危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暴露了过度消费型发展模式的陷阱,打破了旅游业“永续增长”的神话。这次危机虽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增长,但是也催生了新业态的发展和新的研究关注点(近地性、可持续性、数字化、新教育、新业态),在一定程度上为旅游业的重构提供了机会。高频关键词 包 括 sustainability、sustainable tourism、technology、health等。

第一,对于旅游业而言,疫情前期旅游交通的阻断,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重新关注近地市场的空间需求。“近地性”和“社区化旅游”被公认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利益相关者应将旅游业作为公共性服务产品,优先考虑目的地社区的权利和需求,构建以社区为中心的旅游服务框架。Dominic 指出,在一个没有游客的时代,旅游业需要重新适应当地社区的需求,这是将是旅游业生存战略的一部分[33]。第二,新冠疫情促使人们摆脱以往无视人、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剥削发展模式,转向了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34]。新冠疫情期间,隔离居家的行为使得许多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也由此引发了公众对于“生态悲伤”的共鸣,反思旅游给东道地国家带来的环境污染。此外,新冠疫情下政府干预的有效性也冲击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下的旅游市场,引发了学者的批判与反思。总体来说,新冠疫情是旅游业的转折点,是反思现在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重新确定更理想发展方向的机会[35]。第三,新冠疫情加快了旅游业的数字化进程。为了控制疫情而实施社交距离限制政策对旅游业和接待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它们在帮助医院、机场、交通系统、景区、酒店、餐饮和社区抵抗新冠疫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Zhanjing、Chen、Lew 发现,服务机器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降低了游客的风险感知,增强了人们的旅游意愿[36]。因此,研究人员应该抓住这次新冠疫情带来的科技变革机会,发掘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潜力,进而推动旅游市场尽快复苏。第四,新冠疫情推动了旅游教育的转型发展。新冠疫情爆发后,旅游部门就业机会缩减,这可能会使得旅游相关专业潜在学生人数减少,该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Tiwari、Hugues、Chowdhary 提出在学校课程中引入旅游业的健康与安全、危机管理、风险管理、旅游业和酒店业的恢复力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探索危机,并帮助他们在危机中做出适当的战略决策,以在动荡的市场中生存[37]。此外,有关旅游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建议在课程设计和就业援助方面加强行业合作,在科研项目上加大政府资助力度,使旅游教育在新冠疫情复苏阶段更加有力。除了教育内容发生转变外,“居家令”和社交距离限制也使得旅游教育方式向线上转变。如何使用技术来提供更好的在线旅游教育,使学生参与虚拟环境,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是旅游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五,新冠疫情推动了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新冠疫情期间,焦虑情绪和缺少社会交往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压力,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疫情旅游市场恢复应注重精神康复类产品的开发,Siying、Zhao、Gong等建议将“康复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治愈型旅游产品[38]。此外,可以有效控制安全距离和人员接触的露营地旅游也成为常态化时期蓬勃发展的旅游新业态。旅游学者应该加强对新兴业态的关注,指导新兴业态发展,促进新兴业态成长。

4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理论

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所涉及的理论趋于多样化,基本上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学理论,如新自由主义经济、一般均衡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孤岛理论等,主要用于研究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经济影响,以及影响的时间长度和破坏力度等[39]。第二,恢复力理论、目的地形象理论、市场营销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等,用于研究旅游业在疫情常态化时期的恢复与发展[40]。例如,Viriya、Mathayomchan基于目的地形象理论分析了旅游者发布在Flickr上的照片,以识别目的地具有竞争优势的形象属性,便于目的地营销组织在疫后有针对性地营销宣传[41]。第三,计划行为理论,压力响应理论、保护动机理论、情绪理论、消费者行为学、前景理论、推拉理论等,用于研究旅游者、居民与从业人员的心理及行为。例如,Lawrence、Rob、Ye Ben- Haobin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探讨了居民对旅游业复苏的积极看法[42],Roy、Sharma 基于推拉理论分析了疫情期间人们的旅行动机等[43]。

4.2 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对现象或者理论的质性分析;另一类是对文本类数据的分析,文本数据来源有旅游者网络评论、政府的旅游政策,访谈文本、地理信息照片等,分析的方法有扎根理论、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LDA主题模型分析等。例如:Chen、Peng、Yin等爬取了几种代表性的旅游政策和微博用户的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用户对政策的情感偏好,从而挖掘各种政策的社会影响及有效性[44]。

表4 新冠疫情与旅游研究的方法分类及内容举例Table 4 Methods classification and content examples of COVID-19 and tourism research

定量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3 个方面:第一,新冠肺炎传播模式的研究。研究方法一般为情景建模,研究模型主要包括SEIR 模型、流行病学模型、代理模型和人群流动模拟模型等。第二,关注旅游业的经济损失或恢复时间。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以一些公开披露的二手数据为主,研究方法以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主,如一般均衡(DSGE)模型、OLS 回归模型、广义加性(GAM)模型、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季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例如:Fotiadis、Polyzos、Huan 综合使用神经网络和广义加法模型生成了各种旅游需求预测,他们的研究模型可以预期出未来12 个月的国际游客人数[45]。第三,针对旅游者、旅游从业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研究。开展调查的方法有问卷调查、访谈法、实验法等,数据分析方法有因子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回归分析等。例如:Stefano、Ferraris、Santoro等采用实验法对价格和物理距离的需求进行了变量控制,研究了在新冠疫情期间游客酒店预订行为的变化,发现在疫情期间出于对保持物理距离的需求,相比Airbnb 中的共享公寓和传统酒店房间,游客更倾向于预订完整的公寓[46]。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新冠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二战”之后70 多年逐渐形成的世界旅游经济的运行逻辑被打破;另一方面,旅游业在重启过程中也将发生结构性变革。全球旅游业将进入“二战”以来最为关键的产业重塑期。值此之际,对旅游领域中有关新冠疫情等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我国乃至全球旅游的研究与旅游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Web of Science 2020—2021 年收录的383篇旅游研究文献,从发文量、学科分类、地区分布、载文期刊、关键词、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征:①国际学者日益关注新冠疫情对于旅游业的影响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长,文献涉及的学科广泛、学科交叉特征显著,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旅游研究与产业实践结合密切。②相关研究的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可以归为以下5 个研究角度:经济学视角,研究内容涉及疫情冲击力的评估及旅游业恢复情景预测;旅游产业视角,探索了不同产业业态的重点研究内容;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了新冠疫情对旅游者、旅游从业者的社会心理影响;危机管理视角,相关研究从疫情前、疫情中、和常态化防疫3个阶段为旅游业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全球经验;新变化视角,从近地性、可持续性、数字化、新教育、新业态5 个方面概括了当下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研究的新趋势。③研究理论多集中于社会心理学、经济学方面,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数据来源方面,旅游冲击和需求预测等研究偏向于利用二手数据构建模型;社会心理学研究,更加偏向实践调查的原始数据。未来的研究不应拘泥于任何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期待更加综合、更为扎实的旅游研究方法和数据。

5.2 展望

总体上,研究文献逐渐深入地揭示了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相关研究的现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非常翔实的文献基础,有助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国外研究的进展提出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3 个方面,希望能对未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①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方面。可以考虑构建COVID-19 旅游指数,建立疫情影响数据库,监测COVID-19 对旅游业的影响;同时可以考虑从地理空间或产业视角入手,将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及恢复状态进行量化刻画。此外,应增加对网络关注度、疫情数据、人口迁移数据等大数据样本的使用,丰富数据来源,提高数据质量及其可用性。②旅游危机管理方面。鉴于不可预测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旅游业突发性危机事件研究方面的短板日益凸显。此次疫情中,恢复力/韧性的研究为旅游危机研究提供了新理论框架与方向。相关学者应该完善国家、社区、企业不同尺度下恢复力测度的方法,从外部政策、利益主体参与协调、网络化管理等方面探讨旅游危机下影响系统恢复力的内外因素,使恢复力理论更好地应用于旅游危机事件的研究之中。③旅游业产业变革方面。此次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的是多方位的重塑,是边界、链条、模式、治理方式和科技融入程度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其中,发展模式中可持续旅游业的实现途经、社会治理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思考、科技融入中旅游业智能数字化进程的推进等都是产业变革需要探讨的内容。此外,旅游业空间结构的变化应引起重点关注。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对于人员流动的限制,旅游业的近地需求日益凸显,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旅游流的空间结构等都将发生改变,未来的研究须把握旅游业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向,逐步调整产业实践。

猜你喜欢

旅游业危机新冠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聚焦新冠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危机”中的自信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