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三(六年级)基于智慧体育的小篮球传、运、投组合技术教学设计

2022-02-12文/陈

体育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单手传球运球

文/陈 智

一、教材分析

小篮球传、运、投组合技术教学内容选自《光明区马田小学校本篮球教材》中水平三组合技术教学单元。采用组合技术教学更加接近实战,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向生活化过渡,满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篮球锻炼需求。本课内容是在原有校园小篮球的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篮球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动作,强化和巩固旧识,在提升中引导学生将组合技术运用到实战中,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发展学生组织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协调性、灵敏性等体能也有促进作用,并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选用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小学六年级(1)班的学生,共48名,其中男生28人,女生20人。该班学生在五年级的篮球特色课中已经学习过小篮球的多种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技术以及原地和行进间传接球、原地投篮技术,在本学期学习了传运组合技术等,已经具备一定的运球、传接球、投篮基础,整体学习篮球的热情较高。

本课采用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以下基础作为支撑点:1.疫情期间的网课,通过视频学习动作技能和居家锻炼,学生具备观看视频的学习能力。2.本班已经形成学习小队常态化,养成良好的篮球小队学习的习惯,形成了小队长组织、队员们积极配合的学习氛围。3.本班有5名篮球校队的学生,担任不同小队的队长,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他们早已掌握,可发挥小队长带动作用,指导其他队员。

两个新授学习内容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同样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引导,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在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比赛的方式,在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三、设计思路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每名学生在课中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结合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和智慧体育课堂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新课程理念。本课的主要教学特色是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平板电脑中录制好的动作示范进行学习,视频分正常速度示范和慢动作示范,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组合技术的衔接和动作细节,并将示范视频制作成二维码,丰富教学资源,供学生课前预习,并作为课后作业进行温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锻炼的习惯。

四、课时计划

小篮球组合技术单元课时计划安排表(六年级上册)

五、实践课教案

教师 陈智 班级 六年级(1)班 人数 48课题 小篮球传、运、投组合技术 教时 4/4 日期 2020-12-03学习目标 1.说出运球后衔接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动作要领和在实战中的一般运用;2.学生能够将运球+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动作+投篮这一组合技术在比赛中成功运用2次以上;3.发展学生的思维及体育运动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团结协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球后衔接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动作;教学难点:运球后衔接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动作以及接球投篮动作在实战中的运用。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本能到技能的过渡,让学生在认识和体验运球和传接球动作结合的基础上,加入投篮,运用比赛的方式,大大增加了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兴趣。教学过程中,利用平板电脑观看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一旁指导,在比赛环节,鼓励学生将本课学习的组合技术运用在实战中。教学过程: 篮球游戏热身导入→行进间运球绕桩+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练习→行进间运球绕桩+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练习+投篮→三对三实战→10分钟体能练习课程结构 学习内容 教法 学法 组织与队形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1.课堂常规:①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②安排见习生,宣布目标、内容。1.师生问好:①教师宣布上课;②安排见习生;③宣布课的内容与任务。认真听讲,积极配合体委。1.组织:8路纵队。教师宣布上课内容后,小组长带领组员慢跑到本组练习位置。1.使学生的精神饱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开放性导入( 5分钟(2.游戏热身导入:images/BZ_51_1363_1282_1757_1474.png3′创编版抢凳子游戏,一人一球,6个标志碟,5个网球。2.组织:分8个小组,小组长带领组员一起观看视频中的热身游戏。images/BZ_51_353_1695_613_1950.png2.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平板电脑上的视频,讲解游戏规则:6个标志碟围成圆形,其中5个标志碟上各有网球一个,小组6名同学在标志碟外围顺(逆)时针进行行进间高运球。小组长组织好本组队员,观看视频后,围成圆形,决定跑动方向。听到哨声指示后抢占网球,未能抢到者到圈内进行3次深蹲跳,其他同学则继续游戏。images/BZ_51_1363_1616_1755_1819.png2.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解决涉及多人示范时教师无法同时分饰多角的难题,体现智慧体育的优越性,节省教学时间,让体育课堂更高效。images/BZ_51_1363_1852_1684_2053.png1.两人行进间运球绕桩+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练习:每组一部平板电脑,两名同学同时运球出发,绕桩后回到原点进行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接球。images/BZ_51_1363_2207_1742_2439.png核心推进过程( 3 1.线上线下教学融合,采用录制视频结合现场示范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智慧课堂中健身大数据平台实时数据分析,让学生的运动状态可视化。 5′ 70次1.教师与一名学生示范后,语言引导学生观看各自小组平板电脑录制好的示范动作:①在快速运球绕桩时,回到传球点后,做出传球动作,并迅速准备接回传球。②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传接球动作的细节,并能模仿完成。(教师通过平板观看学生练习时的实时心率和练习密度,并巡回指导纠错)1.对比教师示范和视频内示范,留意平板示范时的慢动作镜头,对不熟悉的动作要点多次观看视频,反复模仿视频内标注的动作要领。可创新使用多种行进间运球技术,可模仿同伴的运球技术。注意观察,避免发生碰撞。1.组织:分8个小组,小组长组织组员观看视频的示范动作。0分钟(images/BZ_51_351_2412_608_2730.pngimages/BZ_51_1363_2450_1741_2697.pngimages/BZ_51_1363_2720_1740_3033.png

课程结构 学习内容 教法 学法 组织与队形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2.行进间运球绕桩+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投篮:每组一部平板电脑,分成两路队,篮底下那路队同学拿球,另一队不需拿球。2.组织:8个小组,一组三个球。小组长组织组员观看视频的示范动作。7′2.教师与一名学生示范后,语言引导学生观看各自小组平板电脑录制好的示范动作:①提醒学生观察运球绕桩路线和传接球时机。②鼓励学生主动和同伴沟通。③告知学生接球前小碎步和滑步目的是练习单兵防守能力。④完成一组后,互换位置(教师通过平板观看学生练习时的实时心率和练习密度,收集智慧体育引领下的健身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学生体质数据分析,截图保存)。3.讲解三对三实战规则。①遵守规则,进球、违例交换球权,犯规主动举手,不故意犯规,分8块场地比赛。②成功使用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技术一次加1分;成功使用行进间运球绕桩+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技术,即使投篮不中,加2分;投篮命中则加3分。2.大胆运用已学会的运球技术;积极和同伴交流,形成默契。仔细观看平板示范时的慢动作镜头,对不熟悉的动作要点多次观看视频,反复模仿视频内标注的动作要领。①做出正确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练习。②喊出传球人的名字和做好接球的准备动作。③要有跟进抢篮板意识。3.比赛过程,合理运用运球、传接球、投篮技术。遵守规则,文明比赛,不恶意伤人,不挑衅、不嘲笑、不辱骂对手。50次images/BZ_52_1363_533_1701_731.pngimages/BZ_52_351_750_596_1053.pngimages/BZ_52_1363_755_1699_957.pngimages/BZ_52_1363_977_1623_1201.png2.将防守动作练习渗入到组合技术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实战能力、合作意识,渗透育人价值。智慧体育课堂中方便学生多角度和重复观看动作示范,了解动作细节,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体质的前提下,课后提供运动建议。3.三对三实战:按平时分好的比赛小组进行,4分钟后决出胜负,比赛进入第二阶段,邻近半场的胜者间进行比赛,负者间进行比赛。3.组织:8个半场同时开始。8′20次核心推进过程( 3images/BZ_52_1363_1322_1701_1565.png3.提高篮球技术动作的运用能力,培养团队意识、互助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images/BZ_52_351_1560_612_1882.pngimages/BZ_52_1363_1573_1700_1730.png0分钟(images/BZ_52_1363_1737_1698_1989.png4.体能练习10分钟:①运球移形换影;②坐位胯下“8”字绕球;③俯卧手指拨球;④双脚夹球跳跃(每个练习1分10秒,间隔5秒转换下一个练习,两轮循环共10分钟体能练习)。4.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能练习,全面发展自身体能。教师说明轮换方法: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动作后休息5秒,迅速开始下一个动作,四个动作全部完成为一大轮,完成两大轮。体能练习时,教师需留意健身大数据平台的安全预警,确保学生运动安全。4.教师领做,同学们认真、投入完成每个体能练习的内容,一个部位的大肌肉群疲劳后,迅速转换到下一个肌肉群练习,提高心肺器官持续承受负荷的能力。4.组织:8个小组,小组长组织进行轮换练习。10′images/BZ_52_1363_2138_1717_2372.png80次80次60次80次images/BZ_52_1363_2376_1717_2590.png4.体能练习作为补偿性练习内容,发展学生上肢、腰腹肌力量及核心力量素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实时心率监测,避免学生运动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images/BZ_52_1363_2596_1717_2811.pngimages/BZ_52_1363_2815_1717_3049.png

课程结构 学习内容 教法 学法 组织与队形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1.放松韵律操拉伸×4。①手臂放松②腰部放松③下肢放松④太极操调整呼吸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拉伸,一起完成拉伸动作。1.身心放松,动作缓慢。1.组织:分8个小组,各自围成圆形。1.引导学生做放松活动,建立预防运动损伤的观念。3′4×8次开放式的延伸( 5分钟(2.总结、评价。2.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2.学生间进行交流、评价。images/BZ_53_1363_560_1754_809.png1′3.布置课后作业,回收器材。3.布置作业,和不同同学、家人分享当天的上课体会,继续扫码复习本课内容和本课组合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案例。3.协助回收器材,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2.智慧体育下的课后作业,打破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克服学生居家无法进行自我辅导与练习的障碍,感受智慧体育带来的便捷与幸福。1′预计心率曲线images/BZ_53_351_1430_1117_1771.png预计练习密度练习密度:70%以上;平均心率:130~145次/每分钟。安全隐患1.整理着装和衣裤口袋中不要放硬物。2.场地平整,没有尖锐的物体,如小石头、钉子等(课前检查,每个环节提出不同要求)。场地器材 篮球场2块、篮球50个、训练圈25个、标志碟50个、网球50个、训练马甲50件、音响。预计问题及解决方案预计出现问题:1.运球+传接球环节,容易出现跑位错误;2.三对三模拟对抗,部分同学持球走动的可能性较大;3.体能练习时女生出现体能严重下降现象。对应解决方法:1.说明两名同学之间相互提醒,小队长指导;2.提示学生多用运球和传接球技术;3.教师和小队长、队员一起鼓励体能下降的同学。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以智慧体育课堂为主,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是单元第四课,注重组合技术的完成度和在实战中的一般运用,从授课过程的实际情况来看,较多学生可以做到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和运用出跨步单手体侧击地传球的技术,并能衔接运球和投篮动作。

猜你喜欢

单手传球运球
传球游戏
运用“条件限制”提高队员观察能力
完形填空一则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高级巡逻战术之单手开枪的无瞄准射击技术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双人运球”乐翻天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