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清涟漪

2022-02-11郭晨子

上海戏剧 2022年1期
关键词:涟漪语文老师

郭晨子

人物表

老年连漪   本剧的叙述人,连漪内心的对话者

连  漪     语文教师,热爱教学,对教育有逐渐深入的思考

徐老师     男,曾经的教研组长,年近六十岁

黄老师     男,二十五六岁,连漪的初中国文老师

赵老师     男,年过半百,师范学校的国文老师

崇明老师   男,五十岁出头

王  彬     男,连漪老师的学生,年龄跨度从高中毕业生到退休

栗  娜     女,连漪老师的学生,年龄跨度从高中毕业生到退休

林阿晓     男,连漪老师的学生,年龄跨度从高中毕业生到临近退休

谢  灵     女,近三十歲,连漪老师指导过的青年教师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学老师    男女老师各两名,年龄差距较大

20世纪60、70、90年代的学生     十五六岁的年纪

此外还有阿毛、小蔡、雷雷、美娣、小李及家长代表等

连漪和老年连漪外,其他角色由一人分饰多角,亦作为歌队上场

[水滴声纯净空灵。

[多媒体投影:平静的水面上,层层泛起的涟漪。水质清澈,涟漪扩大,又扩大,仿佛能扩散到无穷远。

[童声和老人的声音响起:

童  声  不是波涛

没有滚滚向前的气势

也没有裹卷一切的魄力

老  人  只是

一朵涟漪……

童  声  不是漩涡

没有望不到底的幽深

也没有出其不意的神秘

老  人  只是

平淡的涟漪……

童  声  不是浪花

没有一路的欢歌笑语

也不会被人,掬在手里

老  人  只是

安静的涟漪……

童  声  不是激流

不曾有横冲直撞的痛快

也没有传奇的历险记

老  人  涟漪

只是涟漪

微风轻轻荡起

涟漪

只是涟漪

但从不止息

不停地

不停地向无穷远的远方推去……

[多媒体影像收。

1

老年连漪 我做了一辈子的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日子曾经是那么长,回想起来,又那么短,像一个人的学生时代,那么短,回想起来,又似乎很长……我求学时,正赶上兵荒马乱,高中三年竟然读了三所学校,学校,就像我的收容所。不敢设想,要是没有学校,我会在哪里呢?毕业时,我不假思索地想成为一名老师!我以为做老师就是学“教育”,大学志愿填报了教育系,(笑)真是个误会啊。等我站在语文课的讲台上,已经是而立之年了。

[另一演区,时年30岁的连漪追赶着徐老师。

[老年连漪并不下场,望着这一情景。

连  漪  徐老师,您是语文教研组组长,请您多提意见!

徐老师   (矜持但拒人千里地)抱歉啊,我来听课,提前没有打招呼。

连  漪   说实话,推开教室门,看您坐在教室最后的一张椅子上,我这腿……不由自主地弹琵琶,开始几分钟,讲得有点乱。

徐老师   蛮好,讲得蛮好。

连  漪   (拘谨地)我一直很想听您的课,可惜一

直没机会。

徐老师   你是教育系毕业的,怎么来教语文了?

连  漪   书记找我谈话,前前后后一共也不到两分

钟,强调语文老师实在是缺,要我立即改

行。

徐老师   (嘲讽地)语文就像万金油,谁都可以来教。

连  漪   (认真地)不不不,隔行如隔山,我心里

一点底都没有,毕竟,我连汉语拼音b、p、m、f都没有系统学过。这一年来,我每天九点以前备课、改作文,九点以后学语音、语法、修辞、逻辑,丝毫不敢放松。

徐老师   勤奋好学,好事体。

连  漪   (受到鼓励地)不瞒您说,为了备好一堂课,我常常花十个小时、二十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

徐老师   结果呢?

连  漪   我现在有点尝到庖丁解牛的滋味了,一篇

文章,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文字有何匠

心,哪里是经络,何处是骨骼,不再是模

糊一片。我总觉得,别人分析教材写的资

料,是别人潜心研究的成果,对我来说,

总难免隔了一层。自己的体会才是真切的,就像不知名的小花,虽然不名贵,但扎根在自己的土壤上。

徐老师   噢?那这朵小花,开得怎么样?

连  漪   小花更得竭尽全力地绽放。

徐老师   随随便便就来教语文,两分钟谈话就来教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谁都可以教吗?为什么语文就可以?语文不是专业?

[连漪一愣。

徐老师  要我看,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

[连漪呆住。

[徐老师下。

连  漪  ……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语文的教学要求,不就是语文吗?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字词解释、疏通文意、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说明写作特点,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大大小小的教学组会议,不都在反复强调这些吗?

[老年连漪的演区。

老年连漪 这就是我语文教学生涯的开始,像一名自以为苦练了基本功,结果一上台就得了倒好的演員。直到过了好多年,徐老师的话还一直响在我耳边,是羞辱,也是鞭策。又过了好些年,我越来越理解当年徐老师的愤怒,“语文像万金油”“语文课谁都可以教”,刺痛了多少语文老师啊。当时的我还体会不了这些,只想赶紧推开语文的大门——

连  漪  张志公、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诸位先生的论述天天伴我到子夜时分!

老年连漪 ……而脑海中时常浮现的,是我读书时的语文老师,他们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

[再一演区,出现一长衫青年,戴着金丝边眼镜,脚蹬皮鞋,西装裤脚管露在长衫外面,风度翩翩。他姓黄,是连漪初中时的国文老师。

老年连漪 黄先生,我初中的国文老师。学生们背后都说,他像《早春二月》里的萧涧秋。

黄老师  (朗读课文)……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同学诸君,请想象一下,天空,深蓝色的;圆月,金黄色的;望不到边的瓜地,碧绿的;就在这月下瓜田的美景下,突然出现了一个少年英雄!这个少年英雄的出场是动态的,他手握钢叉,向偷瓜的敌人——猹,奋力刺去……

连  漪   深蓝、金黄、碧绿,圆月、瓜田、少年……听黄先生上课,仿佛是作者写了一幅画,他朗读和讲解出了一幅画,我们在脑子里画了一幅画……

[多媒体投影:版画般的《故乡》所描写的情形。

老年连漪 讲到后来的闰土,黄老师的调子,越来越低沉——

黄老师  那是怎样一个苦人儿的形象啊?泥塑木雕一般,生气全无,原本圆活红润的手而今像松树皮一样皴裂,我似乎看到他手的裂口在往外渗血……

老年连漪 我低下头,不敢看先生,我怕看到先生流眼泪……

连  漪   可黄老师的叹息似乎一直在耳畔……

[又一演区,出现年过半百的赵老师,气质沉郁。

赵老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多媒体投影:《陈情表》和“茕茕而立”的文字。

老年连漪 赵先生,读师范学校时最爱上他的国文课。他上课别说不拿备课讲义,有时连课本都不带,学问全在他肚子里。

赵老师  (晃着右手食指)茕,茕,不能读错,也不能写错。茕,和“贫穷”的“穷”字一个读音,字的下部看仔细,不是平凡的“凡”,不是撇,是竖!脊梁骨是笔直的,就像这一竖,不能弯,正可谓“贫贱不能移”。

连  漪   我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字,“茕茕独立”的

“茕”字。赵先生教的是字音和字形,但

他传递给学生的,是做人的骨气。我第一

次觉得,每一个中国字都有表情。

[多媒体投影:《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感》的文字。

赵老师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连  漪  家乡话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性,读诗词颇有歌唱的韵味。我们最喜欢听赵先生朗读诗词,虽然他眼睛朝着窗外,并不看我们,可我们分明都感染到了……从此,我也喜爱上了稼轩词。

老年连漪 那年,和同学们登北固山时,不知谁起了个头,大家一起大声背诵起来——

[歌队饰演的众学生涌上,齐诵:“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老年连漪 北固山只是个很小的山,但少年人心中一下子涌起难以形容的豪迈之情。

连  漪   (思忖着)黄先生、赵先生总是全身心投入,和课文里的人同喜同悲,是他们的眼神?手势?还是语调?总是那么有感染力,把我、把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带进去了。

老年连漪 他们哪里是在教课啊?是身临其境,自己感动了,再放射文字波、情感波,就好像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了涟漪——

连  漪  (打断地)文字有文字波,情感有情感波,这是语文的大门吗?这,才是语文吗?不是表面的字、词、句、篇,也不只是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更不等同于介绍作者生平、总结段落大意,语文老师拨动的,是心弦啊。

[音乐起。

众  人  涟漪

只是涟漪

微風轻轻荡起

但从不止息

不停地

不停地向无穷远的远方推去……

2

老年于漪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上了日程。区里的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会议上,大家的争论很激烈,有人说教文言文就是串讲和背诵,有人说语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立竿见影,只能慢慢来,还有人说,上课“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不能发挥积极性,更有老师把矛头指向了好看而不实用的“形式主义”做法,板书设计得再好,黑板上的词语解释也不过是字典搬家……半个世纪以后,好像还是这些问题,还是倡导教学改革,杜绝“满堂灌”和形式主义,只不过,现在的形式主义变成了课堂上放漂亮的PPT了。回到当年吧,在全市教学改革气氛很浓的情况下,我也被推上了开公开课的行列,第一次面向全区、全市公开上课,能不紧张吗?

[另一演区。

[时年35岁的连漪检查黑板、粉笔、黑板擦。

[教室的长凳上忽然跳起来一个人,五十开外,个子挺高。

[连漪吓了一跳。

[崇明老师上。

崇明老师 你就是连漪老师吧?年纪轻轻,能向全市上公开课,了不起。

连  漪  您是?

崇明老师 我是崇明来的老师,崇明来的,今天来听公开课。早上听课来不及赶过来,昨晚就来了,睡在教室里。

连  漪   (难为情地)隔江乘船很辛苦的。

崇明老师 没事没事,听课要紧。

连  漪   蚊子多吧?

崇明老师 还好还好。

连  漪  就为听两节课?不值得的。让您睡板凳、喂蚊子,真是太过意不去了。

崇明老师 语文教学改革,要向你们年轻人学习。

连  漪   (谦虚地)哪里话。

崇明老师 我们这一代,习惯了越俎代庖“满堂灌”,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现在全市的教学改革气氛都很浓,只是,教学改革不好搞啊,(低声地)课文里政论文太多,搞不好就像政治课。(声音恢复正常,热情地)大胆地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连老师一定有一套。

连  漪  (不好意思地)我教语文还没有几年经验,今天又是借了别的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真是没有把握,心里直打鼓呢。

崇明老师 上课最忌自己吓唬自己,一定要信心十足。开始的几句话最重要,要熟练,不能慌,不能结结巴巴,这是定心丸、稳定剂。开头稳住,接下去就没有问题了。

连  漪  谢谢!谢谢您,这是最好的现场指导了,还请您多提意见。

崇明老师 大胆讲!

[灯光变化。

老年连漪 崇明来的老师赶回去上课了,匆匆地打了声招呼:“课上得好的,放心、放心。”

连  漪  他略带崇明乡音的话语常在我脑子里萦绕,给我增添了勇气与力量。

老年连漪 不是我讲得有多好,是对放手尝试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有了信心。

连  漪  必须鼓励学生提问,能提得出问题,一定是动了脑筋。

老年连漪 (苦笑)哪怕,是给自己出了难题。

[多媒体投影:《木兰诗》的文字出现。

[歌队饰演众学生上。

连  漪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老年连漪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众学生  (齐诵)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连  漪  非常好。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描写木兰替父从军准备出征时,为了表现木兰购物的繁忙,是怎么铺排的?

学生甲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东南西北都用上了。

连  漪  东南西北属于什么词?

学生乙  方位词。

连  漪  很好,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什么

诗词文章里也是因为使用了方位词,达到

了不一般的修辞效果呢?

[短暂的沉默。

连  漪  我先举个例子,《楚辞·招魂》中是这样的,“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即便同学们没有读过全诗,也可以感受到一种召唤,对不对?

学生丙  (举手)我想起来一个!

连  漪  请讲——

学生丙  我们学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其中有两

句是“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连  漪  结合起来用,也很生动。

学生丁  我看到过一副对联,(拖着长腔地)“三间

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

调——人。”

[众学生笑。

连  漪  有点打油诗的味道了,是不是?我们祖国

的语言文字,就是這么有意思。

学生戊  连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预习了《木兰

诗》,这首诗纯属瞎编乱造。

连  漪  讲讲你的理由。

学生戊  木兰根本不可能替父从军,更不可能“同

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学生甲  为什么?

学生戊  这还不简单?古代女子要裹小脚的呀,跋

山涉水、行军打仗,总有休息的时候吧?

鞋子一脱,木兰不就露馅儿了?

学生乙  啊?!连老师,会是这样吗?

连  漪  《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那时候的女子还没有裹小脚。

学生丙  到底是什么朝代,女子开始裹小脚了呢?

学生丁  (应和地)是啊是啊,哪一朝哪一代女子开始缠足了?

[连漪无以作答。

老年连漪 回答不出来,张口结舌,手足无措。这还是一堂公开课。

连  漪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抱歉,这个问

题我没有研究过,备课时也没有发散到这

一点。

众学生  唉!老师也有不知道的。

连  漪  下课以后,我会去查风俗史,谢谢同学们

提出了这个问题。

[众学生隐。

连  漪  真是尴尬啊,这又是一堂公开课,我在那么多同行面前丢脸了。

老年连漪 但学生永远是可爱的,他们什么都有兴趣,什么都想探个究竟,和他们的好奇心比起来,老师的面子没那么重要,既然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就得做好“挂黑板”的准备。

连  漪  费了多少功夫,我查到了女子裹小脚的史料。清史学家赵翼的书里提到,南唐后主的宫嫔窅娘用帛把脚绕成了新月的样子,一时仿效者不少,这是女子缠足的开始。

老年连漪 孤证未必作数。

连  漪  那阵子我常注意出土的女尸是大脚还是小

脚,有一次,在《文物》杂志上看到宋代

出土的女尸是小脚,佐证了赵翼的记载。

这个问题,算是有了确切的答案。

老年连漪 这算是教学相长吧?遗憾的是,教学改革才刚刚看到一点成效,很快,一切戛然而止。

3

[幕后的声音和剪影:

你为什么介绍学生读那么多杂志,那么多封资修的书?

你为什么上那么多公开课?就你教得好?!

你这是放毒,是腐蚀学生!

不讲话?你以为不讲话就逃得过去吗?

连  漪  我……检讨,我曾经说过,语文老师,在语言应用方面,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我希望“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能用语言“粘”住学生,我提前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修改,删掉不必要的字、词,改正不合逻辑的地方,背下来,再口语化。还有?……还有就是每天到学校,要走20分钟路才能乘到公共汽车。这20分钟里,我都是“过电影”,把上课的内容在脑子里放一遍:怎么开头,怎么展开,怎么发展,怎么掀起高潮,怎么结尾;这个问题提出来,学生怎么回答,回答不出,怎么引导,怎么铺垫……乘上车,有时候继续想,经常乘过站的。

[多媒体影像:20世纪60年代连漪的教案。

连  漪  这是“教后”的笔记,简要地记下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和自己教学的缺陷、不足,乃至错误,是写给自己看的……

[多媒体影像:连漪手写的教案等教学文件被点燃,火光吞没了一切。

[连漪奋力扑向影像,想要把那些教学文件夺回来,火光下,映衬得她单薄、弱小。

[多媒体影像:一片灰烬。

连  漪  语文的大门,关上了……

老年连漪 (擦拭连漪眼中的泪水)当年批斗老师的学生中,有不少成绩优异的孩子啊。前一天他们还是见到老师鞠躬问好的好学生,转眼间,拽着老师的头发抡起了皮带!

连  漪  我拨动的心弦,奏响的不是优美的旋律,而是刺耳的噪音……这是为什么?!

老年连漪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育人,培养摒除兽性的、人格健全的人,怕是顶难的……

[王彬(时年十七岁)从一侧上。

[连漪吓了一跳。

王  彬  连老师,是我!(从书包里拿出几本书放

在桌子上)

连  漪  你去过我家了?

王  彬  连老师家,被抄了,我故意磨磨蹭蹭,等

他们走了之后,偷偷把这几本书带了出来。

连  漪  万一被发现了,你会受到牵连!

王  彬  您被关在校办工厂不能回家,(焦躁地)我,

我们班的同学,都想为您做点什么。我们

连夜写了一万五千字的文章,抄了四十多

张大字报——

[另一演区,歌队饰演上世纪60年代的学生。

阿  毛  学校卫生室检查视力,我左眼0.6、右眼

0.1,连老师晓得了,什么都没说,下课

带我去配眼镜,配眼镜的钱,是连老师拿的。

小  蔡   我生了肺结核,家里没有钱买药。连老师

知道以后,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买了特效药

雷米封。

雷  雷  我最讨厌写作文,看到作文本就头痛。我喜欢捉鱼捉虾,连学校的荷花池也不放过。我以为连老师要骂我了,没想到她笑眯眯地说,把鱼虾捉来放到她办公室来养,水草也可以带来,只要不养死就好。我养了龙虾,还有小乌龟,每天去换水。连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叫《可爱的小生灵》,我写了乌龟跟龙虾大战,三百来字的作文,错别字一塌糊涂。我以为连老师这次真的要骂我了,没想到她还是笑眯眯的,和我面对面地修改了错别字,还当作范文在全班讲评了,她说,错字可以更正,观察仔细、描写生动,要表扬。

美  娣   阿拉屋里厢兄弟姐妹多,阿拉爷欢喜吃老酒,阿拉娘脑子不大清爽,连老师每个礼拜天喊我到家里吃饭,还送连环画、糕点给阿来弟弟、妹妹,每个礼拜天对我来说,都是共产主义到来了。

王  彬  (委屈地)早晨贴出来,可惜还没有到中午,全都被撕了!

[阿毛、美娣、小蔡、雷雷隐去。

连  漪  谢谢你,谢谢同学们。

[女孩子嘤嘤的哭声传来。

王  彬  (警惕地)谁?!

[躲藏在这里的栗娜(时年十七岁)走到连  漪面前。

连  漪  栗娜?你怎么在这里?

栗  娜  我来望望连老师。

王  斌  (不屑地)叛徒!

栗  娜  我也想贴大字报,写都写好了,可我……

不配……我现在连给连老师写一张大字报

的资格都没有……

王  彬  你还好意思讲?!

连  漪  王彬!

栗  娜  连老师,您愿意听听我写的吗?我不求您

原谅我,只求能读给您听听。

连  漪  栗娜,你讲。

栗  娜  一年前,南汇学农的辰光,我半夜发高烧,生产队缺医少药,是连老师背我到镇上的……

王  彬  (打断地)那一晚,风有多大、路有多远

你知不知道?!连老师刚刚做完手术开了

刀,你知不知道?!

栗  娜  我写了,这些我都写了。

[连漪咳嗽。

栗  娜  那天,语文课上讲的课文是《毛委员的扁

担》,连老师讲得生动极了。

王  彬  然后呢?

栗  娜  然后,我……

王  彬  说啊,你写了吗?

连  漪  (咳嗽着)王彬,都是同学,不许这么讲话。

栗  娜  我不晓得自己是哪根筋搭错,竟然拿出了

连老师给我们买的课外书。工宣队员就坐

在教室后面,他们抓住这一点上纲上线,

又给连老师加上了新的罪名。

连  漪  栗娜,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

栗  娜  我是脑子坏掉了。就在那一瞬间,全班

四十八双眼睛齐刷刷地向我射来,我……

王  彬  你啊!

連  漪  没关系的,都过去了。平时我不总鼓励你

们看课外书嘛。

栗  娜  我来过好多次了,有时看到有人把门,进

不来,有时进来了,连老师不在……今天

我下定决心,无论多晚,都要等到连老师

回来,都要当面说一声——“连老师,对

不起”。(鞠躬)

连  漪  栗娜,别再放在心上了,即使没有这件事,

我这“孔老二般的花岗岩脑袋”也是要接

受改造的。王彬、栗娜,不早了,你们快

回去吧,连老师不会有事的。

王  彬  连老师,我、我其实是来向您告别的。

连  漪  告别?

王  彬  明天我就离开上海了,插队落户,江西。

连  漪  你也是?

栗  娜  我后天走,去北大荒。

连  漪  (翻看王彬带来的书)这几本书,你们带上吧。

王  彬  连老师,这是我好不容易从您家里拿出来

的书!

连  漪  你们都还小,不能继续深造,可惜了……

相信连老师,无论什么时代,读书总是没

错的。

王  彬  连老师,我有个请求,不知道——

连  漪  尽管说。

王  彬  走之前,我和同学们都想再听您上一堂课。

可以吗?

栗  娜  可以吗?连老师?

连  漪  上一堂课?……上一堂课当然没问题,可

是,我该讲那篇课文呢?

老年连漪  “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遮不住的”。

[阿毛、美娣、小蔡、雷雷等再次出现。

同学们  连老师!连老师——

连  漪  你们都来了?

[同学们哭了起来。

王  彬  大家小声点。上课——

[同学们向连漪鞠躬。

连  漪  同学们好!

同学们  老师好!

连  漪  今天要讲的,是俄国文学家高尔基的散文

诗《海燕》。

[音乐起。

连  漪  (朗读课文)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同学们  (接续地)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连漪和同学们都很激动。

老年连漪 多么奇妙,这些普普通通的字组合在一起,组成了词、组成了句子、组成了段落,你读到了我读到了他读到了,你的、我的、他的,内心都升腾出一股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抵御失常的世界,能战胜恐惧和沮丧,能带来光明和希望。

连  漪   拨动心弦,不,教育不仅是教师拨动学生

的心弦,还是和声、是重奏,是相互的给予,彼此的呼应。

老年连漪 教与学,都是双向的,只有流动的情感,才能让乐曲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众学生  涟漪

只是涟漪

微风轻轻荡起

但从不止息

不停地

不停地向无穷远的远方推去……

4

老年连漪 “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遮不住的”,迎来了第二个春天的人们需要《海燕》。那年的秋天,是金色的。恢复高考,是点燃一代人的期盼,迎接一个民族的明天。然而现实,还差强人意……

[教师办公室,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教训林阿晓。

年轻的班主任  把教室的门框当单杠,拉在上面荡来荡去,表演杂技啊你?!前天、还有大前天,是不是你带着小兄弟到小区里砸同学家的窗玻璃了?

林阿晓  什么砸窗玻璃,一点腔调都没有,“听唱片”,“砰——哗啦”,这叫“听唱片”好勿啦?小赤佬白天在学堂欺负阿拉小兄弟,才给他吃生活。

年轻的班主任 你们在同一个工人新村住着,你们的爷娘在同一个车间里干活,闹成这副样子,还讲不讲阶级感情了?

林阿晓  啥阶级感情?!阿拉爷管我叫“枪毙鬼” ,枪毙胚子迟早吃枪子。

年轻的班主任  你怎么不想想你爸爸为什么这么喊你?中学还没有毕业,天天和小阿飞们混在一起打群架、吃香烟。

[一名强壮的男老师跑上。

男老师  我的脚踏车车胎又给扎坏了,是不是你干的?

林阿晓  不是。

男老师  你敢再说一遍?

林阿晓  不是!

男老师  除了你这个“枪毙鬼”,还会有谁?!

[林阿晓上前,一拳头正中男老師的鼻梁。

[男老师捂住鼻子。

年轻的班主任  要不要紧?

男老师  鼻梁骨、鼻梁骨……

年轻的班主任  赶紧去医院!

林阿晓  (欣赏地看着自己的拳头)才这么一下子,鼻梁骨就歪了?

[年轻的班主任送男老师下,林阿晓欲溜。

年轻的班主任  不许走!你要是真把老师的鼻梁骨打断了,要进派出所的,知道不知道?

林阿晓  (掏出一盒万金油)谁?谁敢送我进派出所,我就把这盒万金油吞下去!

年轻的班主任  (气愤不已)我也要“听唱片”,到你家“听唱片”!

[连漪上。

[林阿晓故意吹口哨。

连  漪  不管怎么说,打人总不对吧?

林阿晓  他诬陷我在先,我没动过他的脚踏车。

连  漪  那也不能动拳头。

林阿晓  (咕哝着)他凭啥叫我“枪毙鬼”?“枪毙鬼”,是阿拉爷对我的爱称。爱称,晓得勿啦?

连  漪  你爸爸不准你进家门了?

林阿晓  我还不想回屋里厢呢,憋气。

连  漪  不回家你去哪里?和你的小兄弟们东游西

逛?

林阿晓  荡马路,好白相。

连  漪  今天放学你别着急走,等我下班,到我家

里去住。

林阿晓  瞎讲啥?阿拉爷不准我回家,是因为我拿了他的上海牌手表换钞票了,到你家住,你家不怕丢东西?

连  漪  我家没什么值钱的,除了书,书架向你敞

开,随你读。

林阿晓  (一愣)开什么玩笑?

连  漪  我会让住得离你家近的同学告诉你父亲,

你住我家里了。

林阿晓  (自嘲地)玩笑开大了。

连  漪  不是开玩笑,你就住我家里。

老年连漪 老师眼里,从来没有坏学生的。我只是觉得,他不过是个孩子,学业荒废了,社会风气又不好,加上家长的文化程度有限,他也是个受害者。那时我更着急的,是分班。

[老师们上,各忙各的,借故回避连漪。

连  漪  77届这10个班,学生们的文化基础和学习积极性差别太大了,有的读到高三,其实只有小学毕业生的水平,可也有作文写得特别好的,有数学能考100分的,个别学生甚至觉得老师的课上得太浅。留给学生们的备考时间不多了,再不分班,恐怕来不及,程度好的学生受影响太大,耽误的,是一辈子的前途。

老年连漪 可到底该怎么分?按程度分班,谁来带好班?谁来管差班?会给老师们带来不小的麻烦。

[众人沉默。

连  漪  大家别误会,分班并不意味着放弃差生。我提议,分两个快班!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有两个前提啊,第一,我是年级组长,出了任何问题,责任我承担。第二,最乱的班还是我来做班主任。各位老师意下如何?

[众人依然沉默。

[王彬上,较上一场,已是回沪知青的他明显成熟了很多。

王  彬  连老师——(环顾四周)老师们在开会吧?我改日再来。

连  漪  你报好名了?

[王彬摇头。

连  漪  (关切地)为什么?

王  彬  万一考上了,读大学,没有工资的吧?我

想了想,进街道工厂,蛮好。

连  漪  糊涂!读大学,王彬,你知道读大学对一

个人意味着什么吗?你知道恢复高考对这

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吗?一个人没有眼界,

就只能在庸俗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一个国

家缺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就不可能建

成社会主义强国。

王  彬  万一考不上呢?

连  漪  还没有考你怎么知道考不上?我教过你三

年,对你有信心!

老师甲  连老师,你就不怕(小声地)你再被批斗?“读书无用”论叫了这么些年,你就不怕哪天又有大帽子扣过来?!

连  漪  今天下课,有个学生悄悄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我想报剑桥大学。”他们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了,可是,能怪他们吗?……

老师乙  唉!

连  漪  无论如何,这一届学生赶上了高考的机会,我总要试一试!

老年连漪 破釜沉舟,毫不犹豫,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量和勇气。

王  彬  连老师,我能来听课吗?

连  漪  当然。

老师丁  连老师,我同意……分班。

老师乙  我同意。

老师丙  我同意!

老师甲  我……不反对。

老年连漪 两个快班的同学在恢复高考的这一年,100%的考取了大学,创造了一个奇迹。更让我欣慰的,是尽管这一届出奇的乱,我们的学生,没有一个出事情的。毕业后他们赶上了改革开放,迎来了经济大潮,无论境遇好坏,他们都有做人的底线。

[另一演区,林阿晓出现。

林阿晓  涟漪

只是涟漪

微风轻轻荡起

但从不止息

不停地

不停地向无穷远的远方推去……

[音乐起。

5

老年连漪  “把失去的时光夺回来”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心愿。人们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只是,没过多久,时代的风气又变了。

[歌队演员饰演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在舞台上快速行走。

学生一  我在读《世界美术》,还有《兵器知识》。

学生二  我喜欢看化学方面的书,正在读《从元素

到基本粒子》。

学生三  我感兴趣的书,一本是講人类在海上遇难,如何解决生存问题的,叫《自愿经受大海考验的人》,还有一本讲我们地球人对宇宙的开发,书名是《神奇的设想》,《外星人的足迹》我也想读。

学生四  《诗经选注》和《唐宋词一百首》,都很对我胃口。

学生五  我捧起小说就放不下来,最近看的是《马丁·伊登》和《子夜》。

学生六  《傅雷家书》这本书确实好,每字每句都应该落实。

[歌队中,有人饰演家长。

家长甲  连老师,我好不好讲句真心话?这课外阅读,未免也太浪费学生的时间了吧?

家长乙  是啊。我听教育局的朋友说,已经有好几位校长开会时提出,语文学到初中毕业就过关了,高中不如砍掉语文,让给数理化或者外语。

[再次上场的连漪已年过半百。

连  漪  (耐心地)什么叫“过关”?山海关还是嘉峪关?初中生和高中生是两码事,生活经历、思维深度、认识事物的能力,十三四岁的少年和十七八岁的青年怎么可能一样?

家长丙  连老师,实惠点讲,外语是要好好学的,将来能派用场,母语本身就是我们的语言环境,用不着学。

连  漪  我不反对学外语,要走向世界,必须学好外语。但是母语教育的地位不能动摇啊,母语是民族文化之根,学不学得好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问题、课程问题,而是关乎文化认同!我们国家越是要改革开放,就越要守住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

小  李  连老师,您讲的问题太大了,和我们没啥关系。我爸爸常说,学理工科以后好寻工作,出路好。其实,这节课外阅读课我爸爸给我写好了请假条的……

连  漪  为什么没有拿出来?不想撒谎欺骗老师?

小  李  我晓得,连老师的特级教师津贴都拿出来

给同学们订杂志和买书了,不大好意思请假。

[学生们陷入沉默。

家长甲  连老师啊,大道理呢,我们都懂。我们国家现在最需要的是科技进步,科技攻关是放在第一位的。语文嘛,永远是老一套,学来学去也没什么新意。还有这个课外书,休息时用来调剂调剂、消遣消遣,蛮好,但有限的时间还是应该放在更需要学习的科目上,大家说,我讲得有没有道理?

[其他家长附和,学生们陷入更长久的沉默。

老年连漪 对于语文学科的质疑,不是第一次听到了,轻视语文的风气也愈演愈烈。有的学校,语文到高三成了小四子、小五子,甚至校长直接说,语文有什么用?加给外语、数学课时,学生升学考时有可能加上几十分,加给语文,说不定还要落两分。

连  漪  “读书无用论”刚刚结束,“文科无用论”

又来了…… 学习是为了分数,分数呢?

家长甲  为了受更好的教育。

连  漪  更好的教育目的何在?

家长乙  找一个好工作。

连  漪  什么是好工作?

家长丙  人嘛,轻松一点,钞票嘛,多赚一点。

学生一  祝你长大了当富婆,钱多得花不完。

学生二  祝你以后当总裁,娶个白富美。

学生三  祝你读了博士当院士!

学生四  祝你留学欧美,定居海外。

[学生和家长们得意欢呼的形象定格,后隐去。

老年连漪 这是十来岁孩子的毕业赠言?!教育本来该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可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影响了教育,一旦教育变得功利化,将形成恶性循环,不知道要反过来影响整个社会多少年……

连  漪  语文能做什么呢?分数是实实在在的。传统儒家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国人又看重功利,任何教育,是不是都把工具性摆在了第一位?

老年连漪 可倘若语文仅仅是个工具,倘若教育仅仅只是工具,培养出来的恐怕也只是工具,而不是人才了。

连  漪  好不容易走出了“左”的影响和钳制,学生和家长立即转向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价值何在?语文仅仅是个工具,语文和其他科目、和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语生物的区别在哪里?又或者,那些课程的性质也仅仅是工具?

老年连漪 质疑语文工具论?!

连  漪  这个想法吓了自己一跳。

老年连漪 语文何时等同于了工具?又为什么只是工具?

连  漪  追索“语文”的历史。我们的教育史上并没有“语文”,语文从何而来呢?

老年连漪 1904年,光绪皇帝批准张之洞等大臣提出的“癸卯学制”,国文、数学、物理、体育等课程开始独立分科。

连  漪  (无奈地) 也就是说,直到1904年,我们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和学制,之前的教育,不过是为了八股取士。

老年连漪 大清帝国的《学务纲要》载明,“中小学堂于中文辞,止贵明达”,意思是,国文课的目的在于,根据实用需要,文辞达到要求。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有识之士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若想变得强大,就要学习西方,“技术至上”的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

连  漪  仿效西方,技术至上……在这种认知下,语文,自然成了一种工具。除去特殊年代里,语文和政治课合并的政文课、和音乐课合并的革命文艺课,“语文专门化”训练的历史线索从独立设科开始,一直指导着语文课程建设。

老年连漪 语文定性为“基础中的基础”,百年语文现代化,就是要求知识点清晰有序,完成系统化、科学化、线性化的训练。

连  漪  ——这些,难道有错?“語文工具论”可是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

[多媒体投影:叶圣陶先生的头像。字幕:叶圣陶(1894—1988),中国著名教育家、作家、文学出版家。

叶圣陶的声音  国文教学固然要重视精神训练,但尤其要重视技术训练,即重视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能力的训练。

连  漪  叶老,请容我斗胆一问,我们的教育中,哪一科重视“精神训练”?我们的学生,怎么得到“精神训练”?学生的情操,怎么培养?内在的心灵世界,谁来耕耘?中国自古有“经师”和“人师”之说,做“经师”易,为“人师”难,但做老师的目标不是成为“人师”吗?

老年连漪 退回叶老发表这番言论的年代,语文正要和“八股取士”撇清关系,自然是没错……

[多媒体投影:吕叔湘先生的头像。字幕:吕叔湘(1904—1998),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吕叔湘的声音  全日制十年制的语文教学大纲中,2749课时的语文课占了总课时量9610课时的30%。十年的时间,30%的课时量,中学毕业生的语文水平还是很低。这是为什么?

连  漪  吕先生,您1978年发表的这篇质疑语文教学的文章,我一直如芒在背,您有什么解决方案?

老年连漪 倘若这条路不能通向目的地,难道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多媒体投影:鲁迅先生的头像。字幕:鲁迅(1881—1936),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鲁迅的声音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太空,他想潜入蚁穴……然而我们是忘却了自己曾为孩子时候的情形了,将他们看成是一个蠢材,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即使因为时事所驱,只得施一点所谓教育,也以为只要付给蠢材去教就足够了。于是他们长大起来,就真的成了蠢材,和我们一样了。

连  漪  我们是在犯罪吗?

老年连漪 不合格的教育,无异于犯罪啊。

连  漪  沮丧、懊恼、还有些许的愤怒和失望?要怎么做,才能说明语文的“无用之用”?教育的无用之用?

[多媒体投影:蔡元培先生的头像。字幕:蔡元培(1868—1940),中国著名教育家、政治家。

蔡元培  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者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

连  漪  蔡元培先生提出了超功利的美育!但今天的美育被缩小成了音乐课、美术课……

老年连漪 不!所有的课程,都该是“美”的呀!数学在热爱数学的人心目中是美的,数字在歌唱,化学在热爱化学的人心目中是美的,化学元素在跳舞,语文更应该是美的课堂,陶冶情操,铸造心灵。

连  漪  该用一个什么词好呢?情感?道德品质?思想性?……只谈情感,力度不够,用思想性来概括,容易把语文等同于政治教育。语文应该是以诗意的光辉向着学生微笑,语文课是跟人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人文……(兴奋地)人文性!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更有人文性!

老年连漪 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使人变得坚强、勇敢、包容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人文精神。它是内心的光明,是行走的力量,是探索未知的冲动和無畏,它孕育拥抱世界的热忱,激发无拘无束的想象力——

连  漪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老年连漪 这个提法受到了不少争议,“人文性”又谈何容易。

连  漪   难免的,但总要有人提,总要有人做。

老年连漪 新世纪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些年的呼吁和主张终于有了回响。

连  漪  (望向老年连漪)

涟漪

只是涟漪

微风轻轻荡起

但从不止息

不停地

不停地向无穷远的远方推去……

[音乐起。

6

老年连漪 终于退休了。没想到,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纷至沓来,脱不开身。有民营学校找我去做校长的,年薪60万,在当年,年薪60万不是小数目,我拒绝了。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要做的、想做的,还没有做完。从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到90年代发表了文章,约稿和讲座越来越多,只要身体允许,我尽量去完成。而与此同时,社会上质疑语文教学的声音越来越尖锐,语文考试的标准化命题更加推波助澜了机械化、工具化的训练。

[歌队扮演20世纪90年代的学生,以下台词有时模仿老师的口吻,有时表现学生的怠倦。

学生甲  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学生乙  齐心协力。

学生丙  错。

学生丁  正确答案:“同心协力”。

学生甲  形容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

学生乙  栩栩如生。

学生丙  错。

学生丁  正确答案:“惟妙惟肖”。

学生甲  “挤眉弄眼”是属于神态类的还是动作类的词?

学生乙  神态类的。

学生丙  动作类的。

学生丁  正确答案:既是神态类的又是动作类的。

学生甲  根据朱自清散文《绿》,判断正误。

学生乙  描写梅雨潭的绿,观察点是梅雨潭。

学生丙  正确。

学生丁  错误!描写梅雨潭的绿,观察点是梅雨潭

边,梅雨潭——(强调地)边!

[众生情绪激动。

[谢灵上。

[连漪已过六旬。

谢  灵  “不闻朗朗读书声,但见习题如海洋”,僵化的考试,机械的练习,这些年“以考定教”似乎已经成了大势所趋。

老年连漪 谢灵,指导过的青年教师中,最看好的一个。

连  漪  (着急地)这样下去怎么行,小孩子的灵性要被磨掉的呀。

谢  灵  有时候看着标准化的语文试卷,不要说学

生,我都觉得题目出得不可思议。

连  漪  语文教学改革,你们重担在肩。

谢  灵  从何改起啊?我看到《北京文学》杂志采访王元化、施蛰存等一批老先生谈当今的语文教材,还有到中学体验语文教学的记者的报道、作为家长的作家的文章,教材陈旧、教法落后、试题刻板……聚焦的问题都正中靶心,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马上给杂志社、给教委语文组写信,可我到了学校,同事们都漠不关心,好像外人怎么看语文和我们这些教语文的老师没有关系,只要学生能应付考试就万事大吉了,我觉得自己简直像个怪物。

连  漪  你说的这组报道,我认真读了。

谢  灵  您也看了?

连  漪  我最担心的,不是外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而恰恰是你讲的,圈外热、圈内冷,我们的语文老师们不当回事情。

谢  灵  教委推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到了

基层单位,全变味了。

连  漪  抱怨、委屈、焦虑,我都能理解,但还是

要想方设法落实到课程建设上,解决怎么

办的问题。

谢  灵  继续留在教师岗位上,我只会被应试教育

同化,我不想做帮凶。

连  漪  怎么?

谢  灵  (下定决心地)改变不了环境,我至少可以改变自己。

连  漪  谢灵,你?

谢  灵  我要改行了,到出版社做编辑去。

连  漪  你的基本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上课的

感染力,在同年龄段的老师中,都是突出的。

谢  灵  连老师,我辜负您的期望了。虽然至今我

依然很爱语文,很爱清晨第一节课走进教

室时看到学生们的眼神的那一刻,我也依

然并且会永远记得您的教诲。到了出版社,

我保证会好好工作,多给学生们出好书。

连  漪  谢灵,我不勉强留你。基础教育也许不能

完全发挥你的才干,但基础教育也要有人

做;校园的环境也許不理想,但校园里,

还要有些理想主义。

[谢灵向连漪郑重地鞠了一躬。

谢  灵  对不起,连老师,我个人的力量太渺小

了……(跑下)

连  漪  谢灵!谢灵!

老年连漪 教育的质量决定国民的质量,教师的质量决定学生的质量,要是谢灵这样有头脑、有想法的年轻人都离开了教学岗位,基础教学怎么办?

连  漪  一着急,高压冲到了220,病倒了。

[已届中年的王彬上,栗娜和林阿晓跟在后面。

栗  娜  连老师,听说侬生毛病了,老早想来望望侬,

这一趟,又是不好意思,怕给侬增加负担。(还是有点怵)王彬,也在啊?

[王彬打招呼示意。

栗  娜  读书的时候,我给连老师惹了那么大的麻

烦,连老师从来没有怪过我……这么些年

了,我一直不好意思讲,我女儿的名字里,

有个“漪”字。

连  漪  真的呀?

栗  娜  我女儿没有福气做连老师的学生,我多希

望,她能有丁点像连老师啊。

连  漪  林阿晓,最近过得好吧?听别的同学讲,

你炒股票亏了一点,数目大不大?

林阿晓  股票是小事体。这些年,做生意、炒股票,稳定是谈不上,但连老师放心,“枪毙鬼”划边的事一趟也没有做过。

连  漪  别往后缩,让老师看看你。

林阿晓  划边的事我真的一趟没做过,我不能对不起连老师。当年连我爸爸都不要我了,是您、您让我住在您家,(上前)连老师,你快点好起来,你不能死!千万不能死!

老年连漪  你笑了,他哭了……

连  漪  王彬,我晓得你为什么来。教委在推进二期课改,课程大纲和课文选编的改革都提上了日程。

[林阿晓和栗娜望向王彬。

王  彬  (窘迫地)不只是单位派我来,我自己也要来看看连老师的。

[连漪交给他一叠纸。

王  彬  (低头看纸上的文字)连老师,您在病床上写的?

栗  娜  (对王彬)你——

连  漪  心脏、肝、胃……浑身都是毛病,幸好脑子没有坏掉。

王  彬  (情不自禁地读出来)“我教了几十年,在课堂上站了几十年,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重术轻人,只看到学科知识、训练的技能技巧,而没有清醒地看到要培养完整的人。21世纪我国要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有关的因素很多,但最最重要的是人……”连老师,当年我听从您的建议考取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教委工作,没想到,在您生病住院的时候还让您受累。

连  漪  这次教委组织教改,肯来听基层一线教师的意见,蛮好的。

老年连漪 我不能要求谢灵回到三尺讲台,但我希望不再有谢灵这样的老师离开。

[谢灵出现在舞台上。

谢  灵  (带着些许疑惑的)

涟漪

只是涟漪

微风轻轻荡起

但从不止息

不停地

不停地向无穷远的远方推去……

7

老年连漪 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博士接受了魔鬼的赌注,条件是在他感受到的最美的一刻,让时间停下来,让飞逝的一瞬停留,而美,永驻。对我这个草根教师来说,最美的时光就是语文课堂……

[连漪微笑着来到老年连漪的演区。

连  漪  假如,假如还有机会再站到讲台上,还有机会再上一堂语文课,讲什么呢?

老年连漪 讲新教材,讲沈从文的小说《边城》?

连  漪  讲屈原的《国殇》?

老年连漪 不不不, 还是讲戏剧单元吧。

连  漪  对,京剧《曹操与杨修》的片段选入了高三语文课本。读书时,我还是京剧社的呢。

老年连漪 我上过2300节公开课,回想起来,虽然没有一节课是重复的,但也没有一节课是百分之百满意的,上课和拍电影一样,都是遗憾的艺术。

连  漪  怎么弥补呢?

老年连漪 年轻一代的老师们站上讲台,风采非凡。

[几位新世纪成才的老师上。

老师一  我教初中,连漪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老师二  我来自连漪老师的工作单位。

老师三  我是高中部的老师,参加连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的学习,受益匪浅。

老师一  我要讲讲我们的中国字。古老文明中,只有在中华民族的文字系統中,象形字一直保留了下来。请看——

[多媒体投影:  象形字,山、月、日、手等。会意字,篆书的牧、采、众、信等。形声字,方——芳、房、仿、放。

老师一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笑”字,下面的一撇一捺,是不是像一个人开怀大笑时,嘴角是向上翘的?我们的“哭”字,上面是什么?

同学们   两个“口”。

老师一  眼泪从哪里留下来啊?“哭”字上面的两个“口”是不是像两只眼睛?象形字里,有我们这个民族的天真烂漫。象形字不够用了,怎么办?“人”字的结构最简单,两个人呢?

同学们  从。

老师一  三个人呢?

同学们  众。

老师一  组合不同的字,意义不一样了,这就是会意字,我们的祖先非常有创造性。再看形声字,声旁和行旁相结合,千变万化,蕴含了东方式的认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连  漪  别小看了这些字,语言文字,是我们丰厚的文化地质层。

老年连漪 为什么三四岁的娃娃就要满口洋文?外语流利得不得了,母语呢?

连  漪  我们要培养文明的现代人,前提是,必须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心从哪里来?首先是学好中国字。

老年连漪 “茕茕独立”的“茕”字,是一竖,不是一撇,是挺直的脊梁骨,不是弯腰奉迎。

老师二  今天我要讲的,是新列入语文课本的一首诗,一首朦胧诗,舒婷的《双桅船》。(诵读诗篇)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同学们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老师二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同学们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维度相遇。

老师二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同学们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老师二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众  人  (合)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学生甲  老师,这首为什么叫“朦胧诗”?我觉得一点也不朦胧。我讲不清楚每一句的意思,但我懂得。

学生乙  船和岸,就像子女和父母。

学生丙  还像恋人之间吧。

[众人笑。

[谢灵上。

连漪和老年连漪  谢灵?

谢  灵  重新站在讲台上,我也想讲一篇新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连  漪  谢灵,你回来了?

谢  灵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一走了之等于自我消灭,无论发生什么,总要去面对、去改变。

连  漪  我替学生们谢谢你。

谢灵和三位老师  (齐诵)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老年连漪 谢谢,谢谢你们!

谢  灵  连老师,给我们上堂课吧,给我们这些老

师上一堂课。

连  漪  上课免了,我想引用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老年连漪 作为一名老教师,对年轻的杰出优秀人才,心中总是满怀感激并有着无限思念和崇拜。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育人,是顶难的;培育人格健全的人,是顶难的;要教出有人文关怀的学生,我们的老师,能不能多一点人文精神?

连  漪  只有把每一节课都变成生命的歌唱,才能播洒语文之美。不要小看“美”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是蔡元培先生视作宗教一般的信仰。在文字之美、文学之美中培养青少年的情操,还有比这更美的事业吗?

[两人相视一笑。

尾  声

[水滴声空灵纯净。

老年连漪 我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一辈子的语文老師。三尺讲台上的日子,长长短短,短短长长。

连  漪   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一辈子都在学做老师;教了一辈子的语文,一辈子总在想,究竟,什么是语文?什么是教育?

[多媒体投影:平静的水面上,层层泛起的涟漪。水质清澈,涟漪扩大,又扩大,仿佛能扩散到无穷远。

连  漪  不是波涛

没有滚滚向前的气势

也没有裹卷一切的魄力

老年连漪  只是

一朵涟漪……

连  漪  不是漩涡

没有望不到底的幽深

也没有出其不意的神秘

老年连漪  只是

平淡的涟漪……

连  漪  不是浪花

没有一路的欢歌笑语

也不会被人,掬在手里

老年连漪  只是

安静的涟漪……

连  漪  不是激流

不曾有横冲直撞的痛快

也没有传奇的历险记

老年连漪  涟漪

只是涟漪

微风轻轻荡起

连漪、老年连漪   (二人合)

涟漪

只是涟漪

但从不止息

不停地

不停地向无穷远的远方推去……

[全剧终。

猜你喜欢

涟漪语文老师
涟漪的价值
涟漪
善良的人呵
好似……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