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

2022-02-11张永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张永芳

【摘要】新课程改革仍在继续,改变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是教育改革中的难点与重点,教师教学理念的偏差导致教学活动中存在些许的弊端,因此,教师在正确理念的引导下,开展恰当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小学数学活动课现状展开探讨,探究多种策略的有效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导入;教学活动策略

体现学科主题与内容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核心,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将课本内容拓展到课外,而不是照本宣读仅仅把课本内容从书内照搬到教学中,这样既无法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辅助角色,学生才是主体,因此教师应当制定一套对于学生提升学习技能有极大帮助的方案,并将方案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一、小学教学活动的现状

小学数学出现教学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面对抽象化知识的时候缺乏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所以在教师进行授课时,学生的思维仅仅只是在跟着教师走,而教师也没有给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机会,虽说教师在白板上也对课本进行很认真的讲解,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只存在于白板上的内容,不会自主拓展知识面,教师也没有进行课外拓展,长此以往,学生真正得到的知识便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科目为半懂状态,从而让学生记忆的知识点更抽象化,这对教师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并难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数学学科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巩固与拓展,而小学学生其心智尚在发展阶段,对于教学活动大多只是参与其中,而无法明白教師开展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从而导致教师教学效果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受到一定的阻碍。

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课堂活动的情景导入

数学是一门灵活的学习科目,其教学方式也应具有灵活性,因此数学活动课的展开就具有其特定意义,在进行数学活动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导入情景,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长度单位》在课程开展之前,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材料,随后将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课本中的习题,根据习题要求量课桌长度与宽度等,在此期间一定要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这项活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探讨交流,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并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别人对问题的见解,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数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实践,要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就要以学生的心理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出发点,后续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与教师都能将自身的专长发挥到最大化。

(二)打好知识基础,促成活动课顺利开展

数学活动课的顺利展开要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要想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基础知识与新知识环环相扣,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二节的笔算乘法中便验证这一理念,如果一位数乘一位数不会计算,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便无法推出答案,在学生计算35*8这道计算题的时候,学生需要先将个位数的5与8相乘,再将十位数的3与8相乘,进而得出结果。所以基础知识掌握度高,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也就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倘若基础知识不牢固,就不能运用数学的灵活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升,创新思维也得不到根本的发挥。基础知识就如同高楼的地基,地基不稳固,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坍塌,如若稳固这座高楼便可以保存很久。因此基础知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对基础知识掌握度高的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拓展会相对容易,反之就会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课的时候提起对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视。

(三)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活动课的开展目的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小学数学的知识有着具体化这一特点,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也要注意巩固学生的旧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对拓展的新知识有更好地理解,学生对知识产生新的见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因此,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目标设立成引导学生开发与提升其思维能力。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章,让学生通过对比各个图形以及计算面积达公式,使学生可以找出其中的计算规律,并联系学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性质特点与周长等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比较,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之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达到数学活动课的教育目的。

(四)合作学习,促进成长

数学活动课的开展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中促进自己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升。因为小学生思考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在小学课堂中学生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以便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障碍。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按座位分为四人小组,然后可以采取表演的方式进行课堂活动展示,两名学生做顾客,两名学生做售货员,模拟购物场景来进行人民币的使用,并可以进行多样物品价格相加计算总价钱以及利用人民币进行找零等活动。这种合作方式是以每位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极具参与感,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着足够交流,对学生学习技能的提升起着极大的作用。总而言之,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习成绩,良好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保证数学活动课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对于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师的教学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导入情景,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来制定教学策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这样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增加课堂趣味性,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2):7-8.

[2]宋晓霞.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8):71.

[3]胡冬梅.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有效开展路径的研究[J].学周刊,2019(20):40.

[4]陈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J].科普童话,2018(45):79.

(责任编辑:梁慧婵)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