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ST数字电视同步覆盖技术的实际应用

2022-02-11赵久晶

数字传媒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发射机基站天线

赵久晶

赤峰广电发射台经棚台 内蒙古 赤峰市 025350

概 述

射频已调波技术在内蒙古的实际应用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内蒙古广播电视局、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共同开发研制的电视无线覆盖专用网,它是电视传输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能够通过共享、复用有限的射频带宽,使电视信号极大限度地进行无线覆盖,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电视的播出质量。

1 RFST技术在克什克腾旗的实际应用

1.1 克什克腾旗地理位置

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余脉、燕山山脉交汇带,属典型的高山、丘陵地带。东与林西县、翁牛特旗接壤;西、北与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正镶蓝旗、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相连;南连赤峰市松山区、河北省围场县。东西宽170千米,南北长207千米,总面积20673平方千米,全旗平均海拔1100米,辖13个苏木乡镇、3个街道社区,户籍人口24.4万人,常住人口18.6万人。

克什克腾旗地势西部高,多为湖泊、沙地、森林、草原;东部低,多山、多丘陵;南部台地较多;北部丘陵与山区相结合。平原占8.7%、台地占38.8%、丘陵占52.2%。

其中,南部大光顶子山(海拔2067米)与北部的黄岗梁(海拔2036米)是全旗境内影响电磁波传输的主要障碍。

1.2 克什克腾旗RFST发射基站点位分布情况

地面数字广播电视基站在克什克腾旗境内主站共有四处,分别是克什克腾旗经棚镇赤峰广电发射台经棚台、达尔罕乌拉苏木宝尔真井子嘎查C115微波站、三义乡二窝铺村C116微波站,经棚镇合意村八〇二转播台。此四个布点中,三个均为高山台站,以经棚台为中心,沿303国道、306国道、集通铁路经棚段为干线S形分布。在覆盖盲区同兴镇新开地乡、乌兰布统开发区、红山子乡,增设了四个小功率的基站,形成完整的覆盖网络,如图1所示。

图1 克什克腾旗数字广播覆盖示意图

1.3 8个基站所属设备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内蒙古赤峰市共设基站34个,克什克腾旗境内设立基站8个。基站所属发射设备分别为辽宁普天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的AZGD-DTV-50W地面数字发射机、北京同方吉兆科技有限公司的GME 11D 13P型数字1kW电视发射机、苏州全波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AW-DT1K-1型数字1kW电视发射机。其设备的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为:1kW数字电视发射机主要由激励器、功放单元、主控单元、电控单元、开关电源、无源部件(分配器、合成器、滤波器定向耦合器等)、冷却系统七个部分组成。

1.3.1 激励器

从基带TS输入数据码流到符合UHF或V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RF信号的转换,主要由基带处理、数模转换、频率合成、频输出放大、监控系统等功能模块组成,可对功放系统的线性/非线性失真与无源器件引起的线性失真同时校正,进一步改善发射机系统的发射信号质量,可长时间持续工作。

激励器内部设有GPS/北斗功能,由内部GPS/北斗提供GPS/IPPS信号,无需外接GPS和IPPS信号,GPS、IPPS均可正常锁定。

1.3.2 数字功放

数字400W功放模块由前级放大器、末级放大器、分配/合成器、控制部分等组成。400W功放线性好、一致性强,可互换使用。监控板将功放的工作参数经采样、存储、A/D转换、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CAN总线接口传送到主控单元进行监测,具有过激励、过载、过热的自我保护控制及状态指示功能。

1.3.3 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是发射机监控子系统的中心监控单元,负责协调整机监控系统的工作,同时对外提供通信接口。其主要功能是采集、存储、分析整机的运行数据、整机控制,参数设置、提供整机的外部控制接口、系统重要参数显示、报警与故障保护处理、人机交互等功能。

图2 整机原理构框图

1.3.4 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由电源分配控制系统和交流接触器构成,与开关电源检测控制板共同构成“电源及风机测控子系统”,如图3所示。主要功能为采集开关电源的状态数据,并将数据送与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整机电源、分配各个部件电源通断的先后顺序、开关机控制。

图3 电源及风机测控系统

1.3.5 配电单元

配电单元是为发射机整机提供电力的基础保障,它主要给风机、主控单元、激励器、电控单元、功放、开关电源等单元供电。配电单元主要由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相位保护器及避雷器构成。市电380V电源输入发射机后,先进入配电单元,给风机、主控单元、激励器、电控单元功放、开关电源等单元供电,各单元电源通断电由控单元控制,接通或断开指定设备的电源,以实现系统电源开关的逻辑控制。保护功能提供缺相保护。当市电380V交流电源缺相时,自动关断整机配电系统,同时提供报警指示。

手动/自动切换,换到手动时,自动控制系统断开,直接给整机通电:换到自动位置时,整机供电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

1.3.6 开关电源

采用AC220V三相四线制平衡式输入,确保各相功率相同。整机开关电源3个采用并联均流输出,1kW发射机通常采用3个并联均流方式输出的2.9kW可以多层冗余保证措施,可以在单个电源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设备仍能正常工作。

1.3.7 无源部分

无源部分由功率分配/合成器、滤波器和定向耦合器组成。

功率分配/合成器包括:激励器二合成器(单激励器不用)、微带三分配器、三合成器、带通滤波器、φ41.3三头定向耦合器。

2 传输节目内容以及天线型号

主发射台站赤峰广电发射台经棚台、C115微波站、C116微波站、八〇二转播台,传输的数字电视节目和数字调频广播节目,天线的具体参数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主站节目源设备(数字电视发射机的节目源设备)

表2 天线类型对应编号

3 单频网同步原理

3.1 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同步

单频网的同步主要是指频率同步、时间同步。所谓的频率同步:各发射基站所发出的信号频率始终保持一致。它是由GPS来实现的,通常GPS参考时钟的稳定性能,可达到1E-12的数量级;在失去锁定的24小时内,频率稳定性仍可达到1E-10或更高,实现频率同步。所谓时间同步:两个基站传输信号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是一致的。时间同步是由SFN适配器和GPS合并完成。适配器借助10MHz时钟调整TS码流速率借助IPPS时间脉冲,调节激励器的发射时延、码流传输时间达到不同台站同步发射信号的目的。

3.2 发射台发射的信号与用户接受的信号同步

由于无线电波自身的传播特点,在传输过程中,遇到高楼、高山出现折射、反射及散射现象,经草原、森林、湖泊等地带信号出现能量吸收衰落,接收端会出现收视质量下降、分贝降低、使发射单频信号出现时延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画面静止或马赛克状况。一般情况下,接收端正常接受场强为:接收场强Pr=接收门限电平+穿透衰减-接收天线增益,对室外覆盖区域接收场强达到25dBμV以上,室内便可以良好的接收电视信号,满足收视要求。

车载电视经过隧道、地下建筑内信号出现严重衰落,无法接收到正常的发射信号,使信号中断无法正常收到单频网信号。

为了消除此单频网传输中存在的不足,可增加室外八木天线、增加接收分贝、提高天线高度、调整天线位置,使天线接收最强的单频网信号,缩短天线与电视机之间的馈线长度。对于车载电视可采用漏缆方式,增加信号强度,即可改善地下建筑、隧道接收效果。

3.3 两台以上的发射机出现“重叠覆盖”问题的解决办法

两台以上的发射机在实际发射过程中会出现“重叠覆盖”,接收信号会出现多路衰落造成经折射、反射不能同一时间到达指定地,形成传输时延,造成接收不理想。为了消除此现象的发生,发射设备应具备使用GPS/北斗、提供GPS/IPPS信号、10MHz信号,可对时间进行延迟补偿的功能,保持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的输出。多路单频信号到达0dB时间保护间隔,信号延时间隔必须小于1.5个保护间隔,就可以实现信号的频率和时间同步。

克什克腾旗8个基站覆盖半径均大于40kM以上,在保证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必须增加天线高度,才能实现连续覆盖。站与站之间必须与发射功率匹配,否则造成SINR(信噪比)下降,不能连续覆盖。对于接收效果不理想的覆盖区域,可适当的调整天线的高度、俯仰角或层数以及发射机的发射功率用以改善接收效果。

消除收视盲区:可增加小功率50~300W的基站,如克什克腾旗增加了乌兰布统、红山子、同兴、新开地乡四个基站。从以往的80%覆盖率,提高到现在的91%。基本上消除了收视盲区,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

结 语

RFST单频网数字电视覆盖技术在内蒙古地区的推广与运用,不但缓解了频率资源的紧张,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实现了所属设备在传输覆盖区内信号质量的可靠性。这种组网方式,结构简单、环保性能好、耗能低,特别适合于山区、草原、森林、丘陵、湖泊、沙地等地理环境多样化的内蒙古地区,覆盖率非常高。随着地面数字电视网覆盖率的不断提升,技术不断完善,播出质量进一步提高,会使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能够长期高效运行,惠及广大受众。

猜你喜欢

发射机基站天线
具有共形能力的阻抗可调天线
3DX系列发射机与DX系列发射机的比较——以3DX-50和DX-100为例
3DX-50发射机与PC之间通信的实现
ETC相控阵天线与普通天线应用对比分析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KT-FAT3210发射机缺相保护探讨
小基站助力“提速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