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在作业管理中的应用

2022-02-11张淑媛张科峰李县辉闻龙清

电力安全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管理人员管控

张淑媛,张科峰,李县辉,李 茂,闻龙清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吉林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新疆 伊犁 835000)

0 引言

2021年1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行业和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协同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推动重点行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改造,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引导工业企业加快构建安全生产快速感知、全面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系统评估的新型能力体系。

近些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与作业相关。鉴于作业管理贯穿了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作业人员、作业设备、作业环境任何一项不满足安全要求,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因此,作业管理在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传统的作业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电力行业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在全面推进产业融合升级的大背景下,电力行业也急需向智慧化、数字化方向转型。

1 作业管理现状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吉林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吉林台公司)是新疆最大的水电开发公司,在新疆电网中承担着系统调峰调频、电压支撑及事故备用等任务。该公司下辖5座水电站(温泉水电站、尼勒克水电站、吉林台一级水电站、塔勒德萨依水电站、萨里克特水电站)、1座220 kV寨口联合升压站和伊宁集控中心。

由于吉林台公司与下属各个水电站的距离较远,加大了管理难度,公司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无法全时段待在生产一线,也无法实时了解现场全部作业的现状和动态(包括作业人员、作业设备、作业环境等),不能及时、全面地对作业现场存在的风险提出科学管控措施。

2 安全智能管控平台构建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时代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吉林台公司根据当前安全管理需求,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为主线,结合人员定位、三维地图、工业Wi-Fi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融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安全智能管控平台(简称平台),如图1所示。该平台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智能管控,将企业的管理模式由原来的被动式管理转变为智慧化、数字化的主动式管理,进而实现生产现场全过程、全区域、全天候的安全管控,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率,有效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 安全智能管控平台架构

平台主要由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智能管控平台、三维地图、人员定位、视频监控、工业Wi-Fi、多媒体教育培训、手机APP等部分组成。通过系统建立的后台数据模型和预警模型,智能化分析站区安全风险管控整体情况和进行量化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在平台的可视化大屏上,管理人员可在大屏上直观地了解整个站区的安全生产状态,辅助进行安全生产决策。作业人员可通过PC端或手机APP实现隐患录入、违章登记等功能,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辅助支持。

3 平台在作业管理中的应用

3.1 作业风险辨识评估

安全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制定风险辨识评估计划,并下发到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相关人员接收到任务后,通过PC端或手机APP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并将辨识结果提交给计划创建人,经审核通过后,进入系统作业风险库。平台将根据辨识的危险源、危险因素等信息,确定相应的管控层级、管控部门和管控措施,形成一份完整的作业风险清单,并按照风险等级以“红、橙、黄、蓝”四色显示在风险清单台账和三维地图上,管理人员可在大屏上了解各区域及设备设施作业风险分布情况及相应的管控措施。

3.2 作业风险智能管控

3.2.1 作业前的风险管控

通过多媒体培训教室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并将培训结果同步到智能门禁,培训不合格的人员无法入场作业。

作业人员通过平台发起作业申请时,会收到关于此次作业涉及的各种风险(作业风险、设备风险、环境风险等)及对应的防控措施,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2.2 作业时的风险管控

结合电子围栏和人员定位技术,在作业区域范围设置电子围栏,并对进入人员进行授权,还可与“两票系统”进行对接,直接关联作业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大屏即可了解当前限定区域内正在进行的作业信息(项目名称、作业环境、作业设备、作业状态等)。当无权限人员违规进入该区域时,会触发预警,并将人员信息反馈在大屏的预警信息中,提示安全监管人员及时处理。

通过在作业现场部署摄像头,获取当前区域内的高清图像,配合人员定位技术,对作业现场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无权限进入作业区域等)进行智能识别和预警,并将违章信息进行推送,使得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知晓并处置。作业现场远程监控,也会对作业人员形成一种震慑,破除作业时习惯性违章的侥幸心理,在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一线人员在现场发现有人员违章作业时,可通过手机拍照记录并利用APP登记上传,平台按照内置流程将违章信息推送给相应的责任人进行评估、整改、验收,营造出全员参与、互相监督的氛围,杜绝违章作业。

3.2.3 作业后的风险管控

作业完成后,管理人员可通过视频监控对作业过程进行回放,查看安全条件确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监督人员到位情况等,实现全方位管控。

4 平台创新点

(1) 创新作业管理模式。通过作业前、作业时、作业后的全过程管控,使得整个作业管理过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 依托前端感知设备,多系统集成,智能化风险预警,强化风险预控能力。建立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等预警模型,实时汇总形成安全风险数据库和事故隐患数据库,并结合三维地图生成可视化的“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分布图,实时展现风险隐患变化趋势。对接现场ERP系统,实时获取每日作业票清单和作业风险,结合作业区域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动态风险同步至三维地图,形成三维地图动态和静态风险四色分布。通过各区域模型颜色分布,实时指引监管人员安全监管重点。有助于提升源头治理能力,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3) 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和各种硬件设备相结合,使管理人员通过大屏即可对作业风险分布情况、作业数量、作业人员位置、作业内容、作业区域管控等信息了如指掌,经过后台的数据分析、统计形成各类图表,使管理人员能够了解特定时间段内现场作业管理状况及趋势,辅助管理人员作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决策。

5 结束语

通过安全智能管控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作业安全管控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了人员的作业安全管控能力。同时,各种前端设备所获得的信息,经过平台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展示,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实时掌握生产现场的安全状态,扭转了传统模式下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与其他数据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决策指挥系统等)进行对接,灵活增减或更新各个子系统等,也可不断吸纳新的安全技术并应用,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平台的应用为生产现场的人员作业和设备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加快了企业的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管理人员管控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