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教育,不可过度
2022-02-11瑾山月
文/瑾山月
每位家长都想培养出有教养的好孩子,生怕别人说自己的孩子“没家教”。不少爸妈逢人就逼孩子打招呼、秀才艺,礼让他人,等到大家点赞夸奖,却立马又说:“没什么,再表扬,孩子又要骄傲了!”这不仅是亲友聚会的“必演曲目”,也是很多人并不愉快的童年经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格外重视教养培育。但需警惕,4 种不当的“中国式教养”。
过度谦让:“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
前几天看《少年说》,13 岁女生崔兢的故事,让人心里堵得慌。崔兢有个妹妹特别霸道,总是欺负她,但每次闹矛盾,爸爸却只会训斥自己:“你是姐姐,怎么能和妹妹计较!”妹妹撒谎,爸爸无条件相信;妹妹打人,爸爸装作看不见。久而久之,崔兢内心压抑委屈,想通过节目组进行调解。谁曾想,当崔兢诉说委屈时,爸爸却严肃地质问:“你上学时也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让小,你又比她大,这个道理还用爸爸说吗?”话音刚落,崔兢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哭起来,喊道:“受委屈的是我,背黑锅的是我,被轻视的还是我,凭什么呢?就因为我大?”直到节目播完,这位爸爸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又是一个“被逼让梨”的故事。
殊不知,家长一味护短,受伤的可不只家里的“老大”,那些被偏袒惯了的“弟弟妹妹”,也会深受其害。在微博话题#大的就该让小的吗#里,有个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是家里的“老小”,不管做什么,爸妈都让哥哥姐姐让着自己。起初,她很得意,觉得有爸妈宠着,自己就是全世界最牛的人。她越来越自以为是,结果哥哥姐姐有意躲着自己,周围的同龄人也不愿和自己交朋友。等长大后步入职场,更是栽了不少跟头,吃了不少亏。她终于意识到,除了爸妈,没人愿意无条件庇护自己。
谦让是好品质,只是没有原则地过度谦让,会给孩子极大的误导。《奇葩说》主力辩手陈铭的一句话,说得好:“孔融让梨的前提是,梨先递到孔融的手里。如果一开始这个梨,都没有递到孔融手里,直接说你的梨大,直接给到别人,那孔融也不一定开心。”换言之,让与不让,应是孩子心甘情愿做出的选择,而非大人们道德绑架下的逼迫。古训里的“兄友弟恭,尊老爱幼”,目的是为了人们在家庭中,建立良性互动。可一旦父母横加干预,这种互动,就可能衍化为伤害。
强装大度:“快说没关系。”
平常,跟身边的老母亲们聊天,经常听到一些育儿方面的困惑。
她们经常听孩子说:“我跟某某某今天干了一架,因为他把我的电话手表弄坏了……我们班同学说我坏话,气得我把作业扔到了她脸上……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其他小朋友总喜欢抢我的玩具……”
原来,孩子们的世界也不太平,充满了纷争与矛盾。每当这时,你会怎么做?估计不少家长选择息事宁人,有的宽慰孩子说:“都是小事,没必要计较”;有的叮嘱孩子说:“记得说没关系,别搞僵了,和同学们不好相处”。我们生怕孩子不合群,被孤立,总试图单方面地劝孩子大度、隐忍、退让。可是,我们眼中的“小事”,在孩子那里或许就是过不去的“大事”。你现在教孩子放弃对自身的维护,那他步入社会后,难道对属于自己的利益,也要让给别人?对自己遭受的伤害,也说没关系吗?
说到这里,有些家长不免疑惑:难道要鼓励孩子去打去抢?万一激化矛盾怎么办?其实,我们只要引导孩子处理好两个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与自己的关系”:教会孩子温和且坚定地表达自我,鼓励他们敢于拒绝。并告诉孩子:拒绝,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常迷茫、困惑,所以要让孩子正视自己的内心,什么是想要的,什么难以接受;只要孩子看清自己,就能分辨出要接纳什么,拒绝什么。
“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向外界求助,比如老师、同学。当孩子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就要建议他借助外力,帮自己争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社交圈,总有走出家门的一天。很多时候,孩子遇到的困惑,父母是无法干涉的,这就需要引导孩子向外救助。最后,还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受欢迎很好,但不要为了取悦所有人而委屈了自己。
帮助孩子厘清这些行为的区别
这里我们就有必要厘清正常的助人行为、想要讨人喜欢的行为以及讨好型人格有什么区别。这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初心,也就是行为的驱动力。
助人会快乐。助人的前提是对方需要帮助,且自己有助人的能力。助人行为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比如你把手里的汉堡送给饥肠辘辘的流浪汉,你不会感到委屈压抑,也不会期待对方表扬你,这只是你想做的一件事,不是为了讨任何人欢心。助人为“乐”,助人应该是快乐的。
想让对方高兴≠讨好型人格。除了正常的助人行为之外,孩子们也经常会向自己亲近的人做出一些非必要的利他行为,比如把自己最心爱的收藏跟好朋友分享,舍不得吃的蛋糕留给兄弟姐妹等等。
在这些行为中,孩子也一定程度上让渡了自己的权益,但这显然不是讨好,驱动孩子的是“你快乐我也快乐”的爱。
讨好其实是一种病,也叫取悦症。
讨好者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偏低,过度在意别人眼光,在人际关系中常常扮演服务的角色,把自己的利益退到可牺牲的位置,希望通过不断付出和满足对方要求来获得认可。
心理学中,有个“重要他人”的概念。对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他人”。换句话说,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的引导,足以决定孩子未来。
我们希望把孩子培养地足够有教养,但凡事有度,太有教养,往往受伤的是自己。
不少80 后90 后父母在“中国式教养”中长大,没有人比我们更懂那种“道德绑架”的压抑。
那就别再给我们的下一代,强行扣上“教养”的紧箍咒。好的父母,不会放纵孩子不管,也不会用过度的礼貌与谦让,限制孩子。愿我们教导孩子的同时,也能为孩子“撑腰”,让孩子成为有教养又不好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