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剧《十面埋伏》看当代中国舞蹈
2022-02-11杨洁
杨 洁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北京 102602)
舞剧《十面埋伏》由杨丽萍导演,其中包含大量的中国传统艺术。《十面埋伏》是对刘、项之争的全面解读,也是编导个人对《十面埋伏》中人物的个性解读,项羽拔山扛鼎、刘邦暗含心机、虞姬妩媚纤弱、韩信的两面派等通过精湛的舞蹈动作以及舞台美术的配合充分展现。从《十面埋伏》的创作可以看出中国舞蹈的发展趋势。
一、中华元素的大融合
《十面埋伏》中的大融合首先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剧中有着国粹——京剧,非遗艺术——剪纸,中国代表乐器——琵琶。剧中京剧元素的出现令人惊喜。该剧用京剧袍服和旗塑造了项羽“力拔山兮”的形象,用中国剪纸艺术来说明每一幕的标题,既脱离了传统剧场报幕形式又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万把剪刀”不是道德法庭的判决而是时代变迁的象征,同时,它可以表现这部舞剧的匠人精神,也可以表现刘、项相争时的斗争场面,还可以表现项羽与虞姬离别时的凄惨情景。剧中,琵琶女在“万把剪刀”的装置艺术中出现,形成视觉冲击,在这样的场景下演奏琵琶,别有一番风味。其次,《十面埋伏》将现代舞的元素与中国故事相融合,在《十面埋伏》中,萧何将现代舞的身体动作和古典舞身韵相结合,现代舞的随性洒脱配合古典舞的“形、神、劲、律”将萧何的内心视觉化。这些都造就了《十面埋伏》的经典性。
中国当代舞蹈创作呈现大融合的景象。舞蹈《唐宫夜宴》为展现唐代舞蹈盛世,将唐三彩、莲鹤方壶、妇好 尊、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捣练图》等融入场景,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底蕴,整体创作风格诙谐幽默,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唐诗逸的《西河剑器》将科技与中国剑文化相融合,使观众跨越时空,感受“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中华文化的大融合成为中国当代舞蹈创作的大趋势。
从《十面埋伏》这部舞剧的大融合可以看出,中国当代舞蹈正在广泛运用中华元素。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正处于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从古至今,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合一,身心一元。融合不仅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更是中国当代舞蹈编导力求创作中国现代舞的出发点。大融合是时代的趋势也是新兴审美形态出现的前奏。
二、创新意识强烈与关注观众反馈
当代中国的舞蹈编导们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观众对新的舞蹈作品也有着强烈的期待。就《十面埋伏》这部舞剧而言,首先,融合即创新。剪纸、皮影戏、琵琶等大量中国传统元素融合在一部舞剧中,处处夺人眼球,丰富多彩的民族元素融汇于一体,本就是一种视觉冲击,这种面向视觉艺术的创新,突破了现代舞极简的风格。其次,内容与形式上追求新颖的同时力求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结合,在现代创新意识的驱使下,编导们对内容美的要求从古代的道德美演变为影射现代社会多重现象与观众多种心理而产生共鸣的美。《十面埋伏》借助中国历史故事,用现代舞者影射现代社会中被“埋伏”的每一个人,帮助人们克服被“埋伏”的恐惧。当然,这部舞剧展现的人性,与观众的心理产生了多重碰撞,每一位观众都可从中获得不同的解读。最后,《十面埋伏》突破了中国舞蹈与现代舞的界碑。中国舞蹈有着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其中的柔、健、韵、美、情只有中国观众才能感受到,或者说只有中国舞者才能有深刻体会。单纯的中国元素会让一些外国舞者只能惊叹于中国元素的美却对舞剧的内容一头雾水,未能感受到其内涵。因此,该舞剧将中国传统元素与韵律融入现代舞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中华文化。大多数现代舞都以舞者来表现编导的想法,为编导而舞,舞者没有自己的个性。在这部舞剧中,杨丽萍为每位舞者设定了独特的角色,并运用合适的手段表达人物内心,突破了现代舞淹没舞者个性的局限。
此外,如今中国舞剧编导非常关注观众的审美反馈。舞蹈作品在表现现实方面有所突破,以往注重舞蹈反映现实,如今不仅注重现实,更注重现实性。现实性是舞剧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观众产生共鸣并反馈给作品。现实性对舞蹈反映现实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十面埋伏》中的“万把剪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人对此感受到了生命的归宿,有人在剪刀的碰撞声中感受到了危机四伏。在霸王别姬的舞段,红丝带的出现代表虞姬自刎,观众由此产生了深刻的怜悯之情,回想生活,观众也曾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分别。又如,舞蹈《中国妈妈》真实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表现了母亲从憎恨到接纳、抚养、送行的心理变化,其中插入东北民歌,增加了舞蹈的现实性,观众听着东北民歌,将自己置身于舞蹈表演的情境中,潸然泪下。如今,中国观众不仅关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动作编排,舞蹈本身的技巧,更关注舞蹈的整体效果。灯光与人物的配合,服装与道具的运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等都在观众的审美范畴之内。编导精心设计的背景与人物的结合可谓每一帧都美如画,仿佛令人置身于世外桃源,这离不开编导丰富的舞台经验,极高的艺术天赋以及令人惊叹的想象力。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当代中国舞蹈通过不断创新,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提升观众审美水平。
三、中国当代舞蹈发展应注意取其精华
《十面埋伏》实现了中国现代舞剧的突破,传播中华文化。琳琅满目的民族元素铺满了整部舞剧,虽然没有生硬的衔接,但依然有应接不暇之感。面对众多的中华元素,应取其精华,尽可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比如,《十面埋伏》中的京剧袍服、剪纸、琵琶、古筝等,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剧中古筝、琵琶与萧何起舞相配合,一招一式与古筝、琵琶的双重配合,既体现了萧何这一角色的特点,又展现了琵琶、古筝这两种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音色。再如,韩真和周莉亚老师在《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追求中国文化精髓,用青绿展现宋代人对天人合一的追求,用一把蒲扇表现老上海弄堂的韵味。正是这些被赋予深刻内涵的中国元素深深牵动着中国人的心,同时也激发了观众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华文化的输出不仅要有形式,更要有内容。
中国当代舞蹈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首先,能够使舞剧作品更加精美。将注意力放在少数几个点上,将其做精做美,这与在作品中罗列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是不一样的。其次,通过舞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更能促进舞蹈出圈。出圈的舞蹈如同有效针剂一般,提醒人们舞蹈艺术的美,使人们从舞蹈中获得心灵的愉悦。例如,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就有许多人模仿“青绿腰”。这些出圈的舞蹈映入老百姓的眼帘,便是其成功之处。最后,这些精美的传统文化激发观众对其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一味地罗列只会让观众在一时大饱眼福,不久便将其抛之脑后。
因此,通过《十面埋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舞蹈带来的独特魅力,也可以窥探到中国当代舞蹈在探索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的取舍。未来的中国舞蹈编导必将吸取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促进舞蹈与文化共同发展。
四、中国当代舞蹈正在突破少数人的狂欢
舞剧《十面埋伏》从2015 年演出至今,上座率逐渐提升,这不仅是因为前期舞剧的宣传,更是因为舞剧制作精良,使得观众愿意再次观看。纵观这几年的中国舞蹈作品,每一部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大量的粉丝群体。舞蹈作品为何频频涌入大众视野也是有众多原因的,具体如下:首先,互联网的普及。从前,人们观看舞蹈作品的渠道非常少,要么是口耳相传,要么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了解,这导致非专业人士不会刻意了解舞蹈信息。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特别是近两年,今日头条、知乎、微信小程序等都可以用来获取近期的舞蹈资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创作者剪辑精彩片段,更加便捷地传播舞蹈内容,这些都为中国当代舞蹈进入大众视野提供了便利。其次,疫情突然来袭,舞蹈在疫情期间的作用被放大。舞蹈除了强身健体外,还有娱人、放松心情、促进交流、教化育人的作用。比如,方舱医院的《火红的萨日朗》带给人们希望,使人们暂时放下了对疫情的焦虑。再次,中国当代舞蹈突破少数人的狂欢还因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这也促使更多人选择进入各大剧院,接受艺术的熏陶。最后,人们的审美水平提升也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艺术家不仅要用艺术作品引导观众提升审美水平,也要创作符合人们审美水平的艺术作品,因此,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促使更多的人参与艺术欣赏、艺术创作。中国当代舞蹈艺术正在突破少数人的狂欢不仅因为时代变迁,更因为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
虽然中国当代舞蹈突破了少数人的狂欢,但许多观众在观看舞蹈作品时,仅仅停留在画面美、动作美、故事美上,忽略了作品更深层次的含义。面对这一问题,当代中国舞蹈的编导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深入人民,创作真实感人的作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其次,专业人员要深入研究,不断补充舞蹈领域空缺的知识,使中国舞蹈体系更加完整。最后,在舞蹈传播方面要严格把控,实现多元化传播,潜移默化地将舞蹈本身的内涵传递给观众。
从舞剧《十面埋伏》可以窥探到当代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势,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别样风韵,传递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当代舞蹈关注的不仅仅是舞蹈本身的形式美,更关注舞蹈的内涵美、韵律美,关注舞蹈装置的运用,关注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关注科技的运用等,这是中国当代舞蹈的进步,也是中国舞蹈人对中国舞蹈步入世界之林的迫切追求。《十面埋伏》通过舞蹈传递中国文化,未来中国当代舞蹈应借鉴其优良之处,优化其不足之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当代舞蹈工作者们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使“人憔悴”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