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行通”在城市无障碍出行中的应用*

2022-02-11吕秀杰方樱帆陈俊材吴一农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2期
关键词:障碍者盲道障碍物

黄 彬,吕秀杰 ,方樱帆,陈俊材 ,王 武,吴一农

(1.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2.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3.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浙江 杭州 310007)

0 引言

“无障碍出行”在1974年联合国残障者生活环境专家会议中被首次提出,然而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国家开始在城市建设专供残障者使用的设施,作为倡导残疾人“正常化”努力的一部分,无障碍即为在发展中没有阻碍,活动能顺利进行,特指环境或制度的一种属性,即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使用,均必须充分服务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后来,“有障碍者”概念的含义进一步扩大,还包括孕妇、儿童及背负重物或受伤的人员,甚至包括暂时遇到不便的人即所谓的有困难者,因此无障碍设计这一概念后期又被修正为“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设计”

1 “无障碍出行”国外现状

不同国家有各自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例如世界上首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美国,在公共交通、驾驶员安全、道路交通工程领域内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如提高公交覆盖面和发车频率,延长周末和晚间服务时间,与私营部门合作提供到邻近街区或公交车站的短途公交服务,如服务线路(SR)、社区环形服务(CCS)和合同服务(C)等以及用计算助调度程序等先进技术提供公交运营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多种媒介,甚至深入老年中心和各种老年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宣传公交线路和使用方法,鼓励试乘。辅助客运系统(paratransit)和夜间电话预约服务的使用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

法国的斯特拉斯堡、罗恩等城市,通过改造城市道路系统重塑城市公共空间;与此同时,还通过“轻轨+火车”的一体化网络交通运营模式将城市中心区与都市外围区域相联系,以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改善城市地区和区域的可达性。

英国伦敦采取多项措施,如自2005年起伦敦市开始以大巴士代替双层巴士,新巴士设施更为齐全,增加了残疾人上下车装置。

日本由于其国土面积狭小,地少人多的特点,决定了日本的城市和我国大多数经济发达城市的情况相似,我们可以借鉴其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关注人性的无障碍设计、清晰完善的道路导向系统等无障碍方面的优点。

2 “无障碍出行”国内现状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受限,导致我国无障碍公共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如公共交通工具的上下车台阶及缺乏交通音频系统等影响交通弱势群体的出行。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残疾人群“无障碍出行”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2012年出台GB 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GB 55019—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明确规定无障碍通信设施: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门、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楼梯和台阶、扶手、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和上/落客区、缘石坡道、盲道以及无障碍服务设施:公共卫生间和无障碍厕所、公共浴室和更衣室、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住房、居室、轮椅席位、低位服务设施的设置要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有需求的人使用,消除其在社会生活上的障碍。

2)保证安全性和便利性,兼顾经济、绿色和美观。

3)保证系统性及无障碍设施之间有效衔接。

4)从设计、选型、验收、调试和运行维护等环节保障无障碍通行设施,以及无障碍服务设施和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的安全、功能和性能。

5)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的建设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6)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需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打造无障碍环境。

3 “无障碍出行”不畅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社交娱乐日益多元,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残障人士渴望参与社会活动,但整体出行意愿及出行率仍不高。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合理,无法起到保护特殊群体出行的目的,部分设施齐全但不能正常开放,有些则被无序占用,其中以无障碍卫生间和盲道最常见,无障碍设施的实际效用无法发挥,对公共服务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对现有公共建筑无障碍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4 “畅行通”无障碍地图

鉴于无障碍设施利用率不高及“有障碍者”出行困难等现状,国外的地图有完整的无障碍导航功能,而我们国内的主流地图均未提供这样的功能,因此笔者着力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一款专门为“有障碍者”设计的无障碍地图智能播报小程序——“畅行通”无障碍地图(以下简称“畅行通”APP),在城市全域范围内为“有障碍者”提供便利。

4.1 “畅行通”APP的基础功能

“畅行通”APP将在普通卫星地图的基础上增加城市全域旅游无障碍设施的数据信息,并制成数字电子地图和APP,在APP里可找到城市所有的无障碍出行路线,并计算无障碍出行者到达目的地的最短无障碍出行路线,并特别标注了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门、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楼梯和台阶、扶手、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和上/落客区、缘石坡道、盲道,以及无障碍服务设施,包括公共卫生间和无障碍厕所、公共浴室和更衣室、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住房、居室、轮椅席位、低位服务设施等小图标。除此以外,在残障人士外出期间,自己所在的方位即变成带有方向的箭头,此箭头可通过“畅行通”APP实时更新所在位置,以防走错路线,提高出行效率。这样,残疾人士可在出门前做好准备,在家中规划出最合适的出行路线,并已知这条线路上何处可使用无障碍厕所,何处有无障碍坡道,精准定位,少走弯路,以备不时之需。并且地图中会连接实时监控,用于检查盲道是否被占用,无障碍通道是否堵塞,无障碍厕所是否被存储杂物,无障碍电梯是否运行正常等隐患。

4.2 “畅行通”APP的避障功能

此“畅行通”APP特地为出行不便的“有障碍者”设计了人性化的避障功能,避障系统主要包括3个过程:①障碍物的检测和跟踪,获取障碍物的运动信息;②障碍物的运动轨迹预测及碰撞预测;③避障路径的生成,即规划给出合理行驶路径以避让障碍物。

1)障碍物的检测 可根据障碍物的运动状态分为静态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静态障碍物可从高精度地图里读取,也可通过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实时感知。动态障碍物与静态障碍物有所不同,只靠传感器在单个周期获得的数据无法知道其运动信息,必须对一个序列的数据进行分析。一般用激光雷达进行运动障碍物的检测方法有地图差分法、聚类法。对于障碍物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的方法可分为3种:静态处理、假设状态保持不变、概率轨迹模型法。由于“有障碍者”运动不便的特性,本“畅行通”APP采用静态处理法,即将所有障碍物当作静态障碍物处理,不考虑其运动特性。

2)避让路径的生成 当遇见障碍物时,即采用区域划分法,即将前方通行环境划分为安全区域和可能碰撞区域,区域的大小与人本身的运动状态相关,用于设计出最合适的通行路线,这种方法理论是对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都适用。而这一切功能的指引,都将运用语音播报与手机震动提示相结合,适用于所有“有障碍者”。

4.3 “畅行通”APP的特殊功能

除了“畅行通”APP的基础功能以外,此小程序对不同类型的“有障碍者”打造不同的功能,例如对于身体虚弱、视力模糊的老年人,在地图中特别标注老年人、残疾人设立优先无障碍购票窗口、专用等候区域和绿色通道等地点;对于肢体残疾者,特别标注公交车轮椅区、优先座位、功能区域及配备语音播报功能;对于视力残疾者,全程开启语音播报模式,包括盲道出行安全情况、红绿灯语音播报,特别标注人工售票窗口等无障碍通道;对于听力残疾者,配备汉字朗读、速录字幕、书面讲稿等功能,特别标注电子交流通道等地点。对于语言残疾者,配备书写工具、语音播报等功能。“畅行通”APP其实解决的是残疾人安全感的问题。很多残疾人怕出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确定路上及目的地有没有无障碍设施。希望无障碍地图能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帮助大家出行。除此之外,“畅行通”APP始终与政府部门相连接,万一出现树木杂生导致盲道被占用、无障碍通道被堵塞、无障碍厕所被用于存储杂物、无障碍电梯运行不正常等妨碍残疾人出行顺畅的问题时,会第一时间通知政府相关部门并及时整治。

5 结语

针对我国当前无障碍设施利用率不高与“有障碍人士”出行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提出“畅行通”APP概念,该APP能直观显示各类无障碍设施总体情况,系统性能强、覆盖面广、准确性高,经过数据筛选产生的地图导航路径能有效减少残障人士出行过程中发生危险的可能,大幅提高安全感。“畅行通”无障碍地图以需求问题为导向,以实战时效为衡量标准,重点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全流程智慧监管机制,构建新建项目、改造项目、日常运维由“碎片管理”向“闭环运行”的智能化问题处置链条,努力在多跨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在数字社会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上先行一步,形成“全域贯通、规范有序”的无障碍环境先行区城市样板。

猜你喜欢

障碍者盲道障碍物
特殊学校听语障碍者体能提升困境与路径
自灸 睡眠障碍者的自救
高低翻越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盲道
听觉障碍者社会融合的现状与路径叩问
盲道上的思考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
土钉墙在近障碍物的地下车行通道工程中的应用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分级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