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皮治皮”理论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
2022-02-11王东,徐芮
王 东,徐 芮
(德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 德阳 618000)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坚润而又柔软,可保护机体各种器官免受机械性、物理性等多因素侵袭。皮肤病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累及皮肤和附属器。皮肤病多达3000多种,而且部分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荨麻疹等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皮肤病治则多为“以皮治皮”,疗效较好。“以皮治皮”指的是以植物或动物的皮部入药用来治疗皮肤疾病的中医治疗理论,最早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以胃治胃,以心归心……以皮治皮”;而“以皮治皮”也是“取象比类”这一传统中医思维的临床应用[1]。本文从“以皮治皮”理论的起源、发展、部分皮类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对皮肤病的中医提供一些治疗思路。
1 “以皮治皮”理论的起源
“以皮治皮”理论的起源于“取象比类”,其为传统哲学及中医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理论最早源于《易经》,《周易·系辞传上篇》指出:“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传·系辞》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深奥,玄妙)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中医与《易经》同源,为易经所用,其共同的源头就是“取象比类”。《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取象比类就是人们通过对外在的、已知具体的“象”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根据相似的性质去认识抽象的、内部的未知事物[2]。取像类比思维贯穿于中医药理论系统的多个方面,其中,中药药性理论是在取象比类思维指导下产生的,同时取象比类法也在指导中药药性的发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3]。
2 从“取象比类”到“以皮治皮”
中医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将药物的形态、性能、功效、质地、颜色、入药部位等与自然环境相关联,推演出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系统的中药药效认知方法[4,5]。上述理论直接指导了对中药药效的探索,同时至今作为作为解释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及归纳总结。取象比类中“取象”不仅是对事物的外在表象总结,更侧重于事物的动态属性和内在结构[6];同时涉及到了中药药象学,如:“诸花皆升”“诸子皆降”,亦如“血肉有情之品”,以藤类药物治疗肢体、关节疾病。
“以皮治皮”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取动植物的皮部入药用以治疗一些皮肤病的方法。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云:“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7]。陈曙光等[8]对《中华本草》中所记载的604味植物皮类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可用于病变部位在皮肤(即皮病)的共有450味,占比达到74.5%。传统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皮肤为五脏六腑之外候,外邪侵袭首当犯肺,肺在体合皮,皮肤毛窍受损,病位在皮。皮肤遍布周身,位于体表,具有抵御外邪,维持生理平衡等重要作用。历代医家在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均将“以皮治皮”“以皮达皮”作为重要指导思想。《神农本草经》列皮类药16种,其中论五加皮“主疽疮阴蚀”,蛇蜕“主虫毒”,此为最早记载皮类药治疗皮肤疾病的论述。五皮饮最早见于《华氏中藏经》,由生姜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桑白皮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所致的皮水病症[9]。后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科活人全书》等多据此加减治疗水肿性疾病。当代医家赵炳南的经验方“多皮饮”就是根据其方加减而成。艾儒棣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反复总结,提出了以桑白皮、地骨皮、紫荆皮、白鲜皮、牡丹皮为组成的五皮饮,广泛应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10]。欧阳恒教授经过40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皮肤病治疗的直观论治五法其中就包括“以皮治皮”法[11,12]。皮类药物临床常用的有动物类蝉蜕、蛇蜕、阿胶、蟾皮等,植物类的有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紫荆皮、土槿皮、白鲜皮、大腹皮、合欢皮、黄柏等[13]。“以皮治皮”理论仍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不是仅以皮类药为组成,仍需辨证加减施法用药。
3 部分皮类药现代药理学研究
3.1 部分动物类皮类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14],蝉蜕中含有甲壳质、氨基酸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有抗惊厥、镇静止痛、镇咳、平喘、解痉、抗感染、抗凝、保护心脑血管保护等作用,其水提物乙酸乙酯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用于毛囊炎、破伤风、荨麻疹等多种皮肤病的治疗[15,16]。蛇蜕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17],其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可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同时其内含有多种丰富的氨基酸,可用于治疗目生翳膜,痔疮肿痛,皮肤疥癣和各种虫毒及惊风癫痫等症[18]。
3.2 部分植物类皮类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具有抗炎镇痛抗过敏的作用。秦向征等[19]研究发现,桑白皮水提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另有研究表明[20],桑白皮水提物可降低由IgE诱导的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中血管通透性,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显示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地骨皮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抑菌抗炎、解热镇痛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有研究发现[21],地骨皮水提物可以促进胶原沉积和皮肤修复,使小鼠烫伤皮肤创面愈合,具有抑制皮肤炎症反应的作用;还有研究认为[22],地骨皮是一种能抑制IgE的产生而抗过敏,从而有效降低对皮肤黏膜的过敏性损害。
4 “以皮治皮”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
4.1 慢性荨麻疹 近代赵炳南先生采用多皮饮(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鲜皮、牡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23]。蔡念宁[24]教授临床中常以多皮饮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优。韩世荣教授认为,动物的皮肤及植物的皮部性轻浮而行于肌肤,从药物的质地而言亦符合“如羽”的特征,故为治疗荨麻疹首选药物[25]。在“以皮治皮”理论的指导下,诸多医家形成了以“多皮饮”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的疗效。
4.2 特应性皮炎(AD) 有研究发现[26],牡丹皮提取物丹皮酚可以调节AD机体免疫紊乱。薛素琴等[27]研究发现十皮汤(穿山甲、牡丹皮、合欢皮、地骨皮、蝉衣、蛇蜕、苦楝皮、海桐皮、白鲜皮、黄柏)对特应性性皮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艾儒棣教授以五皮饮加减治疗治疗、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效果较佳[10]。综上,从现代药理学方面及各医家的临床应用总结,以牡丹皮、合欢皮、地骨皮、白鲜皮等为代表的皮类药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和修复皮肤屏障中效果良好。5 总结
“以皮治皮”理论源于“取象比类”的传统中医思维,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前辈医家们长期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完善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且已被诸多医家证实其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特性应皮炎的有效性。同时,“以皮治皮”在中药药性理论探索和发掘中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临床可在该指导思想下开展相应动物实验或药理学研究,进一步探究动物类及植物类皮类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皮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思路。